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9205

查看

8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udioTechnology
rx2

13#
发表于 2011-9-19 23:28:51 | 只看该作者
听感上的厚度和密度都和失真有关系,但大部分都是失真低的听感会偏薄,增加一点偶次谐波声音就偏厚了、耐听 ...
ygw70 发表于 2011-9-19 22:00

在音乐会上,最大的感受就是小提琴的声音很厚又很宽松。要是音箱能无失真地重播,那就不应该会有偏薄的感觉。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9-19 23:57:21 | 只看该作者
在音乐会上,最大的感受就是小提琴的声音很厚又很宽松。要是音箱能无失真地重播,那就不应该会有偏薄的感 ...
rx2 发表于 2011-9-19 23:28

那是中远场听到的小提琴音色,它是主音及各处的反射叠加、高频衰减后所得出的音色,不妨12楼兄弟在琴师边上听听,声音不但不会很厚又很宽松,而且会很刺耳、很尖锐,请问那个才是低失真。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1-9-20 00:3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gl1989 于 2011-9-20 01:01 编辑
失真有很多种,复合阻抗变化意味什么?电功率!最基本的欧姆定律,无须解释。此外,fo附近本就失真最大.... ...
AudioTechnology 发表于 2011-9-18 23:37

扬声器的失真是复杂的和非线性的,用基本的欧姆定律和阻抗曲线来解释不太准确吧?单体特定的阻况曲线一旦运用在分频组合,就不是原样了,阻抗和失真度、频响、厚度的关联性,我还是看不懂,你的观点12寸都不能完整播好50hz以下的低音,都是假低音,我就更不懂了,我不知道这个完整是什么意思,优质8-12寸的F0都可达25HZ以下了,加上好的箱体设计,在THD<3%,F3达到30-50HZ很正常啊,以前我只知道5英寸以下出不来真低音,你的观点可能要改变一下整个电声理论了。望能看到进一步的分析。谢谢。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1-9-20 03:03:39 | 只看该作者
上升到严重的技术分析了,我还真觉得难以回复...那就当本贴是路过贴吧
ps:我前面说得失真只指功率,功率=P=UI=I平方*R,R变化了,功率的变化.....复合阻抗复杂,复杂也是阻抗,喇叭的复合阻抗在点上是可以按R来理解的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1-9-20 09:45:04 | 只看该作者
某些失真指标是可以从阻抗曲线反映出来的,例如:相位失真
但总谐波失真与阻抗还没有找到明显的对照关系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9-20 09:45:30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中远场听到的小提琴音色,它是主音及各处的反射叠加、高频衰减后所得出的音色,不妨12楼兄弟在琴师边 ...
ygw70 发表于 2011-9-19 23:57


小提琴"很厚又很宽松",呵呵,不对不对....近场听听吧.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1-9-20 10:14:43 | 只看该作者
大提琴才是 厚 宽松
小提琴听 很高贵 质感 密度很好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1-9-20 13:49:22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中远场听到的小提琴音色,它是主音及各处的反射叠加、高频衰减后所得出的音色,不妨12楼兄弟在琴师边 ...
ygw70 发表于 2011-9-19 23:57



是啊,小提琴有时候会刺耳,也许很高级的不刺耳吧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1-9-20 22:14:05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中远场听到的小提琴音色,它是主音及各处的反射叠加、高频衰减后所得出的音色,不妨12楼兄弟在琴师边 ...
ygw70 发表于 2011-9-19 23:57



在琴师旁(3米以内)听到小提琴声音很亮,有光泽,但是一点都不刺耳,有点甜,好听极啦!

点评

看什么琴,好琴和差琴有的时候差不少呢  发表于 2013-6-26 09:31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1-9-21 22:29:15 | 只看该作者
在琴师旁(3米以内)听到小提琴声音很亮,有光泽,但是一点都不刺耳,有点甜,好听极啦!
音乐感 发表于 2011-9-20 22:14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1-10-5 11:5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udioTechnology 于 2011-10-5 12:53 编辑

通过阻抗曲线去判断厚度、宽松、真假低音,比较直观。厚度不够、薄,不够宽松,假低音,听上去不舒服,就是一种失真,缺乏参数去表达它。具体点说,就是是电功率的失真,我从没说这是谐波失真,虽然谐波失真肯定存在,大口径单元谐波失真应该两端上翘的。
阻抗影响功率,按欧姆定律去算好了,功率=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阻抗上去了电功率就降低了,意味喇叭在fo消耗或说吸收的电功率就少,这也反映在Q值,Q值含义又有多方面,那就没完。理解为电功率消耗得少就可以,功放恒压输出(输出电压固定),阻抗上升5倍,电功率就少了5倍,有人或者会想,电功率少了,怎么还能那么响,那不太爽了,因为声功率和电功率不同,声功率是电和机械共同做功的的结果,也就是常说的效率、灵敏度,多少dB什么的比如90dB。消耗电功率很少,怎么效率还在?低音喇叭在谐振频率fo附近有一股强大的反电动势,可等效为阻抗上升,或者说呈现容性,怎么说都行,在fo的位置阻抗达到最大值,相位角是0,相当于一个电阻比如40欧姆,此时电功率比正常8欧姆(通常在100~200hz之间)时小了5倍,还能那么响,原因喇叭是一个谐振物体,在谐振频率fo上,你只要给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电功率,它就可以很响,振幅也达到最大,自然界里有很多例子,比如科学揭密节目里一块发声的石头,手指头在它某个特定部位扰几下,它就会笑(振荡),还有间歇泉,对着它外面的出孔喊几声,小的偶口渴了,请来点泉水,声波到它里面(相当于水箱、容体),声波就会在它里面振荡,把水压出来,过一会振荡消失,水又不出来了,喇叭也是这样,结构上天生就会振荡。对于Q值,可以先简单理解它是振荡的宽度幅度的某种比例,也就是振荡的猛烈程度、时间、持久性......随便怎么说,Q值越低振得越急促短小,就阻尼好,反之就相反理解。倒相箱,插根管子,里面就容易有一个强烈天生的谐振,一个很牛的物理学家给出了这个公式,这个天生振荡频率和喇叭天生谐振频率构成了倒相箱的两个双峰,一个峰来自内部,这个峰怎么利用就是倒相箱的设计课题,开口面积是要讲点经验,个人认为符合振荡要求的前提下大一些好,它就相当于另一个喇叭的振膜面积,结构要符合流体......
回到厚度,别咬牢我说的12寸假低音不放,这个对中音一样有含义,小口径中音让它播100hz或2、3百hz以下就勉强,通常是瘦、薄之类的,对于球顶高音单元,都知道要避开fo,因为这个位置振幅大,它有些吃不消,频率下移后音乐成分里的功率大,搞不好烧掉它。球顶在fo上方附近一带发声效率本来也不高,分量不足就薄。
再说电功率,消耗电功率少了,声音就是薄、假......不愉快?个人认为如此,依赖机械振动获取的声音、效率,不会好听,阻尼不好,失真大,为什么还要依赖fo?因为,不得不依赖,不依赖它100hz以下就没了......为了改善这点,用上口径大一些的单元,很明显它的fo超低,80hz甚至到3、4十hz一带阻抗都比较平直的,阻尼相当好,声功率也比较平直,这个时候的低音是真低音,为了追求更真实的低音,把fo做低是必然。依我观察一般8寸单元播100hz左右就合格了。大口径单元fo想高都高不了,只是单元太大又有另一个问题:速度、瞬态、前沿、后沿......这堆捆在一起的东西,相对而言这是中高音的重点,是重视1~5K的速度的原因,中音高音好不好的关键,非几根频响曲线可以描述完整,就像看一个欣赏一个舞蹈的美女,给身材曲线、身影还不够,需要三维或动态影像、数据......离题了
中音高音单元,阻抗随高频上翘,是音圈电感引起,现有的办法是短路环、短音圈之类,另一件事情。
一点想法,对帖子作一个补充,错了,就当是个烂面包,丢几个砖头也没关系。玩得开心就好。

点评

认可这个观点。  发表于 2013-6-23 09:39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1-10-5 12:00:57 | 只看该作者
谐振频率到数百hz有相当大的声功率,大低音单元难推,也因为阻抗平直了,真实了,实实在在地消耗着电功率。当然难推还有阻抗不匹配的原因,按最低阻抗去匹配就无视,适应阻抗范围很宽就更无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5 04:15, Processed in 0.077437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