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322

查看

30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关于音响系统动态的探索和困惑

1#
发表于 2017-12-4 13:07:2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qdfls 于 2017-12-4 19:31 编辑

先介绍一下音响系统配置:有源音箱ATC SCM50ASLT,前级是ATC自家的SCA2。电源处理:专线直入ISOTEK TITAN+SIGMAS。TITAN两路输出供音箱,一路输出给SIGMAS,SIGMAS再四路输出供音源、解码和前级。音源稍微复杂一点:瑞典FORSELL MK II,时钟TOTALDAC RECLOCKER,解码TOTALDAC SIX。
小弟最初的音源是PC+解码,作为从桌面音响走来的初级发烧友,一度认为数字源对音响系统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花重金打造了一套音响专用的PC机,PC播放软件的功能多样性和音源文件获得的便捷性是传统CD和LP无法比拟的,于是乎小弟很长时间内一直沉浸于此。但随着发烧日久,个人逐渐对音响系统有了一些认识,这要得益于发烧前辈对小弟的提携和帮助。前辈语焉不详,总结关键词是数码声和动态压缩。小弟愚笨,一时摸不着头脑。再向前辈求教,前辈惜字如金,只说多听 多听 多听(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笨鸟先飞的意思是要飞的久更一点才能体会发烧有多累,发烧需要一点一滴的慢慢积累。听音乐玩音响,看上去好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这和即使买齐了最牛逼的摄影器材照样成不了摄影大师一样的道理。玩摄影,比牛头更重要的是那颗人头。玩音响同理。比器材和预算更重要的是脑放,脑放需要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对声音有深入的了解。渠道就是去听现场听真实的乐器,去听现场听真实的乐器,去听现场听真实的乐器。
接下来就是小弟充满酸甜苦辣的积累过程。此处略去2333字。
从PC转盘换到传统的CD转盘,自然少不了前辈的威逼利诱。在和FORSELL MK II短暂相处了二十天以后,终于把她买了下来。关键词仍然是动态和数码声。CD转盘的声底非常安定、流畅、富有感染力,尤其在低频的演绎方面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低频松沉、弥散充满整个听音空间,构筑了一个完美的声音舞台,身临其境的氛围感和包围感。这点在聆听爵士音乐时体现的特别明显。表现如斯,再来谈三频表现和比例变得很无聊了。同时低频具有歌唱性和旋律感,听感就是一个字爽,舒服。FORSELL MK II进门,小弟心里还是有点小纠结。虽然是牛逼的转盘,但年代毕竟久远,模拟味十足硬素质未必出色吧?这个疑问一直像在白色恐怖下顽强生存的一丝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转机是小弟对线材的思索和退烧。小弟对线材的认识:线材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绝不是雪中送炭、续命良药。认识归认识,小弟终究抵御不住诱惑,还是在线材上折腾了一番。终于有一天觉得,咦,在线材上还是花了不少钱。于是决定线材退烧,集中烧大件。开始的想法是简化系统,搞一台合并式音源,目标垂涎SOULUTION 541和CH PRECISION D1SE。询问了代理价格,觉得价格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于是出掉了系统上最贵的两根线材,卡玛和银彩。解码和转盘一时难以出手。
可手头有了点闲钱,那点小心思又开始嘚瑟了。刚好TOTAL代理可以提供一台RECLOCKER试听,所以就抱回来一台,由于是一台新机,初始开声,有提高但不明显。鉴于SIX之前的经验,一段时间的煲机是必须的。所以小弟也没怎么听,把RECLOCKER接在机顶盒上连续煲机。第四天开声,咦,系统变得好难听。咬着牙听了一天,发现动态比以前大了很多,解析和细节有了明显改善,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RECLOCKER实际上是一个界面,具有uab、光纤、同轴、aes等四路数字输入,数字输出就只有两路:同轴、aes
但是重点是系统声音不够流畅不耐听了。动态和耐听柔和的声底是两个方向,压缩动态往往会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柔和耐听,但是会损害节奏感和感染力。向左还是向右走,小弟思索了一刻 两刻 三刻,终于把RECLOCKER买了下来。接下来是又是痛苦的调整。
未完,待续。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7-12-4 14:50:29 | 只看该作者
听故事,等六间房兄好文

使用道具 TOP

abe

3#
发表于 2017-12-4 15:28:24 | 只看该作者
现用数播,没有比较不知好歹,努力学习骚友的经验,多谢楼主分享。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7-12-4 15:29:04 | 只看该作者
回过头来再看,系统的不耐听一方面是动态增大硬素质提高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线材的降级,毕竟卡玛和银彩都是润泽流畅为主要卖点的。还有一点,也不能排除耳朵已经适应这种渣声音的可能性。万幸的是可供调整的空间并不大了,无非就是线材和避震。以前的经验告诉我,三频的结构和能量分布对听感的影响非常大,于是先从数字线和cd机的避震走起。刚好FORSELL MK II的读盘机构的运行不太稳定,于是斗胆把转盘拆开,发现锁定气浮转盘高度的螺丝松动了,于是重新调整锁定。顺便观察了转盘的数字输出,发现AES接口是经过一个很简单的电路转接的,而BNC输出是电路板直出的。于是从网上订了1m的SOMMER 75欧同轴线和wbt、古河头尾,自己搓了一根奇葩的同轴线,BNC入,RCA出。奇葩线上去,果然三频重心下沉。电路架构上的优势,瞬间使奇葩先秒杀了SEXTET。对不起,其实我很不喜欢甚至有点厌恶秒杀这个词。
很早以前就入手了STILLPOINTS的避震钉,用在TITAN上,TITAN里面有四个牛,一大三小。是牛就有牛脾气,振动,低频次的振动。对付这类振动,STILLPOINTS的陶瓷珠结构比较有效。FORSELL MK II这种远古的Cd转盘,虽然使用了气浮技术,但在消振技术的应用上无法跟二嫂相比,振动应该还是维持原来的低频次振动为主。果然STILLPOINTS给到FORSELL MK II以后,系统的清晰度有提高。钉垫上去十几个小时以后,系统声音基本稳定了,乐器的形体变得更有轮廓感,结像更凝聚,声像的3d既视感和鲜活度有了明显改善。
又听了两天,系统的声音越来越稳定。上述的描述可以得到确认,没有出现反复。可是,可是,可是问题也来了。
没有完善声装的听音空间,尤其没有完善的隔音。以前小弟的系统,交响乐是没法听的。小弟的环境噪声实测是30db左右,在保证弱音听得清楚的情况下,强音来袭时,音量之大叫人无法忍受。听交响的时候,只能手里捏着前级遥控器来调节音量。现在动态增强了,不但交响乐没法听了,就连一些较大动态的协奏曲和弦乐作品也不能从容的欣赏。现在的后果就是,欣赏音乐时的平均音量比以前明显变小,以保证强音到来时不至于扰邻。

使用道具 TOP

abe

5#
发表于 2017-12-4 15:52:54 | 只看该作者
“听交响的时候,只能手里捏着前级遥控器来调节音量"
估计不少人都有这种经历。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7-12-4 16:46:22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以楼主的认知,暂时不应购买如此高价的器(线)材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7-12-4 18:32:42 | 只看该作者
偏门品牌要慎用。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7-12-4 20:0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dfls 于 2017-12-5 23:43 编辑

在录音工程中,为了使不同乐器的电平能够互相匹配,电平大的器乐(如齐奏的打击乐器)录音通常会采用压缩技术,人为的压低电平,而电平较低的器乐(独奏的小提琴)录音则需要人为的提高电平水平。

同样的在人声录音中,动态压缩技术的应用更加就更加广泛,乐器的动态范围比人声要大的多。为了突出人声,也需要对录音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音乐回放环节,动态和耐听柔和的听感也有矛盾的一面。通常来说,压缩的动态必然会带来柔和的听感。发烧友经常要不自觉的在动态和柔和听感(音色)之间做出选择。这就是向右和向左的问题。向哪个方向走,没有绝对的对错。在动态不会严重损失的情况下,损失动态换取好的音色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音响要为听音服务,这是终极目标。

动态范围大的lp系统,通常会有弱音很清晰,强音又不会吵耳的听感。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7-12-4 20:0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dfls 于 2017-12-4 20:10 编辑

感谢楼上几位师兄发表意见,小弟就不一一回复了。
希望能说点具体性的意见,这样会更有建设性。或者指出小弟的谬误和纰漏,也好让小弟有个向大师学习的机会。

小弟冒昧发文,以记录自己发烧路上关于动态的点滴思考。如有难入方家法眼之处,还望海涵。
小弟就此抛砖引玉,坐待聆听前辈、先贤的教诲!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7-12-4 22:47:48 | 只看该作者
兄有没有测过皇帝位可忍受最大声压和听交响时最过瘾的最大声压?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7-12-4 23:04:1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小弟是客厅党。听音环境不甚理想。声压到80db左右还可以接受。声压再大的话,房间染色就比较明显了。瞬间的、持续较短时间声压大概到90db的样子。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7-12-5 01:54: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eong526 于 2017-12-5 02:21 编辑

你说,为什么动态很好了,但为什么有时候会很难听呢?
一可能性,要不就是你系统不够平衡,在某些频率的声音还是太强。这个多玩几个月微调就能搞好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16:47, Processed in 0.022343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