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8553

查看

5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ecords33

13#
发表于 2013-9-5 12:47:4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真挚的烧友情节,赞!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3-9-5 14:55:34 | 只看该作者
全是经典好器材......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3-9-5 15:51:44 | 只看该作者
一定找个机会去合肥拜听深造下黑胶。王兄、蒋鹏兄等。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3-9-5 16:08:26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大动作啊!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3-9-5 17:05:43 | 只看该作者
多年前访问过王老师,黄师傅什么时候去学习。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3-9-5 19:56:18 | 只看该作者
从一个经典到另一个经典...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3-9-5 20:19:43 | 只看该作者
5年前在顺德听这一套质感出奇的好!场面、能量印象相当深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3-9-6 06:3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3-9-6 06:36 编辑

回复 ssound 的帖子

        ssound 兄过奖了,大家实在不敢当。之前我在《高保真音响》写过一篇拙文,有关Mark levinson 的心得。转载一下,请同好指正。至于 Cello 和金嗓子均衡器的比较可能要等器材就位试听之后再行汇报了。谢谢!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3-9-6 06:4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23-9-1 18:03 编辑

                                         传奇的Mark Levison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



       一直是MARK LEVINSON的簇拥,对老的器材更喜欢一些。不久前,前级放大器和唱头放大器都做了调整。不过这次升级是“倒退式”的。之所以说"倒退式"是因为更换的是比No.26s&No.25s还要早10年前的产品ML-6A,随后又幸运的再次升级为ML-6B。
       ML-6系列(ML-6、ML-6A、ML-6B )是 MARK LEVINSON 最具传奇色彩的前级放大器(见图-1),Mark levinson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是音响大师Tom Colangelo在MLAS(Mark Levinson Audio System)时代的顶极作品,ML-6A系列的问世为Mark Levinson品牌在业界奠定了至高的荣誉与地位。
       Mark levinson ML-6系列是单声道分体电源的四件套的前级放大器,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设计如此的前级放大器可谓极致奢华,即使20多年后的今天ML-6系列前级放大器仍然是至尊级製作。
       Mark levinson ML-6是由Mark levinson JC-2发展而来,JC-2是身历声分体电源前级放大器,ML-6就是把JC-2进行了再分体,由原来的二分体变成为四分体,两个单声道前级主机,两个分体电源,这就是ML-6。
       Mark levinson ML-6A和6B从外观、操作以及输入输出的设置上看与ML-6没有任何不同,不同只是ML-6主机和电源面板颜色为罕有的银白色,音量控制钮的电平刻度值比较细分,这点要比音量控制钮电平刻度值粗分的ML-6A和6B受用。早期曾发售过的ML-6A尽然还有音量控制电平钮无刻度(只有off)的版本实在令人费解,因为左右声道独立的电位器要依靠刻度值来调整两个声道平衡已经不太容易。
       打开主机顶盖看电路,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电路框架构思基本是一样的,不过ML-6使用的电路模组来自于JC-2密封模组,从左至右分别是唱头RIAA放大模组、线路放大模组、稳压电源模组。ML-6A和ML-6B放弃了密封模组,採用了新设计的电路模组,新的模组为非密封设计。ML-6A和6B机箱内的佈局左侧是唱头RIAA放大模组,右边安装的是线路放大模组,两个模组之间是四隻思碧电解电容。ML-6A和6B机箱内看不到像ML-6使用的稳压电源模组,而是把稳压部分直接分别安装在唱头RIAA放大模组和线路放大模组上,我们可以看到模组顶部大块的铝合金稳压管散热板。把稳压部分直接与放大电路设计在同一模组中,其好处是稳压后的纯淨电源直送放大电路,免受因电缆或电路板传输路径的二度“污染”。不仅如此,唱头RIAA放大模组和前级放大模组由于使用各自的稳压供电,不仅提高了供电能力,模组之间供电的相互干扰也大幅度的降低了。另外,非密封模组的好处是方便检修,因此相对比较经济。而密封模组一旦有了故障必须更换整个模组,代价高昂。
       ML-6的唱头RIAA均衡放大模组共有2个型号可供选择,Phono System A3或Phono System A4E。A3和A4E都是低增益放大模组,A3的增益是33dB或39dB,A4E的增益比A3提高了5dB,两档分别是38dB或44dB。A3的输入阻抗可以切换,50kohm 或 100kohm;A4E的输入阻抗也有两档,825ohm或50kohm。ML-6的A3和A4E唱放模组都是MM放大,使用常规(中低输出)的MC唱头就需要增加20多分贝的放大。
       ML-6A和ML-6B前级放大器中的唱头RIAA均衡放大模组共有3个型号即L2\L3\L3A可供选择。L2是低增益唱放模组型号,38dB和44dB可调整。唱放模组左上角有两路红色切换开关,左边的是增益调整开关钮,开关钮置于C1时,唱放的增益为44dB;开关钮置于C2时,唱放的增益为38dB。L2唱放模组的输入阻抗有50kohm和825ohm可调,切换开关右侧的是唱放输入阻抗切换钮,开关钮置于C3时,唱放的输入阻抗为50kohm ;开关钮置于C4时,唱放的输入阻抗为为825ohm。L2唱放模组可以直接使用MM唱头,使用常规MC唱头时则需要增加20-26dB初级放大,通常使用MC唱头升压变压器进行放大,当然也可以使用有源的电路放大,例如Mark levinson JC1-AC(交流电源版)和JC1-DC(直流电池版)。现在市场出现一些高输出的MC唱头,这些输出在0.8mV以上的MC唱头可以不用初级放大,直接输入L2唱放,不过要把增益调整开关置于44dB档位元,输入阻抗置于825ohm档位。如果增益还不够,那就要把ML-6A和ML-6B线路放大模组的增益调整到26dB档位。高增益唱放模组的型号分别是L3和L3A, L3A的增益是54dB,输入阻抗825ohms;L3的增益是66dB,输入阻抗825ohms。L3和L3A增益和输入阻抗均不可调。增益66dB的L3适合使用输出范围在0.15mV-0.4mV的MC唱头;增益54dB的L3A适合使用输出0.4mV-0.6mV的MC唱头。L3和L3A的增益足以适用大多数的MC唱头,但不可调的825 ohms输入阻抗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唱头的选择范围。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在唱头放大电路部分可以说是做足了功课,这也正是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精彩之处。
       ML-6A和6B线路放大使用的都是L1放大模组,L1放大模组右边电路基板上有一个两路的蓝色(也有红色或黑色的)切换开关,它是线路放大的增益调整开关,增益开关的上方印有开关组合的增益值,共有10 dB、20 dB和26 dB三档,使用时可以根据系统的电平实际需要调整适当的增益。ML-6A和6B线路输入阻抗是10kohms。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虽然奢华,但设置非常简单,确切的说应该是非常“简约”。在可安装机架483mm宽的专业面板上只设有两个操作旋钮(一个声道)和一个LED指示灯,两个操作旋钮是音量钮和输入选择钮。输入选择的切换由波段开关直接完成,不使用继电器切换的好处是不仅避免了继电器触点电阻大,还免除了信号路径受继电器的电磁干扰问题。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子各两组,唱头输入(Phono Input)和线路输入(Line Input);直接(线路)输出(Direct output)和可调(主)输出(Adjustable output)。从ML-6的背板方向看,各端子的排列由左至右分别是:DC电源输入、主输出、线路输出、线路输入、唱头输入,接地端子位于背板的最右侧。ML-6面板LED指示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了线路输出端子和主输出端子,这个设计为临时连接其他系统提供了操作上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可惜这个功能在后续生产的ML-6A和ML-6B被取消了。 ML-6A和ML-6B背板的端子位置与ML-6的设置一样,但排列不同。ML-6A和ML-6B的背板从左至右分别是:DC电源输入、主输出、接地端子、唱头输入,线路输出、线路输入。
       ML-6的线路输入阻抗大于11.50 kohms,线路输出内阻小于600ohms,输出电平是6V。主输出内阻小于250ohms,输出电平是8V。ML-6A和ML-6B线路输入阻抗为10kohms,线路输出内阻是1200ohms,主输出内阻小于47ohms。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输出电平调整范围是0~-40dB~∞。音量电位器选用的是高等级的Penny & Giles,操作手感非常舒适。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主机的尺寸是: 宽 483mm,高51mm,深156mm(一个主机)。ML-6的主机淨重2.3kg;因为ML-6A和ML-6B唱放模组和线路模组的体积和重量都大于ML-6的密封模组,因此主机的重量也就重了一些。ML-6A和ML-6B的主机淨重2.5kg(一个主机)。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分体电源外形和尺寸是一样的。尺寸是: 宽101mm,高101mm,深269mm(一个电源)。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分体电源型号有所不同,ML-6的电源型号是ML-6 Power Supply ,连接分体电源与主机的是4芯电缆。ML-6A和ML-6B电源型号是PLS-154 Power Supply,连接主机与分体电源的是8芯电缆。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分体电源的功耗差异不大,ML-6 Power Supply是30W(一个电源),PLS-154 Power Supply是35W(一个电源)。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分体电源的重量分别是:ML-6 Power Supply是淨重2.2kg(一个电源), PLS-154 Power Supply淨重是2.4kg(一个电源)。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发售年代与价格以日本为例。ML-6发售于1979-1980年,价格为118万日元;ML-6A发售于1981-1985年,价格为196万日元;ML-6B发售于1985-1989年,价格为220万日元。ML-6中使用的唱头放大模组价格不详,ML-6A和ML-6B的唱头放大模组价格分别是:L2是40万日元(1对),L3和L3A都是60万日元(1对)。从价格上看,ML-6和ML-6A、ML-6B相差较大,而ML-6A和ML-6B的价格比较接近。ML-6A升级ML-6B所更换的是电路底板上几根镀银的铜条是代替了ML-6A的连接线缆,因此ML-6A和ML-6B的价格接近也是情理之中。
       接触过老款Mark levinson放大器的朋友都知道,它多数型号输入输出端子选用的都是瑞士Fischer产品。Fischer端子通常使用在航空航太、广播电视、军工电子、核能工业、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上。Fischer连接器不仅传输特性佳,高可靠性,而且经久耐用,其物化特性远远优于常规的音响端子。ML-6系列前级放大器信号通道採用的是Fischer 最小尺寸的101系列自锁端子,主机与电源通道採用的是Fischer 105系列端子。ML-6系列前级放大器发售至今已经30多个年头,如今其各路端子依然金光闪闪,拔插顺畅自如。Fischer信号端子唯一的缺点是不能与常规音响端子(RCA或XLR)互换使用。ML-6系列前级放大器在使用常规的成品音频线时必须通过转换插进行转换才能完成连接。如果没有折腾线材癖好,选择自己心仪的线材与Fischer焊接型端子直接焊需要的线材,那也就没有什么可纠结的了。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前后发行已经有30多年了,如今众多的爱乐者仍然在使用它们并为之津津乐道。港台的朋友把ML-6系列前级放大器誉为“古往今来最好的前级”。他们认为内含的是“一个超级Phono Stage”,音色具有“连管机都能够无法匹敌的厚度和空间感”。无论是ML-6, ML-6A还是ML-6B“都仍然是名列世上一流高手”……。如此的肯定与讚誉不能不让人心动。
       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品质究竟如何,声音真的有如传说的那么神奇吗?笔者也是Mark levinson的簇拥, 珍藏有MLC-1唱头、使用过No.25S(MC)唱放、No.25(MM)唱放、No.26S前级,No.20.6仍然是现役的后级。身为Mark levinson迷却一直没有机会聆听ML-6系列前级放大器,不能说不是一种缺憾。前不久机缘来临,有幸购得了一套成色不错的ML-6A,其中配置的唱放正是所想要的MM版L2模组。手上珍藏的唱头升压变压器终于可以发挥所长了。
       讨论了这么多有关ML-6系列前级放大器的问题,大家一定更关心其声音的表现。把ML-6系列三部前级集中到一起试听到时笔者的愿望,遗憾的是“愿望”暂时只能是“奢望”。因此只有选择同品牌的唱放做比较试听。趁着国庆62周年大假,约请了合肥的几位发烧友,分别拿来了Mark levinson No.25S(MC版)唱头放大器和Mark levinson No.25(MM版)唱头放大器。为了客观的试听比较,ML-6A只使用L2唱放部分,与No.25S、 No.25都接入Mark levinson 26S前级。试听的唱头是光悦玛瑙鑽石杆版、光悦升压牛。唱盘系统是DD-53AIRII气浮直驱转盘和DD-51AIRIII气浮直线循迹唱臂。
       应该说三部唱头放大器都在水准之上。No.25S、 No.25声底接近,比较之下No.25S 和No.25声线要直白一些。No.25S、 No.25塑造的乐器和人声的形体适中,No.25S在高中低频的平衡度上感觉高频微微上翘。ML-6A的声线相对No.25S和No.25表现的比较含蓄内敛,呈现出乐器和人声的形态丰盈,全频段呈现金字塔型。三部唱放在瞬态与动态方面的表现No.25S占优。安静度当然是MM版的No.25和ML-6A比较好。分析力方面No.25S略优,ML-6A也不逊色,No.25次之。反复聆听各类音乐,综合的听感ML-6A明显好于No.25S和No.25。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评述三部唱放之间的不同和差别,纯属个人的主观意识与听音习惯。同时,试听时也受系统其他器材以及听音环境的影响。一点感受记录下来与朋友们分享。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3-9-6 07:0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3-9-6 07:17 编辑

谢谢烧友们的支持!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3-9-6 07: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ock 的帖子

感谢版主的支持,感谢《极品人生》为音乐音响爱好者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再次感谢!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3-9-6 09:11: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感人的发烧历程,发烧路上这是一种鼓舞!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5:59, Processed in 0.027760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