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517

查看

106

回复
返回列表

go

醍醐灌顶,甘露滋心:切利比达奇

1#
发表于 2013-2-21 12:58:3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2-21 13:01:4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叶志超

不知不觉,从1998年EMI出版第一辑切利比达奇(以下简称Celi)录音集所掀起的“Celi”热至今已过去八年了。长期以来,Celi的名字因有诸如“被卡拉扬谋夺了福尔特文格勒接班人之位”等“事迹”而广为人知,而他的指挥艺术却又因生前不愿录制唱片而显得神秘莫测。当时EMI在两年间推出的三辑共33张CD的Celi慕尼黑现场录音(第一辑无主题的“散曲”,第二辑布鲁克纳,第三辑贝多芬和勃拉姆斯),自然成为了评论界和爱乐者的关注焦点。晚年Celi那独一无二的风格,尤其是他的“慢”,引起了十分极端的看法:有对其推崇备至,认为足以在最顶尖指挥大师之列的;有认为他的风格只适合某一类作品(例如布鲁克纳),对于大多数作品(例如需要“激情”的贝多芬)则不妥的;更有完全无法理解其风格,对其不屑(尤其是卡拉扬的忠实fans们),认为“Celi热”纯粹是商业炒作的……

在上述三者中,笔者属于第一种,即“Celi迷”,但以往我却一直不大愿意写Celi。一来Celi的艺术太过博大高远,以我等凡人有限的文笔怕有“妄言”之不敬;二来如上所述,关于Celi的争论已太多,相对于生前不求闻达的Celi实在是一大讽刺,因此也没兴趣加入到口水战中。归根到底,对于懂得欣赏Celi的,无需多讲;对于无法理解甚至鄙夷Celi的,无论什么语言文字也断难改变其看法,甚至会被看成人云亦云的跟风客。听闻EMI重新开印已停产多时的Celi第三辑——贝多芬(2-4,6-9交响曲)、勃拉姆斯(四首交响曲,德意志安魂曲)作品集(另有一首舒曼第二交响曲),笔者又拿出已有好一段时间没听的这套唱片回味一番,一如往昔般醍醐灌顶,甘露滋心,终禁不住以拙笔表达对大师的尊崇。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2-21 13:04:08 | 只看该作者
即使对非“逢Celi必反”的人而言,Celi的贝多芬也是极具争议性的。因为Celi的“慢”和“淡”,与以往我们心目中充满激越和斗争性的贝多芬,实在是南辕北辙。但“英雄”交响曲,是否就一定是手拿刀枪骑马在战场上厮杀的“英雄”呢?这里的确没有握紧的拳头和高亢的呐喊,但绝不软弱无力,而是有一种包容一切的豁达襟怀。有乐评说得妙,Celi的“英雄”不是浴血奋战的英雄,而是“仁者无敌”的英雄!从这样的“英雄”到最后追求自由博爱、世界大同的“贝九”,就更显出一种必然性了。

说到慢,其实Celi的“贝三”只有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是明显比其它版本慢的,其它乐章和富尔特文格勒、克伦佩勒等的版本比起来慢不了多少。而在“贝九”中,让人感觉到速度慢得听起来不习惯的,只有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但中部又比其它版本都快。关于这点,CD小册子内有Celi本人的一篇文章讲述他的理由,我再引用香港乐评孔元先生的论述:“贝九的第二乐章,第一次听你会觉得太慢,但当你听到中段(第412小节,CD5,第3轨4’51)三拍变成四拍,但是Celi的基本脉动保持不变,你才发现原来贝多芬前面写着带附点二分音符=116,中段写着全音符=116,也就是他要求带附点二分音符=全音符!用全音符=116来演奏这中段一小节四个四分音符显然不可能,因此Celi用了一个折衷的速度:带附点二分音符=92演奏第一部分,全音符=92演奏中段,做到了贝多芬的要求!这一点据我的记忆,没有第二个指挥家做过。即使是号称古乐器“权威”的诺灵顿,宣称别人的速度都错了,只有他恢复了贝多芬的速度,也公然把中段的速度从全音符=116改为二分音符=116,就是说比贝多芬的速度慢了一倍!”

点评

说实话,《英雄》通篇没有一笔一划的厮杀和呐喊,实则没有必要将切利的演绎与其他之护甲的演绎剥离开来。《英雄》实则充满着“英雄”的气概和胸怀,厚重的人文精神深藏其中。富特的数次演绎,才深得其妙。  发表于 2013-2-21 18:31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2-21 13:05:47 | 只看该作者
所谓法无定法,在人们眼中应该较具斗争性和戏剧性的贝多芬交响曲中,Celi的演绎是超脱淡泊的,但在第七、第八这样我们看来较为轻松愉快的作品中,Celi却又以其大气磅礴让我们耳目一新。贝八在Celi棒下不再是一首“小交响曲”,而是峰峦叠嶂的堂皇大作。第一乐章的发展部高潮更是有着灼人的炙热!而Celi的贝七,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这首所谓的“舞蹈性的交响曲”,在大多数的演绎中,都具有欢乐舞蹈性质的第一、三、四乐章显得比较接近而缺乏各自的对比个性。Celi的贝七慢只慢在第一乐章,他使这个乐章有着更丰富的对比层次和更宽宏的意蕴。而到了末乐章,那份震撼力让人感觉到这才真正是酒神的狂欢,别人都只是街头民众的舞蹈吧!如此一来,贝七的四个乐章在Celi棒下就显得比别人更符合传统交响曲的乐章对比特性和发展规律,因此也更具整体感。

    Celi的“田园”真正是一幅“悠然见南山”的恬适素雅田园图。末乐章的“感恩主题”不象别人处理得那么煽情,但那份纯净朴素更让人心神向往。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2-21 13:08:19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一直是Celi艺术生涯中的重点曲目,单是第四交响曲他在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期间就演奏过23次。当年DG公司在EMI这套专辑推出的几乎同时出版了Celi在1974-76年间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乐团的勃拉姆斯四首交响曲,把这两套录音作对比是饶有趣味的。相对而言,EMI的四首勃拉姆斯录音时间跨度较大,从1979年刚接手慕尼黑爱乐时的第三,到85年的第四,87年的第一,最后是91年的第二。假如将Celi的慕尼黑“时代”再细分为前中后“时期”,那么这四首勃拉姆斯的录音也很有代表性——这样说并非吹毛求疵,从这四次不同年份的演出不难听出,在掌管慕尼黑爱乐的十多年中,Celi的风格仍在发生着转变。如果拿出他在1974-76年间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乐团的勃拉姆斯四首交响曲作对比,会发现音乐处理上的差异与相距时间成正比:只相隔不到三年的两个第三差别不大,顶多是斯图加特的一次情绪上较为激动些;第一、第四就有较明显的转变,到了第二就简直判若两人了。本人最欣赏的是第二和第四。在74年斯图加特版的第四中,还可听出彷徨、哀叹、无奈等具体的感情元素,但在85年的慕尼黑录音中,一切都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到了末乐章,听得笔者徒生一种“万事皆空”的感觉。第二则是美妙无比的天籁,尤其是第一、二乐章那些抒情段落,让人感觉如躺在云层上缓缓漂荡,所谓“天地人合一”的玄境也莫过如此吧。

我相信,晚年的Celi心中已没有“光明与黑暗”、“斗争与胜利”之类“肤浅”的概念,他要表达的是音乐的truth(Celi名言:In music, it’s not about beauty, it’s about truth.),是超越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之外的悟道。假如你能进入他的音乐世界,便会有一种抛开一切直面音乐本质的感觉。强弱、快慢等的起承转合均在自然而然中发生,不知不觉中完成。而Celi的慕尼黑爱乐是独一无二的乐坛绝响,单是乐团发出的声音就已传递出一种哲学意味:和谐、明净、与世无争。其实除了上述的交响曲,这套专辑中还有一首更“绝”的: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也许是唯一的一张CD放不下的《德意志安魂曲》版本吧(88分钟),但这是多么抚慰人心、涤荡凡尘的88分钟啊!对这样的圣韵,任何文字都是无力的,只能说一句“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2-21 13:2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orefeel 于 2013-2-21 13:29 编辑

EMI塑盒分列装外加大纸套,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130欧元包邮贵吗?荷兰压片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2-21 18:00:5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喜欢Celi,能体会到些许东方文化的味道,与卡拉扬的区别犹如东西方文化“形”与“神“的区别,二者并无高低之分,到了极致则神形相通,Celi似乎是在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2-21 18:48:29 | 只看该作者
切利的艺术用“形而上”概括起来比较确切,他要求的“形”犹如宇宙般浩渺无限、薄如蝉翼,极端地反动音乐作品的构架和节奏,用以达成他心目中的“上”,即禅意。他深深地沉浸其中,用一次次的音乐表演布他的“道”。所以,只有他的信徒才会甘之如饴,不入其道的,必定不以为然。他的长旋律线条貌似极具张力,但这种张力是孱弱的无形之力,实则无张力的形散神散。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3-2-21 19:2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3-2-21 19:41 编辑

切利比达奇生平(转帖):



谢尔盖·切利比达奇 (Sergui Celibidache) 于1912年生于罗马尼亚;其父为一地方行政长官;早年求学于法国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夕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院学习指挥,并同时在柏林大学修习哲学、数学等课程。在这段期间,他曾撰述关于普雷地方约斯昆音乐的论文,并曾与柏林广播乐团合作在指挥竞赛中获奖。

1945年德国战败,身为柏林爱乐音乐总监的富特文格勒遭到盟军起诉,被暂时剥夺了指挥权。而战后的德国境内亦是百废待举,这时失去乐团龙头的柏林爱乐,可说是正面临了自1882年创团以来最大的危机。而就值此风雨飘摇之际,甫自音乐学院毕业年方33岁的切利比达奇,于该年接替了博查德担任柏林爱乐的常任指挥,肩负起重振柏林爱乐的大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2-21 19:28:02 | 只看该作者
切利比达奇之所以能得到柏林爱乐的常任指挥,这份今日众指挥家梦寐以求的职务,倒也并非是由于他的指挥在那时就已技惊四座、名扬四海,相反的,在那之前年轻的切利毕达奇,其指挥生涯几乎可说是一片空白,更没有显赫的成绩可言。这份工作落在他身上,只是由于几位德奥籍指挥大师,战时留在德国境内的如富特文格勒、伯姆、卡拉扬等,都在接受盟军的“调查”。战时出奔海外的如(老)克莱伯、克伦佩勒、塞尔、克纳佩布什等,不是已在外小有成就,就是像克伦佩勒一样陷入颠沛逆境中(不过能够像克伦佩勒当时一样悲惨的还真不容易)。如克利普斯则为苏俄占领区所任用,而如瓦尔特因为其犹太籍的尴尬身分,所以只有早早去投靠托斯卡尼尼了;总之,当其时留在国内的大师多被控以亲近纳粹而强制赋闲在家,跑去国外的大师则肯定是一时三刻不会回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虽说是德奥指挥大师群的严冬,但其国内指挥缺乏,却不啻是年轻指挥家的好日头。几位日后乐坛大师级人物,都找到了在平时也许苦干一辈子都得不到的好职务。如索尔蒂得到了巴伐利亚歌剧院的音乐总监,而切利比达奇则得到了柏林爱乐的常任指挥。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3-2-21 19:30:28 | 只看该作者
担此重任的切利比达奇,此时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他凭着其天纵的才能、灵敏的双耳,将柏林爱乐之音色磨光打蜡得洁净透明,令人几乎听不出一丝的杂质。而所谓“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份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天份只要百分之一就足够了而是指他所作的努力,甚于其天份的九十九倍,切利毕达凯即是此一代表。他在柏林爱乐任内,可说是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投入指挥这项工作。他不但不断地扩充柏林爱乐的演出曲目(包括了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及许多其它二十世纪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其长时间的读谱钻研与无止境的曲目排练,也使柏林爱乐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演出。

作为1945年战后重整期到1947年福特文格勒重返乐坛这段期间的柏林爱乐指挥桥梁,切利比达奇的表现不只是称职,甚可以说是非常优异的。在与乐团团员一起等待大师归来的这段岁月,他全心投入音乐,吃苦耐劳的精神,无形中给予团员一种稳定军心的力量。

他对于乐曲乾净精确的强烈要求,每场音乐会之前不断地演练准备,不仅让乐团演奏水准始终不坠,也令团员们忙得无暇去为音乐以外的事物烦心,而多少避开了战后仍不稳定的局面所带来的一些冲击。

1947年那些被剥夺演出权的指挥家终于获得解禁,富特文格勒也在此时重掌柏林爱乐的兵符,与当时稍闯出一点名号的切利毕达凯一起合作,携手共创爱乐之荣光。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3-2-21 19:32:37 | 只看该作者
这一对老少配在五年的合作中圆满愉快。福特文格勒徜徉在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音乐圣殿中,织出深沉动人的乐章;切利毕达奇则继续拓展柏林爱乐的曲目,这当是切利毕达奇指挥生涯中最得志的一段时期。

切利比达奇受富特文格勒的影响相当深远,须知战后渐渐步向暮年的富特文格勒正以其对作品深邃的洞察理解,与对人生的深沉体悟,刻划出一场场撼动人心的演出。在他手中指挥棒的每一颤动,都直指着音符与音符背后所隐含的讯息。这时的福特文格勒,已臻于一指挥其内蕴最广邃圆熟之境地。此时的切利比达奇与大师朝夕相处之下,耳濡目染之余,怎能无受其丝毫感召!何况切利毕达凯以其对音乐永不知足的追求、对自我几近完美的苛求,在深深为大师的音乐魔法所感悟之下,又如何会有一刻放弃向大师学习的丝毫机会!所以说切利毕达凯与福特文格勒共事的这段柏林爱乐时期,可谓他一生中最大的跃进。其此生的传奇,也当是奠基于此。
在指挥台上的切利比达奇素以超高标准与超次排练着称。在柏林爱乐期间,他就规定每场音乐会之前须有十次以上的排演。团员当然是时常为此叫苦连天。当时人们议论他的焦点,也就常常放在排练曲目花费时间过长上。

1952年切利比达奇离任,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柏林爱乐指挥出缺,切利比达奇便被时人视为继任的绝佳人选之一。而当时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像得到,切利比达奇从那一刻起,将近有四十年间,未能再踏上柏林爱乐指挥台的一隅。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5 01:43, Processed in 0.037485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