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9934

查看

68

回复
返回列表

37#
发表于 2022-7-18 14:1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7-19 08:39 编辑

应该这样说,听音乐的人更多是自然,爱好,多年的音乐修养而积累所致,相反,听音响的人则大部分更多是对声音的无限追求所致。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22-7-19 00:30:5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爱音乐和做音乐区别挺大,做的话往往极苦累,单调无趣,和厨子类似、厨师辛苦,食客享受,都想做食客,没有厨师也就没了美味!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22-7-19 08:56:5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分数的阶段,两者像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几乎平行,听音乐的人,无比享受音响给音乐带来的快乐,听更多的音乐,而听音响的人,则是一套一套的享受频繁更换器材所带来的快感。都是不亦乐乎!这个才是发烧友,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22-7-21 14:48:50 | 只看该作者
81~98分这两类人的区别:两股道上的车终于到了交汇点,达到了玩音响的最高境界,知道了音响最终是应该更好的去表现乐器本身音色的道理,以极大满意音乐的感受。
音乐厅,一个让大家可以在一起听音乐的地方,又是一个让音乐人可以充分表现与展示各种才艺的地方。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22-7-21 15:56:57 | 只看该作者
音响烧到一定程度,烧到自己钱包允许的高度,也就只能转到听各种音乐上来了,最后都是一个听,自己得到满足,发现能使自己爱听的音乐才不容易呢。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22-7-25 08:34:31 | 只看该作者
音乐厅就是我们发烧友的环境和系统,如果你是怎么认为的,就是你可以达到81~98高分的超越发烧友了,音乐性,音响性该有的都有,这个时候你才有资格去谈论音响与音乐,以及进行各类器材,版本的比较了。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22-7-25 09:2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7-25 09:39 编辑

因为道理非常简单,音乐厅的建造标准其实和我们音响系统几乎一样,一个还原现场的音乐,一个则是还原录音的音乐。
问题,什么是一流的音乐厅?透明,饱满,残响,音乐性,充分可以表达乐器的真实音色,(也不可能100%),不同的音乐厅,一样的乐队,一样的指挥,音响的表现一定是不一样的,表达的细节越多,音色变化越丰富,音乐的完成度就越完美,声音也就越来越好听,越来越耐听。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22-7-25 14:2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22-7-25 14:54 编辑

很有道理,发音源(包括乐队和演奏家真人以及音响重播)和室内声学都是影响音乐表达的重要因素

同一个音乐厅,乐队、演奏家的实力、状态和位置,听众的位置,都是变量

几个经常去的场所:

上海大剧院,典型的歌剧厅,主要为了歌剧用途而建,观众席有三层座位,整体的声音空间类似一个比较高的圆柱体。演出歌剧时采用下沉式乐池,乐队隐藏于地下发声,声音多向上层空间传递,和舞台上演唱的人声相对而言在二层以上融合度较高。演出纯音乐会时乐队和演奏家虽然位于正面舞台,但可能仍然受剧院向上发声的声学特点,二层三层,尤其时三层后排两个角落部分的整体听感融合度较高。2010年科隆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四个晚上、2011年斋藤音乐节Peter Serkin钢琴独奏会,2012年蒂勒曼与德累斯顿国立的布鲁克纳七,是我记忆中大剧院的艺术顶点。

上海音乐厅,百年建筑,老派的小型鞋盒型空间,舞台较高,一楼前排的听众,音乐从头顶掠过,听感不好。后排的声音受到二楼层的干扰,整体感觉这个厅的声学特征找不到太好的点。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大厅,典型现代音乐厅结构,类似柏林爱乐大厅那种多块切割观众席,内部用了很多玻璃反射板以打散声音。A区高价票附近尤其时中间座位(发烧友讲的皇帝位)听感比较干、燥,只有类似柏林爱乐或维也纳爱乐这样级别的团在这儿时,皇帝位才能有比较饱满的声音,一般的乐团坐此座位很容易暴露缺点。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获得平衡声音的区域是A区中后段的左右各靠近分割墙的位置,或者是全场左后方或右后方的高台(票价也都比较低)。这个场地我记忆中印象比较深刻演出有2014年夏伊和格万特豪斯的马勒七、贝洛拉维克和捷克爱乐的德沃夏克第六和加演的伏尔塔瓦、2017年加蒂和阿姆斯特丹皇家的布鲁克纳四、德彪西牧神午后、大海,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同年拉特尔爵士带柏林爱乐的全球告别音乐会(勃拉姆斯第四)、2019年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现场演出和演奏家、指挥、乐团的状态关系很大,同一个场地,同样的维也纳爱乐,在杜达梅儿或尼尔森斯手里就不那么好听了。比较奇怪的是东艺的中间线无论是哪一排音乐融合度都不太好。另外由于场地太大,要感受独奏乐器的质感得坐得离乐器越近越好。但一旦有乐队合奏,那这个位置合奏又不好听了。其实这个和录音时独奏乐器与乐队的比例一样是个难题。这个厅太大了,不太适合纯粹的独奏音乐会,听过几场钢琴独奏,远比不上上海大剧院的音效。有意思的是,傅聪在东艺大厅的独奏会,他把钢琴别出心裁放在舞台上离后墙最近的位置,借助后墙的反射,声音要比其他钢琴独奏会(把琴放置在舞台中央)饱满平衡很多。

上海交响乐团(俗称馄饨皮)的音乐大厅,这是一个中型现代风格的音乐厅,整体音效要比东艺饱满,容易出平衡声音的位置比较多。我在中间偏左区域听的维也纳爱乐,在最前排偏右区域听的慕尼黑爱乐,都有非常高级的表现。但也不是说啥都好听,巴伦博伊姆带柏林国立自指自弹的两场莫扎特钢协就差强人意。上交另外还有个小型鞋盒型厅,听过室内乐,还有朱晓玫钢琴独奏会,这个空间非常适合少乐器的演奏。记得有次许忠拉了几个法国独奏家搞室内乐,那几位弦乐独奏家的音色乐感表达是我在大音乐厅里很少听到的。

点评

上海音乐厅据说平移66米后,楼上就没有以前的效果好了,不知是否属实。  发表于 2022-7-26 10:13
非常棒的评述,疫情过后再去品品。上海音乐厅那次俄罗斯国交我偏偏坐的第一排最中,因为乐团整体能量足的缘故吧,还是很震撼的。东方艺术中心的东方厅,室内乐大概是摆位的原因吧,钢琴居然被压制,音色也一般。  发表于 2022-7-26 10:06
许忠还经常回来开演奏会吗?记得十几近二十年前在音乐厅听过几场“许忠和他的朋友们”系列  发表于 2022-7-25 15:39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22-7-25 18:4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ass150.8 于 2022-7-25 18:46 编辑

请教大佬,这些专业演出场所有没有扩音设备,这些设备与演出场所是什么关系呢?这些设备与发烧友的设备又有什么关系呢?谢谢,或者说有怎样的关联。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22-7-25 19:29:10 | 只看该作者
@lequ

我听这场记不清时间了,可能是201几年,也是许忠和朋友们系列。疫情以后至今,古典音乐会只有本地乐团和本地独奏家。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22-7-25 20:38:53 | 只看该作者
再请教,如果有扩音设备,那么听到的声音有多少是真正的现场声,有多少是扩音设备的声音。那么大一个剧场没有扩音设备是不可想象的,不难猜测,扩音设备的声音应该是占了绝大多数,那么弄了半天,在剧场听的也是音响啊。这就好玩了,发烧友是个体搞音响,剧场是团体搞音响,真正的音响大佬应该是剧场音响操弄者了,跟音乐人真的没有关系。

点评

这位“资深发烧友”是在故意黑论坛吧?古典音乐现场是不能使用任何扩音设备的,这个常识都没有?  发表于 2022-7-25 23:31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22-7-26 08:32:36 | 只看该作者
scfan 发表于 2022-7-25 14:27
很有道理,发音源(包括乐队和演奏家真人以及音响重播)和室内声学都是影响音乐表达的重要因素

同一个音 ...

专业的表述。牛!

点评

兄谬赞,实不敢当  发表于 2022-7-27 08:28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22:33, Processed in 0.032146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