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6169

查看

4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雨中独舞

13#
发表于 2013-7-9 21:20:00 | 只看该作者
“节奏感”和“优雅的文体”并不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恰恰是现代汉语中缺少的特质。我在本地的《宁波晚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7-9 19:22
哈哈,奥威尔,《1984》:

你知不知道新语是世上唯一词汇每年减少的语言? 你没想到吗,新语的最后目标是把思想的范围缩小。到时要犯思想罪也不可能,因为根本没有语言构成异端邪说。 词汇每年减少,而我们意识活动范围也相应缩小。 语言改革臻至善境时,革命也就完成了。 语言系统内的词汇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一个思想萎缩的社会,就必然要求一个词汇萎缩的语言系统。 自由的观念已经废除了,你还说‘自由是奴役’,谁懂?整个思想的习......

点评

舞版,这个我们都领教过了吧。在父辈年青的时代光说出“爱情”两字,恐怕也不太容易。  发表于 2013-7-9 21:26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3-7-10 09: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wangziyuang 的帖子

“节奏感”和“优雅的文体”并不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恰恰是现代汉语中缺少的特质。

就现代汉语作品而言,本国的我看的极少,多数是翻译作品;就翻译作品而言,优秀的译文并不缺少“节奏感”和“优雅的文体”。

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巴金译的屠格涅夫、草婴译的托尔斯泰、丰子恺译的《源氏物语》和《猎人笔记》、傅雷译的巴尔扎克与《约翰.克里斯朵夫》、赵少侯与郝运译的莫泊桑、周克希译的普鲁斯特等等,w兄不难在其中找到现代汉语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

好像是巴金说的,他说许多作家从优秀的翻译作品中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使用现代汉语的技巧。
这个初听很难理解,我以为原因还是本国的作品缺少份量,作品整体不够好,文字连带遭殃。“文”与“字”是一个整体,李后主的“字”好,但论“文字”,东坡和稼轩胜他不少。拿音乐说吧,维瓦尔第与罗西尼总是比巴赫与莫扎特差一点的。

当然,我也认为现代汉语是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日益口语化的产物,汉语的精华还是老祖宗的那些典籍。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3-7-10 18:3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chwaz 的帖子

schwaz兄,我的判断一大半就是以翻译作品作为依据的。但如果“节奏感”和“优雅的文体”要到翻译作品作品中去找,这不正说明了现代汉语的尴尬吗?我喜欢王小波除了作品本身外,他以我们共同的母语创作,也占了很大部分原因。翻译得再好,总不能超越原作吧,其中的“节奏感”和“优雅的文体”也是徒具形式了。
个人以为:就词而言,李后主的词哀婉深情,是词家正路。且一片赤心,纯出天然,纵然坡仙之旷达,稼轩之雄壮,也不得不略逊一筹了。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3-7-12 00:1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7-12 00:23 编辑

是的,我在豆瓣上有一篇很有名的日记------------《豆瓣的语言自律》。
在该日记中,我明确抨击了某著名诗人,豆瓣红人,北大副教授之措辞。。

我一直认为,语言,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3-7-12 00:41:45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我在豆瓣上有一篇很有名的日记------------《豆瓣的语言自律》。
在该日记中,我明确抨击了某著名诗 ...
alma 发表于 2013-7-12 00:14


我的日记请看这里:
http://www.douban.com/note/220246717/


点评

这个词,丑陋,我也反感。逐臭心理使然。  发表于 2013-7-12 09:01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3-7-12 13:47:31 | 只看该作者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白话文”、汉字的拉丁化和后来的汉字简化,我国当代汉字有很大的变化,其中得失难有定论!

点评

同意,得失难言。  发表于 2013-7-12 19:24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3-7-12 14:29:30 | 只看该作者
        语言不过是人的工具,是表象,一种话语的产生必有它的现实意义。
        语言的用途之—,是心情之表达,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唐初,才子士人心情旷然,便会有李诗的豁达和诗人们眼中的良辰美景。战争严酷,便有塞外诗人的悲壮。唐末离乱,便有杜词的悲愤。败亡无助,便有了李后主的委婉凄凉。。。。。至于今连诗也没了,又生出这许多鸟语,难道是偶然吗?
       不消除产生它的原因,仅试图消除这些表象,怎么做的到呢?就如人们天天讲道德,不过是因为社会中不道德太多了,你不去消除产生这些不道德的原因,天天讲道德又有什么用呢?还有所谓正能量,不过是因为有负能量,不去解决负能量,正能量就不过是心虚的掩耳盗铃。等解决了负能量,要正能量还有什么用呢。没有了不道德,还需要天天讲道德吗?
        语言的美丑,其道理亦不过如此。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3-7-12 19:2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sjj 的帖子

S兄,也许语言就是现实本身。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3-7-12 22:42:53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是现实本身”还是“语言反映了现实”?还是二者一样?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而有深义的话题。
      我想,如今这种鸟语的流行开来,可能是集体潜意识中追求反抗现实的一种快感的体现。对社会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德国人集体潜意识中对反抗压抑的快感的追求导致了纳粹的上台和二战,我们这个社会会以什么方式来释放出这些呢?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3-7-12 22:5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sjj 的帖子

“集体潜意识中追求反抗现实的一种快感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对权威的解构的意味肯定有。原因不好说,但现实社会中权威形象(传统,国家,老师,家长等)自身的崩塌可能是重要因素。
   

点评

9494  发表于 2013-7-12 23:12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3-7-14 01:39:37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是现实本身”还是“语言反映了现实”?还是二者一样?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而有 ...
ssjj 发表于 2013-7-12 22:42


非常危险。所以,撒切尔那句:“没有一个叫社会的东西,只有个人和家庭”。这句话我看来是多么的臭名昭著。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3-7-14 01:4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集体潜意识中追求反抗现实的一种快感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对权威的解构的意味肯定有。原因不好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7-12 22:55


非常危险,将国家、社会、老师、家长等结构都解构完了,意味着国家的社会的结构体系崩溃,于是只有个人和国家的联系,这造成了国家的无比强大,而个人无比渺小。

所以,当我权衡自由主义和保守的传统主义后,坚定地站在了后者的立场上的原因。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21:40, Processed in 0.058013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