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775

查看

8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deepspace2007

25#
发表于 2010-8-31 12:29:57 | 只看该作者
和所有艺术一样,音乐没有争论就没有生命力。闭目塞听来自我满足当然是一种个人审美方式,我们当然尊重,但是因为自己可以不听不同意见,所以就鄙视不同意见,那肯定就是对艺术形式多样性的误解。这个对于自己享受美感当然无妨,但是对艺术形式存在确实是有害。
这个帖子本来很平静,大家对此标题虽然各有态度,但是可能都费事说现在搞一下,大家能踊跃发言可是始料不及的好事情。
我不是听不出版次和不同版本的差别,而是认为似乎不宜重视这一点。这才是我的观点。吕光鲜显然误会了这一个论点。他所谓美国器材听不出区别,我想那是针对我用的cello而言,估计是我言辞不周,让吕光鲜产生误会,从而发出的针对之言。如有冲撞,我确实应该道歉!
但是从这个论题延伸出来的问题确实是值得深思的:那就是艺术的审美传承特点何在的问题。
如果100年前,我们用乐谱来体会音乐,都可以把艺术传承下来,为什么现在cd不同版次之间的区别都可以造成不同派别的争议?这些问题我看本来就是基于人类审美的一些特殊习惯,这些习惯,在一部审美的历史上,其实是不停不断在上演着。影响着我们的审美态度,左右着我们的审美重点。
当然话说远了,不关心这些问题的人,大概确实会觉得我不知所云吧。呵呵……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0-8-31 12:52:04 | 只看该作者
都特能说呀感觉我是被盖棉被了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0-8-31 12:54:35 | 只看该作者
吕光鲜同志,这下你有砖头,俺有棉被了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0-8-31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到这个版块来的朋友,我想古典音乐碟片超过千枚的不在少数,同录音的版次比较很有意义,不妨开些帖子专门谈谈具体的案例。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0-8-31 13:18:23 | 只看该作者
到这个版块来的朋友,我想古典音乐碟片超过千枚的不在少数,同录音的版次比较很有意义,不妨开些帖子专门谈谈具体的案例。
scfan 发表于 2010-8-31 13:08


期待scfan开个专帖讨论,好让俺也学习一把,虽说我做这行十七八年了,但对版次一向不太在意,这也是我的弱点之一,需要加强。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0-8-31 13:43:20 | 只看该作者
清兵是才子,说得客观。
同时支持SCFAN版主开贴。
吕光鲜同志也请不要介意,爱乐需要好心情。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0-8-31 14:52:57 | 只看该作者
清兵是才子,说得客观。
同时支持SCFAN版主开贴。
吕光鲜同志也请不要介意,爱乐需要好心情。
shinelb 发表于 2010-8-31 13:43


其实在讨论中,我发现各种和音乐相关联的细微末节的比较,确实都可以成为审美的侧重点,从而产生研究的冲动。这种类似的情况其实在历史中,早已信而有征。我说个小故事献丑:
    关于十三行“瘦版”和“肥版”的争论。王献之手书《洛神赋》传到南宋贾似道手里只有十三行。一般书法史上就叫做《十三行帖》。这个政治上的权奸,做了一件中国书法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把这十三行字刻在石头上。因为就在他之后,这十三行无价宝就此失踪了。后来石刻在贾似道家地下出土。并且有拓本流传于世,拓本有两种,一个稍稍瘦一点叫白玉版,刻在白色石头上,一个稍稍肥一点叫碧玉版,刻在绿色石头上。这两个拓本价值哪个更高,引起了无数争论。对于现在比较缺乏书法系统认识的人,比如我,其实觉得王献之的风格体现的都很明显。审美心情并不见得有多大影响,我觉得哪一个都完全能体会到王献之潇洒风趣的神采,似乎无需争论。如果有争论的时间,还不如去多看几张其他帖子。更加能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反正现在书法帖子那么好找,十块钱一本都不要。但是在几百年前,似乎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一点点不同,似乎可以被放大成为理解王献之书法艺术的重大障碍。这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
    上面这个小故事和我们今天CD版次的区别来说,当然不能完全同日而语,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相似的地方。就是如果一旦进入一个审美语境,一点点微小的差别,都会被放大成为阻挡艺术精神的巨大障碍。并且产生巨大的争议。在这个特别的审美语境之外的人,其实是很难理解的。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审美的测重点很多,每个人选择不同。但是越来越细的分析和争论,是不是说明在这个艺术种类当中,值得探讨的方面已经越来越狭窄了呢?我们看待新音乐方面,更多是在讨论新音乐的特色,而不是音乐载体音响特征的不同了,路子似乎还要远一些。
    以上都是臆测,如果造成各位不适,请原谅。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0-8-31 15:10:06 | 只看该作者
不同CD版次的音质差别对自己来说意义大不大,还跟自己用什么器材有很大关系,如果自己的系统反映不出CD的内涵,那版次不同又有什么用处呢?... ...
吕光鲜 发表于 2010-8-31 00:29

别拧,删掉后半截,同意这句啦!
N版都能有味的系统,就是好系统。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0-8-31 15:14:46 | 只看该作者
很适很适,清兵兄继续说下去。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0-8-31 15:28:25 | 只看该作者
32# 清兵
严重同意清兵兄!在加一句,无图无真相,如果能把两版十三行帖都贴出来对比就更好了。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0-8-31 15:47:58 | 只看该作者
很适很适,清兵兄继续说下去。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8-31 15:14


谢谢念经兄鼓励。
我其实很怕自己帖子写得太长,也很担心让大家感到十分无趣。而且这些内容其实都不关音乐享受的事情。如果想找到简单音乐的享受,做下版本比较,翻来覆去就听听那几个曲子,做下器材更新,就听听那几个高低音不同,辨别一下金属味、木头味、松香味的区别,都会是简单有趣的事情。但是这些虽然满足了我的艺术冲动,但我觉得实际上还可以再深入一些。比如关注新音乐的发展,新的演绎方法的特征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现在并不多见讨论,也并不多见介绍。但是这些不能不讨论,不应该不介绍。尤其是资讯这么发达的时候,可以接触的文艺种类和音乐类型那么多,局限了自己的审美范围来自得其乐,未免可惜。所以我虽然自知浅薄,但也趁此机会学习一下。向大家宣传一下了。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0-8-31 16:25: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念经兄鼓励。
我其实很怕自己帖子写得太长,也很担心让大家感到十分无趣。而且这些内容其实都不关音乐享受的事情。如果想找到简单音乐的享受,做下版本比较,翻来覆去就听听那几个曲子,做下器材更新,就听 ...
清兵 发表于 2010-8-31 15:47


可惜俺没三头六臂,不能同时发十几个帖子还要同时照顾,不然定叫你应接不暇!
音乐史纵向上下两头是新,横向往两端去天地也宽广得很,那也是一种新!只要清兵兄准备好充足的子弹,来日方长,俺给你一一道来如何?!保证有图有真相!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8:48, Processed in 0.03715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