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234

查看

93

回复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0-11-9 13:33:16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尝试过两次《最后的四首歌》不知是何故,总是听不下去,悟性不够?

使用道具 TOP

沧海遗珠:分享黑胶的乐趣!!

2#
发表于 2010-8-4 18:45:2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1-9 10:45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8-4 18:46:23 | 只看该作者
西班牙人是非常浪漫的,一部关于男女偷情的小说也能改编成一部优美而泼辣的芭蕾舞剧。《三角帽》是法雅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很多段落已经脍炙人口,在西班牙甚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仿佛已经成为西班牙的民族象征的一部分。这这部作品题材内容来自西班牙文学大师阿拉贡的同名小说。法雅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二幕芭蕾舞剧。这部作品的首演是绘画大师毕加索搞的舞台设计。法雅为芭蕾舞剧《三角帽》所谱写的这套曲目不仅是他个人的代表作,多彩炫丽的音色表现以及威猛的爆棚片段,也使得这个曲目有许多发烧级的录音传世。最知名的有 Decca 的安赛美版、Argenta 版与 RCA 的费德勒版。这部作品里的著名乐段经常以组曲的方式演出。慕蒂这个版本就是以组曲形式演奏的,是个不错的录音。以组曲形式演出的录音比较有名的还有马泽尔和布格斯的版本。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8-4 19:55: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8-4 21:0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8-4 21:01:47 | 只看该作者
弦乐的概念从广义来说就是指有弦的乐器,要用拉的才能出声的乐器,钢琴虽然也有弦,不过是击弦出声的,不是拉出声的,所以不算。不过要一下子说明白也不太容易,象竖琴也可以称为弦乐乐器,但她是弹奏出来的.......

小提琴是弦乐器中音区最高、表现力十分丰富的乐器,温馨、优雅、深沉、激昂、刚毅兼而有之。所以一个乐队除了指挥至高无上外,就是第一小提琴即小提琴首席地位最高了。中提琴比小提琴稍大,音色稍暗,在柔和之中给人以晦涩之感,主要用于伴奏,担任弦乐合奏的中音部分,偶尔也独奏,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著名的中提琴大师,也有很多小提琴大师客串中提琴演奏,并且大获成功,象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和梅纽因等。大提琴比中提琴大,音乐优美,深厚,善于表达真挚、温暖的感情。低音提琴体积最大,高度相当于人的身高,需要站着演奏,是弦乐队中音区最低的乐器,也是整个交响乐队的基础——最深沉的低音部,能使乐曲的节奏坚定、突出,音色低沉。卡萨尔斯对大提琴的贡献居功至伟,他使一件普通、以前地位并不太高的乐器为世人所重视甚至迷恋,象他的巴赫大无。


弦乐既指独奏,象巴赫的无伴奏,也有重奏,象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五重奏等等。甚至弦乐组也算,这是从比较广的范围来说。黑胶的优秀弦乐唱片是非常贵的,优美的弦乐能使人深深感受到音乐的巨大魅力,也使人身心得到休息和抚慰,这也是黑胶的一大魅力。

在这张布列顿指挥英国弦乐的黑胶,迪卡的弦乐是非常锐利的,弦乐群优美而绵密。一片一片的,而埃尔佳那首节奏变化非常快速。而布列顿自己指挥自己的《简单交响曲》动态非常凌厉,提琴擦弦质感异常强烈。要想领略康斯泰勃尔笔下的优美英国田园风光,领略优美如画的英国音乐,你一定要听听这张唱片,即使是CD也好。在这张唱片里,布列顿分别指挥了PURCELL、ELGAR、DELIUS、BRIDGE和他自己的作品。这是大迪卡名盘。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8-4 21:0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8-4 21:04:0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知道贝多芬的有编号的第一部作品是什么吗?可能会令很多朋友大跌眼镜,竟然是贝多芬的第一号钢琴三重奏。

贝多芬是海顿的学生,但是大家知道海顿为什么要收贝多芬为徒吗?就是因为海顿看了乐圣的这些早期钢琴三重奏。那是象莫扎特一样充满美妙乐思的。而贝多芬也是因为他的钢琴三重奏而登上世界的音乐舞台的。

贝大师一生一共写了七首钢琴三重奏,此种组合(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所写的作品,还有其他一些作品。贝大师最有名的钢琴三重奏主要有两部。《D大调第5号三重奏,Op70 No.1》,其第二乐章源自贝多芬所构思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的女巫场景,因此这部作品被称为《幽灵》,这部作品既富于戏剧性而又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愫。《降B大调第7号三重奏,Op.97》,也称作《大公三重奏》。因为这部作品是贝多芬献给他的赞助者又是学生鲁道夫公爵的。这部作品距离贝多芬创作第一钢琴三重奏已经将近20年。是贝多芬非常成熟的作品。贝多芬的音乐想象,无论诗人的意蕴或作品精致绝妙的格局在此都达到高峰。。。。。。

家喻户晓的美艺三重奏就不详细介绍了。他们在立体声时代录过两套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分别是65年和81年的,60年代的录音充满青春气息,这套LP就是。小提琴非常轻盈自如,大提琴如行云流水,钢琴铿锵有力。听室内乐,LP无疑是具有较大优势的,如果你对音质不在乎而专注于音乐就无所谓。而美艺三重奏的第二套录音录于81年,较为深沉老成。

要探索贝多芬的创作历程,除了那些狂飙突进的交响曲外,贝多芬这些室内乐更能反映乐圣感情缠绵的内心世界和那颗高贵的心灵。。。。。

听这套唱片,令人不觉感慨:不管是LP还是CD,飞利浦的室内乐都是极其出色的!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8-4 21:0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8-4 21:06:48 | 只看该作者
harmoania mundi是法国最大的唱片公司。该公司成立于50年代,以制作管风琴等巴洛克音乐而著名,也是这样起家的。《La Folia》这张TAS名盘是harmoania mundi在80年代初制作的。制作这张名盘主要与harmoania mundi的老板娘Coutaz太太、音乐家Gregorio Paniaqua、录音师Francois Pontefract有关。

《La Folia》佛丽亚舞曲是起源于17世纪的葡萄牙的流行舞曲,年代离今天非常久远了。佛丽亚舞曲虽然起源于葡萄牙,但它在欧洲各地都广为流传,并具有许多各种色彩的变奏和发展。这是一张非常刺激的佛丽亚舞曲打击乐。音乐包括许许多多的不同乐器。有鼓、铃和其它多姿多彩的新奇乐器。这虽然是打击乐,热闹非凡,但却是有主旋律的,这个主题非常优美,自始至终贯穿于整部佛丽亚舞曲。而打击乐器的灵活运用,又使得这部作品非常刺激。总的来说:这张TAS名片是非常考验器材的动态、分析力和层次感的。当初Gregorio Paniaqua提出录制这张唱片,就是别出心裁,炮制一张独具特色的唱片。所以选了佛丽亚舞曲这个题材。这个曲目确实够夸张。而录音师Francois Pontefract又意外录了很多奇里古怪的声音,象摩托车的声音、割草机的声音。后期剪辑的时候,他们又突发奇想,在这张唱片里保留了这些非常HIFI和夸张的声音,这些声音录得特别自然。

而这张LP的封面也很有特色,它是西班牙画家戈雅的作品。当时Coutaz太太是设计师,负责唱片的策划和很多方面的设计。因为在美术馆对这幅画印象深刻,就选来作为唱片的封面了。

今天,Coutaz太太、音乐家Gregorio Paniaqua、录音师Francois Pontefract虽然都已分道扬镳,但他们曾一起制作了这张《La Folia》佛丽亚舞曲。这张唱片也见证了harmoania mundi的一段历史。这张唱片我们通俗叫它为《狗头》,今天也有CD发行。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8-4 21:14: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8-4 21:16:46 | 只看该作者
这套LP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1974年逝世时EMI出的纪念版,纪念一代小提琴家中的天皇巨星。这套LP包括了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EMI的最杰出演绎:像贝多芬(克鲁伊坦)和勃拉姆斯(克莱姆配勒)、西贝柳斯等著名作品。就从大师的一个小故事开始吧。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是中国人的好朋友。有一次他来我国演出和访问,临走时他请一直陪伴他的翻译帮他挑一顶帽子。那位翻译当然义不容辞,就挑了一顶很漂亮的帽子。当他把帽子交给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却说:这是赠给你留念的。由此可见: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是一个心地很善良的人,富于人情味,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也反映到他演绎的一些作品里,格高品自奇。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1908-1974)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1908年生于俄国的敖德萨,12岁就开始登台演出,1926年在敖德萨音乐学院毕业。19岁那年得到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邀请,与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他的协奏曲,使大卫很快就在国内取得声誉。1934年,这时他才26岁,他已经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任该校教师。1945年,奥伊斯特拉赫出访美国,盛况空前,有7000多人等候购票,他的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在美国,著名艺术大师克莱斯勒、弗朗西斯卡蒂、埃尔曼、斯特恩、米尔斯坦等人都赶到卡内基音乐大厅聆听他的演奏。

提到最著名的小提琴家,有几位我特别喜欢。他们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海菲兹、米尔斯坦和格罗密欧等等小提琴家。海菲兹冷傲,小提琴演奏技巧无懈可击。米尔斯坦优雅而且自我风格超然。格罗密欧高贵,音色华丽。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追求作品的雄伟构架与浪漫抒情的完美结合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极具诗意,富于灵感。他追求崇高、伟岸而不盛气凌人;他追求抒情和浪漫但不滥情,也不陶醉于孤芳自赏。他的演奏经常表现出宏伟壮观、气象万千的气魄,那雄浑而舍我其谁的磅礴气势会令每一个聆听者感到无比震撼(像他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他的发音高贵而优美动人,优美曼妙的歌唱性也是他的小提琴演奏艺术的一大特点。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富于抒情性,善于表现内心的深厚情感,如同深情的阳光一般,温暖人心。他在表现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性方面具有无限的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人无完人,也有人说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技术不够完美,因此他没有留下巴赫无伴奏的全曲录音,这是无数巴赫小无迷深感遗憾的。

谈谈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苏格兰幻想曲》和海菲兹的同曲目的比较。历来大家都公认这部作品只属于海菲兹,其他人根本上无法与海菲兹相提并论。其实大卫的版本也是非常出色的。有人认为大卫在拉这部作品时技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客观地说,在纯技术方面海菲兹是占优的。但在音乐性方面,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无疑弥补了一些不足。深情、忘我、热情,他那甜美、纯净的音色和激动人心的感情已经使这部作品的演绎超越了纯技巧,从而成为经典。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9:21, Processed in 0.043901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