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0539

查看

21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西湖肥妹88

37#
发表于 2012-9-15 18:54:49 | 只看该作者
肥妹兄联发几弹啥意思?

点评

鸡动,肥妹是真的鸡动料^_^  发表于 2012-9-15 18:59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2-9-15 19:01:21 | 只看该作者
苹果老这样!烦!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2-9-15 19:07:0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他只喜欢此类唱片,那可应该恭喜他了,因为只为一人而活的人是简单的,也是比较容易达到自己要求的。 ...
西湖肥妹88 发表于 2012-9-15 18:39

关键是这哥们喜欢的多了,他也喜欢新录音,哈哈。
不过,后来这哥们调整下来的系统还是很正路大气的,重量感尤其印象深刻。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2-9-15 19:12:06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这哥们喜欢的多了,他也喜欢新录音,哈哈。
不过,后来这哥们调整下来的系统还是很正路大气的,重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9-15 19:07


恭喜恭喜了,当系统调整到一种境界之后,就会发现所有唱片的特点了,能评判到唱片的点点滴滴之后的系统才是真正厉害所在啊!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2-9-15 19:22:15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恭喜了,当系统调整到一种境界之后,就会发现所有唱片的特点了,能评判到唱片的点点滴滴之后的系统 ...
西湖肥妹88 发表于 2012-9-15 19:12

这哥们的系统我经常提到:拜识通前级+4B+7B推PMC MB2,音源AA转盘加解码,线材基本天仙配、意大利ART,仅线材花了20来万。这对MB2目前俺认为是听到的中间表现最好的。


点评

  发表于 2012-9-15 19:46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2-9-15 19:5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西湖肥妹88 的帖子

我也是第一类的小系统,但就极不喜欢童小姐的唱片,因看了枪文也买了一只,只听了四首就不再听了,现在那东西不知放那了,听来总感觉极不自然。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2-9-15 21:56:1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带自己熟悉的CD去试听好,但不能以这去判断器材的好坏,只能讲适合吾适合你听,因为每个人对声音的要求毕竟不一样,喜欢的音乐也不一样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2-9-15 22:49:21 | 只看该作者
曾经有位哥们,爱好历史录音,调整系统很有段时间爱用历史录音的重放来作为参考标准,肥妹兄咋看?我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9-15 18:22


我觉得这办法不错啊。历史录音对系统的基本素质特别敏感;不过到一定水平之上的系统,追求延伸、味道、贵气之类,就难以用历史录音判断了。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2-9-16 00:31:05 | 只看该作者
小系统对大系统如是说:面对弦乐群的规模感,说音场不够开阔,赞同吗?把童丽放大到“喉咙出声”,对吗?能反映小提琴演奏的颤音、把位、揉弦,却说没有质感和送香味,认同吗?把钢琴的琴腔共鸣声说成形体大,同意吗?成团层层出现的低音,说低音不够足,可信吗?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2-9-16 01:4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淡忘 于 2012-9-16 02:01 编辑

肥妹同学,果然是到处吸毒的人。你的系统太好了就别出来欺负我们这些穷苦的大众同学了!
哇哈哈。。。
其实小系统也好大系统也好,都是主人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
有的朋友钱比较多器材也好,但声音大多比较一般没有特点。
而小系统的朋友大多喜欢听人声,小品之类。因菜而定系统而已
但玩得好的系统是有灵魂的,这灵魂就是主人对音乐和器材的认识而出现的表现。
我自己体会是这样,初烧时是为了听器材而买唱片,到中烧就是以唱片来听器材,
到往上一点是真实乐器的标准来判断器材的好坏。但很多人不会以这一点来决定
器材的搭配,只用钱来搭配最好的。这是一个极难走出的误区。
每一个厂牌每一台机器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声音,要怎样玩出器材独有的声音是一门学门。
到达一定层次了就会明白了,肥妹同学,你的系统已经有很强大的灵魂了,哥到你家听过了,
在此向你表达万分配服。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2-9-16 08:53:32 | 只看该作者
有特点的系统一定是存在问题的,现代的小型系统昰可以很好地重播大型作品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2-9-16 09:3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70707 于 2012-9-16 09:57 编辑

上述事情发生在见多识广的老烧级。记得柏杨晚年时说过:对于多数人而言,你不能帮助他,但不要指出他的缺点。这和《丑陋的中国人》判若两人啊。然,今天为了“真相”不明哲保生,再次举出谬误之处,老烧口边常说:小箱子听音色,大箱子听规模。我奇怪,论坛上常听:被某器材声音毒倒,却未闻被某演奏家音色感动;拿圣马丁室内乐团演奏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与白头佬在一套器材上听弦乐群大小是否一样,孰不知乐队编制不同;听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说钢琴声部是“凹陷”的、小提琴为何不能强过钢琴,却不知小提琴家在前,钢琴家在后,拾音麦克风距离小提琴近而产生的纵深距离感,更利于声部的平衡性,作曲家是将二件乐器视为平等,强弱是此起彼伏。说演奏者在不同唱片公司、不同录音时代、不同录音工程师,都会产生不同音色,从而推翻演奏者固有演奏音色观点,即海菲兹在EMI和RCA录音不能断定同一人,为此,我用另一演奏家盲听试验,这是二张同一演奏家用相同品牌钢琴在同一录音场地,钢琴家演奏二位作曲家经典作品,只是他采用不同的演奏音色,录音麦克风摆位不同罢了,结论却是二位钢琴家演奏。可悲是这种现象在现实烧友中太多了,并常问我现场是否经常去听?如有点激烈言辞,便以“修养”覆盖!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4:27, Processed in 0.032240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