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825

查看

13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color4

25#
发表于 2013-2-16 10:29:50 | 只看该作者
曾经相当喜欢Billie Holiday辨识度极高的嗓音(爵士乐历史上堪与其嗓音辨识度媲美的大概是天王阿姆斯特朗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3-2-14 18:27


Billie Holiday也是俺喜欢的爵士女歌手前三甲之一,另外两位是Ella Fitzgerald和Sarah Vaughan

点评

怎么咱俩差不多呢?  发表于 2013-2-16 16:07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3-2-16 16:13:06 | 只看该作者
大哥,有句话不知你有没有听过叫做:“领先一步叫先进,领先三步叫先烈”
您是不不折不扣的领先三步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3-2-16 09:55

一般来说差不多这样子,哈哈!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3-2-16 17:42:37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说差不多这样子,哈哈!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3-2-16 16:13


以后只要领先一步就可以了!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3-2-17 12:31:24 | 只看该作者
狗儿念经  发表于 昨天 16:07

怎么咱俩差不多呢?

--------------------------------

当年收爵士碟的时候也是看着资料去买的,自然是名气大的多买。不过听下来也的确如此,这三位女唱将的巅峰状态基本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这三位里面,Ella的嗓音偏甜美,Sarah较中间一点,Billie则有点苦,各有各的味道。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3-2-16 17:53:0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说差不多这样子,哈哈!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3-2-16 16:13


向先驱者致敬!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3-2-16 17:54:05 | 只看该作者
Billie Holiday也是俺喜欢的爵士女歌手前三甲之一,另外两位是Ella Fitzgerald和Sarah Vaughan
scfan 发表于 2013-2-16 10:29


抛砖引玉,期待scfan兄大论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3-2-16 18:00:24 | 只看该作者

早期爵士名盘。
Fletcher Handerson差点没成为科学家,却成为一代爵士伯乐。
他的big band中曾走出一大批爵士新人,包括Louis Armstrong,Lester Young,Coleman Hawkins, Ben Webster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
30年代的美国研究人才,都极富禅学意境。比如Fletcher著作《挫折研究/古典爵士词书》
A Study in Frustration/Theesaurus of Classic Jazz    (1923—1938年)






Fletcher Handerson(弗莱切.汉德森)1897~1952 爵士乐坛的伯乐
主要演奏乐器:钢琴
演奏相关工作:指挥、编曲
主要音乐风格:古典爵士乐、摇摆乐
   1897年12月18日生于美国佐冶亚州的弗莱切.汉德森。1920年,弗莱切..汉德森刚到纽约时,曾从事过佩斯·汉迪公司的歌曲示范员、组织乐队演出、担任布鲁斯歌手的伴奏等项工作,从1921年起才开始作为指挥录制唱片。1924年1月,汉德森组建了一支自己的大乐队,并大胆地启用了富于创新的编曲而使乐队迅速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同年,由于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加盟以及唐·雷德曼为乐队创作了更多的摇摆风格的乐曲,汉德森的管弦乐队在艺术成就上压倒了一切竞争对手并录制了许多经典唱片。30年代早期,汉德森逐渐成长为一位重要的编曲家。然而,经济大萧条给乐队带来了一连串的失败并最终导致乐队解散。1934年.汉德森为本尼·古德曼的大乐队创作了《脚夫王跺脚舞曲》、《有时我快乐》,《南方营地聚会》等热门乐曲。1936年,他再次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很快就推出了流行曲《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939年,他又不得已解散了这支大,乐队而重新为古德曼乐队编曲。40年代,汉德森一直为生计奔忙。1950年,他和拉克伊·汤普森一起组建了一支出色的六人乐队,就在他准备重整战鼓之时,一次中风结束了他的演艺生涯。1952年12月29日,汉德森在纽约州纽约市去世,年仅55岁。
*趣味故事*
~被人嘲笑过的音乐家~
    弗莱切·汉德森虽为黑人,然而却是一位智商极高的人,从他获得过化学和数学学位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社会对黑人的不公正与种族歧视,又使汉德森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音乐。最初的奋斗是令人同情的,他在佩斯·汉迪公司当歌曲示范员时,就经历了比歧视与不公正更遭的厄运。开始,汉德森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连起码的音乐常识也不懂,虽然有那么高的学位,仍然经常被人嘲笑与讥诮。一次,他在演示中早了半拍,谁知听唱的人都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于是引来了哄堂大笑,羞得汉德森满脸通红。或许正是这种被人耻笑的尴尬促使他默默地下了决心一定要补上音乐这—课。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经过勤奋与刻苦的努力,汉德森终于成了名震世界爵士乐坛的人物。

著名专辑
《挫折研究/古典爵士词书》
A Study in Frustration/Theesaurus of Classic Jazz    (1923—1938年)
《弗莱切·汉德森》
Fletchr Henderson    (1925~1926年)
《弗莱切·汉德森》
Fletcher Henderson    (1926~1927年)
《弗莱切.汉德森》
Fletcher Henderson    (1927年)
《弗莱切·汉德森》
Fletcher Henderson    (1934~1937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3-3-1 12:15:56 | 只看该作者
BEN WEBSTER
套用香港广告语——发烧友信心的保证!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3-2-17 12:10:4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你的帖子,没明白意思。是要每天介绍一张爵士场频吗?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3-2-17 22:03:20 | 只看该作者
狗儿念经  发表于 昨天 16:07
这三位里面,Ella的嗓音偏甜美,Sarah较中间一点,Billie则有点苦,各有各的味道。
scfan 发表于 2013-2-17 12:31

Sarah的颤音独具一格,但绝不是后来者绫户智绘那样痕迹相当重的颤音,听过Sarah才能知道两者之差距。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3-2-17 23:13:56 | 只看该作者





公司:Columbia 时间1949-1952


Sarah Vaughan (莎拉·沃恩) 1924~1990
主要的音乐风格:波普爵士乐、标准爵士乐

      1924年5月27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沃恩幼年时就是教堂唱诗班的成员,12岁时已成为一位有造诣的管风琴演奏者。1942年,在著名的“阿波罗之夜业余天才歌手”竞赛中羸得大将。1943年4月,沃恩加盟厄尔·海恩斯的乐队,担任第二钢琴手和歌手。1944年,比莉·厄克斯泰因离开海恩斯,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12月,沃恩与这支乐队合作录制了首张专辑《一次又一次》。1945~1948年,沃恩一直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效力并参加与了多张热门唱片的录制。1954~1957年,沃恩转投麦考瑞唱片公司,此期间录制的流行歌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包括1958年录制的具有轰动效应的歌曲《伤心旋律》。同时,还与伊姆阿西唱片公司合作录制了爵士乐。1960~1967年,沃恩同时路莱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和麦考瑞唱片公司录音。1968~1970年,感到身心疲惫的沃恩暂时告别了歌坛,一般的合作已难以引起她的兴趣,她等待新的合作机会。1971年,在音乐制作领域的重要人物诺曼·格兰兹耐心劝说下,沃恩再次为帕布罗唱片公司录制专辑《重出江湖》。70年代,诺曼·格兰兹还为沃恩制作了许多演唱会专辑,其中最著名的当数1979年录制的《埃林顿公爵歌曲集》。1982年,沃恩与洛杉矶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格什温作品集。1985年,沃恩又在基思·里斯·爵士字母唱片公司录制专辑《行星仍然健在,是的,它还活着!》。1990年4月3日,沃恩在加得福尼亚州洛杉矶去世,享年66岁。

*趣味故事*

“泣声唱法”
        一次,沃恩应邀为故乡新泽西州纽瓦克的一位暴发户演唱,开始她坚决不去,但这位暴发户动员了所有与沃恩有交往的人来说情,碍于朋友的面子,沃恩无法再推辞。那天,是这位暴发户的生日,点名要沃恩唱一首祝福歌。这本来是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的事。结果,沃恩一上台,便用泣声唱法演唱这首祝福歌,唱得在场的人都悲痛不已。暴发户非常生气,来到沃恩面前说:“你怎么能这样演唱,难道觉得我今天还需要悲痛吗?”沃恩微笑着说:“乐极生悲嘛!你不觉得你的快乐太多了一点吗?”

著名专辑:
《莎拉·沃恩在麦考瑞唱片公司的录音全集》(第1集)
Complete Sarah Vaughan on Mercury,Vo1.1 (1954~1956年)
《莎拉•沃恩》
Sarah Vaughan (1954年)
《在高保真的土地上》
In the Land of Hi―Fi (1955年)
《在凯利先生家》
At Mister Kelly’s (1957年)
《住在日本》
Live in Japan (1973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3-2-18 03:18:06 | 只看该作者
Nina Simone是我喜爱的另一爵士女歌手。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5 01:42, Processed in 0.038457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