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891

查看

10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尘客

73#
发表于 2011-1-13 00:53:25 | 只看该作者
倒过来一样成立:

这个东西,估计就是美,但却非一见钟情之美。
这个东西,估计特性感,却是需要你慢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13 00:33


老念又在为古典乐迷脸上贴金了。当然贴得咱很受用的。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1-1-13 01:07:51 | 只看该作者
老念又在为古典乐迷脸上贴金了。当然贴得咱很受用的。
alma 发表于 2011-1-13 00:53

非也非也,古典乐迷本来就很牛,无可否认,但也就在此很牛罢了。
我们其余方面的愚钝也正是别人很牛的地方,我不骄傲,也不妄自菲薄。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1-1-13 01:13:31 | 只看该作者
非也非也,古典乐迷本来就很牛,无可否认,但也就在此很牛罢了。
我们其余方面的愚钝也正是别人很牛的地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13 01:07


谢谢尘客兄和老念,我写下了这篇日记:古典乐迷是知性分子。
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尘客兄的首贴,我们的分歧不是很大,可能只是用词上的差别。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1-1-13 01:4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1-1-13 02:03 编辑
谢谢尘客兄和老念,我写下了这篇日记:古典乐迷是知性分子。
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尘客兄的首贴,我们的分 ...
alma 发表于 2011-1-13 01:13

虽然我认为本质上音乐所传达的是一种“神韵”,是不可解释的,非理性的,也就是说它并非需要我们用数字般的逻辑去体悟,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

但是,另一个层面,当这种音乐需要我们(这个我们包括了古典音乐的创造者、演奏者与听者在内)去推动时,却是需要较高智商去“感知”和把握的:它好,好在哪里?怎样可以使它更好或至少保持这个好的水平?甚至于,在此基础上产生好的飞跃性质变?这已经是一个全体意义上的“我们”所参与其间才能将其往前推动的历史事件了,创作者、演奏者、听者都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这里面,理性的参与会多于第一时间获取“一手材料”时的冲动。所以,历史的看待古典音乐,不缺乏心灵感知能力的智性的“知识分子”们绝对是推动它向前的首要动力。

正如原始人只能停留在岩画阶段一般,只有理性介入其间才可能诞生透视学以及色彩学,而这些学问就是智力活动的结果——它会进一步推进艺术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延伸——以表现人类更为广大的心灵空间。

所以,古典音乐属于高智商的音乐也没错,至少是高度文明的产物,当然也就需要相对高层次的鉴赏力去把握。
我干了十几年的唱片零售业,接触了成千上万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总体说来,教育程度高的人听古典音乐的比例远远大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生活质量高的人听古典音乐的也大于生活质量低的人群。尤其最近几年来,随着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的日益增加,新贵旧富们越来越多的开始有“附庸风雅”的想法了,这现象本身已经很说明问题。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1-1-13 08:01:4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以古典音乐为背景音乐的商场和一个以刀郎等流行音乐为背景的商场,
估计销售量是不一样的。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1-1-13 09:4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1-13 09:41 编辑
我突然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这个论点“喜欢听古典音乐”是什么意思?
是论证如何喜欢上古典音乐的过程呢?还 ...
bluesky 发表于 2011-1-12 15:59

念经兄说得不错,这应该是同一个问题,可能观察角度稍有不同,分别着眼于个性和共性。

没有个性,哪来共性?曾有个想法,假如咱们能够发起个需要多人参与的话题,比如:回头来看,我为什么喜欢上古典音乐?要带自我分析的那种,一则可能有点意思,二则例子多了以后说不定为古典音乐发烧动因整理出某些共性原因来。一句“爱不需要理由”,又让我打消了念头。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1-1-13 10:5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1-13 12:00 编辑
谢谢尘客兄和老念,我写下了这篇日记:古典乐迷是知性分子。
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尘客兄的首贴,我们的分歧不是很大,可能只是用词上的差别。
alma 发表于 2011-1-13 01:13


也是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向来缺乏讨论的话题,所以缺少了对表达词汇的筛选与精炼,即使心有所感也难以找到言语来传神,要么不免艰深,最后还得“意会”。

看您前面转来的帖子时就有这样感觉。题目非常吸引:“古典音乐欣赏者特质”,最后的结论:“古典乐迷因为多半属於乐句或和声倾向,因此会感到流行音乐似乎完全没有内容。流行音乐的"保守性",而非"前卫性",才是许多古典乐迷不喜欢流行音乐的主因。”

非常专业和精到,但读完后并不满足。“乐句与和声倾向”还只是表象层次的东西吧?用来表达“特质”是不够的。

说句实在话,我开帖直接用了“知识分子”一词,也是在贴标签,企图做到观点鲜明、易读、基本传神。

如果四平八稳一点,现在我会选用这类表达:

古典音乐是具有知识分子特质的音乐,典型意义下这些特质表现为敏感、内审、感知能力较强并常有个性化倾向、心理或精神上常有出世倾向(不满足于现实和对完美的向往),等等。具有这类特质又因为某种机缘而喜欢上古典音乐的人在不同的人群中概率不等但普遍不高,在一般概念的知识人群中相对容易找到。更多的人们能够喜欢古典音乐,除了机缘而外,还因为自身有程度不同但与之相通的感官与心理需要。

想想看,即使是在莫扎特的时代,古典音乐(当时可能不这么称呼)也只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而已,概率也不高。

再看看史铁生“一封关于音乐的信”吧,那位令我们思索、自称“音乐盲”的典型知识分子。我相信许多人的感觉可能和坚持约他此稿的编辑一样:假以机缘,他一定会成为古典音乐迷。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1-1-13 11:1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1-1-13 12:26 编辑

听了这么多年,一点没找到古典乐迷的共性。

听古典的,从学力上讲,有教授博士也有文盲不识字;从地位上讲,有达官显贵也有贩夫走卒;从情商上讲,有厚黑圆滑也有激动老得罪人;从智商上讲,有过目不忘也有半天背不出一个字;从人品上讲,有豁达义气也有阴暗卑鄙;从性格上讲,有戒急用忍也有按耐不住急脾气。

听一场音乐会,有人大爱,有人大骂,有人去了现场无话可说,更有人不去现场大写听感。听一枚唱片,喜欢者赞其优美动人,不喜者斥其肤浅无力,喜欢者称其深入肺腑,不喜者曰狗屁难听得要命!

俺迷茫。。。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1-1-13 11:22:44 | 只看该作者
听了这么多年,一点没找到古典乐迷的共性。

听古典的,从学力上讲,有教授博士也有文盲不识字;从地位上 ...


俺迷茫。。。
scfan 发表于 2011-1-13 11:10
是是,假说而已,正因为俺也迷茫......。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1-1-13 14:14:15 | 只看该作者
听了这么多年,一点没找到古典乐迷的共性。
听古典的,从学力上讲,有教授博士也有文盲不识字;从地位上 ...
scfan 发表于 2011-1-13 11:10

嗯,看来狗儿念经和scfan之间没啥共性了,鉴定完毕。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1-1-13 21:4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13 21:48 编辑

在尘客兄和老念 的帮助下,我半夜里即兴思考写下的文字:古典乐迷是一种知性分子,在豆瓣上火了,大家可以去看看:
http://www.douban.com/note/129057808/

还有一位资深乐迷写下了这篇日记,现在也很火:
http://www.douban.com/note/129091093/
声音(sound)是一种超越知性、感性的东西!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1-1-13 22:08:33 | 只看该作者
在尘客兄和老念 的帮助下,我半夜里即兴思考写下的文字:古典乐迷是一种知性分子,在豆瓣上火了,大家可以去 ...
alma 发表于 2011-1-13 21:46

看了,确实很热闹,看下来我觉得自己更自信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6:44, Processed in 0.030609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