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0468

查看

27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牛仔

193#
发表于 2013-7-4 15:56:02 | 只看该作者

gzfs 发表于 4 分钟前
牛仔,你那两个问题没有回答出来之前,你还有脸出来见人?还有脸出来讲技术?我跟你没有私怨,如果你答不出来,只能证明你太没料了,只能阴暗地活着。
麻烦你就再把你的问题放上来吧。只要是在本人能力范围内,又必须回答的,一定会满足你。

点评

请看159楼和160楼。  发表于 2013-7-4 16:13

使用道具 TOP

194#
发表于 2013-7-4 16:02:5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老师好,我是一个音乐和音响爱好者。
看了这贴,本人感觉争论是多余的。(我实话实说,有啥不对请老师们指教)
对于各种声音的爱好,每个人都可能不一样。就是一般的客厅不做什么声音的处理,有人感觉很好,有人感觉一定要做一些处理,才会符合自己的听感。其实只要自己觉得好就行,毕竟是自己在欣赏音乐或声音。
我是赞成根据自己对音乐或声音的喜好,在听音室做些声学处理是必须的,因为我感觉在音箱的二侧和中间做一些吸音和扩散处理对驻波和音场有很大的改善。这些方法都是前辈老师们积累的经验不可否认。
我在音箱的后面放置吸音棉,很多人说这样会压缩音场。是的,是这样的,但是不放中低频的驻波会非常吵到我耳朵,放了我自己感觉声音更加清澈,中低频更加干净。缺点是声场压缩了,低频量感小了。但我还是很享受现在的声音。
对于听音室的声学处理,只要自己感觉好就行。做与不做自己根据自己的听音爱好来定。当然老师们的经验也要学习,作为自己调整系统的参考。
在这里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无私的指教,我在“极品人生”受益匪浅。再次感谢!

使用道具 TOP

195#
发表于 2013-7-4 16:26:13 | 只看该作者

gzfs 发表于 10 分钟前
请看159楼和160楼。
回复了,满意吗?

点评

这不是笔误的问题,而是根本观念上的错误。因为你的开篇结论很大部分是基于你的立体声理论而来,而这两个谬误就正正是你错误的关键所在。  发表于 2013-7-4 16:37

使用道具 TOP

196#
发表于 2013-7-4 16:27:38 | 只看该作者
二次反射的驻波点,随着音箱摆位移动而发生变化,吸音材料的规格尺寸需要器材位置不变前提下进行测试驻波点,然后定制产品;这就有限定了一个范围,器材之声的后期调整过程中,频响范围以及设定,会产生变值,那么驻波点又将发生变化;故此,我建议采用主动方式,将是灵活而随意的。

使用道具 TOP

197#
发表于 2013-7-4 16:3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nbvc 于 2013-7-4 16:59 编辑
什么时候立体声从录制就是双声道的? ...
gzfs 发表于 2013-7-2 13:34

立体声从录制的时候就是双声道的, 而非一个声道或三个声道的. 就如此简单而已.

点评

呵呵,典型外行人扮行内人的言论。不可否认,有纯AB制录音的存在,但!!!根本不是主流。  发表于 2013-7-4 17:32

使用道具 TOP

198#
发表于 2013-7-4 16:3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nbvc 于 2013-7-5 08:29 编辑
什么技术使录单声道的时候,变成了只有直达声被收录,其他一切都可以过滤掉了呢?
gzfs 发表于 2013-7-2 13:44

就是在专业吸音好的录音棚录音.  就如此简单而已.




点评

你根本没有回答到重点上:什么技术过滤掉除了直达声以外的一切东西?  发表于 2013-7-4 17:39
没有户外录音?没有现场收音?呵呵,不要再闹笑话了。  发表于 2013-7-4 17:35

使用道具 TOP

199#
发表于 2013-7-4 16:45:46 | 只看该作者

gzfs 发表于 2 分钟前
这不是笔误的问题,而是根本观念上的错误。因为你的开篇结论很大部分是基于你的立体声理论而来,而这两个谬误就正正是你错误的关键所在。
还是要跟你说,这不是本人的立体声理论。
这是游戏规则,即然要参与游戏,就要守规则,不然就会被规则玩死。清楚吗?

点评

那是你认为的游戏规则,而且是极其错误的认知,所以会严重误导你和大家。明白吗?  发表于 2013-7-4 17:38
开始看他的问题时,头会发涨,看似学问高深,他提的问题确实玩死不少发烧友.  发表于 2013-7-4 17:09

使用道具 TOP

200#
发表于 2013-7-4 18:1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nbvc 于 2013-7-4 18:49 编辑


gzfs 发表于 半小时前:你根本没有回答到重点上:什么技术过滤掉除了直达声以外的一切东西?
没有户外录音?没有现场收音?呵呵,不要再闹笑话了。


答:指向性咪头.
但前方的杂音或反射音是无法过滤的.
另外,我说的"在专业录音棚录音"有错吗?

点评

但是这个录音就算加大后期混响,也会非常非常干硬不自然。  发表于 2013-7-4 21:42
第三,除了把MIC极其靠近你想要录音的乐器外,没有其他办法“只”录乐器的直达声。但是这个录音就算加大后期混响,会非常非常干硬不自然。  发表于 2013-7-4 21:41
牛仔说“单声道就没这个条件了,只能录制直达声。”你说“但前方的杂音或反射音是无法过滤的”,也就是说录单声道时除了直达声以外,还是会有环境的“反射音”录进去的。  发表于 2013-7-4 21:36
第一,你确实是外行;第二,你刚好反证了牛仔的谬误。谢谢  发表于 2013-7-4 21:33

使用道具 TOP

201#
发表于 2013-7-4 18:2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nbvc 于 2013-7-4 18:25 编辑

点评gzfs  发表于 半小时前: 呵呵,典型外行人扮行内人的言论。不可否认,有纯AB制录音的存在,但!!!根本不是主流。.


不是主流不主流的问题.现在你是问"什么时候立体声从录制就是双声道的?"
"立体声从录制的时候就是双声道的, 而非一个声道或三个声道的." 难道有错吗?如有错就应该直接指出来而不是主流不主流的问题.

点评

就等于一个妈妈在生完孩子后通过手术改变了性别,你能用这个例子推论说全世界的男人都会生孩子?这个结论就如牛仔的结论一样荒谬。  发表于 2013-7-4 21:45
严格来讲,立体声从录制就是双声道的这个结论根本就是一个认知上的谬误。从立体声录音的试验阶段到现在的主流录音技术,都是以多轨录音为主要的手段。你不能够用极少数的实验型两声道录音就以偏概全,得出“结论”  发表于 2013-7-4 21:32

使用道具 TOP

202#
发表于 2013-7-4 18:21:14 | 只看该作者

gzfs 发表于 半小时前
那是你认为的游戏规则,而且是极其错误的认知,所以会严重误导你和大家。明白吗?
还是拿点实质性的东西来,好吗?

点评

两位老大都是才子,为这些微不足道的认知争得脸红耳赤没必要,我看还是不要太认真了,又不是路线问题,错了、被误导了,都不要紧.....  发表于 2013-7-4 22:28

使用道具 TOP

FIM

203#
发表于 2013-7-5 00:2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M 于 2013-7-5 00:38 编辑
很多人顷向将听音室装修成声学处理房间,其理由就是演播厅与录音室(包括监听制作室)都是如此
人家都 ...
牛仔 发表于 2013-6-26 13:25


比喻看懂了。关于大厨和食客的关系,作为食客就要无条件的接受大厨的作品么?如果大厨的盐放多了呢?味精过量了呢?有人嗜好吃辣,有人怕辣,这些都是需要调整的。
烧友们都是追求完美的人。每个烧友都会在自己的财力范围内追求最美好的声音。所以才有不断的折腾,换器材,换线。。。。。。。。所以,作为音响发烧友,肯定会通过器材搭配,音响环境处理,最终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选器材的时候,我对比了单拿的Focus和ATC的声音,最后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ATC的声音,他家的中频让我难忘。

发烧音响追求的是好听,不是真实,哪怕这个好听背离了原来的录音,背离了录音室,演奏家的初衷。

在我家里,我就是指挥,我就是演奏家,我就是录音室,我就是。。。。。。。

人对声音的喜好就是主观的,没有统一标准。所以,才有人喜好单拿,有人喜好atc。没有谁对谁错,只要自己高兴。

玩音响本来就是花钱买个高兴。

使用道具 TOP

FIM

204#
发表于 2013-7-5 00:54:3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将系统的还原做到“从声源(直达声)到环境声重放都是两个声道作用一个声音”后,再加上一张好的现场 ...
牛仔 发表于 2013-6-29 17:02


其实我们听到的录音获许就不是原汁原味的,是经过加工的。比如小提琴和吉他在一起演奏,如果不加处理,现场是小提琴的音量就明显盖过了吉他。录音师后期肯定会做调整的。

点评

[url]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840&extra=page%3D2&page=2[/url] 请看看14楼的见解。  发表于 2013-7-5 02:26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5 07:51, Processed in 0.082628 second(s), 2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