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385

查看

15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狗儿念经

25#
发表于 2010-4-6 23:38:33 | 只看该作者
总之,愿意更乐观,否则怎么办?
宁愿音乐是一棵参天大树,看上去不断衰老的只是它的一些表皮和枝干;
而且,最老的枝干,只要未曾枯朽,就已经和虬根一样了。
尘客 发表于 2010-4-6 21:14


老兄,我倒是认为古典的没落焉知非古典之福!只有回到古典之精髓去才能正本清源。现在唱片公司为了盈利各展所能地包装一个又一个“偶像”,这是一种委曲求全,苟延残喘的营销策略吧,NND,就没人想到这样恰恰害了古典音乐。

脱去浮华外皮的古典音乐也许才真正有生命力,欧美一线音乐家很多不为我们所知,但这里面藏龙卧虎之人其实大有人在!所以,与其滥竽充数,不如精益求精,少而精才能让古典音乐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也就让那些“伪古典”没落得更充分更猛烈一些吧!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0-4-6 23:59:14 | 只看该作者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特别是西方古典音乐,尤为如此。虽然绝大多数的西方古典音乐杰作,特别是浪漫时期的作品,都是源自民间小曲儿,但她超越民间的轻歌曼舞,上升到了意识形态方面的结构。

曾看 ...
mm33 发表于 2010-4-6 23:33


中世纪至巴洛克一直到莫扎特、海顿音乐确实在教会和世袭贵族体制下展开,这是主流,某种意义上这也是“道统”。但我相信巴赫的音乐远远跃出了体制和道统的框架,在这个意义上巴赫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创造者和天才,如今贵族早已隐去,教会也更加亲善,但巴赫的音乐早已走出了一个时代的局限而成为永恒的经典。这个意义上巴赫音乐是纯艺术的,虽然教会一直沿用至今,但那些受难曲和弥撒曲也早已成为艺术的经典而存在。

至于贝多芬,这家伙恰恰是音乐史上第一位反体制的巨人!也许我们可以说:贝多芬被时代“御用”了。

巴赫以及贝多芬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都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存在!非此不足以长存!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0-4-7 00:03:17 | 只看该作者
24# 狗儿念经
瓦格纳的某些思想元素是有与纳粹精神吻合的地方,从指环可以窥知一二;但无损其之伟大
.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0-4-7 00:15:32 | 只看该作者
24# 狗儿念经
瓦格纳的某些思想元素是有与纳粹精神吻合的地方,从指环可以窥知一二;但无损其之伟大
.
guhelim 发表于 2010-4-7 00:03


某种意义上瓦格纳就很纳粹,没瓦格纳纳粹就不会是那个样。只有“焖烧”的德意志性格才会产生瓦格纳这样的人,这样的音乐和那样的纳粹。

瓦格纳为人常常无耻之极,但音乐,呵呵,“嗨”和缠绵,史上第一!让人荡气回肠,欲罢不能!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0-4-7 02:06:13 | 只看该作者
我听一位兄弟说过瓦格纳,5个字,“庄严的平庸”……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0-4-7 08:53:0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音乐会死亡吗?
从作曲层面,应该是已经死亡了。从早期复调音乐到贝多芬严谨的音乐结构大厦,再到后来的无调性音乐。我最近听斯特拉文斯基的那些类似于爵士的音乐作品,感到古典音乐真的是穷尽了所有可能,不再 ...
胡三哥 发表于 2010-4-6 19:50

我认为古典音乐是不会死亡的。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永远不会过时。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欣赏他们。
因为他们的音乐作品保存着人类颠簸不破的人性和人的精神能够相互共鸣的品质。
也就是人类一些闪光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永恒的,不管在什么时代,她们都会与人类心心相印。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0-4-7 12:1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m33 于 2010-4-7 12:15 编辑
某种意义上瓦格纳就很纳粹,没瓦格纳纳粹就不会是那个样。只有“焖烧”的德意志性格才会产生瓦格纳这样的人,这样的音乐和那样的纳粹。

瓦格纳为人常常无耻之极,但音乐,呵呵,“嗨”和缠绵,史上第一!让人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4-7 00:15


通常的道德规范,甚至大众化的视角,可能不是艺术家的土壤。艺术的长存以及深刻的洞悉,很多源自超常的行为模式的根本:不同的眼睛中的世俗感悟。

其实,就音乐发烧友群体而言,难道就都是高尚人群吗!一样的狗屁倒灶!但求自身,何求他人一定要如何!

音乐就是音乐,为什么要与人品挂钩,况且这“人品”的评价还就是通常的道德规范。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0-4-7 13:42:2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就音乐发烧友群体而言,难道就都是高尚人群吗!一样的 ...
mm33 发表于 2010-4-7 12:14 [/quote]

欧美很多黑帮电影中常有镜头在表现杀手之冷酷,凶残的同时,背景时不时配以古典音乐,意味深长。记得有部描写探戈的电影,其中一杀手每次行动回来都要静静的听上一段巴赫的音乐才能让自己归于平静。

康德早就说过美是一种纯粹判断,与道德无关(道德属于本体论范畴)。相反,我倒是认为审美水平越高的人,真要犯上一些什么事情来那比一般人可怕很多,希特勒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其素描水平考专业美术学院一点问题都没有。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0-4-7 13:4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4-7 14:11 编辑

《发条橙》中的《贝9》。为狗兄的强帖添砖加瓦一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k4yOi0laaY/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0-4-7 14:23:25 | 只看该作者
(09年9月5日),德国纽伦堡的韦德勒拍卖行售出了三幅阿道夫·希特勒的油画。这三幅作品的题材是具有乡村背景的农舍、磨坊和教堂,据估计是1910年希特勒在维也纳从事绘画时的作品。拍卖商赫伯特·韦德勒说希特勒的这三幅作品“水平普通”,但是被三个买家通过电话买走。

  希特勒现存的绘画及素描作品大约有720件,其中一部分的真伪还存在争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0-4-7 14:35:0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要不是有钱人,要不是有闲人,要不就是两者共有之的;

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大都会被她宗教化;

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大都特立独行,虽然出了家门都带上了很好看的面具;

喜欢将西方古典音乐当做背景音乐的,大都很少听单乐章超过15分钟的作品;

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与学历无关;


33兄的视角还是很独特的,以我与各种发烧友打了十多年交道的“阅历”来看:
*有钱人、有闲人之说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买不起高档器材的人一样也很狂热于古典音乐;
*很多人曾经一度被“宗教化”,就我本人而言,从来没把艺术当宗教,包括音乐在内。切尼说音乐不是真但可导向真。至于有没有人真正通过音乐走向了宗教,我想应该有;
*以前我自己就很特立独行,很拿自己当根葱,最后生意都打翻了。现在比较平常了,私底下很私密,但工作原因使然还是能保持某种“专业”的“面目”吧。但很多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儿的人其实一点也听不进去;
*还是拿我自己说话吧,每天几乎听5小时音乐,60%的情况下我都拿包括古典音乐在内的各种音乐当背景,比如此时此刻就是。30%的情况下很专注地一个人听古典音乐,还有10%的情况下和知音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很专注地听古典音乐,而且随着酒越来越高,音乐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曾经深夜被邻居拉闸;
*最后一条严重赞同!史怀泽当年偏居非洲大陆深处行医,每当在自家弹奏巴赫管风琴作品时,屋外的土族们常常热泪盈眶!音乐不是可见文字,实乃抽象语言,懂不懂大概和情商有些关系,与智商关系不大。但后天的修炼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所以高学历的人听古典的人数普遍大于低学历人群。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0-4-7 14:59:32 | 只看该作者
(09年9月5日),德国纽伦堡的韦德勒拍卖行售出了三幅阿道夫·希特勒的油画。这三幅作品的题材是具有乡村背景的农舍、磨坊和教堂,据估计是1910年希特勒在维也纳从事绘画时的作品。拍卖商赫伯特·韦德勒说希特勒的这 ...
shinelb 发表于 2010-4-7 14:23


谢兄台添枝加叶!

其实这个贴是昨前天咱们聊巴赫时引申开来的,应33兄在那儿煽风点火由我另起炉灶罢了,还是聊到尽兴引来的话题,你我都在其间哈,众人拾柴火焰高!

希特勒还是个小屁孩儿时,曾经买最便宜的站票看了三十多次瓦格纳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每次都狂喜颤栗不已!加上他的绘画功底(其实创造力很平庸),此人还为瓦格纳歌剧画了不少臆想的布景。这些只是花絮而已,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奸大恶之人往往艺术修养水平奇高!审美上的“洁癖”一旦进入政治范畴,进入社会领域的实践,那很多不那么好看的“渣滓”就大难临头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音乐和审美还是个体范畴好,艺术家一旦掌权那是很可怕地!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8:20, Processed in 0.07374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