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308

查看

10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obinwood

49#
发表于 2013-2-6 10:39:28 | 只看该作者
中山张  发表于 昨天 17:36
您好S兄!商品盘的首版了。
----------------------------------------
张兄您好,我对几个流行音乐的首版感兴趣,但我估计都很贵了,我想问问您,《淡淡幽情》,《蔡琴老歌》和《机遇》现在是什么行情了?谢谢。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3-2-5 15:43:10 | 只看该作者
是呀!出色的演奏家生不逢时碰着不好的录音时代,这倒没办法的,这方面事儿只能妥协一下了。远久以前的 ...
中山张 发表于 2013-2-4 01:02

多谢前辈告知,受教了

点评

不用客气!前辈更谈不上!myzcj 兄有空可多上论坛交流下。  发表于 2013-2-5 17:52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3-2-5 15:57:54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好 Rozinante 兄!您提及到的是其中一种因素;这事情以前也咨询过多位母带工程师,他们的回复:主要是 ...
中山张 发表于 2013-2-4 21:28
请问张兄,歌林版的《淡淡幽情》属于什么版次?貌似已经比较贵了。


点评

您好S兄!商品盘的首版了。  发表于 2013-2-5 17:36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3-2-5 23:0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3-2-6 01:24 编辑
Rozinante兄!不要往 16/44.1 这个量化单位里思考事情,往 CD 盘片里记录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来思考,您便会 ...
中山张 发表于 2013-2-5 17:35

对不起,说到这儿我是完完全全不知道您在说什么了。

LP唱片是直接通过纹路深浅记录空气震动的幅度。不管是用唱针读还是用什么激光头之类的高科技玩意儿读出来都是模拟信号;之后进行模数转换还是用电路直接放大那是后面的事情。刻录的过程和读取的过程都必然有失真,比如本来这个信号是3.1415926535897932384……,刻进去再读出来变成了3.141098712341872634……,虽然看着还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其实保存的有用信息已经变少了。如果LP刻得深,纹路宽一些,可以减少干扰,可能读出来的是3.141592910981231244……,有用信息就多一些。就我说LP通过加深纹路提高信噪比来提高信息量,就是这个意思。

CD完全是另外一码事,还是这个3.1415926535897932384……,CD先要把她转换成16个bit,也就是差不多能留下前5位数字吧,变成3.1416,然后用二进制记录在唱片上。这个记录的过程是有附加纠错码的。读取的时候CD机自动纠错,如果本来没错或者错误率在它能纠正的范围内,它就还原出3.1416;如果纠错失败了,就出来一个不知什么乱七八糟的数。这个纠错后的误码率通常是很小的,基本不影响整体的所谓“信息量”。所以CD再怎么样读出来都是3.1416,不可能多出信息来。在CD上多刻3个比特,CD机也读不出来。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3-2-5 23:51:37 | 只看该作者
哪有那么严重。大包子性价比高是显然的。现在压片成本已经很低了;转录技术也是在提高,只要唱片公司不搞什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1-27 01:36

小弟的kempff 立体声 来拿指挥的皇帝法版的PMDC版,也没有包子里的德版EDC好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3-2-6 00:23:27 | 只看该作者
小弟的kempff 立体声 来拿指挥的皇帝法版的PMDC版,也没有包子里的德版EDC好
myzcj 发表于 2013-2-5 23:51


myzcj兄说的EDC版是哪个版本?呵呵,我对这些术语不是很熟。我对比的是去年出的白色包子。

肯普夫的立体声录音那些老塑料盒版我觉得声音都有些偏硬、偏愣,新版声音圆润许多。音响不大灵的话听老版会有些刺耳。前两天刚好发现我的系统有点问题,调整了一下,调整后又对比了这两张唱片:老版听起来倒也不刺耳了,不能算完败,比较坚实;但我还是稍微倾向于新版。呵呵,这种PK实在是折磨自己,做得太多伤身体。

我近来买唱片的大致思路是:要么找二手的老版,要么直接抓包子。包子和近年发行的中价版我真觉得区别不大。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3-2-6 00:26:24 | 只看该作者
myzcj兄说的EDC版是哪个版本?呵呵,我对这些术语不是很熟。我对比的是去年出的白色包子。

肯普夫的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2-6 00:23

回R兄,小弟说的是DG111里面的那个版本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3-2-6 00:32:52 | 只看该作者
回R兄,小弟说的是DG111里面的那个版本
myzcj 发表于 2013-2-6 00:26


多谢!看来近年的包子确实有很多制作不错的。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3-2-6 00:38:14 | 只看该作者
多谢!看来近年的包子确实有很多制作不错的。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2-6 00:32

不用客气的,大家多交流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3-2-6 14:23:08 | 只看该作者
myzcj兄说的EDC版是哪个版本?呵呵,我对这些术语不是很熟。我对比的是去年出的白色包子。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2-6 00:23


EDC和PMDC都是指压片厂,进入IFPI有码时代后,环球的压片厂名称先后的顺序是PMDC、M&L、EDC。myzcj兄的意思是说,德版的更新压片的CD,声音要好过法版的更早压片。

版本间的声音差异其实很大,上周末我们一帮朋友,包括老哈、蓝天和另外一位马勒熊猫兄弟,在虎口脱险兄家听一对小型落地箱,比较了约胡姆德累斯顿布七的几个版本,除了EMI老版白色大盒子remastering不同,其他几个相同remastering的版本,声音差异也能一耳朵辨认,较早期的forte小双张、稍后的荷兰压片绿盒子环保装、再后的波兰压片绿盒子环保装、最新的ICON全集,声音由好到差,不需要盲听即可辨认。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3-2-6 14:36:27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说到这儿我是完完全全不知道您在说什么了。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2-5 23:01


我也看不懂中山张兄的意思,我猜测大概是说CD的16/44.1格式虽低,但已足够好了,音质好坏主要看母带。

我再补充三点,

1、很多母带是磁带(即便是早期数码录音用的DAT也是磁带),时间长了状态难以保证。母带拿出来制作时的状态是个很大的影响因素;

2、母带到CD之间还有个remastering过程,做remastering的工程师水准也能极大影响CD的音效;

3、压片厂的不同,也会影响CD音效

上周末的对比,除了用约胡姆不同压片版CD证明了压片厂对声音的影响外。还有个季泽金德彪西两个版本的对比,老美版世纪伟大录音(相当于当时欧洲的参考版)和去年EMI新做remastering的SACD欧版(EMI的广告亮点在于这次重新把开盘母带拿出来,用新的转制做成的高规格文件灌录的SACD),但新的欧版无论SACD层还是CD层都大大输于老版,季泽金的档次起码降了2级。不是母带状态衰减,就是新的remastering做坏了。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3-2-6 15:11:50 | 只看该作者
EDC和PMDC都是指压片厂,进入IFPI有码时代后,环球的压片厂名称先后的顺序是PMDC、M&L、EDC。myzcj兄的 ...


对就是这个意思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7:31, Processed in 0.040545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