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884

查看

9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73#
发表于 2011-9-26 23:42: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客气。念经兄觉得他们和美艺相比如何?
Rozinante 发表于 2011-9-26 23:37

我当然更喜欢美艺,美艺的海顿钢三也是我最喜欢的美艺唱片。
但这套录音太好了,三者之间的平衡拿捏也非常好,比较中性的演绎,更适合一边做事一边听的唱片。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1-9-26 23:49:32 | 只看该作者
我当然更喜欢美艺,美艺的海顿钢三也是我最喜欢的美艺唱片。
但这套录音太好了,三者之间的平衡拿捏也非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9-26 23:42


多谢回复。我看海顿钢琴三重奏我至多收一套就够了,免得将来落得和念经兄一样,唱片一辈子也听不完。 那就美艺吧!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1-9-26 23:55:28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的挺多呢。但对Davis那版的尊崇地位持某种保留意见;布列兹在DG的演绎不大喜欢,那次他想法儿太多,搞 ...
bodyheat 发表于 2011-9-26 23:40


呵呵,我一点也不喜欢科林戴维斯的版本,也不知道他的柏辽兹(所有的柏辽兹)为何评价那么高,俺觉得那就是企鹅那几个家伙强行给他戴上去的帽子。
《幻想交响曲》我之前喜欢一个绝版很早的版本,莱文/柏林爱乐/DG,最近一年来喜欢拉特尔/柏林爱乐于耶稣基督大教堂的版本,前者很Hi,后者很幻想。

马泽尔的是这个版本吧?



待俺找找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1-9-26 23:58:5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回复。我看海顿钢琴三重奏我至多收一套就够了,免得将来落得和念经兄一样,唱片一辈子也听不完。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1-9-26 23:49

俺也觉得一套美艺足矣!只是有时候管不住自己的冲动。不过,这套之后恐怕俺不会再来全集了,至多来些单张。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1-9-27 00:23:4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一点也不喜欢科林戴维斯的版本,也不知道他的柏辽兹(所有的柏辽兹)为何评价那么高,俺觉得那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9-26 23:55


也不是说Davis就多么的衰,只是目的性跟别人明显不同。他那录音就是一门心思本着“文献”路子去的,有点儿类似克伦那会儿录贝交,或阿巴多录勃交那范儿。可是这个作品的某些特性有时候使得这种文献性的追求显得不是那么有趣。

莱文版九几年时好象听过,印象中他那版中处理节奏老是一惊一乍的那种,有点故意搞出来的神经质,不大适应。拉特尔没听过,不了解。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1-9-27 00:32:13 | 只看该作者
也不是说Davis就多么的衰,只是目的性跟别人明显不同。他那录音就是一门心思本着“文献”路子去的,有点 ...
bodyheat 发表于 2011-9-27 00:23

俺就觉得戴维斯温吞水似的,柏辽兹俺最喜欢的作品《浮士德的天谴》被他温吞得一点没了激情。
莱文这版确实一惊一乍,够神经质;有趣的是,多年以后的拉特尔却给了我一个决然相反的路数,两者我都喜欢。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1-9-27 00:38:5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一点也不喜欢科林戴维斯的版本,也不知道他的柏辽兹(所有的柏辽兹)为何评价那么高,俺觉得那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9-26 23:55


科林.戴维斯的幻交是不咋地,他的亨德尔《弥赛亚》非常好!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1-9-27 00:4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1-9-27 00:44 编辑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主要俺觉得莱文那神经质太流于表面形式化,而且很古怪,听起来就象这个美国小胖墩儿在一脚又一脚地踹乐池里那帮严肃的德国佬的屁股...... 回想起来就觉得挺可乐的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1-9-30 14:5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1-9-30 14:57 编辑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

画家用帆布和油彩来完成这幅作品;诗人用形容词、钢笔和墨水来完成这幅作品;电影制作人用照明设备和不同的镜头来完成这幅作品;斯美塔那(1824~1884)用音乐和乐队来完成这幅作品。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条大河的生命,从一个春天到一条汹涌咆哮的大河。在他的交响诗里,斯美塔那用乐队带领我们开始一段美妙的大河之旅。随着伏尔塔瓦河从潺潺小溪发展成主要的水路要道流过波西米亚的乡村大地。这是一部充满民族情感的壮丽作品,尽管是一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却因其自身的价值而经常单独出现在音乐会上或唱片里。

《我的祖国》中的6首交响诗描绘的波西米亚,每一首交响诗都描绘一种不同的自然景观。《伏尔塔瓦河》是这组交响诗中的第二首。讲述的是一条从小溪开始成长的大河的故事。伏尔塔瓦河从打猎声中越过森林,又路过乡村婚礼,匆匆拜访水仙女——捷克神话中的水中仙女,融入咆哮的圣约翰河,途经维舍拉德。最后汇入布拉格以北的易北河。

斯美塔那大半辈子时间都用在指挥上,1866年他写了民族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1874年他决定创作第一首《维舍拉德》,接下去在同年128日完成了第二首交响诗《伏尔塔瓦河》。1874年对于古典音乐来说是重要的一年。4部洋溢着民族色彩的重要作品均告完成: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小约翰.斯特劳斯的《蝙蝠》,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和威尔第的《安魂曲》。这一年还诞生了三位即将在下一个世纪扮演关键角色的人物:美国第31届总统赫伯特.胡佛,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以色列第一任总统哈伊姆.威茨曼。

《伏尔塔瓦河》系为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定音鼓、三角铁、大鼓、竖琴和弦乐器所谱写。

在这首曲子中,斯美塔那出色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伏尔塔瓦河的图卷,旅途上的每一个界标都历历在目,让这位作曲家可爱的祖国,南波斯米亚之旅成为一次愉快的远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1-9-30 15:36:2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祖国》,灰常稀饭!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1-9-30 15:46:38 | 只看该作者
我更喜欢这个。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9-27 00:56


密兔!俺有将近10个弥赛亚,这个最稀饭!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1-9-30 17:58: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skil 于 2011-10-11 15:50 编辑
我喜欢塔利赫的版本啦!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30 17:28

Talich有4版“我的祖国”,supraphon的两个,一个是50年代,一个是1939年,还有战时1941年的录音,biddulph出版过,还有战前的一个1929年录音,KOCH出版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5 13:32, Processed in 0.04678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