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145

查看

11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25#
发表于 2011-8-9 18:5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12125 于 2011-8-9 18:54 编辑

哈,楼上说的是。这套里的柴钢协一乐团部分,是我全方位膜拜的对象,哪怕是巴伦2001年和CSO以及郎朗合作的那一版柴钢协一乐团部分,和这一版比起来也有所不及。这两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正式关系,但能够听得出这两年越来越明显的巴伦之声,就是在继承切利风格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的。

我一直认为,巴伦的1991年和拜罗伊特的指环,1999年和柏林国家歌剧院出版的贝九,1999年和CSO合作录制的RIENZI序曲,是史上最佳的录音之一,而他的其它所有的演绎,都是当代最顶尖的。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1-8-9 19:32:38 | 只看该作者
文化广场那种根本没有低频,弦乐听上去就像咸菜皮一样干瘪单薄的声音,您竟然觉得音效很好?I 服了 U.  ...
liu12125 发表于 2011-8-9 16:34

聆听位置的因素吧,
大多数音乐厅都有这样的区域,
在一些位置聆听,音效的确不大好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1-8-9 19:41:34 | 只看该作者
文化广场那种根本没有低频,弦乐听上去就像咸菜皮一样干瘪单薄的声音,您竟然觉得音效很好?I 服了 U.  ...
liu12125 发表于 2011-8-9 16:34

上海几大音乐厅我都去过多次,其中的音效音乐厅肯定是最好的,大剧院和东艺我都感觉不怎么样,文化广场是新落成的,也是第一次去听,初步感觉还不错,至于你说的情况,我也感觉可能是位置的问题,我坐的18排在音乐厅的中间稍偏后,感觉铜管和厚实又有很强的穿透力,其他乐器声部也很清晰,可能是我的位置能得到比较平衡的声音吧。还有,那天副市长胡言照等一帮市领导就坐在我前面15排中间的位置,他们为何不坐在更前面,我想可能是因为那里的位置声音最好吧。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1-8-9 18:03: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skil 于 2011-8-9 18:07 编辑

对卡拉扬的那段评价如果去掉,这篇评论就更好了,毕竟要挺巴伦,也没必要把老卡踩脚下吧
巴伦的新录音包括了华沙肖邦独奏会,肖邦的两首钢协等。他对德奥音乐的诠释还是非常优秀的,那套teldec的指环堪称杰作。
你说巴伦师从切利,也许切利本人不大同意,他从没正式收过弟子不过他昨晚把鲜花从花束中抽出来献给乐队成员时,我想到那张他和切利合作的唱片封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1-8-9 19:54: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12125 于 2011-8-9 20:08 编辑
上海几大音乐厅我都去过多次,其中的音效音乐厅肯定是最好的,大剧院和东艺我都感觉不怎么样,文化广场是 ...
蓝色的心跳 发表于 2011-8-9 19:41


基本上我所知道的乐友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再一次来文化广场受折磨。我文化广场两天一共坐了三个位子,迪图瓦那一场是9排1座,是中间稍微靠前一点,第二天贝六坐在了25排过道边,下半场坐在了5排,也就是第一排的中间5座。反而我觉得还是坐在5派5座时听到的声音稍微能够接受点,因为最前面的座位,直接面对乐团,规避了很多这个厅带来的不利影响。说到底,这个厅为了乐剧设计的,根本不适合听大编制交响乐。

东艺的音响效果就算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流,而且是专门为交响乐设计的,就交响乐而言,无论是大剧院还是音乐厅,其音效都无法与之比拟。昨天的演出之所以如此完美,东艺强大的声学效果也是一大因素。巴伦博伊姆今年就推动柏林国家歌剧院投资2000多万欧元改建歌剧院,延长其混响时间,这个东西,对音乐家能否献出顶级的演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聆听位子,从玩hifi我们就可以知道,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般来说就是音效最佳的聆听点。无论是东艺还是文化广场,走廊后面的第一排中间就是这个位子,这个位子往往也是留给高级领导人的。作为我而言,尽量每次都买这个皇帝位区域的位子,比如昨天晚上东艺,我就坐在14排3座,就在韩正正后方两个位子。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1-8-9 21:5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色的心跳 于 2011-8-9 22:03 编辑

实际9排不是中间稍微靠前,而是比较靠前了,因为一共大概是超过三十排,5排就更靠前了,25排则太后,这可能是没有达到理想音效的原因。另外你说的一点我非常赞同,胡言照坐的15排中间就是走廊后面第一排中间的位置,声音肯定是最好的。至于东艺,我没去看当年柏林的演出,但看过的几场音响效果绝对一般。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1-8-9 22:43:40 | 只看该作者
实际9排不是中间稍微靠前,而是比较靠前了,因为一共大概是超过三十排,5排就更靠前了,25排则太后,这可能 ...
蓝色的心跳 发表于 2011-8-9 21:53


我觉得巴伦那场,我坐在第五排,听到的声音比上半场25排要舒服的多了。至于东艺的世界级音效,你个人不认同也无所谓,昨天大家都看得出来巴伦很high,音效应该是其中一大因素。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1-8-9 23:43:17 | 只看该作者
不过他昨晚把鲜花从花束中抽出来献给乐队成员时,我想到那张他和切利合作的唱片封面。
haskil 发表于 2011-8-9 18:03

巧了,这两天正寻思上哪儿找这张碟去啦?!当年迷切尼那会儿居然没见到此碟,就此擦肩而过都七八年了。



不过,这要不是巴伦相关帖子的话,买此碟的究竟是冲巴伦去的因素大呢?还是冲切尼去的因素大呢?这很有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1-8-10 00:41:41 | 只看该作者
【夏日贝多芬II—巴伦博伊姆指挥西东合集管弦乐团】
时间:19:30
地点: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票价:RMB 88、120、188、288、388、VIP 588
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作品21
贝多芬:F大调第八交响曲,作品93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


乐团篇:
可能是文化广场的贝多芬第一场的演出效果实在平平,已经将很多乐迷的期望值降到新的低点,于是巴伦和西东合集在上海东艺演出的第二场贝多芬让大家颇为振奋。乐团的状态也调整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合奏时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管乐手的独奏等等都比第一场要好上很多。从乐团声部表现来说,弦乐部还是比较好,木管也不错,铜管声部表现机会不是很多,也说不上来。乐团的状态好到什么程度,可以拿大提琴首席身后的美女大提琴手来说明,她在第五交响曲演出的后面两个乐章时,一边拉一边巧目流盼眉眼含春地看着同伴,这拉的开心放松啊。当日上午乐团在巴伦的带领下排练了2个多小时,有朋友去看了排练说,乐手们普遍年轻,而巴伦很多地方要求很细致,有些地方乐手达不到要求,最后巴伦都有点火了。而正式演出时要比排练时水平高出一大块。我不禁想,这个乐团果然是边演边练以演促练,最后演到韩国达到最高状态。真是不负责任,让只看第一场演出的乐迷情何以堪呐?


巴伦篇
巴伦对第一交响曲的处理和第八交响曲的处理并没有特别出彩,这是让某些资深乐迷失望的原因,也就是没有能听到巴伦的特殊的处理,一切平平而过,可能巴伦认为对这批孩子来说,他那种强调横向展开强调细节的处理的德奥风格,对这批孩子的演出目前来说不合适。特别是第八交响曲,完全可以用朴素来相容,这不是巴伦的风格。

昨天演的比较好的是第五交响曲,巴伦强化了各声部的顺序展开,立体感明显加强,特别是在最后两个乐章,乐团的状态也被调整到最佳,纵向旋律的变化在减弱渐强的序列中,各声部展开的确实比较好比较精密准确,效果很好。我觉得巴伦最后是屈从了乐团的特点寻找了一条简单化的好效果之路。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1-8-10 00:4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蓝色的心跳 的帖子


    文化广场我坐在16排,感觉还行,后面音效就糟了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1-8-10 00:49:46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把两场演出的评论都放在首页里了,两场演出的录音可以在这里找到:

http://www.douban.com/note/165876351/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1-8-10 00:50:24 | 只看该作者
排练我去的,主要还是排了贝八,贝五就没怎么排过,估计他们之前已经做过充分准备了,最后效果印证了,是贝八最差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7:46, Processed in 0.053246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