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863

查看

10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尘客

37#
发表于 2011-1-10 00:2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10 00:46 编辑

我也凑凑热闹,提出一个假说供各位批评。

音乐作品可以供应很多东西,譬如旋律、节奏、和声、变奏、曲式结构等。相比其他音乐形态而言,古典音乐中上面这些要素会显得复杂和多层次,即使在古典音乐内部也有区别,譬如莫扎特和马勒的音乐在上面这些要素有很大差异,有的乐迷非常喜欢莫扎特很反感马勒,反之也有不少乐迷。

我的假说---------喜欢古典音乐的乐迷相对而言,对旋律、节奏、和声、变奏、曲式结构等内部要素复杂度的需求更高,也就是说古典乐迷喜欢更复杂的音乐。根据适应水平理论,当乐迷适应了古典音乐这类形态的时候,也就适应了音乐要素的复杂程度。但是适应水平也会发生变化,譬如说,有的乐迷在喜欢马勒多年以后,又开始喜欢莫扎特而对马勒音乐不再那么疯狂了。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1-1-10 00:54:50 | 只看该作者
但是适应水平也会发生变化,譬如说,有的乐迷在喜欢马勒多年以后,又开始喜欢莫扎特而对马勒音乐不再那么疯狂了。
alma 发表于 2011-1-10 00:20

这此一时彼一时都是因为心性的变化所致,我想是这样的。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1-1-10 11:4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10 11:56 编辑

我觉得音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譬如说有的乐迷(包括本人)非常喜欢瓦格纳、布鲁柯纳、马勒和勃拉姆斯,其他音乐基本不听。这就是管弦乐音色起到了很大作用。当勃拉姆斯和布鲁柯纳这种或厚重或辉煌的音色上来的时候,其他音乐形态确实是显得不够给力。如果您是一个德奥派乐团的忠实拥趸的话,这种效果就特别明显。有的乐迷是历史录音派,这也是一种很有特点的音效,炒豆声伴随着有点闷和干的如发潮的声音,也可以迷倒很多人。室内乐爱好者在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组合的声部中,寻找精致和对话的乐趣。

也就是说,古典乐有特殊的与其他音乐形式不太一致的音色效果,对这些音色的追求把很多人网络进了这个圈子。但是对这些音色的认同也可以将其他音乐形式和古典音乐联系起来,譬如电影配乐,譬如像神秘园这类的世纪音乐。另外一个问题,我很少看到古典乐迷会同时非常喜欢中国民乐的,至少我很少看到。这两类的胶合的程度小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或是古典乐和爵士乐的胶合程度,我觉得这里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但如果这两类能胶合在一起的话,通常都是大牛的乐迷。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1-1-10 13:30:20 | 只看该作者
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爱上古典也不需要理由。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理由好说,都是自己编出来的!@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1-8 21:46

的确是这样。
不过,好奇害死猫。
从常识的角度来看,古典乐迷圈子这么小,又这么执着,如果找不到一些简单的共同点,那才是奇怪的事。
还可能是年龄原因。看看满屋CD,想想“编”不进来的女儿,难免嘀咕嘀咕:为什么喜欢古典的人那么少?为什么......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1-1-10 13:53:45 | 只看该作者
要说菜鸟,俺才真是。除了早年与文人环境有些接触外,俺的生活工作经历与文化、音乐什么的丝毫不相关。al ...
尘客 发表于 2011-1-9 11:08


尘客兄 太谦虚 了,我也就是瞎说瞎说。最近我对知识分子 这个 词比较敏感 ,围绕 这个词最近 在网络上 没少讥讽的 。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1-1-10 13:54:42 | 只看该作者
等新贴!最近我也在寻找Studer和Sinopoli的那一版。
bluesky 发表于 2011-1-9 11:33


我有这版啊 ,啥时候你 来听听,不错的版本 。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1-1-10 13:57:1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音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譬如说有的乐迷(包括本人)非常喜欢瓦格纳、布鲁柯纳、马勒和勃拉姆斯 ...
alma 发表于 2011-1-10 11:40

德国人也搞过十大荒岛,最终结果第一的不是瓦格纳、布鲁柯纳、马勒和勃拉姆斯,也不是贝多芬与莫扎特,而是被人们认为不太出名的舒勃特五重奏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1-1-10 13:58:01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这样。
不过,好奇害死猫。
从常识的角度来看,古典乐迷圈子这么小,又这么执着,如 ...
尘客 发表于 2011-1-10 13:30


总体 上看,现代人类 对 音乐复杂程度的偏好有下降趋势,也就是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相对简单的音乐形式,这可能与时间分配的稀少有关。古典乐作为相对复杂的音乐形态将会越来越不被待见。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1-1-10 14:20:49 | 只看该作者
这可能与时间分配的稀少有关alma 发表于 2011-1-10 13:58

这点是非常现实的。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1-1-10 14:22:57 | 只看该作者
对音色我再多讲几句。最近我们一直可以看到唱片的录音显得非常精致甚至精致到非常发烧的地步,譬如小提琴、钢琴等声部的录音,已经完全超越了现场实际乐器所发出的音色,有的乐迷觉得这实际上破坏了音乐整体性和音乐的内涵。但是这种变化不仅出现在古典音乐,在其他艺术领域包括建筑也是一种新时尚。在建筑界内对表面材料特色的深度挖掘和精彩的细部呈现方式,是目前建筑领域的新时尚。古典音乐中对乐器音色表面的过度关注,也是古典音乐的新精神和新时尚,这就是我个人强调的,音色和音效,是音乐的一部分。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1-1-10 14:27:52 | 只看该作者
德国人也搞过十大荒岛,最终结果第一的不是瓦格纳、布鲁柯纳、马勒和勃拉姆斯,也不是贝多芬与莫扎特,而是被人们认为不太出名的舒勃特五重奏
牛仔 发表于 2011-1-10 13:57


很正常,看过Taking Sides电影,里面负责审查富特的美国军队律师雇佣的德国文秘,下班和男朋友约会,就是去被炸毁的教堂里面听舒伯特室内乐(好像就是五重奏)演出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1-1-10 14:43:30 | 只看该作者
这点是非常现实的。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1-10 14:20


谢谢认同。这也是我说的古典音乐新时尚,越来越强调乐器表面特色,也是与时间稀少性有关的。只有将乐器音色充分的、甚至过度的表现,才能在第一时间将听众忽悠进去。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9:53, Processed in 0.034077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