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926

查看

13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yah

61#
发表于 2017-6-22 07:39:44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亚河兄在PC机上播放Hi-Res FLAC,96kHz 24-bit数码文件用的什么播放软件?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7-6-22 08:30:3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年对AV系统的升级过程中,发现当下有丰富的大容量高清BD讯源的供应,包括实体碟&网站下载讯源,包括纯音频与音画一体。所以与亚河兄有同感,我觉得建立一套多声道三合一系统是一种投入产出比较高的玩法。三合一指什么?多声道音画音乐会&电影、多声道纯音乐BD、兼容立体声CD&数播。这个方案很适合于家里只有一个房间玩、不玩黑胶、家人有一定观影需求的烧友,可以集中投资于一房一系统,高清讯源的下载也可大幅减少软件的投入。一台欧美高素质兰光机可以兼容CD、SACD、BD等几乎所有数码源,乐趣无穷。

使用道具 TOP

yah

63#
发表于 2017-6-22 10:14:14 | 只看该作者
但丁神曲 发表于 2017-6-22 07:39
请教亚河兄在PC机上播放Hi-Res FLAC,96kHz 24-bit数码文件用的什么播放软件?

兄弟不用客气,请教不敢当,大家交流一下嘛。

现在,俺基本上不在计算机上播放音频,偶尔听一下就用Windows自带的 Win Player。如果用计算机,也大多是用Windows的媒体流直接输出到AV前级听。

播放Hi-Res FLAC,96kHz 24-bit数码文件,俺都是金属壳U盘直插AV前级,因为这样音效最好。

使用道具 TOP

yah

64#
发表于 2017-6-22 11:08:06 | 只看该作者
joyjscz 发表于 2017-6-22 08:30
最近一年对AV系统的升级过程中,发现当下有丰富的大容量高清BD讯源的供应,包括实体碟&网站下载讯源,包括 ...


看来是殊途同归(俺不玩儿黑胶)。

俺是最近2年在升级HIFI系统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HIFI与AV多声道之间的奥妙之处。多年来,夫人与俺都是芭蕾、歌剧的爱好者,它们必须得看才能过瘾。这次HIFI系统升级,夫人提出要求:音频、视频都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准。如此,视频肯定BD无疑,音频当然是多声道。

一般的AV多声道,都是家庭影院的效果,用来欣赏古典音乐既不合适,也不HIFI,且绝大多数烧友都是把AV与HIFI分开的。那么,两者结合就肯定不行吗?于是,俺就琢磨如何以HIFI为基础,把其与AV音频方面的某些先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再加入日新月异的数播,这样的三合一,播放方便、花费较少、效果更好。经过2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目前这个超越传统的数播、HIFI、AV三合一五声道系统已经基本构建起来,而且效果令俺俩相当满意。

使用道具 TOP

yah

65#
发表于 2017-6-22 11:26:55 | 只看该作者
joyjscz  发表于 昨天 17:27

我支持亚河兄,本世纪新录音的兰光BD碟音质在相同投入的系统上超越CD是肯定的。除非BD兰光机OPPO去PK顶班CD机(如DCS四件套)。

------------------------------------------

兄弟是有实践经验的。

俺认为,结论必须要有实证支持。否则,只能是猜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事实胜于雄辩。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7-6-22 11:44:2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情况是学习欣赏歌剧过程中遇到些瓶颈,朗朗上口的意大利歌剧如贝利尼、多尼采蒂、威尔弟、普契尼等人作品在原有的LP&CD系统上可以一口气听完全剧,可是拓展去德奥歌剧时觉得光听挺乏味,一年前广州AV烧友帮忙拷了几个歌剧硬盘送我,如获至宝!对生辟歌剧作品配着高清影像生动表演中文字幕,欣赏无障碍进境很快,于是立即动手升级原来地下室仅供观影的AV系统。
  好在喜欢观影的夫人并不喜欢看枪炮大片,我完全可以按一味追求音质音色的路子更换器材,如今获得了很清晰细腻柔美的声音,非常享受。
  不过我这条从家庭影院向HlFl多声道整改的路子有以下几个不足:影院房密闭黑暗,光听音乐时有利有弊;主箱摆位受幕布所限自由度小;高班器材用于看电影效果极佳不过有点大材小用了。一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7-6-22 17:23:32 | 只看该作者
直接用BD机器的解码,出来的声音自然不会超越HIFI系统。 可以用OPPO 105D或者 205, 找一根高质量的数字线:AES/光纤) 把双声道的数字信号 传到高质量的解码器,这么一来 原来的HIFI系统就能用上了。

使用道具 TOP

yah

68#
发表于 2017-6-22 17:39:20 | 只看该作者
joyjscz 发表于 2017-6-22 11:44
我的情况是学习欣赏歌剧过程中遇到些瓶颈,朗朗上口的意大利歌剧如贝利尼、多尼采蒂、威尔弟、普契尼等人作 ...

几年前,俺曾给广东的一哥们拷了3TB的芭蕾、歌剧、音乐会高清视频,基本上是TS、MKV文件,因为那时蓝光原盘文件很少。

现在,听(看)BD多了,都懒得听CD了,越来越觉得CD有些吵,不耐听。
  
俺是按HIFI的路子搞多声道,房子就是普通的客厅,没有密闭黑暗的问题;看的是电视,摆位无幕布限制;器材中档,听音乐为主,感觉器材还可以再好一些;这几方面,与你不同。

俺认为,专门听古典的HIFI多声道系统,只要调整(比较麻烦)得当,实际聆听效果稳超同价位的HIFI双声道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双声道再HIFI,其声音也是二维的,而HIFI多声道的声音是三维的,更加接近立体声的本意,这是两者的根本不同。尤其是,HIFI多声道的那种活生生、鲜灵灵、弹性颇足的三维厅堂感,二维的双声道望尘莫及。

  

点评

搞不好我的硬盘讯源来自于您呢!,  发表于 2017-6-22 22:28

使用道具 TOP

yah

69#
发表于 2017-6-22 17:43:32 | 只看该作者
dx300 发表于 2017-6-22 17:23
直接用BD机器的解码,出来的声音自然不会超越HIFI系统。 可以用OPPO 105D或者 205, 找一根高质量的数字线 ...

兄弟的这个是双声道的老路子,可以再试试多声道的康庄大道。

点评

本贴在音乐版块快进行成硬件贴了哈哈……  发表于 2017-6-22 22:30

使用道具 TOP

yah

70#
发表于 2017-6-22 19:04:27 | 只看该作者
前面忘说了,48楼的  李斯特第2、贝多芬第1钢协,卡蒂亚钢琴,梅塔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2016年,有杜比全景声音轨。

使用道具 TOP

yah

71#
发表于 2017-6-23 08:46:45 | 只看该作者
回 joyjscz

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不但音源要好,如蓝光音频、蓝光视频、母带数码文件等,播放的设备也要跟得上,如蓝光机、数播机、多声道前级等。两者,缺一不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在交流软件的同时,适当地交流一下其播放硬件,也是相得益彰的。尤其是它们都是新事物,结合着讨论可能会更有利于说明问题。

点评

支持。我本人听古典音乐七八年时间,从最初的肖邦到如今能听完一部歌剧,期间硬件升级的推动很大。这类烧友其实不少。  发表于 2017-6-23 10:56

使用道具 TOP

yah

72#
发表于 2017-6-24 22:11:37 | 只看该作者

BD原盘种子

本帖最后由 yah 于 2017-6-24 22:13 编辑

2015年除夕柏林爱乐新年音乐会。18.3G,国外种子,用 uTorrent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03:54, Processed in 0.042778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