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890

查看

102

回复
返回列表

go

晒晒观点,换一种视角: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古典音乐?

1#
发表于 2011-1-8 19:17:14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1-8 19:26 编辑

我们为什么喜欢古典音乐?

念经兄前面的帖子勾起我最近想过的类似问题,但角度并不太一样,所以上面在两处文字上加黑作表示。具体而言,这里所指的“我们”,可能比念经兄帖文概念宽些,并且中间多了一个“会”字,话题重心也就不落在个人喜好上,而是试图想对有古典音乐相同爱好的人作些共性特点的探讨。也可以说,除了仰视,我是想获得对这类问题的某种俯视角度。

相关的问题还有:古典音乐表现能力既然那么强大为什么圈子却一直较小(甚至有陷入困境一说)?与此同时,为什么面对蓬勃兴起的众多新文化形式和载体,几百年来它仍然生生不息还不时繁衍?未来还会一直是这样吗?喜欢古典音乐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我不是有意想到这些问题的,目前的答案也不是现在才冒出来。原来还想自己再多观察印证看看,不过才疏学浅接触太少,犹豫一阵,还是晒出来再说吧。

要从前次与狗兄等同去的音乐会现场说起。那是场室内乐音乐会,曲目、演奏和音效都还不错,然而中场休息以后前排座位仍然空了不少。不经意间,忽啦一片悄然上来一些人,很快便填满了这些空位。望着这群人,些许忐忑掩不住脸上的兴奋,我感觉似曾相识。突然之间便冒出来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这里形形色色的人流中,自己一眼就大体能感觉出哪些是这个圈子或准圈子的人来?有什么共同的气质或狗兄所说的气场吗?

为什么你我他,这些人会喜欢古典音乐?这一类问题应该早就潜藏在我的心底了,只不过那次被触动、翻浮了起来。此后好多天,我时不时仍会去想它,答案似乎有,又若隐若现,寻之不见。直到有一天,手头一份苏州科文中心大剧院的音乐会节目单,尾页上关于莫扎特的一段介绍文字不期映入眼帘。这段小贴士全部不到200字数,除了头衔和作品,评介性的文字就只得区区一句:

“……。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第一个念头,哈,这样概括一位天才,到也贴切、便利!是我见过最短的。
接下来想了想,同样的文字,其他人也可用啊!前半段改几个字,后半段只须换名字就成啦。不都是知识分子的音乐,不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命运嘛。

脑子里一闪而过:知识分子的音乐?又思考了一阵,觉得先前困扰的问题或许已找到某种解答途径了:

——古典音乐是“知识分子”的音乐,是他们的宗教或者娱乐。

为了表达,此处对知识分子一词我只好加了引号,原因有二:其一是我想特指二、三十年前大家心目中的“知识分子”概念,而非时下,因为在知识爆炸、分子泛滥的当今,这个词要么早out、要么已经被异化了。其二,除了所谓典型的“知识分子”以外,大概还有程度不同、特点不那么突出的非典型性“知识分子”或准“知识分子”,也还有一些被这个气场吸引或者因为某种个人需要而来、似是而非的“伪知识分子”。 宽泛一点,就都算上吧。

在我心目中,典型的“知识分子”是这样的:生理上属非多汁型,具有敏感的特质,由此可以联系到其对声音音质音色、动态对比、细微末节的某种特定感受能力乃至偏好;外表未必光鲜精神,眼睛有时却会放光;心理活动丰富细腻,善感、内审;执着,有时未免迂腐,精神上的英雄情结和实际生活中的忍让谦从兼而有之;既属于、又不属于这个时代,怀恋过去多于向往未来,对现实常持批判态度……。他们不是时代人物,而是这个时代的第三只眼,有时也有“时代良心”之誉。追求精神世界的完美,在这个追求过程之中获得个人化的心理满足,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每个时代、每个人群中都有自己的“知识分子”,从莫扎特到陶渊明;他们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方式不同而已,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到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则以其更丰富、更体贴的表现形式,更普适、更崇高的道德力量,以及更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文化融入能力,从而更广泛和更容易地切合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成为这样的人们所乐于接受的形式或平台。

由此角度看来,音乐与宗教之间,天然的关联点还远不止于其发源,适用的人群不同而已。

以后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们会不会渐渐喜欢上未知的其他载体?难说。

至于准“知识分子”或伪“知识分子”们,如我等,大概因为这“气场”的吸引而来吧,古典音乐不期成为了我们的自娱方式。

最后,简而言之:
第一,质感丰富变化多样的古典音乐,能够多方面地满足我们个性化、特质化的感官偏好,从而获得生理上的愉悦;
第二,兼具英雄气质、怀旧色彩和宗教圣洁的古典音乐,能够多方面地满足我们精神上的“出世”需要,使我们获得心理的宣泄或慰藉,从而享受到对完美的追求本身

——喜欢上了古典音乐的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与自己身上某些“知识分子”气质相通。
古典音乐既渐行渐远又生生不息,或许这也算一种解释。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1-1-15 23:16:25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些文字,是我前天半夜回兄帖子的时候写下的,但最后看了看感觉温度高了点,便删掉了。稿子还在,管 ...
尘客 发表于 2011-1-15 10:15


尘客兄这段幸好没删,我菜鸟学习到了。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1-1-15 10:1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1-15 10:30 编辑
对音乐来说,形式应该居于首位。我不是不同意艺术作品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艺术作品的形式无法让人着迷、震撼和有趣味,那被赋予的内容就如同干尸一般。alma 发表于 2011-1-14 23:51

下面这些文字,是我前天半夜回兄帖子的时候写下的,但最后看了看感觉温度高了点,便删掉了。稿子还在,管它的,权录下做兄此段文字回复吧:

人需要一次次灵魂的漫游

当古典音乐还在开疆拓土的时候,当和声还只是唱诗班的习作、小提琴还只有今天曼陀铃般原始外形的时候,就有一帮又一帮这样气质的人,为了寻求表达我简称为“出世”的情感和精神诉求:离开当下、不时作一次次灵魂漫游,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享受对完美的认识和追求本身,他们不断地在寻找、开拓、完善着新的音乐形式、语言、乐音、乐器……,直到今天,才有了我们称为完善的古典音乐形式,从和声、旋律…到林林总总的乐器,和它们变化无穷的搭配等等。

到现在,这些东西的形式本身已经完善到貌似可以离开内容、离开它原来被附着的情感特点和精神气质,作为形式美或声音之美被爱好者们独立地挑出来欣赏。但是即使如此,即使在自称“爱不需要理由”的发烧友当中,如果多多少少没有一些能够和他们相通的某些精神气质和情感特点,难道就能感知、读懂、接受、直到喜欢上如此委婉、细腻、丰富、复杂的东西?如果真是那样,喜欢古典的人就不会太少了。

当然,光是具有这些也还不够,为了感知和理解这样复杂的音乐,古典音乐爱好者确实还应该具有比其他群体更为敏感、更为个性化的感知能力和生理特质。这进一步减少了古典音乐迷的概率。


我想古典音乐的渐行渐远,与现代社会对这样的精神气质的需求度、包容度有关,但与这样的生理特质关系不会太大。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1-1-15 02:58:09 | 只看该作者
念经兄还是另开一帖为好,因这"一扯"会很大,呵呵,搬个板凳...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5 02:47

呵呵,容我再细细思量一下,但肯定会另开一贴的,今年这本命年得认真点,争取每月一大扯!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1-1-15 02:47:37 | 只看该作者
念经兄还是另开一帖为好,因这"一扯"会很大,呵呵,搬个板凳...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1-1-15 08:19:0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容我再细细思量一下,但肯定会另开一贴的,今年这本命年得认真点,争取每月一大扯!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15 02:58
到年底。哦,可能要到明年年底。帮您评选年度《10大扯》?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1-1-15 00:55:3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敢开,还是你来开,我来供水。
alma 发表于 2011-1-15 00:50

我这两天正在酝酿又一篇“大扯”的东西,关于悲剧的,要不就在那里面扯好了。


使用道具 TOP

97#
发表于 2011-1-15 00:50:3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敢开,还是你来开,我来供水。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1-1-15 00:4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1-1-15 00:53 编辑
对音乐来说,形式应该居于首位。我不是不同意艺术作品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艺术作品的形式无法让人着迷、震撼和有趣味,那被赋予的内容就如同干尸一般。
alma 发表于 2011-1-14 23:51

我对这段感兴趣!!!
你开个专贴吧,不妨就叫:音乐,形式重要还是内在重要?

昨天上我那个“历史上的今天”帖子,贝多芬一句话就多少有点在这个问题里打转,他在完成了作品111以后说:“钢琴对我来说毕竟不是一件令人满意的乐器。”这里面可纠缠的就很多。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1-1-15 00:32:35 | 只看该作者

SF版说说,巴赫的键盘音乐有啥内容?
alma 发表于 2011-1-15 00:01

如果那古尔德与里赫特两相比较的话:一个无内容,一个想搞点内容进去。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1-1-15 00:04:48 | 只看该作者

SF版说说,巴赫的键盘音乐有啥内容?
alma 发表于 2011-1-15 00:01


内容解说不来,简单陈列一下,不乏WTC、GV、英国组曲、法国组曲、意大利协奏曲这样的巨作。当然,相对键盘音乐,我最喜欢的还是巴赫的声乐作品,康塔塔第一,清唱剧第二。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1-1-15 00:01:3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还是内容重于形式,巴赫时代无数的作家,流传至今影响最深的只有巴赫和亨德尔。记得上次科隆古乐社( ...
scfan 发表于 2011-1-14 23:59


SF版说说,巴赫的键盘音乐有啥内容?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6:38, Processed in 0.037869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