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396

查看

77

回复
返回列表

go

【听音效还是听演绎】从弗朗索瓦的《肖邦夜曲》谈起

1#
发表于 2010-11-7 09:26:5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11-7 09:27:3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应该对法国钢琴家弗朗索瓦都比较熟识,他是鼎鼎大名的钢琴大师科尔托的学生。弗朗索瓦是继承了科尔托的衣钵。他以演奏肖邦和拉威尔而著名。

《肖邦夜曲》版本众多。象鲁宾斯坦的堂皇大气、乐句清晰。今天,象皮尔斯和波利尼。都是不错的版本。但是我觉得鲁宾斯坦显得过于工整了,皮尔斯弹得很甜蜜,录音也很好,但我觉得在内涵的挖掘上还是不够,而波利尼的版本偏冷,也是比较工整的例子。最终我回到弗朗索瓦的版本。他的版本在录音效果上是无法和皮尔斯、波利尼相比。但弗朗索瓦的《肖邦夜曲》是非常好的。主要表现在:他的演绎比较自由,弹性速度出神入化,留白也很巧妙。乐句的明暗对比也很独到,独具特色和韵味。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弗朗索瓦的《肖邦夜曲》有一股妖气(是褒义),有点神经质,沙龙气息也非常浓郁,淡淡的忧郁、鬼魅般的魅力和演奏。大家听听就知道了。弗朗索瓦的《肖邦夜曲》是极具个人风格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肖邦夜曲》的版本。

所以唱片并不是以音效取胜的,而是以演绎取胜的。当然,音效如果和演绎相结合是最理想的。但是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不得不往后一直追溯。所以有朋友喜欢历史录音,有朋友喜欢LP。顺便谈谈LP,听LP其实就是一种对古典音乐黄金时代的一种眷恋。听音效是刚开始听LP时的选择。但是,只要经过一段时光,很自然会回到对大师名演的追求。

简单写了一下,希望抛砖引玉。谢谢大家,若有误导请指正。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11-7 10:17:5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很喜欢老鲁的夜曲,因为行云流水和静怡的感觉让我很舒服

后来听了弗兰索瓦的夜曲发现此君弹得像版主所说的那样。而且我一听就喜欢的那种。但是皮里斯和波利尼的我就没啥感觉了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11-7 10:25:0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很喜欢老鲁的夜曲,因为行云流水和静怡的感觉让我很舒服

后来听了弗兰索瓦的夜曲发现此君弹得像版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1-7 10:17
其实我并不反对音效的,对高级音响我是支持的。但是在选择唱片时,演绎应该排在其他要素之前。用高级音响听弗朗索瓦当然比用一般音响效果要好。因为高级音响能听到更多细节和变化。不过,对器材,大家量力而行。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11-7 10:47:3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的
所谓的演绎好,很多人从书上和杂志上看后有种先入为主的感念。看了企鹅评价以后再去听,就有种心理暗示了。当然人家推荐的肯定也不是差碟。

但是说到演绎。我是很反感历史录音的(50年代单声道除外)。很多烧友买了张大腕的历史录音,然后听着一耳朵的噪音然后说你看人家演绎得多好多好。我觉得这都是皇帝的新衣。这种因为录音的损失和保存的损失到我们耳朵里已经不是大师的演绎了。

我不会因为是大师演绎的差录音而喝彩,但是我会因为一个小学生熟练的弹完一首曲子而鼓掌。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11-7 10:55:2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的
所谓的演绎好,很多人从书上和杂志上看后有种先入为主的感念。看了企鹅评价以后再去听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1-7 10:47

比较同意。但对历史录音我不是全盘否定的。虽然很多细节已经失去,但作品构架还在。看来听历史录音真的需要一点yy,不过我听巴克豪斯30年代和伯姆合作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我是真的感动了(以后开一贴),但我听胡贝尔曼的贝小协,真的是煎熬,呵呵。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11-7 12:10:5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的
所谓的演绎好,很多人从书上和杂志上看后有种先入为主的感念。看了企鹅评价以后再去听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1-7 10:47

我有同感。演绎是以声音的形式表现给大家的。有的录音因为时间的关系,声音上的损失已经影响到大家对演绎的感觉了。所以在注重演绎的条件下还是考虑考虑音效的。我自己往往希望在两者间取得个平衡。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11-7 12:19:26 | 只看该作者
就肖邦的“夜曲”来说,鲁宾斯坦和弗朗索瓦两人的演绎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各自的特色很鲜明,不能说谁好谁差。我觉得这两中演绎都应该听,不时的换着听,更好。这也是我们收集录音应该注意的,对一个作品,如果有两中风格鲜明不同的录音,都该考虑收藏。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11-7 12:34:52 | 只看该作者
就肖邦的“夜曲”来说,鲁宾斯坦和弗朗索瓦两人的演绎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各自的特色很鲜明,不能说谁好谁差 ...
甲米 发表于 2010-11-7 12:19
有道理的,但很多版本都收集的话,这很费钱,但是如果不多收版本,又不知道哪个版本好?这是一个矛盾。我的观点是版本不用太多,但曲目要多收集。先有曲目,再收集版本。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11-7 12:49:5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可以先列出些基本曲目和基本扩展曲目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11-7 12:53:32 | 只看该作者
与其只专精于音乐世界的一小部分,不如博览群观,遍尝诸家风味。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11-7 12:55: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可以先列出些基本曲目和基本扩展曲目
甲米 发表于 2010-11-7 12:49
这个问题不难,林逸聪那套《音乐圣经》是个好帮手,能收集完那么多曲目不太可能。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3:06, Processed in 0.111458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