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晚上都在听 Wolfgang Schneiderhan , Edwin Fischer , Enrico Mainardi, 的 Brahms's Piano Trio No.1 in B-flat , Op. 8 .
對樂曲本身已經相當熟悉了, 但站立在露台上, 面對皎潔明月, 戴著耳機來听, 竟有一份無以名狀之感覺, 直鑽進心底去. 不想也不懂如何說將出來!
只好談談登載在這張唱片小冊子的一篇好文章, 作者不是別人, 就是 Paul Badura-Skoda , 他正是 Edwin Fischer 的得意門生. 這位優秀鋼琴家應該是來過中國訪問的, 記得有一期的 "愛樂" 曾有一篇專訪文章. 五十年代初期, 被稱為 "維也納鋼琴三英" 的, Paul Badura-Skoda 就是其中之一員了, 餘下兩位是誰? 不是 Alfred Brendel, 更不是 Daniel Barenboim , 他倆尚未趕得上, 而是 Jorg Demus 及 Walter Klein !
1950 年的 Salzburg Festival, Edwin Fischer 突然病倒, 無能上埸了, 他親自把Paul Badura-Skoda 請來作替補, 文章就把這位年青鋼琴家對這個組合的神妙之處, 娓娓道來, 可讀性極高! 摘錄一些片段, 已使樂迷感覺到室樂之美妙融和, 實屬於至極. 無怪乎大部份演奏藝術家, 都那麼喜歡聚在一起 "享受" 音樂了.
當排練時 Paul Badura-Skoda 按樂譜上的標記, 演奏出一個 "漸強音" 之際, 意大利大提琴家 Enrico Mainardi 對他說: " 年輕人, 這不是鋼琴協奏曲; 要記著, 樂譜上的強音, 並不是絕對的強音, 這是鋼琴, 小提琴, 大提琴的三重奏, 你要時刻在聆听著你的伴侶............" 對於這個雖然大嗓門兼喋喋不休的長者, Paul Badura-Skoda 認為是無懈可擊, Enrico Mainardi 知道吃透了作品的真諦, 伍從不放過任何細微的小處, Edwin Fischer 及 Wolfgang Schneiderhan 都是靜靜地作出配合的. 往後的日子, Paul Badura-Skoda 多番在三重奏排練之中進行學習, 他完全明白到, 每一個高貴的樂音, 背後都是滿溢著理性而深思熟慮的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