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65

查看

6

回复
返回列表

go

昨晚到广州大剧院听了一场交响音乐会,请有去听的前辈发表一下感受。

1#
发表于 2012-4-2 11:49:0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昨晚到广州大剧院听了(不敢说欣赏,还没到那个层次)82岁的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携英国爱乐乐团献演的《莫扎特小提琴第三协奏曲》及《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一次现场听无扩声的交响乐演奏,第一次感受现场的声音,请有去听的前辈交流一下体会。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2-4-2 11:51:19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发错地方了?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2-4-2 12:02:39 | 只看该作者
据说整体表现相当好...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2-4-4 21:06:1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在上海,听了马泽尔与英国爱乐的演出。乐队的声音非常漂亮...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2-4-6 20:0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nzhaoyi 于 2012-4-6 20:10 编辑

4月1日晚我也在现场,个人感觉上半场比下半场舒服。观众的反应很热烈,全场最后一个音符落地全场掌声雷动了15分钟
有人赞有人弹:

@录音师杨震:刚听完马泽尔指挥爱乐乐团(英国)的音乐会,重头戏是下半场的马勒一。乐团的水平非常高,马泽尔自然是淡定自若了。我发现他是把音乐的画面感做到最强的大师,听他的马勒,就像是在听许多部好莱坞大片的配乐集锦,或者说有部音乐大片就叫《马勒一“泰坦”》。很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理解马勒作品。

@Tristan_Chen:#英国爱乐乐团x洛林马泽尔# 下半场马勒第一交响曲 生平第一次看马勒竟然就看这么重量级的又是期待又是激动,1个小时密不透风时而轻舞飞扬时而狂风骤雨的演奏,老头子一页乐谱都不用看,在舞台叱咤了72年,没有谁比他更权威诠释马勒,最后一个音符落地全场掌声雷动了15分钟!失禁+泪奔!

赵毅敏:没有不好的乐团,只有不好的指挥。今晚听后感。中国别再请这人啦。

赵毅敏:马勒第一的神秘感,对儿时美好时光的回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坚定的信心,都和油条一起炸了。

赵毅敏:今晚的团是好团,状态积极。回想起来,我更尊重广交约在2003年第一次演的马一。众志诚成,展现马勒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敬畏,音乐家对作品的敬畏。

赵毅敏:记得在广州大剧院,我把自己最热烈的掌声给过Termikarnov和圣彼得堡爱乐。今晚我的掌声是给乐团的。感谢广州大剧院,在成立后引进很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与团体来演出,在这个平台,使听众有机会分辨精彩与不那么精彩,也才有我发言的机会。


赵毅敏:今晚看到很多音乐家在马泽尔与爱乐乐团的现场。请教一个问题,第四乐章中段有一个高潮,马泽尔做了一个休止的处理,之前所有的指挥都没有这样处理过,原来连贯的句子中断了,马泽尔似乎为了更好呈现休止后的高潮。请问这个马勒的谱子上有这个休止吗?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2-4-6 22:48:0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最好的马勒,没有之一”,杨燕迪评4月3日马泽尔指挥英国爱乐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马勒第一说的,载于《文汇报》4月4日第2版。

有意思的是杨燕迪微博最后,附上有一句话:“编辑删减了其中较为尖锐的批评用语”。 很好奇,被删除的具体是哪些词,具体是怎么用的,具体表达又是什么意思?

附录:“这是最好的马勒,没有之一”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杨燕迪

  乐坛的坊间传闻,作为指挥家的马泽尔,常常让人惊喜,但间或也令人失望。2008年他率纽约爱乐赴朝鲜所做“破冰”之旅为世界瞩目,但近年其世界巡演途中也曾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形。昨晚,82岁高龄的大师率英国爱乐亮相东艺,全场表现渐入佳境,尤其下半场的马勒(及加演的瓦格纳《纽伦堡名歌手》序曲)让人久久难忘。

  开场的勃拉姆斯《学院节日序曲》,算不得作曲家最优秀的上乘之作,这或许也影响了指挥和乐队的投入与发挥。由于乐曲素材过多(其中引录了当时的一些著名学生校园歌曲),令勃拉姆斯特有的简练、集中和深入开掘材料的习惯无从施展,相应也减弱了音乐的特点和个性。而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相对而言,指挥的处理略显平淡,在整个音乐进行中渗透出英国式的冷静——而这种“不卷入”的态度,曾是马泽尔引发最多争议的地方。

  令人欣喜的是,担当小提琴独奏的青年才俊陈佳峰的表现,堪称惊艳。佳峰原是上音附中的高材生,十年前已开始出道,当时即以出色的技巧和稳定的表现引人瞩目。多年未见,一个原先的青涩少年经过在国外长时间的浸染和训练,已经成长为更加纯熟、更加老练的青年演奏家。虽然此次显然与乐队的磨合和排练并不是非常充分,但就完成这部高难度的协奏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论,还是达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他手中那把1751年制作于那不勒斯的Gagliano古琴也为之增色不少。

  马勒《第一交响曲》是昨晚音乐会整套曲目的重心和轴心,指挥和乐队都在这个重头戏上铆足了劲,用足了心。这是我聆听过的马勒第一最令人满意的现场演奏(不是之一)。在这里,马泽尔再次显示了他之所以被列入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指挥大师人选的充分理由,表现出对马勒精神世界与音响意图的极端透彻而近乎完美的把握。马泽尔已年过八旬,所以,并不依靠外在的体态渲染来推动和带领音乐,而是依靠精致、准确和到位的“点拨”来建构和塑造音乐。显然,这是需要深入的排练和长期的合作方能达到的境界。无论是第一乐章引子的玄妙泛音和鸟鸣模仿(象征大地回春的自然气息),还是第二乐章连得勒舞曲的风趣律动(奥地利乡间舞曲的地道特征),或是第三乐章的多元混杂(最富马勒特点的个性口吻),以及第四乐章的生命渴望(铜管的金属声在此达到峰值),都在马泽尔和乐手们的手中达到了无可挑剔、淋漓尽致的展现。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杨燕迪微博最后附上有一句话:“编辑删减了其中较为尖锐的批评用语”。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2-4-7 12:48:10 | 只看该作者

我好奇的是,编辑加上的“这是最好的马勒,没有之一”,杨燕迪的原话意思也差不多“这是我聆听过的马勒第一最令人满意的现场演奏(不是之一)”,这样的话,不知哪里还能加得进去“较为尖锐的批评用语”?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8 04:23, Processed in 0.019726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