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241391

查看

34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ecords33

169#
发表于 2015-6-8 21:57:56 | 只看该作者
MICRO SEIKI CD-M 100 真漂亮,看得出早期的产品是非常用心在做,用料足,包含了机器设计的美学元素。

点评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5-6-10 21:32

使用道具 TOP

170#
发表于 2015-7-12 09:3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1-27 16:45 编辑



       CELLO Strad Grand Master 香港发烧友称之为 “ 7 呎 ”,因为它的高度达到了 220cm。  7 呎的面板上内测上方排列着八个高音,外侧排列着八个中音,下方排列着两个低音单元。众多驱动单元使得  7 呎惊人的127分贝,SPL 峰值要比 5 呎高处7分贝!7 呎背后的喇叭接线端子与 5呎相同,不过这个三线分音的接线端子有两组,并且这两个接线端子是独立的。每租接线端子连接四个高音、四个中音和一个低音单元。当了解到 7 呎的分频器与单元的分配是这样的结果时,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 Double amati 吗!起初我看到 7呎的两组接线端子也曾怀疑过是这样的结构。因为  7 呎是紧接 AMATI 之后设计生产的。可以说 7呎就是 Double amati “ 变奏 ”!

       下图是台湾烧友们在摆位 CELLO 7 呎的情形。


       这是胡桃木外饰的 7 呎,背后有两组喇叭接线端子。


       Cello Amati 是由 cello 公司1986 委托 AR 公司设计生产的,设计思路以及使用的单元都是来源于 AR-LST ,这款 AR 单元的监听喇叭在于 1992 年停产。


       1997 年 cello 公司再度生产 AMATI ,不过 这个 AMATI 后面加了Pro 字样,即 Cello Amati Pro,单元也彻底换血,全部采用了丹拿顶级单元。


       这就是著名的 CELLO Double Amati Pro,据香港的老烧友说, CELLO 每次展示器材时,大多都是以  CELLO Double Amati Pro 扬声器系统开声演示。



       CELLO Double Amati Pro 的单元与 CELLO 7 呎的单元型号和数量都是一样的,7 呎的标称阻抗是 2 ohms,最低时 1  ohms; Amati Pro 的标称阻抗 是 4 ohms,最低 2 ohms。两者的阻抗不一样吗?实际 Double Amati Pro 和 7 呎的标称阻抗是一样的,因为 7 呎的标称阻抗是两组接线端子并联使用时的数值,当两个 Amati Pro 并连使用时也就是 2 ohms 了。  Double Amati Pro 和 7 呎的分频器基本电路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中低频的分频点,Amati Pro 是 400Hz,7 呎的是 500Hz。中高频的分频点都是 5000Hz。
       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Double Amati Pro 和 7 呎的箱体容积大小和喇叭单元的排列指向完全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71#
发表于 2015-7-12 12:47:43 | 只看该作者
漂亮

点评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5-7-14 06:59

使用道具 TOP

172#
发表于 2015-7-25 05:55: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1-27 17:09 编辑



       FM ACOUSTICS 公司成立于 1973 年,是一家从事设计生产广播级专业音响器材的瑞士厂家。上世纪 80 年代末,FM ACOUSTICS 以 Resolution Series  系列放大器开始进军 HiFi  市场。FM ACOUSTICS 凭借着超一流的品质和超一流的市场营销手段,赢得了高档音响金字塔尖的绝对地位。

       瑞士 FM Acoustics FM 222 唱头放大器发行于 1992 年,1999 年推出了改良 FM 222 的 MK II,七年后的 2006 年 6 月 FM 222 的 MK II 停产。2009 年再度升级推出了 FM 222 MKIII。下图从上至下是 FM ACOUSTICS FM 222 I / II / III 的外观,一代和二代三代明显不同,而二代三代的外观似乎没有区别,只是脚垫改为漂亮的金属脚垫了。



       自从使用 Boulder 2008 以来就一直念念不忘 FM Acoustics FM 222,贪婪的心里总是无法抑制。呵呵,好在这不是犯罪。原来计划先出掉 Boulder 2008 ,再设法寻找 FM Acoustics FM 222,转念想想为何不比较着听一听再说呢。因此封了 Boulder 2008 出让的贴子,耐心的等待购买  FM Acoustics FM 222 的机会。 目标是 MKIII 或 MKII。

       听过若干次不同型号 FM 放大器,都为后级放大器,实话说驱动力不是传说那样神奇。前不久的一次机会让我仔细的聆听了极富传奇色彩的 FM 266 前级放大器,印象极为深刻。这次试听体验也是促使我决心购买 FM 222 的催化剂。内心里还是力图争取买到 FM 222-MKIII,但我知道,MKIII 出让的几率应该是很低。一台 MKII 的机会来了,包装、说明书、配件齐全,成色非常好。没有犹豫,先拿下啦!很快物流就要送货上门了,这真如 32168 兄所言真的要 “ 左拥右抱 ” 了,呵呵。
      
       已经购买到的这台 FM ACOUSTICS FM 222-II 原包装还是比较完整干净,10 多年了保存到这样,前用家也算是一位细心之人了。



       打开包装,FM ACOUSTICS FM 222-II  说明书、240 个唱片贴标以及保用证和手套都在。



       FM ACOUSTICS FM 222-II  的分体电源比起 Boulder 2008 的电源要秀气好多呀。据说 FM 的 AC 连机的电源线都是裸线,没有电源插头的。如此昂贵的器材连个插头也不配,难道是为了方便用户自由选择安装英插、美插、欧插?还是太 “葛朗台” 了呢。 呵呵。上家给这台电源安装的是 BRYANT 带绿点医用级电源插头。



       我个人认为, FM Acoustics FM 222-II(MKIII )的面板设计是 FM Acoustics 前端设备里最好看的,按键、旋钮、手拧螺丝的调整盖板以及指示灯分布的非常协调和精致。



       FM Acoustics FM 222 222-II 的体积只有Boulder 2008 的1/4。FM 222 MKII 和电源 FM 202 的合计重量也差不多是  Boulder 2008 和电源 2000的合计重量的 1/4。我不知道是用 “ 娇小玲珑 ” 还是 “ 身轻如燕 ”  来形容它。呵呵。



       FM Acoustics FM 222-MKII 有两组平衡输入,面板最左边是输入的切换键。中间的 VERT 按键是提供 SP 单声道唱片聆听时使用的,这个功能可以让一些 78 转古董单声道唱片收藏者获得一些慰藉。FM 222-MKII 为输出 0.2mV 或输出更低的唱头(最低0.08mV),设置了增益选择,按下第三个增益按键就可以在原有 52dB 的基础上增加 10dB 获得的 62dB 增益。



        FM 222-MKII 面板上精美无比的小盖板,由两颗镀金手拧螺丝固定。盖板里面是唱头输入电容和阻抗的两组开关。



       打开 FM 222-MKII 小盖板可以看到,左边是电容调整开关,右边是阻抗调整开关,中间是可以更换的阻抗模块。从两组开关看,上个用家设定的电容是 2.2uf,阻抗设定的是180 欧姆。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唱头。
       这个 35 / 45 / 90 / 180 欧姆的阻抗模块是随机的标准模块,还有几个阻抗模块是选购的。用家可根据自己唱头参数的需要选择。通常标准模块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唱头的阻抗需求,除非你的唱头阻抗负载很高,比如 VDH 和 Clearaudio 金手指等。还有,你要使用升压牛的话,那就必须购买对应的模块了,其中有两个型号可供选择:ACC 22024 和 ACC 22029。
       不知道左右两个红色拨动开关是什么牌子的,调整时操作手感特别好。



       在市电供电系统中,由于有非线性负荷的存在,当电流流过与所加电压不呈线性关系的负荷时,就形成非正弦电流。任何周期性波形均可分解为一个基频正弦波加上许多谐波频率的正弦波。谐波频率是基频的整倍数,例如基频为50Hz,二次谐波为100Hz,三次谐波则为150Hz。因此畸变的电流波形可能有二次谐波、三次谐波……。这些谐波都会产生噪声,针对谐波噪声 FM 222-MKII 设计了特别的处理电路 NOTCH,从左向右第四按键是 NOTCH 工作和非工作选择,第五个按键是市电频率选择,50Hz 的市电选择 100Hz 档位,。60Hz 的市电选择 120Hz 档位。



       为照顾喜欢听单声道老唱片烧友, FM 222-MKII 设计有可以对应调整各厂家单声道时代的均衡曲线选择电路,以获得适当的放音曲线。



       FM 222-MKII 面板的最右边上部是 FM 用 LOGO 做的电源指示灯,下面是电源按钮。电源开关左边的按钮是相位切换开关,没有想到 FM 的平衡接法和日本器材是一致的,1 地,2 负,3 正。如果和日系放大器组合使用,那就不用切换相位,但和美系的放大器搭载,那就要转换相位了。不过 MIV 也有相位切换,因此这不是问题。



        FM 222-MKII 背后左侧是四芯的 NEUTRIK 母插座,这是电源输入口。旁边的小方口是地线的通断开关,控制感应哼声。



       电源输入口向右是唱头放大器的两个声道的输出插座。两旁边的小方口也是地线的通断开关,控制感应哼声。



       唱头放大器的系列属性、制造国以及型号都印记在 FM 222-MKII 背板的中间。



      FM 222-MKII 唱头放大器背板的右边是AB两组信号输入平衡插座,最右边是整机接地端子。



下面是 FM 222-MKII 使用手册里有关唱头输入电容和阻抗调整开关档位的示意图表。




       FM 222-MKII 除了随机的标准唱头输入阻抗模块 ACC 22018,厂家还提供其它数值的 4 个模块。这些模块基本上可以应对任何厂家任何型号的唱头。



已经请广州的朋友在香港订购这个 ACC 22029 的阻抗模块。ACC 22029 模块的阻抗有四档 75 / 100 / 300 / 47K,前三档可以直接使用 MC 唱头,47K 档用 MC+ 升压牛。OK!



       在坛子里搜索到了天天发烧兄的帖子。从他上传图片看,模块上标注的最低两档阻值是 7.5Ω 和 10Ω,这两个阻值是针对超低内阻的唱头而定做的(比如,KONDO IO-J /  IO-M / 1Ω;Audio Note 的 IO-gold / IO-limited / IO type I / IO type II / 都是1ΩBenz Micro Ebony TR / 1ΩSupex SDX-1100 R / 1.5Ω )  。FM 声称,除了额定数值的 5 个模块,厂家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定做指定数值的模块。挺不错的服务。




      FM 222-MKII 内部四个方形的黑色模块是唱头放大器的核心元件。整机采用真正的全平衡、纯 A 类的无负反馈电路,共模抑制(Common Made Rejection Ratio)使得信噪比达 110dB(FM 222 是 100dB)!厂家声称,FM 222-MKII 的平衡电路可以连接几百米的信号线仍然可以保证最高的信噪比。这也是信息量超丰富的基础所在。我们都知道,动圈唱头的输出电压都非常低,通常在 0.1mV-0.5mV 之间。要使唱头信号有足够的电压驱动后端放大器,唱头的初级放大和等化放大的放大倍数需要一万倍左右!因此,放大过程中极其微小的噪声最终都会被放大近万倍,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唱头放大器采用平衡电路是最好的解决噪声办法。我使用的 cello P-100、P-101 、2008 以及 FM 222-MKII 都是采用了全平衡电路。不过 FM 222-MKII 的噪声是最小的,其信噪比完全可和高电平的 CD 机媲美。


       下面三张照片是 FM ACOUSTICS FM 222-MKII 唱头放大器的内部照片。右上角蓝色的小方块可能是控制电源输入端开关的继电器。除此以外,所有的音频信号通道的切换都是用机械开关完成的,Cello MIV 和 SUITE 也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转换方式虽然不能实现遥控操作,但对音频信号的干扰外来因素完全排出了。这点是我非常喜欢的。



       FM ACOUSTICS FM 222-MKII 连续工作 5-6 小时后,用手触摸机身几乎没有热量。两个稳压管紧贴背板,热量散发的效率很高。



       FM ACOUSTICS FM 202 电源侧面有调整市电输入电压的拨动开关,100-240V 可调。整机功耗 15VA。四个方梯形的橡胶脚垫比较柔软,放置在器材架隔板上不宜滑动。
       从 FM 222-MKII 的分体电源的设计的规模看,FM 222-MKII 并非强调强力供电,而是注重电源的高度纯净。作为电压放大设备,其思路无疑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放置 FM 222-MKII , 需要重新拆装器材架,调整隔板之间高度。迁移唱盘、拆下接线和气路等等,折腾了大半天。



      下午 3 点左右 FM 222-MKII 终于就位!为了给 2008 有一定的散热空间,在 222 MKII 下面垫了 5 个红木圆垫子。FM 222-MKII 下面脚垫是五个,这让我想起 20 年前使用的 LUXMAN 570X’s 也是五个脚垫。LUXMAN 570X’s 机箱内的中间是电源变压器,为了减低震动,在底板中间的下面安装了一个脚垫。作为质量较轻唱头放大器,FM 222-MKII 也在底板中间加装一个脚垫,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底板的 “ 鼓皮效应 ” 带来的震动,让内部电路更加安静的工作。



       左拥右抱, Boulder 2008 、FM Acoustics FM 222-MKII 同处一室!



系统全景。听了一个上午,明天写听感。先概括一个字 —— 棒!



      听了差不多两三天了,简单和大家汇报一下听感。

       FM 222-MKII 开声后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相位的精确性,应该说在我听过有限的器材里,它是无与伦比的。精准的相位表现在准确和稳定的乐器位置以及乐器分布构成的声场上,这让聆听者更加接近录音现场。以前常听 MELKUS 演绎 Corelli 第六小提琴奏鸣曲,此曲有两件乐器,另一件是大提琴。小提琴所在位置是在左边的 1/2 处略偏左,大提琴在右边的 1/2 处,两位演奏者的位置始终略有些瓢泼不定(有些模糊),我一直以为是录音问题。太喜欢这个曲子和演绎,因此试听 FM 222-MKII 也急切的播放此碟,小提琴奏出第一乐句,就让我惊呆了,演奏者位置的清晰稳定可以说前所未有,大提琴也然!之后试听了Horowitz in Moscow 里的 Liszt:Soirées de Vienne: 9 Valses-Caprices after Schubert,还有 Carreras 领唱的 Ariel Ramirez Misa Criolla 等曲目,都完美的表现出相位精确这一特质。这是其一。

       再一点就是信息量,FM 222-MKII 解读的信息量也是我听过的唱放的 NO.1(MKIII,223 会更好)。乐器和人声的质感(音品)与信息量(或者说分析力也可)是正比关系,信息量越大乐器和人声的质感越强。前面试听曲目中的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和人声的质感表现,比较以前的听感要更加强烈和真实。

       第三点是完美的频宽。FM 222-MKII 频宽也是一流的,这一点也是信息量的丰富的必要条件。之所以说完美的频宽,就是光有频宽还不行,还必须要极低的失真。有量还要有质。这点 FM 222-MKII 做的堪称完美!具体表现在听感上,呈现出的是洁净的透明,柔和的细腻。

       硬要给 FM 222-MKII 挑刺,那就是在极低频段的密度上略略欠一丁点。这一点在薄声的系统上可能会稍有一点,在常规系统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还要挑 FM ACOUSTICS 缺点的话那就是太贵了,呵呵。购买和使用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使用之后感觉还是物有所值的,不得不承认 FM ACOUSTICS 其音质的确是一流的,好的声音品质会让你逐渐接受它的价格。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 FM ACOUSTICS 的价格和品质。据 FM ACOUSTICS 的用户档案透露,大指挥家英巴尔(Eliahu Inbal),已故大指挥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还有大提琴家马友友(YoYo Ma) 等不少音乐家都是 FM ACOUSTICS 的用家。在经济容许的情况下,能够拥有 FM ACOUSTICS 是愉快和幸福的!


       MELKUS 演绎的 Corelli 小提琴奏鸣曲全集,非常喜欢的版本。每次试音总少不了的曲目。



      Horowitz in Moscow 和 Carreras 领唱的 Ariel Ramirez Misa Criolla 都是早期的数码录音,黑胶系统播放并没有所谓数码声的生硬感。FM 222-MKII 不仅准确的表现除了钢琴和人声的质感,同时把两个不同的空间氛围呈现的如同置身于其中。


      2015.12.3  使用 FM-222MKII 有一段时间了,十分喜欢她的音质。因为标准配置输入阻抗插卡只能使用 MC 放大,喜欢使用升压牛的我当然希望再用升压牛+ FM-222MKII 的表现。委托广州苏兄半年前在香港订购了 FM ACC 22029 阻抗模块,这个插卡也有 4 档阻抗选择,可以切换 47K 的 MM 输入档,这样就能够使用升压牛了。


      这次去香港顺便去了位于中环士丹利街 11 号 The sound chamber 公司,取回这个小小插卡。



      The sound chamber 公司在 21楼。



       The sound chamber 公司陈列室一角。


      3000 多港币的阻抗模块,阻抗标注的贴纸印刷制作的太简易了一些。这个模块是唱放 200 系列通用的,FM 222的一代、二代、三代以及 FM 223都是使用这个模块系列。 周末准备试听这个 ACC 22029 模块。


      2015.12.21。上周末忙些杂事,耽搁了。今天午饭后便打开了FM 222MKII 的小盖板,拆下原有的随机标准模块。


      每个模块都是 14个镀金插脚,模块里面有两个声道对称的三对共 6 枚电阻,中间上下两个脚是空的。通过拨动开关的串并组合构成四组输入阻抗。   


      更换上有 47K 阻抗的档位的 ACC 22029 模块。


      电容组合钮统统 UP,阻抗组合钮也统统 UP。OK 调整完毕。 接上升压牛,可以试听啦。


     开机,有不小的哼声。调整接地哼声降了不少,但安静度还是不够,究其原因,应该是 FM 222MKII 放置在金嗓子电分上,唱放的信号输入端正好在 F-25 电分电源变压器位置上形成的干扰。看来器材架的隔层和柱杆的高度都要调整了,这一时三刻还解决不了。虽说有哼声干扰,但接了升压牛后的声音质感非常好。待器材架调整好后再行试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73#
发表于 2015-8-15 12:3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1-27 17:17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74#
发表于 2015-8-30 07:13:25 | 只看该作者
有空就过来吸点毒,呵呵!
一个真正有思想的音响玩家,无论深度、广度、精度,都到了非常高的层次,自愧不如啊!
想要玩好音响,这里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有奇花异草,更有参天大树!
严谨、细致、扎实、一丝不苟,发烧友的本质,这里全有了!

点评

谢谢二位褒奖和鼓励,欢迎多交流。  发表于 2015-9-1 18:13
一个真正有思想的音响玩家,无论深度、广度、精度,都到了非常高的层次... ... 特别赞赏楼主这句话!  发表于 2015-8-30 16:42

使用道具 TOP

175#
发表于 2015-9-1 20:57:44 | 只看该作者
王兄玩得真爽,2歐阻抗的音箱對功放是殘酷的考驗,最好別低於4歐,王兄三思。

使用道具 TOP

176#
发表于 2015-9-15 09:56:07 | 只看该作者

电子分频篇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21-5-5 17:08 编辑


      有关电分已在本贴163#的双功放驱篇以及尝试丹拿至尊的电子分音的帖子中探讨过。完成了双功放驱动之后又琢磨起电分的事了,于是开始四处寻找电子分频器。
      找到一台 FM 的电分,兴奋不已,与卖家沟通下来,还是放弃了。原因是这台 FM 236MKII 是两路电分,另外随机的分频卡的频率点也不合适。 深入了解之下才知道 FM 236 / 3-4 是 3-4 路的电分,可惜这两款非常难找,可能缘分还没到吧。回过头来再来寻找 Accuphase 的电分 F-25,似乎比较实际一些。


      F-25 两路的常见,三路的在二手市场上相对少见一些,多处寻找无果。一次在与天津交响乐团一位朋友聊音响时,无心提及到电分一事,在他留心之下,意外的帮助我找到了一台三路的 F-25。更为巧合的是,这台三路的 F-25 两张分频卡正好和我需要的 500Hz 和 5000Hz 两个分频点。呵呵运气还不错,真是有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思啦。



      日本金嗓子 Accuphase 电子分频器 有 F 和 DF 两个系列, F 系列是模拟电路的,DF 系列是数字电路的。因为不玩数字系统,因此数字电分 DF-35、45、55 都不在考虑范围了。
      以下是金嗓子 6 个型号 HiFi 模拟电子分频器发行的年代以及日元售价。
      1976年8月发售的 F-5 定价 150000 日元;1981年8月发售的 F-15 定价 200000 日元;1987年6月发售的 F-15L 定价 230000 日元;1992年12月发售的 F-25 定价 360000 日元(2 WAY); 441000-490000 日元(3 WAY); 550000-615750 日元(4 WAY);1997年5月发售的 F-20 定价 230000 日元; 2001年2月发售的 F-25V 定价 390000 日元(2 WAY)。另外和 F-25V 同步发售的还有一个特别型号 F-25VM,这是专为 JBL 多路扬声器设计的,世面较为少见。
      在 Accuphase 6 个型号的模拟电分中, Accuphase F-25 算是模拟电分顶级制作,其工艺非常精美。F-25V 是 F-25 的终极版,外凸的插卡面板设计反而没有 F-25 美观(个人观点),不过 F-25V 的电平调整设计的比 F-25 更周全一些,F-25 电平调整每步为 1dB,F-25V 电平调整 -20db 至 -8db 每步也是 1db,而 -80db 每步则为 0.5db,这样各频段之间平衡可以调整的更精确细致一些。还有,线路放大器单元 LA-25V 要比 LA-25 内部多设置了一个 10dB 增益开关,如果各频段单元的灵敏度差异较大,此增益开关就可以做初级调整了。





       Accuphase F-25 的 AC 电源线固定的,F-25V 是 IEC 电源插座,用户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电源线,多了个玩点。另外,平衡插座,F-25 是明装款,F-25V是暗装款。还有 F-25 的 NORMAL / SUB WOOFER 切换开关在 2 个RCA 中间,F-25V 将 这个开关移到了下面,与平衡非平衡开关平行。 其方面两部机基本相同。




      厂家为 Accuphase F-25 设计了 21 不同频率的分频卡,以供用户选择。这 21 个分频卡的频率由 70Hz 至 12500Hz,详细见从 F-25 使用手册上截图的表格。



      通常情况下,这些分频卡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路数、不同分频点扬声器的分频使用。极为苛刻的用户厂家可以为其要求的频率特别定制。在 HiFido 网上见过 50Hz 的分频卡,厂家列表中肯定没有这个型号,一定是定制品。



      早期的 Accuphase F-25 RCA 端子都是镀铑的,由于成本太高,中后期的 F-25 RCA 端子都改镀金了。
  

      即将收到的 Accuphase F-25 并不是为 CELLO 5 呎买的,而是为以后的四分体喇叭所准备的。当然可以先在 CELLO 5 呎上试一试,不过只能用 500Hz 一个分频点了,因为现在只有两套后级放大器,呵呵。购买的这台 Accuphase F-25 估计国庆节前能够运达,待接入系统试听后再向大家汇报!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9 月 17 日,中午接卖家电话,明天 Accuphase F-25 发货,3-4 天即可收到。
      在收到 F-25 之前的这几天,先把对信号线调整一下,做好准备。除了CELLO 放大器系统之间需要的 FISCHER S104 专用平衡插之外, Accuphase F-25 介入需要增加一些 XLR 公母插,已经购买好了三对瑞士纽雀克平衡插以及标示左右声道的色环。





      今天焊接 4 对平衡线,由于要先拆下部分插头,再更换插头,所以差不多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下面这对 FISCHER —— FISCHER 用于前级 SUITE 至均衡 MIV。



      下面这对 XLR —— FISCHER 用于均衡 MIV 至电分 Accuphase F-25。


      下面这 2 对 XLR —— FISCHER 用于电分 Accuphase F-25 至 2 套 Performance II 后级放大器。


      2015 年 9 月2 0 日, 昨天德邦已经通知 Accuphase F-25 已经到了,今天上午去德邦刚刚提货回来。挺好的双层包装。



      日本 Hi-Fi Do 的双层包装,非常安全。


      这台 Accuphase F-25 成色非常好。前用家已经把 500Hz 和 5000Hz 两张分频卡安装就位,我就不用为找卡而费神了。之前是东寻西找无头绪,现在有点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如果将来 DIY 喇叭系统再赠加一个超低频分频点,整个插卡要向右移动 2 格。


      贴在 Accuphase F-25 侧翼的条形码记录了这台机器在入 HiFiDO 之后所有的信息,品质是有保证的。



      这台 Accuphase F-25 背板上的插座都是镀铑的,应该是较早期的版本。



      这是日本本土的机型,电源电压 100V,内部跳线可以设置为 220V。明天打开机器看看如何调整。


       2015 年 9 月 2 1 日,今天可谓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好天气,玩音响听音乐好心情。Accuphase F-25 和与电分有关的信号线已经准备就绪,就将接入系统。



      从单功放驱动到双功放全频驱动,从双功放全频驱动再到电分驱动,声音在变化,理解也随之改变。这是一个不间断的愉快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器材架不够用,只好暂时先把 Boulder 2008 请下架来。将 Accuphase F-25 放置在原 Boulder 2008 的位置。最后 FM 222MKII 再置于 F-25 之上。





      由于只用了两套后级放大器,实际试听时是要将安装有 5000 Hz 的 DN-25 以及 LA-25 两个插卡从 F-25 抽出(使尾部的排插脱离主机的排插座),否则 5000Hz 以上的信号就被切除(送至另一路输出端子),高音单元也就发不了声啦。将来有机会再入一套 Performance II 放大器,Accuphase F-25就可以做 3WAY 工作啦!




      整个系统驱动顺序是:唱头——唱放——前级——均衡——电分——功放——扬声器。下图是电分 F-25 的背板,由均衡送来的信号输入左侧的平衡端子,右侧的是分频后的中高频和低频输出。



      左声道的两组后级放大器。下面一组是驱动低频单元放大器,上面一组是驱动中高频单元的。



      同样,右声道的两组后级放大器。下面一组是驱动低频单元放大器,上面一组是驱动中高频单元的。



      先拆线,再接线。检查两遍,没啥问题,逐一打开电源。10 分钟后开始调整分频后的电平。为了避免均衡器对电分电平的影响,调整时先将 MIV 的 6 个频率点都置于 “ 0 ” 。首先把中高频和低频的电平钮都置于 0dB 试听,感觉中高频的量感偏多。低频电平不动,中高频的电平每降低 1dB 试听一次,当中高频电平调整在 -2dB 或 -3dB 时,中高频和低频基本平衡了。国庆期间再用 CD 频率测试碟,结合 MIV 进一步调整。
      这里不是 100% 的电分,而是电分和功分结合的驱动。从拆线接线和电平调整,前后折腾了 2 个多小时,梦想了近 20 年的电分终于开声啦!


      器材通电约 30 分钟,系统逐渐进入状态,给我第一印象是动力强劲很多。试听了一些弦乐作品,透明度和细节有了惊人的提高;中低频厚暖宽松,非常自燃;索尔蒂的《轻骑兵序曲》管弦乐的声场十分开阔,规模感以及动态对比大了很多,这些表现与电分的功放效率提高有直接因果关系。


      手上正好有了卡钦演奏的巴托克和拉威尔钢协的 DECCA ED1 和 LINN RECUT 重刻的发烧片,就此 PK 一把。
      从唱纹宽度看 LINN RECUT 要宽一些,DECCA ED1 要略窄一点。但是,刻纹的深度 DECCA ED1 明显要比 LINN RECUT 刻的深。试听结果是 DECCA ED1 动态约优于 LINN RECUT 15%,质感也要强于 LINN RECUT。而 LINN RECUT 似乎更注重细腻感,输出电平设定也低于 DECCA ED1。
      总体上,就这两张唱片而言还是 DECCA ED1 好过 LINN RECUT 不少。以前也数次试听这两张 LP,差别也是有的,不过没有在电分驱动试听对比下差别这么明显。


       音响大家庭又增加了 “ 新成员 Accuphase F-25 ” ,再来个 “ 合家福 ” ,算是 CELLO AUDIO 为主体系统的 2 周年纪念吧!





      2016.6.5.  “卡满为快”......又购入一台满卡的(4WAY) Accuphase F-25 电子分频器。这是因为又有了建立单声道电子分频系统的设想:用 2 台 F-25 做单声道电子分频。MIV 每个声道可以 2 路平衡输出给 F-25 ,这是考虑将来用 2 套 Performance II 驱动四分体扬声器系统的低频单元(毎声道 6 只低频单元,每套 PII 驱动 3 只单元 ),这样 F-25 可以两路输出相同的信号给 2 套 PII,以此可以保障低频单元充足的驱动力。电分采用单声道工作,分离度、动态特性等反面也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新购入的 这台 F-25 的 3 张分频卡分别是 100Hz、500Hz、2500Hz。2500Hz 我用不上,还要找一张 5000Hz 的卡就能进行 3WAY 单声道驱动啦,又是个艰巨的任务。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下面的框图是 MIV 左右声道分别 2 路平衡输出至 2 台 Accuphase F-25,F-25 再三路输出至 4 套 PII 分别驱动高音、中音、低音。其中,每声道低音低音分为 2 组,每组 3 个单元分别由 2 套 PII 驱动。



      除了上图的 MIV 单声道双线输入 Accuphase F-25,也可以先单线输入 F-25 的 L  或 R 的 IN,然后再由 IN 端并联的公头输出至  L  或 R 的 IN,这样两个声道都获得了相同的信号。有点绕口,看一下图片箭头所示就清楚了。



      前一台 Accuphase F-25 没有说明书。阅读第二台 F-25 的原装说明书,厂家说明了连机的电源线两插头的电源极性。这就方便多了,不用再去测试电源线的相位啦。我把火线的一边贴上红色的标志,使用时非常方便。



      早期的金嗓子电源线都是连机线,电源线的插头都是两线插。那么如果判断电源插头的极性呢?




      2016.07.04,这两天一直和刚购入 Accuphase F-25 电分的广州 SU 兄微信交流有关 F-25 使用方法。SU 兄的 F-25 也是 4WAY,在问及分频卡时得知其中一卡是 FB-5000,虽然他用不上此卡,张口索取还是很不好意思。善解人意的 SU 兄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要求。这里要拱手叩谢啦! 下图是 SU 兄发来的 FB-5000 照片。



      清一色的日本 RIKEN 理研 RMG 镀金电阻,用料上成。



      2016.07.05,已经收到 FB-5000 分频卡,打开 DN-25,主板和插卡来个合影。将卡插入两路镀金排插端子,三枚螺丝安装完毕。至此,双 F-25  3WAY 电子分频配置算是完成啦!







      购入的第二台 Accuphase F-25 和之前的一台一样,都是来自日本,电源电压都是设置在 100V。趁着安装分频卡,顺便把机器打开,把电压调整为 220V。因为没有拆解金嗓子机器的经验,在仔细观察后才敢动手。变压器初级跳线都在机器内部,调整实在是不方便。不过电源电压的调整也就是一回,从安全考虑这样设计也是对的。



      上图是 Accuphase F-25 电源 AC 100V 的接线状态,下图是调整为 AC 220V 的接线状态。Accuphase F-25 机箱内的变压器通过跳线可以适用 4 种电源电压输入,这 4 种电源分别是 AC 100V、117V、220V、240V。



      顺便把电源电压的跳线列表出来,方便以后玩 Accuphase F-25 电分的朋友调整电压参考。

1#
2#
3#
4#
5#
100V
  WHT-GRY(白+灰)  BLU(蓝)                 ---------      RED (红)  YEL-ORG(黄+橙)
117V
  WHT-GRY(白+灰)  BLU(蓝)  ---------  YEL-ORG(黄+橙)  RED(红)
220V
  WHT(白)  BLU(蓝)  YEL-GRY(黄+灰)   RED(红)  ORG(橙)
240V
  WHT(白)  BLU(蓝)  YEL-GRY(黄+灰)  ORG(橙)  RED(红)

      厂家在说明书上标称 Accuphase F-25 电子分频器的整机功耗为 32W。实际测试(空载,无信号输入输出) 4WAY 时 39W;3WAY 时 32W;3WAY 时 18W。从功耗的测试结果看,厂家的标称功耗取的是中间值。



      调整电压时顺便把机器内外都清洁一番,明天插卡试听。



      接下来计划购买 Accuphase F-25 的插卡 DN-25 和 LA-25 各一件,还有 FB-100 分频卡一张。把第一台 3WAY 的 F-25 扩充为  4WAY。完成双路单声道电子分频器的准备工作。



      2016.11.11.  求购了近一年,今天终于收到  Accuphase F-25 的插卡 DN-25 和 LA-25 各一件,完成了 2 套  Accuphase F-25 的  4WAY 的基本配置计划!最后就缺一张 100Hz 的 FB-100 分频卡了。



      非常遗憾,刚购入的  Accuphase F-25 的插卡 DN-25 和 LA-25 经过上机试用都有故障,只得退回卖家。一次失败的经历!



      2017.05.25.  提供努力最终还是购买到了成色与状态都非常好的插卡 DN-25 和 LA-25。 算是完成了单声道四路电子分频器的配置。




      2016.12.06.  今天抽空给 Accuphase F-25 焊了一对单声道信号跳线。准备这个周末把两台 F-25 接入系统,试听一下两路电分单声道会给系统带来怎样的效果。



      把焊好了的信号跳线试着接在 F-25 上,看上去还挺好看的。









      2017.7.20  近日购得一张原装的金嗓子F-25 的 FB-100分频卡, 完成了单声道 4 路 3 分频的全部分频卡的配置。三个分频点分别是:5000Hz,500Hz;100Hz。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77#
发表于 2015-9-15 11:22: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兄台的分享,在下也是Cello 的使用者,不过不敢用五尺或七尺,只是用了Wilson 的 Alexia.

使用道具 TOP

178#
发表于 2015-10-8 23:52:00 | 只看该作者
王兄用了电分之后音箱内部的分频器甩开了吗?

使用道具 TOP

179#
发表于 2015-10-9 16:29:30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的大工程啊!

使用道具 TOP

180#
发表于 2015-10-10 14:42:37 | 只看该作者
我只觉得好复杂,不过,恭喜靓声~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5 13:40, Processed in 0.407130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