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1157

查看

1017

回复
返回列表

go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

1#
发表于 2013-6-19 14:41:5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
    人生充满变数和吊诡,在欲望和名利的漩涡中,音乐犹如一根巨大的浮木,是喘息、休整乃至生存最后的指望。
    从今天开始,借极品论坛的平台,把每天听音乐的点滴心得和收获记录下来,并和乐友们交流。
    最早听《尼伯龙根指环》是14张盒套装CD,后来淘到首版CD(图中小盒)。今年初偶然得到其中两部的黑胶,《女武神》和《众神的黄昏》宽带SET版,后来在EBAY购得另两部《莱茵的黄金》和《齐格弗里德》,可惜是窄带版。前天听了两张女武神(没按剧情顺序)。感觉黑胶表现人声确实出色,没有丝毫钢硬的亮色,而且乐队与歌手的音场比例更加合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部从右侧呈块状扑来,歌手是在舞台上的一个点。整个舞台的深度感也更明显。音乐的紧张感比CD弱些,声部的线条略略模糊一些。的确是DECCA公司的杰作,演录俱佳,被GRAMOPHONE杂志评为世纪录音第一,名符其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6-19 15:00:19 | 只看该作者
图片似乎预示着此帖终将颠倒众生 !
期待楼主继续!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6-19 15:0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狗儿兄好眼力!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6-19 15:46:37 | 只看该作者
      霍洛维兹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虽然对他的演奏风格和曲目范围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不可否认每次听他的唱片,都会被他独特的琴音和韵味所打动,进而着迷。他的琴低音键残响短,所以弹奏变化幅度大的曲目酣畅淋漓,毫不拖泥带水。我更钦佩的是他在乐曲的大结构中套小结构,甚至在每一个乐句中轻重缓急都有独特的拿捏,使他的演奏听上去充满新意和精灵气质。而这些变化往往是乐谱上没有明确标出的,他晚年演奏这点做得更绝。在HOROWITZ IN MOSCOW中他演奏莫扎特K330奏鸣曲,第一乐章每个乐句的弹性和自由度出人意料,却没有造作之嫌,听上去天真烂漫。踏板用得恰到好处,琴音颗粒感与连贯感非常平衡,听上去甜美清澈,非常符合乐曲的特征。最后的三个立柱和弦他弹成琶音,俏皮极了。
      几年间收集的LP比CD还多。其中比较少见的应该是美国首演25周年纪念录音,里面有舒柏特第21钢琴奏鸣曲,作曲家的人生绝唱,每位钢琴家表现得都很有特色,以后专门谈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6-19 16:08:46 | 只看该作者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多么幸福的事!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6-19 16:26:15 | 只看该作者
音乐非常美好,但是音乐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对于我自己,自问是不称职的,音乐占去了我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有点自私。
任何事情过度喜欢都是不好的。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6-19 17:29:44 | 只看该作者
        听黑胶还是近几年的事。2008年以前基本上还是听CD。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朋友劝买了台400元的唱机玩一玩,却一下子被黑胶的声音惊住了。因为时不常地会去音乐厅,在我的中档音响系统上,黑胶的声音更贴近现场,尤其是单件乐器。黑胶有它的不足,但传情达意的能力我认为比CD强些,特别是人声、提琴、室内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收集LP的数量远远超过CD。我的理想是90年代以后的录音最好能够得到原始文件(CD还是压缩过的),用超大硬盘和优质DAC播放,90年代以前尤其是电子管时代的录音用LP播放,各取其长。但能做到这一点吗?难!大多数时间还是凑合着听,有什么听什么,能搜罗到什么就收集什么。因为即使播放效果不是最佳,只要音乐写得好,演奏得好,一样能够打动人。买过为数不多的若干头版碟,声音真的是好,真的是好,价格也真的是贵。做事本不应停留在“器”的层面上,但“器”善确实有助于领会其“神”。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音乐爱好者也都有点器材发烧吧。只要不高烧就好,嘿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6-19 17:42:5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听爵士和流行音乐。直到两年前我还对流行乐有偏见。偏见源自无知。不敢说现在了解多少,但那时候所知更少,总以为流行乐很浅薄。流行乐中有浅薄的东西,而且从乐理上说,大多数流行乐没有什么突破,其先锋性甚至不及一个世纪前的德彪西和拉威尔,遑论勋柏格以至斯陶克豪森。但流行乐里蕴含着大量社会符号和因子,它是一个时代大众对外部世界认知的一种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情绪渲泻,它体现着一个时代乐器制造和声音技术的发展,它丰富了人世间的音与乐的种类和复杂程度,增添了更多表达人类情感的手段和方式。
      我个人还是偏爱ACCOUSTICAL INSTRUMENTS,非电声音乐,似乎用了电,音乐语言与心灵之间就多了一层隔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3-6-19 17:43:07 | 只看该作者
霍洛维兹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虽然对他的演奏风格和曲目范围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不可否认每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6-19 15:46

25周年是卡耐基演出吧?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6-19 17:49:16 | 只看该作者
看上去霍洛维兹手的跨度也就10度嘛!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3-6-19 21:28:27 | 只看该作者
欢乐的人在音乐中听到欢乐,忧伤的人在音乐中听到忧伤
深邃的人在音乐中听到深邃,浅薄的人在音乐中听到浅薄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3-6-19 22:02:06 | 只看该作者
        重温一下罗西尼的弦乐奏鸣曲。非常田园的、富于歌唱性的作品,有着南欧文化典型的感官愉悦和诗情画意。让我想起在托斯坎纳山区野游的日子,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日子。在RADA小镇上的土炉比萨饼店里,和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等着老板的大木饼铲从炉膛里取出自己点的那种口味。清爽的沙拉中少不了略带辛辣的芝麻菜,chianti的红酒底味十分醇厚。虽然是夏日,起起伏伏的山坡上树木青葱,意识比风要清凉许多。ARGO的圆标应当是头版,弦乐线条清晰,爽利,但没有任何尖刺。CD的声音更劲爆些,但似乎气氛与乐曲的情趣不搭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23:43, Processed in 0.036447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