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159

查看

13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亲历 BYCHKOV 的柏林爱乐肖斯塔科维奇1905之旅

1#
发表于 2014-2-12 17:06:1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邀星 于 2014-2-12 18:32 编辑

多年前偶然听到肖斯塔科维奇1905现场   被其歇斯底里式的发泄所震惊


没想到2014年能在柏林爱乐大本营听BYCHKOV挥柏林爱乐这首曲子


排柏林爱乐和排其它乐团是完全不一样的,里面情况非常微妙复杂-Bychkov去年曾这样说。
这也是本人几年来第三次到柏林爱乐

第一天排练完全不让进,柏林爱乐对经纪公司解释他们第一天排练不让任何人进来的,无奈

第二天才让进去, 进去空荡荡的柏爱大厅,正是半场休息,目测全场听众还有2人 一个是西蒙拉特很嫩的年轻助理指挥

另一个是荷兰流浪指挥  柏林爱乐比较敏感傲娇  排练前排是不然坐的

不过我厚着脸皮就下去了  那个流浪指挥见状也跟了下来 说他平时不敢坐前面 看到有人在下面才敢混下来

后来聊起来这哥们24岁 为了生计 同时打3分工  做小提琴  在录音室兼职 一边在酒吧当服务员
觉得指挥路不好走 也在一边学作曲 虽然处境不易 不过依然开朗乐观  笑声不断



排练全德语  钢琴是90岁高龄的美艺创始人普莱斯勒

排练时坐池座左翼,因为离左墙近,低频会加强,无听众的大厅混响时间稍长,声音浓郁稍显沉闷,弦乐稍微发毛,低音线条尚属清晰 但是量感过多,加上1905这样歇斯底里的发泄,感觉压迫感强烈 不大舒服,


正式演出第一天坐 池座9排中间
基本满座的听众席,吸音要比空的大厅强不少,声音总体通透许多 ,这个位置 ,有适度的混响 各声部更为平衡清晰,但是对我的口味来说, 没有前排区域的强烈质感和丰富的细节泛音 稍微遗憾
第一天上半场普莱斯勒弹莫扎特钢协 错音可接受 弹得晶莹剔透 自然流畅 音乐感极好 中场全场起立 鼓掌  但是 后两天 尤其第三天  错音连连 控制力差很多  简直没法听了



第二天第三天都坐1排和2排正中间 ,质感细节大大增加,但是声部平衡度差不少 ,模糊的声部轮廓和质感过强的声音擅于感官刺激而对音乐感受稍有干扰。

柏林爱乐这个厅,搞不明白这种开放设计为什么弦乐低音声部可以有如此强的量感 而且没有牺牲足够的质感,但是乐队后中间的大鼓 不知道是不是乐器鼓皮松紧的原因,还是因为后方是开放式设计的观众席 导致量感偏少。

总体我对此厅建声满意,质感强烈,音场开阔,低音线条清晰而量感充足,感染力十足,遗憾是音色中性偏冷,如果能有科隆爱乐大厅的温暖音色就好了。
要论与音响系统比,只能说是完全不同级别的感官感受程度 ,当然 再大的差距 都能通过强大的脑补完成





这次的1905是我听过最细腻的版本 而且拥有着不沉溺于苦难式的理性 全场保持着BYCHKOV式的精准流畅 2乐章冬宫大屠杀那歇斯底里式的极度嘶吼与宣泄 柏林爱乐让全场保持着烈度极高的感官压迫
三乐章低音声部的哀鸣细腻感人 催泪指数极高
亦充分展现了柏林爱乐的优势和这个厅饱满的声效


这次是柏林爱乐开年第一场重要演出 对BYCHKOV也是很大的压力 但这无疑是成功的演出

肖斯塔科维奇1905上演率极低,但是那个时代的语境并未过去 而且一直在全球各地回响

二十世纪有过大屠杀的惨烈 有过Red terror的极端残暴 这是先前人类都无法想象的极端邪恶

肖斯塔科维奇用一种漫画式的阴郁爆烈 充满白热化与紧张感的对比营造的张力,描述属于二十世纪的悲剧

在新世纪 这个曲目改名成“1989”也是非常适合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4-2-12 17:41:24 | 只看该作者
林兄好耳福啊!

写得也不错!

1989比较敏感,不过比不过1905,觉得1966-1976比较合适

点评

哈哈 谢谢!  发表于 2014-2-12 17:45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4-2-12 18:04:25 | 只看该作者
柏林爱乐大厅经历这么长时间调整,按理应该已经非常不错了,但非常遗憾,还只能是这样,无法自然,缺这个少那个。从这个意义上怎么说好,比我们的要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卡拉扬搞的这个大厅,怎么也算不上是个顶级好厅,这个很早的结论真是铁板钉钉。可笑的是,还有那么多人迷信,甚至抄袭复制这个大厅。

阿巴多对这个大厅曾经谈到过,无法否认这个大厅的不足。他在离任时携乐团在欧洲巡演全部贝交,录音录像并制作为DVD,可以对比一下,最后在这个大厅录制的贝九跟前面几首在其他场地录制的音效。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4-2-12 18:4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邀星 于 2014-2-12 18:45 编辑

回复 舒存 的帖子
每人的听觉器官构造不尽相同,声音也易受情绪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虽然本人曾有不少国内外现场经验,要论客观 自觉也难
毛主席躲在后方也能指点沙场,更何况声音这点破事,听个DVD和他人之言就能信心十足地决定万里之外音乐厅的生死亦是人类智慧的伟大运用!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4-2-13 07:52:38 | 只看该作者
柏林爱乐这个厅,搞不明白这种开放设计为什么弦乐低音声部可以有如此强的量感 而且没有牺牲足够的质感邀星 发表于 2014-2-12 17:06


难得的现场体会,感谢邀星老师的分享。

说到在弦乐低音声部为何有如此的量感,我猜想主要是柏林爱乐低音提琴组的实力吧。类似的情况我也遇到过,上海的东方艺术中心,也是类似爱乐大厅那样的开放式结构,一般的团根本无法驾驭,低音量感不足,整体声音干。但维也纳爱乐一来就能轻松填满,低音丰满而松弛。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4-2-13 08:46:45 | 只看该作者
要将声音效果还得把老牌的 Concertgebouw搬出来,虽然我没去现场听过。但是根据指挥和录音师的说法,这个厅效果了得!

点评

经常听朋友说 Concertgebouw声效好得惊人 很期待能去感受一下 现在暂无计划 8月准备去琉森音乐节  发表于 2014-2-13 11:43
金色大厅也不错  发表于 2014-2-13 08:47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4-2-13 10:30:02 | 只看该作者
scfan 发短消息 发表于 1 小时前
金色大厅也不错
robinwood 发表于 2014-2-13 08:46


金色大厅效果好,貌似只要4万欧元一场,我也可以去唱专场。兄弟们来捧场啊。回来后给我出碟啊,哈哈!

点评

上次去金厅位置太后 不好评价 8年前听过金厅好位子 不过年头太长记忆模糊 似乎记得丰厚饱满 混响稍长 但透明度细节欠缺  发表于 2014-2-13 11:48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4-2-13 11:0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2-13 11:17 编辑

据说柏林爱乐是第一采用了乐队处在听众中的那种格局。可见卡拉扬当时的独特之处。其位置在当时也是独有意义。
从柏林爱乐的音色来说,我虽然没听过卡拉扬的指挥下的音色,但从他的CD中的音色和西蒙。拉特尔下在卡内基的多次演出来讲,其音色要暧,弦乐占有绝对地主导地位。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4-2-13 15:4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每人的听觉器官构造不尽相同,声音也易受情绪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虽然本人曾有不少国内外现场经验, ...
毛主席躲在后方也能指点沙场,更何况声音这点破事,听个DVD和他人之言就能信心十足地决定万里之外音乐厅的生死亦是人类智慧的伟大运用!
邀星 发表于 2014-2-12 18:40


柏林爱乐这个大厅的建声不好,是声学设计的一个范例,不是我的结论。
你们商家说来说去,莫不是想说没有用你们卖的器材,就不能听出声音的差别?
阿巴多这个贝九录音与其他几首的差异如果听不出来,无话可说。
我经历过那个时代,知道老毛是什么样的人。不用跟我说什么他后方指点沙场这类造神的故事。

点评

呵呵 果然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 连一个玩笑都要上纲上线 甚至还要扯到什么器材买卖。。真是无语 , 没事没事 你说是范例就是真理 你非要气度非凡地用阴谋论的格调怀疑那些文字的动机 我只能祝你开心  发表于 2014-2-13 20:43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4-2-13 21:08:02 | 只看该作者
邀星  发表于 9 分钟前

呵呵 果然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 连一个玩笑都要上纲上线 甚至还要扯到什么器材买卖。。真是无语 , 没事没事 你说是范例就是真理 你非要气度非凡地用阴谋论的格调怀疑那些文字的动机 我只能祝你开心.

舒存 发表于 2014-2-13 15:46


柏林爱乐大厅的建声问题,带来非常大的负面效应,都不是我说的,而是声学设计有共识的定论。我只是说这个大厅有些问题,这么多年的调整,你一定要给我扣个大帽子,一边说是破事,一边说是玩笑,还要牵扯什么老毛,是我上纲上线,还是谁在拉虎皮,不觉得好笑吗?

论坛上我一般不跟商家的帖子,避免没必要的牵扯。自从知道你的商家身份,极少再跟你的帖子,也竭力避免其他之嫌。音乐厅的建声话题是一贯关注的,所以多说了一句,本仅仅就这个大厅的定论而言。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2-13 22:0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邀星 于 2014-2-13 22:04 编辑

回复 舒存 的帖子
回复 舒存 的帖子

再说一次,关于此厅声效 我觉得以现场体验 和从文字资料或DVD得出的结论或者所谓定论来争论,真的不在我本人的兴趣范围内。
而且,我从来也不认为有什么一统天下的绝对真理,你从文字或DVD处觉得声效很好的慕尼黑爱乐Gasteig厅(如果你是微信上那位“立体声老唱片”的话),我曾多次在Gasteig不同位置听过不同的乐团,真的觉得Gasteig声效非常非常一般,即使西蒙拉特在Facebook上大骂该厅声效差,即使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失败的声学设计“范例”,我也觉得有属于个人的 不同于“定论”的见解,并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更不会用所谓定论去显示自己 甚至用文字得来的“定论”去压制鲜活并各有不同的真实个人感官体验。

说到老毛,我自己是极端厌恶毛的人,只是为了比喻方便采用他 ,我觉得好笑的只是,你能从这些无辜的文字生出怀疑和器材买卖的阴谋论,在我心里真是节操碎一地。

最后,这篇文字我是以和大家分享为出发点,却被这样怀疑和器材买卖有关。。。真是令人失望 也没有再回复舒存先生高论的兴趣,在此向围观的朋友们道歉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4-2-13 22:54:56 | 只看该作者
“毛主席躲在后方也能指点沙场,更何况声音这点破事,听个DVD和他人之言就能信心十足地决定万里之外音乐厅的生死亦是人类智慧的伟大运用!”

一个分享的帖子,用这样的言辞回敬,还要说是玩笑!既然是玩笑,一起玩笑一场:没有什么道理,只能自己玩笑,别人不能玩笑。

上面有几位网友说到金色大厅,其实,国内相当多的人并不觉得金色大厅声音好。一位登过金色大厅演奏的朋友告诉我,金色大厅的声音不好。当然,金色大厅建声也曾经被录音师认为不好,当时觉得残响太长。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05:33, Processed in 0.079689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