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4094

查看

9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haskil

85#
发表于 2010-10-6 03:0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10-6 03:29 编辑

“科隆的这部《指环》,在戏剧表现上,大胆运用了现实主义风格,也是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另外是制作,非常庞大。莱茵河是一个肮脏的下水道;侏儒族变成一群流浪汉;巨人是建设工人的装扮,众神则是手拿高尔夫球杆的权贵阶层;莱茵仙女怎么看像是妓女;基比孔人是组织严密的反政府武装;洪丁家族类似基地恐怖分子。诺顿剑,就是一把很普通的款式。二战的美军吉普,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野外大房车也都搬上了舞台。沃坦的矛是把手杖,布伦希尔德沉睡时的火焰被士兵身上摸出来的打火机点燃。火是在台上真的燃烧起来了,莱茵河水也只能是下水道壁上滴下来的水珠了,显得微不足道。-----”

这是power同学的一段,我觉得这个版本的设计,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譬如说莱茵仙子像犀利姐,莱茵河就是肮脏河,而三女神简直就是在垃圾场检破烂,而智慧女神艾尔达简直就是吉普赛人。这些都有很大的影射。94岁的“环太”认为科隆这版的指环是她58个版本指环所看到的最好的指环,因为它反映了环保主题。

当然,我认为这个格局不应该是这样的,重要的是这个指环是亲民和平民的,是这个环境中的,是可以触摸到的,是现实的。女武神里那个破吉普太帅了,而且为了适合主题,那个破吉普还是一个残骸。

使用道具 TOP

86#
发表于 2010-10-6 03:14:24 |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一个优良设计的发声场所,可以让一个小编制的乐团发出理想的声音。让一个乐团下沉,沉到听不见直达声,通过改变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比例,可以大大改善上海大剧院的乐队声音混响时间偏短的缺点,但同时能为舞台上演唱者提供合适的混响时间,这正是我对上海大剧院音质的反思。

使用道具 TOP

87#
发表于 2010-10-6 03:2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10-6 03:27 编辑

另外,我要赞叹下古特鲁尼的扮相和舞台表演,真是天使啊,说句不那么中听的话,古特鲁尼的扮相、身材和笑容确是比布伦希尔德要好多了。

使用道具 TOP

88#
发表于 2010-10-6 03:30:13 | 只看该作者
我抽闲看了几眼转播的视频,也收藏了,十几分钟的齐格林德和齐格蒙德的唱段还未打动我。
也许抽时间整体看一下,聊胜于无吧。

使用道具 TOP

89#
发表于 2010-10-6 03:3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10-6 03:32 编辑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这段其实也没有打动我,我被洪丁出场被震撼了。但是在破吉普那段齐格蒙德和齐格玲德把我打动了。


   

使用道具 TOP

90#
发表于 2010-10-6 03:43:22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最终没能亲临本来早已着好准备的上海的这次盛会,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只能用大量听《指环》和《特里斯坦》的方式来打消和减轻自己的失落感,总和起来的聆听时间大概早已超过两轮《指环》的时间长度了。其结果,不仅没有能打消掉种种情绪,相反再次陷入了瓦格纳症结中去。为此,我又在准备明年莱比锡的《特里斯坦》了,只能如此才能有所补偿,而且那也是我最喜欢的瓦格纳作品。强烈期待着明年三月的香港行!

使用道具 TOP

91#
发表于 2010-10-6 11:06:09 |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一个优良设计的发声场所,可以让一个小编制的乐团发出理想的声音。让一个乐团下沉,沉到听不见直达 ...
alma 发表于 2010-10-6 03:14


舞台被旋转了约80度,等于乐队的地板变成了后墙,而大剧院的天花板变成了三楼听众的脑后反射板,乐池的地板是反射板,这样实心的反射板对于声音的正面帮助很大,所以整体的音效很好。

个人觉得这样反射声多于直接声的音效用于一些低级别的音乐会,或者各种歌剧的配乐,是比较合适的。但不适合高级别乐团演出,顶级乐团的很多音色,最好还是听直接声,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和欣赏。

另外,三楼在听歌剧的时候,乐团的声音的确不错,但唱实在听不清楚,齐格弗里德那场,我在三楼坐了几分钟就想撤退了,整个指环最后三晚演出,我只在三楼呆了一幕。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0-10-6 11:12:17 | 只看该作者
弱弱的问一句:boo是啥意思?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0-6 02:36


boo来源于英超球场,对球员等喝倒彩。类似四川球迷发明的“下课”

说实话,我个人不太支持在歌剧院里面这么干,大家不满意,不鼓掌就是了。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0-10-11 11:43:34 | 只看该作者
十套也不是上限,十套是很容易、也很可能会达到、突破的。每一位指挥大师不同的演绎风格、每套不同阵容的演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0-9-29 22:33


富特好像只有两套全本哎。。。
个人觉得如果硬要收,没有上限可言,我自己是听了23版指环,但是觉得还是可以发掘出新的惊喜,毕竟这类宏篇巨作,任何地方都不可能绝对完美,任何小处都可能激发创意。

我个人觉得如果精收的话:
50年代上半期拜罗收krauss的(53阵容与同年keilberth阵容一比直接胜出,varnay对modl,不过现在有了keilberth55,krauss我觉得优势不再了,个人稍稍偏向55版)。
50年代下半期收58克纳(vickers蒙德最早一次记录,56wind蒙德无法忍受,错词12处,我一一在录,破音2处,抢拍2处,跑调3处。。。60年他再次蒙德,依旧梦游,错词近十处,不解,57则有borkh的琳德作为亮点,58好像是nilsson的琳德?但指挥58比57速度有所改观)
更早的,大都会37bodanzky暴风骤雨,超钻石阵容(一个莱茵黄金的loge和mime就足以秒杀后期一堆版本),大都会录音比较炸,散,加上本来早期音效就那啥,要心理准备,但是,melchior唯一一次齐格全本,太惊人了。
51stiedry的大都会全本,flagstad另一次超水平发挥,svanholm的上佳表现,关键是stiedry泥石流山体塌方一般的指挥气势,甚至胜出富特。
另外48-49的moralt版也是选择,超劲量布仑prandl和巅峰期frantz,不过treptow实在抽风,棚子版(带观众的棚子版)还错词跑调,另外anday等人老矣,weber发挥很不错。

立体声时代我没有讨论能力,基本偏向伯母,布列兹(cd版)和提勒曼08版。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0-10-11 11:53:3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对音乐欣赏的态度不同而已。专注于现场的可能只满足于拜罗伊特那神圣的瓦格纳气息,专注于历史上的瓦格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0-9-29 23:42


Emanuel存世录音还算可以(我狂迷此人,用户名不是Monaco就是list),可惜参与录音的时候都过气了,他低音绝对是最牛逼的一个,别人是在low f左右做文章,他在low c左右搞名堂(他最好的角色应该是玫瑰骑士的ochs,可惜高音太差)。

近几十年来比肩上世纪前半叶的超级歌手几乎不存在了,这次的foster我认为当之无愧(这样强度还能有这种发挥,我认为就是nilsson来也不一定做到),lance基本算30年来最好的齐格(cox生涯结束以后,或者他已经赶超cox,只取wind了),wotan也很棒。此外近几十年达到前半叶水准的,我想到的是ekke wlaschiha的alb(大都会版),G.Clarke的米梅,W.Meier。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0-10-11 17:28:36 | 只看该作者
Maestro登场!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0-10-11 18:07:05 | 只看该作者
拜大开腔就不凡,你对安德森还是满意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6:53, Processed in 0.095380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