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3496

查看

151

回复
返回列表

go

【一听钟情】一些一听难忘的黑胶唱片

1#
发表于 2009-6-7 06:51:5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听过几年黑胶唱片,走过许多弯路,浪费过大量金钱,有幸也收集了少量好片。所以发个帖谈谈玩黑胶的甜酸苦辣,谈谈一些一听难忘的黑胶唱片。也欢迎大家参与。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09-6-7 06:58:13 |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09-6-7 06:58:59 | 只看该作者
慢慢谈吧。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09-6-7 07:54:12 |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09-6-7 08:03:51 | 只看该作者
马克斯•布鲁赫 (Max Bruch,1838-1920)是德国作曲家。他特别喜欢德国民歌,对其有很深的研究,并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去。他的作品虽然很浪漫,其实却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传统。他的作品曲调悠扬,满怀热情,曲式具有德国式的严谨而又奔放自然的效果,既遵循传统又美丽淳朴。他留下的作品有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清唱剧、室内乐等作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苏格兰幻想曲》。

《苏格兰幻想曲》创作于1879至1880年,德国柏林。布鲁赫在这部作品加入了很多苏格兰民歌,是一首由序奏和四个乐章组成的小提琴主奏、竖琴与管弦乐队合奏的抒情幻想曲。题献给伟大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第一乐章:如歌的柔板。小提琴忧郁地歌唱,满怀思乡之愁。小提琴唱出怀念故乡的苏格兰旋律《老罗宾莫里斯》。第二乐章:谐谑曲,快板。小提琴奏起活泼欢畅的主题,主旋律是《嘿,浑身尘土的磨坊主》。第三乐章:行板。《我为失去乔尼而忧伤》是这慢乐章的基础。这个乐章与第二乐章形成鲜明对比,她是伤感悲怀的。第四乐章:快板。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战歌《胜利的苏格兰人》决定了末乐章充满活力的基调。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怀有深深的乡愁,如果你有一颗感性而敏感的心灵,你一定会深深迷恋上这首曲子……..下面是海菲兹的名版:

这是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的终极版本!海菲兹在《苏格兰幻想曲》中的特点是音色绝对均衡,音准绝对可靠,强调演奏的整体性把握。对于乐章主题之间的一些经过乐句,他采用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个录音音色极美,海飞兹保持了20-30年代的天鹅绒般的音色。据说在海菲兹拉完这首作品时,伴奏的小提琴手都说不想再拉琴了。而小提琴大师祖克曼一直不录《苏格兰幻想曲》,他说这首曲子只属于海菲兹!

这套是阴影狗头版,是这个录音的最佳版次。因为这个录音是英国RCA邀请海菲兹去英国录音的。录音师是大名鼎鼎的威尔金森,因此英国RCA头版也是最佳版次。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09-6-7 09:14:42 | 只看该作者
手头有一张LP,Decca SXL 6035,就是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是大卫王的,个人觉得也非常经典,是手头几十张Decca唱片中录音最还的一张,小提琴音色非常好. 回头找张海菲兹版本听听...

网上搜到一些评价:

\"这首小提琴曲的新录音虽然不少,但我要介绍的却是一个四十四年前(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三及十四日)的早录音(唱片编号Lim XR24 015),演奏者是俄罗斯小提琴大师David Oistrakh,负责伴奏的是伦敦交响乐团,指挥为Jascha Horenstein。
  
  听惯一般年轻小提琴家艳丽的音色后,回头再听David Oistrakh演奏,你将发现他的音色端庄质朴、真情流露,没有虚浮与媚俗;他的琴声温暖浑厚而又不失纤细,演奏丝丝入扣。在第一乐章里,除了如泣如诉的独奏小提琴之外,装上了弱音器的伴奏弦乐,音色如幻如梦,凄美迷朦得令人心碎!
  
  《苏格兰幻想曲》除了演奏精彩之外,录音更是可圈可点,原来它出自Kenneth Wilkinson的手笔!发烧友也许不认识布鲁赫,但不可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录音师Kenneth Wilkinson。他的录音都展现出一贯宽阔的舞台及空间感,在一套调校得宜的系统上,你将发现音场的深度及阔度破墙而出,非常惊人!此外,他的录音都具有堂皇的音色,乐器间的空气感气息流动,定位历历在目,低频雄浑低潜,富有弹性!
  
  《苏格兰幻想曲》是美国制作公司FIM向英国Decca取得母带后,以XRCD 24bit Super Analog的方式处理,并压制成XRCD。在我的书房里,以Sun Audio SV-2A3配搭Pioneer威士忌喇叭,宽阔深遂的音场超越了我的斗室,最教我惊讶的莫过于雄浑舒展的低音提琴音响,居然出现在威士忌喇叭上!虽然 Lim以XRCD的最高规格来处理《苏格兰幻想曲》,但小提琴组在演奏强音时,音色仍嫌尖锐,摆脱不了CD神经兮兮的音色。 \"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09-6-8 06:09:59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这张。这张的大迪卡头版非常贵,一般人都购买伦敦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09-6-8 07:46:49 | 只看该作者
大迪卡头版非常昂贵,一般在千元左右,更贵的也很多。伦敦版是迪卡在美国发行的黑胶,很多也是英国压片的,价钱一般就几百元。质量听说和迪卡差不多。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09-6-8 08:23:33 | 只看该作者
这张是比较好的复刻。据听过头版的朋友说,和大迪卡头版相差不太大。大迪卡头版在易贝上超过400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09-6-8 09:22:43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这张!!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09-6-8 10:36: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两个德九是不同的,上面那个是维爱的,我觉得这版最佳。下面这版是伦敦交响乐团的,头版就相对便宜,贴的这个是CD封面: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09-6-8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入门时听,现在仍在听,我喜欢这部作品,不觉得肤浅: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在一八五五年写成美洲第一部歌颂印第安民族的史诗《海华沙之歌》。书中歌颂了印第安民族传说中半人半神的传奇式人物海华沙,抒发了对开创美洲大陆的历史拓荒者的赞美之情。遥在欧洲大陆的波希米亚山川沃土中,也派生出一曲与海华沙相关的音乐之花《自新大陆》。这是一位异邦作曲家初到美洲的感受。这部作品是德伏夏克在美洲大陆写出的第一部作品,反映了他对美国这个新兴国度繁华生活的美好印象,也反映出他读海华沙之歌的读后感。《自新大陆》还满怀一种捷克人发自新大陆的去国怀乡的赤子之情。这种感情是贯穿在交响曲中的民族之魂。因此这部作品很容易与各国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第一乐章柔板和不太快的快板。开始的引子主题在阴暗悲戚和深藏不安的背景下由大提琴缓缓奏出。它具有史诗气质为整部交响曲的戏剧性叙述做铺垫,突然定音鼓轰鸣,出现了兴奋激昂的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宁静恬美忧伤。具有波西米亚民歌特点,是支动人的思乡曲。第二乐章慢板复三部曲式,内容受美国诗人朗费罗的长诗《海华沙之歌》之《森林中的葬礼》的启发,首部一开始是管乐器忧伤的引子,之后由英国管奏出感人的极其著名的主题。中部有两个主题一是以弦乐震音为背景,长笛双簧管激动不安的曲调,另一个是惆怅哀痛的新主题。第三乐章谐谑曲,极活泼的,这个乐章完全是欢快的斯拉夫民间舞蹈,当然,第二主题仍有深深的乡愁。第四乐章:雄伟的快板,末乐章的主题是由圆号和长号表达的坚定而又富于信心和精神力量的主题,似乎是从斯拉夫民族气质中汲取的坚毅,它战胜一切忧愁与伤感。著名的版本有克尔特斯,费里恰依,库贝利克,卡拉扬等……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9 05:38, Processed in 0.196173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