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021

查看

3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cfan

25#
发表于 2012-5-18 12:23:32 | 只看该作者
舒里希特演绎布鲁克纳的最高杰作是在1960~1965年间指挥VPO的布三,布八,布九,以及指挥HPO(海牙爱乐)版布 ...
脑震荡 发表于 2012-5-18 11:08


Schuricht和维也纳爱乐还有个布五录音(1963年2月24日),DG发行的维也纳爱乐150周年系列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2-5-18 12:26:24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切利的东西脱俗,几可闻道,我个人却不甚喜欢,觉得属于只能偶尔听之另类,可能我还没到那个境界吧。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5-18 11:44


对于切利的评价,俺完全赞同勃总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2-5-18 16:45:53 | 只看该作者
勃总文彩照人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2-5-18 16:52:26 | 只看该作者
我多年前听切力产生了昏昏欲睡的症状,多年后再听切力依然哈欠连天,还好柏林爱乐没有落入切力之手,真乃大幸也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2-5-18 18:15:5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有才华的人走了,家电损失了一员大将。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2-5-18 20:02:14 | 只看该作者
立体声的应该很少吧?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5-18 10:59


KNA在威斯特敏斯特里有个立体声布八,乐团是慕尼黑爱乐,原来环球发行过,也绝版了。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2-5-19 17:40:48 | 只看该作者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763830857&
RCA最近出版这套万德现录音集,其中布鲁克纳第八,录制过:
DISC 21-22
Bruckner, Anton: Symphony No.8 in c (Haas Edition) NDR-
Sinfonieorchester Recording: 1987.8.22-23, Luebecker, Dom
布鲁克纳:第8交响曲(哈斯版本)
万德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录音时间:1987.8.22-23
录音地:吕贝克大教堂

DISC 29-30
Bruckner, Anton: Symphony No.8 in c (Original Versio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ecording: 2001.1.19-22, Berlin, Philharmonie
布鲁克纳:第8交响曲(原始版本)
万德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录音时间:2001.1.19-22,
录音地:柏林爱乐厅

DISC 6-7
Bruckner, Anton: Symphony No.8 in c (Haas Edition) NDR-
Sinfonieorchester Recording: 1993.12.5-7, Hamburg, Musikhalle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哈斯版本)
万德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录音时间:1993.12.5-7
录音地:汉堡,音乐厅

点评

这套棒子版,曲目选得非常好,但音质就麻麻地啦  发表于 2012-5-19 18:23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2-5-19 18: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0707 的帖子

回版主,因为价格低廉,我把这些大包子当着盗版唱片购买,通过以后“扫听”,将其中“心仪”的版本记录在案,以后寻早其制作好的版本再精听;这不,我此时在翻译107张福尔特文格勒大包子呢,也是用同法筛选,呵呵。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6-10-8 16:27:01 | 只看该作者
打开这个老帖,打算找Schuricht的八和九出来重新听听,另外,ALTUS还发过一个Schuricht的现场布九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6-10-8 18:00:06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的交响乐一般上枯燥乏味,但是布交第9号却是例外,布交9号称得上是最伟大的交响曲之一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6-10-8 22:17:37 | 只看该作者
“因此所有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都是以净化和提升内心情绪为其主要功能的,使人避开世俗的纷争,清心寡欲,最后走向羽化圣界,并展示纯音乐形式的美学。”
这一句看似精辟,实际上误导众人,也有自欺欺人之嫌。
众所周知,布鲁克纳交响曲中机械化旋律和巨大鸣响的碰撞,简直就是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预言。俾斯麦和日耳曼帝国的铁蹄,发出的钢铁的巨响,与布鲁克纳交响曲某一些乐章给人的暗示毫无二致。但,布鲁克纳内心是向往灵魂的纯净的,在这些乐章紧接着之后的慢板乐章,宽广的旋律和几乎透明化的织体及内声部穹隆,使得人们在疲惫、不安之后进入了一种音乐美学意义上的的灵魂纯净。这在第七、第八两部交响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布鲁克纳自始至终也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和矛盾,外形上的不统一,内部哲学境界的不统一,这些在他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的七、八之间表现得尤其突兀。我们在聆听贝多芬《田园》对暴风雨的突至丝毫不会感觉凛冽突兀,《英雄》、《合唱》慢板乐章之后的快乐章从来没有给人违和的印象。但布鲁克纳,至死他也没能解决好整体的统一和内部的衔接。
许多时候,布鲁克纳给听者制造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怅惘,一种世纪末的惆怅,尽管从来没有人把布鲁克纳归结于晚期浪漫主义的掘墓人,而更多的去攻击马勒的嗜血;但,布鲁克纳却是不折不扣的老而无力、逝者怆然。

点评

СУ  发表于 2016-10-9 20:05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6-10-9 17:2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6-10-9 17:35 编辑

所谓布鲁克纳交响曲用来净化心灵,使人清心寡欲这样的说法我也不认同,不过大M兄所说的内部哲学不统一外部突兀的观点我倒也是头一次听说,还得好好消化一下。我心目中的布鲁克纳音乐像云层般变幻无穷,且无时无刻不在滚动变化,时而阴郁,时而瑰丽,当你以为要爆发时,它又转瞬无影无踪了。但和印象派的自由色彩不同,布鲁克纳即便有色彩的表象,也是由严密的内在逻辑推动的,其内核和贝多芬并无本质的区别。

四年后重听舒里希特布八的感受,节奏超正,大部分段落(主要是慢板)的气息非常高级(甚至顶级),但各声部合奏高潮段落的确又有些唐突和毛刺,我以为是舒里希特的控制问题或是我音响系统的问题。改日再听其他几个布八试试。总体我同意这个布八是最佳的几个布八录音之一。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22:25, Processed in 0.03875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