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4289

查看

9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zwmm

73#
发表于 2014-12-2 19:37:03 | 只看该作者
直爽,有见识。。。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4-12-2 20:5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K 于 2014-12-2 21:01 编辑

这个DIY的发烧线,如果是老外的包装和牌子,这些不足至少成为个性,甚至成为优点!
我看过一些进口品牌的线,外观及制作与国内DIYER差别不大。声音也就那个样子。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4-12-2 20:55:37 | 只看该作者
请各位大侠对DIY作品多一些理解、宽容、支持、帮助,这对于DIYER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修 ...
MJL988 发表于 2014-12-2 17:49

提出看法,就是不支持DIY了?那以后都喊口号了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4-12-2 21:11:05 | 只看该作者
以本人菜鸟级发烧友身份直言几句,虽然我不懂技术(但也有马路边级的维修接触经验),也不是金耳朵(木耳朵一位),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也还是处于小学生萌芽阶段。但因这是论坛的讨论平台,也想参与凑凑热闹。呵呵

1、大陆的论坛讨论想不抬杠、不吵架实在比较难。很多人喜欢张扬自己,却又有很多人不愿意买单。别人越不买单,而当事人又更会想尽办法征服大家。这样就变得恶性循环没玩没了了,许多直言也就成为冷嘲热讽了。

2、都吵到这个份上了,我也不顾老朱介不介意也罗嗦几句了。首先你对贝儿线的研发精神和热情的确值得称赞,对贝儿线的的信心和期望也一直没减,这是好事没错。错就错在你的浮躁、你的言行和你的方式使用不当。

3、根据你的介绍和宣传,黄老师的音乐造诣和调音能力绝对无可挑剔,调整出的声场定位、两端延伸和平衡度绝对拍手称赞。但正因为在如此平凡的搭配下竟有如此不同非凡的能力,才会使你设计的线材频频受挫。你也不用说寄给r版的线材是刻意丰满中低频的调试结果,我敢判定当时在你的系统里绝对不会这样,肯定是很平衡。那为什么到r版手里会有不同的结果呢?这才是你急需要研究的当务之急的病根所在了,你应该要多加几个问号了,譬如为什么C5在你空间能量那么强?两端延伸那么优异?我觉得正因为有那么多优点恰恰是你设计线材的病根所在。不管你喜不喜欢听,我还是说了。呵呵

点评

罗兄是个爱动脑筋的人,说话的逻辑性很强,赞下!你反正经常会经过杭卅的,欢迎你实地来证实你的推断。  发表于 2014-12-2 22:14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4-12-3 08:1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言不讳 于 2014-12-3 08:20 编辑

对DIY作品多一些理解、宽容、支持、帮助,都可以,而且是必须的. 但是一个人自恋到老拿自己的"练手"品叽叽歪歪来说事,这也太恶心了! 这些

人的性格我真的不喜欢, 就有如上世纪末的美国EC 电容.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4-12-3 09:45:08 | 只看该作者
瞎说一下,老朱的视听室过去也去实地听过一次,当初老朱调教的风格是走HIFI路线,追求声场,能量感,对声音的细腻和委婉贵气不是特别重视。总体C5在老朱的调教下三段很平衡,属于粗线条的男人风格:)老朱的试验品信号线(好几条不同声音的)还专门切换了对比卡玛老旗舰,我带来的线皇老二纯银,在老朱系统上古董信号线表现出中频三者最厚,比较宽松大气的风格,感觉素质不错!但是很奇怪的就是后来老朱发给我,在我系统上对比就是明显不如线皇老二了,表现出另一种声音,中低频膨胀,低频形体感也模糊,两端延伸明显不足,层次感和清晰度也比较差。据海宁顾兄说这线在他那边听和老朱家听也是两回事。本人个性比较直,实话实说,希望多包涵。

点评

当时你来我这试听时,我的系统是存在着细腻和委婉贵气上有不足!所以我后来要把土炮木头架子换成你推荐的范天臣啊。  发表于 2014-12-3 10:21
范兄,当时寄给你听的线身比现在的要窄一半以上,参数规格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发表于 2014-12-3 10:05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4-12-3 09:4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xzhangjia 于 2014-12-3 13:03 编辑

在多说2句吧!
老兄为什么要选择马克c5?但老兄的空间是个有针对性优化过了的空间是个有声染色的空间。

看看人家怎么弄的。
Wilson Audio在廠內有三個聆聽空間,但是只有一間看起來像真正在使用的聆聽空間,其他二間空蕩蕩,好像荒廢了。經過Trent Workman的解釋,我們才知道這三個聆聽空間都在使用中,它們各具不同的任務,三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殘響時間的長短。第一個空間有適當的吸音裝置,殘響時間與一般家庭的聆聽環境接近。第二個空間把吸音裝置都拆掉了,殘響時間比一般家庭聆聽空間還長,Trent說這是模仿歐洲一些牆壁反射比較嚴重了聆聽空間。第三個空間有如精心佈置過的,但牆面刻意安排較重度的吸音,地上也是厚地毯,走進裡面可以立刻感受到說話有點吃力。這個空間的反射音幾乎吸光了,聽到的多是直接音,它主要不是用來聆聽音樂,而是用來分辨原型機修改後的不同差異。

dCS的聆聽室不大,但色彩調和,進到裡面心情祥和,適合聆聽音樂。環顧室內,沒有看到特別的設計,或安置明顯的調聲道具,只有左右各四片吸音板立在牆邊,牆角有三角形吸音體,聆聽位置後面掛著三片薄薄的織品,天花板是沒有細孔的礦纖板。倒是地上除了鋪地毯外,又加了一塊厚厚的地毯,對於高頻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在這個房間內交談,可以感受到聲音偏向溫暖柔和,但並不悶,也不會有鼻音,直覺是個相當平衡的聆聽空間。


一个是做箱子的一个是做音源的。
顺手再贴2张银彩的  看看它家是怎么测试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音响设计的初衷绝对是满足大多数家居环境使用。  发表于 2014-12-3 11:14
就我的听音感觉,印象最好的几套系统,用家都是普通家居或者办公环境,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做过房间的声学处理。  发表于 2014-12-3 10:05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4-12-3 10:15:21 | 只看该作者
关键还是要搞清楚线材的作用,以前的线材是传递正确的信息,保真,现在的很多线材是为了修饰,其实就是扭曲.所以你在系统内加入新的线材想得到什么?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4-12-3 10:34:0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又长了见识,谢谢Wxzhangjia兄!不过我看了下,他这里顶部侧面都没有任何扩散,这种一味强调吸收的房间,和我的扩散和吸收相互精妙、完美配合的房间处理完全不是一回事!欢迎你实地来试听。

点评

可惜房间不是线不能寄,这自信心爆棚的,呵呵  发表于 2014-12-3 11:24
哈哈,老朱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啊。  发表于 2014-12-3 11:16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4-12-3 11:22:1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又长了见识,谢谢Wxzhangjia兄!不过我看了下,他这里顶部侧面都没有任何扩散,这种一味强调吸收的房 ...
zwmm 发表于 2014-12-3 10:34

和我的扩散和吸收相互精妙、完美配合的房 间处理完全不是一回事!欢迎你实地来试听。
———虽然兄对自己的DIY及搭配空间调整相当满意,但上面“扩散和吸收相互精妙,完美配合”等等这种话由别人口中讲出来更具说服力,呵呵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4-12-3 11:58:01 | 只看该作者
在多说2句吧!
老兄为什么要选择马克c5?但老兄的空间是个有针对性优化过了的空间是个有声染色的空间。

...
wxzhangjia 发表于 2014-12-3 09:46
分析的很透彻,赞一下!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4-12-3 11:58:18 | 只看该作者
对老朱的执着顶一下。网上交流的话语过了头可不是好事,极品上的同学基本上多是过来人,对事都有心中一杆称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23:55, Processed in 0.051113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