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0517

查看

7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jogo

49#
发表于 2014-11-23 15:49:50 | 只看该作者
      9018玩好真不容易,我的diy9018板上各种器件的调声弄了一年。现在算是到了一个满意的程度了。和刚装好初始的声音相比天上地下。举个极小的例子-电源整流管来说。试过1n4007普通管,肖特基,摩托罗拉车轮管,德律风根老版的快恢复,新版快恢复,ON的快恢复管,看似不起眼的整流管声音都不同的。调试中存在无数的变量。经常是按了葫芦起了瓢。手里轮番买来调声的各种电容都有好几斤了。      整流管可能有人会说没必要这么折腾,主要是缘起我有次用德律风根的玻珠整流子 替换原来胆前的1N4007,换了后的整个系统的表现和提升大的像换了台机器。太让人吃惊了。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4-11-23 22:0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j3333 的帖子

若只是在整流二极管折腾是片面,关键还是模拟部分的校声才是上策,这部分最简单又是最复杂的
   

点评

嗯,只是举个其中的例子,肯定不能只干这些。  发表于 2014-11-24 02:23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4-11-24 00:11:56 | 只看该作者
9018就是个大箩筐,几百的机子到十几万的机子都用它,关键点在哪?

点评

魅族1000多块的手机DA芯片用的也是9018,呵呵。  发表于 2014-12-5 11:00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4-11-24 20:47:54 | 只看该作者
9018玩好真不容易,我的diy9018板上各种器件的调声弄了一年。现在算是到了一个满意的程度了。和刚装好 ...
zj3333 发表于 2014-11-23 15:49

以前我也对比过一些整流器件,几个月前我在DIY论坛发过一个帖子,说整流二极管/桥堆就是产生晶体管声的第一关,应给予重视。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4-11-25 12:2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壮家汉 的帖子


   在哪里?给个链接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4-11-25 15:31:36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现在才迷在电容对声音影响的比较中,也是用在胆前级!整流二极管的声音还未来得及呢,你转贴些心得上来正好!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4-11-25 17:22:41 | 只看该作者
漂亮的参数有些时候虽然不能代表好的听感,但参数的调校对于听感的改变不可忽视,因此好的测试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另外对于元器件的调整亦能带来声音的不同,这在乎经验的积累.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4-11-25 21:4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nomos 的帖子
通过元器件来校声可能是一个层次,通过DSP的算法来校声可能是更高层次。

   

点评

anagram、天琴、CH这方面实力很强喔  发表于 2014-11-26 08:03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4-11-28 07:4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umac 于 2014-11-28 07:47 编辑

回复 jogo 的帖子

@jogo @百线生 两位版主好
因为前段时候和这段时间都很忙,在一个录音棚+视听室+排练室,工程的事情无法拖延
大量的声学计算和仿真模拟,所以虽然有看帖子,但是没有时间回复抱歉。
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 ... F5%C3%B4%D7%F6.html

非常感谢两位在百忙之中抽空试听我的小作品,我事前并不知道各位要做大pk,所以无缘参与,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事情经过

我大概跟paul小朋友了解了一下,原来事先他也不知道你们玩大pk,不过无所谓,我们欢迎各位任意pk。
第一天在百线生处听居然找不到平衡线去试听,只试听了dac的单端输出。而我们的器材dac和前级都是平衡放大器(并非仅平衡输入方式)
第二天在小林处,paul开始没有参与。paul晚饭的时候和朋友喝的有点大,临时被你们电话到试听地点调整器材,
显然这样的状态并不适合去调整器材,而应该去睡觉:)
ps:paul 我希望你戒酒,以后你还要学开车,我是不喝酒的,过敏体质。

我到现在都没在帖子上面看到当时的照片,和各种设备的详细介绍,试听的曲目,过程都没有。这个未免有点怪异
我希望下次pk各位能尽量组织完善一点,否则就会像某网友所言变成春秋笔法了。

再交代一个事情,我的dac还没正式推出,但是因为老客户的厚爱,促成我推出5~6折全款预售(根据先后),已经定出26台。
各位想了解当时的情况,请看无忌这个帖子,所有的讨论都是公开的,而且是公共论坛,不受我管理的。包括贵坛也有我不少用户和订户。
http://forum.xitek.com/thread-804519-1-1-1.html




下面和两位版主讨论几个事情

1.混色影无忌的朋友都知道,我极少主管评价任何产品,包括自己的产品,更何况是其他朋友设计的产品。
因为我认为在网上说听感是不靠谱的,所以,我的400w后级mhzpower4 销售了8年我都没有花钱写过一篇枪文。

很多老骚自己的听感都是前后矛盾的,或者是因为某些目的的。
比如本坛某版主曾经鼓吹某功放效果很好,可以推好某进口大食箱子云云,后来被爆出原来厂家5折优惠给他的。
又比如原家电某著名发烧狂人,拍个某著名10多万耳机和西湖音箱就鼓吹自己有这些高大上的货,
后来被人爆出不是他的,贻笑大方。
这些都是著名的事件。


2.关于主观评价。
对于一个产品主观评价,应该建立在全面的听取各种风格的音乐、长时间聆听、实验不同的搭配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评价一个产品。
比如你说的Wadia 15和我的 MHzDAC-9018 我有几个客户用过,听过样机后,都预定了我的dac
为什么我的用户的听感和你的不一样呢,其中关系到器材搭配,个人取向和生理状态,和聆听是否全面等等等等诸多因数
我免费发送样品机器到用户家里,给用户自己对比,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比如你提到的,后来换了我整套系统之后就改善了。这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不同的搭配下面听感是可以完全不同的。

3.从职业道德而言,作为开发者是不应该描述自己的听感的,因为有误导成分。
我自己有三个视听室,40平方中性,30平方偏硬调,25平方家居环境,这三个视听室都是属于我实验室或者我自己的。
我在这三个地方有超过8对不同的箱子(更多是借用朋友的不同的箱子去试听和测试我的产品,为此,我装了一个起重机)
我为什么这么重复投资不同的试听场合,就是为了听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面的表现和差异
但是,我个人还是不会在论坛去发表我的听感。但是我欢迎听过我的机器的人发表他个人的听感,无论好坏。

比如百线生评价我的dac:FUMAC的解码器力度、速度、密度都相对斯文,管风琴感觉较轻弱,女歌者明显地感觉在喉咙唱出,
吉列尔斯钢琴的体形明显的比另外的3台来得大,卡门的序曲对比平缓,低频量感比柏林之声多些,中频平缓清晰,高频比A还
稍暗一点,音场宽度也稍弱,宁静度方面不错,大家觉得无特点就是它的特点!
比如你评价我的dac:再说Fumac解码器,跟Wadia比声音木木的平平的

我都同意,当然我感觉两位的评价放在一起就有点如网友说的春秋笔法的意思了

同一个东西,比如说口型,但是感受者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有人觉得口型恰恰好,有人可能认为已经是血盆大口了。
就好像咪咪一样,有些人喜欢盈盈一握,有些人非D不爽 我是后者。
听感是很个人的事情,正在因为没有一个标准,所以才异彩纷呈。


4.我比其他同行更注重用户自己的试听感受,
我有个规矩,如果是新客户,我是要求他听过我的产品再购买
而我的试听都是免费申请的,7年前就开始这样做了,所有的产品都是这样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208923-1-1-1.html

为什么我有这样的要求?
当我还是一个发烧友的时候,我被多次骗过,比如说看枪文买音响,买了一堆垃圾,后来全送人了
当我发烧的度数高一点的时候,我被陶街的二手书架箱的低频吸引的我流口水,
买回去才发现放在家里根本没低频,
最后发现,原来他的档口里面偷偷加了低音炮!
我那时候发烧知识不够,所以骗子不够用!

我现在作为一个实验室的主持(不用上香),音响和声学设计师,
我觉得自己不要去靠骗发烧友或者用户来开发自己的产品
那么剩下唯一一个客观的东西就是指标了。

我有6套顶级的不同厂家出品的音频分析仪RS(欧洲标准)、芝测(am51 3套半导体标准)、
AP(美国标准),胸下肋骨(日本标准)、HP ,TEK 等等,
来过我实验室的朋友都看过,无忌上我也有很多照片。有时候我也会找第三方去帮我测试,比如hkstandard等
我用我能找到的仪器去测试全方位的指标,
了解我的产品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公共论坛公开的测试资料是全世界最详细的(没有之一),比如可以看看这个帖子
过两天dac的帖子也会有最详细的指标公布。
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 ... 2-t-1417125559.html

我呈现我能设计到最好的指标,然后,我的机器都可以免费给用户试听,
而且是在用户自己的房间试听几天到10几天,把玩搭配,
用自己的耳朵去检测我的设计,而不是看枪文意淫被骗,或者看淘宝的差评师工作。
用自己的环境系统去实验是否搭调,而不是听几耳朵就下个粗糙结论
等用户认为真的好,真的合适自己的时候,再买不迟。
我认为这个是对双方负责的最好的方法。


5.世界上没有一台机器能适合所有的人。任何机器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这点是写给paul的,你是我的表侄,有激情,有担待,我很喜欢,
我希望我所有的销售都能交给你去做而我安心玩开发。
但是你不应该急躁。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某个产品
我们需要找到认同我们的态度和技术的发烧友,就够了。
另外少喝酒,多交女朋友。

6.关于指标和听感
前段时间,@gzfs  峰哥在本坛(极品人生)发了一个争议很大的帖子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id=24696&highlight=
可惜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帖子被关了,后来又开放了,但是又下沉了,比较搞笑
其中的争议一直纯在于hifi界,这个话题很好,但是他把我摆上台我就不合适发言了
在此感谢一下峰哥,这个帖子让我的前级MHzpreamp II 销量大增,
包括著名的黑胶推介主持人 drkuang 邝医生听了之后都买了一台配他的黑胶系统,高文推丹拿
我相信这个是你第一次 推介国产器材,非常给面子。上次开大餐你没到,下次有机会再请你。

在我的10多年的开发过程中,我和我的用户都发现了全面的指标越好,在中性系统上听感越好,
我个人更喜欢中性的系统。
大家天天在说 HIFI ,就是高保真的意思,外来词,为什么不把烧音响叫 lowFI呢?
这是本意。

听感和指标其实很大部分是可以对应的
灵敏度越高的箱子,低功率就可以推的很大声压。 灵敏度和功率声压这些都是指标

比如底噪更低,会让背景更黑,细节更多,弱信号表现更多,全频带密度更多
分离度越高会让定位更清晰,形态更具体,而不是更大更小
高频失真大和互调失真大会让高频发毛,火气大些
响应速率越高方波越完美会更细腻,更柔滑。
等等等等

回到dac的试听帖子,我留意到一句话:
--------------------------
jogo:补充一句,后来经过另外一次对比,发现Wadia解码对转盘质素很敏感,
差一点都发挥不出Wadia的潜力,这次对比使用百版的THETA BASIC质素没问题。
--------------------------
这个在我几个客户都反应过类似的情况,于是问题来了这个玩意和什么指标有关?
抗抖动能力,也就是jitter了
我在无忌的dac帖子很详细的测试过这个问题,很多dac抗抖动能力不行,
抖动反应在模拟信号输出就是高频失真剧烈增大和高频底噪高
所以非常依赖前端的信号质量,如果转盘的质量差,那么高频发毛就出来了

而我们这个dac在 0.05~2uipp的抖动下面,都可以保持全频带一致的超低失真
因为我的dac有二次缓冲,可以完全不依赖前端时钟的品质。
这个在不同的试听用户家里也同样多次体验的到,有些cd title 怎么放都觉得录音是失真的
但是换上我的dac之后立马就舒服了,听不到失真了。
大家可以在这个帖子找到测试的资料
http://forum.xitek.com/thread-804519-1-1-1.html
帖子很长,慢慢看。

我还专门发了一个帖子去收集一些大家在自己系统上没放好的cd
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 ... FE%C6%F7%B2%C4.html


5.怎么看待指标
为什么发烧友有些时候买到超高指标的设备听起来却很差?
第一:你被骗了,他们在做假指标
第二:他们没有提供全部指标,只提供了局部很好的指标

比如说,有个dac说1k 失真 0.0003%,这个指标其实不错,但是,却无法衡量他在高频和低频的失真
那么你拿回去,用的时候,高频很可能就发毛
如果某个dac分离度很低他却不标或者标高,那么你拿回去很自然的就定位模糊。
....
我们要全面的去看一个器材的指标,或者说我们作为消费者要看一个器材的全面指标。
然后要求在家里试听,这样就不会受骗上当了。

片面的指标很自然的会得到片面的结果
就好像片面的测评也自然会得到片面的结果一样。

至于什么是全面的指标,等我有时间可以详细说说
或者,可以看看这个帖子,指标是最全面的了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051463-1-1-1.html


6.关于标准器材
这个世界没有标准的解码,功放,音箱,房间。 却有标准的测试仪器
所以,我们作为开发者不应该去找一个标准的音箱,而是应该去找很多音箱很多功放很多dac去搭配试听
所以,我们作为开发者应该去找一个标准的测试仪器去开发,而不是去找一个标准的器材去仿造
仿制是一个低技术的工作,近段时间有个得到很多大烧的仿造者听说失踪了

这仅仅是一个逻辑问题
如果这个世界有标准的解码,功放,音箱,房间。
那么我们直接购买就是了,大家都买他家的得了
还开发个咪咪新产品啊!

7.关于尺子。
一个千分卡测出来的薄板厚度和一个普通卡尺测出来的薄板厚度谁更接近准确呢?
一个全面指标更优秀的dac和一个普通优秀的dac,谁更能反应信号的真实性呢?
当然,你如果需要一种色染是你个人的喜好问题,
我们只提供透明,平衡,仪器搬准确的产品,保修3年不问原因。
有兴趣的朋友请申请试听


感谢各位看完。

fumac

顺手奉上你们试听的dac与 ap2722 的测试图频率 vs THD+N, 红色为ap自测,品红为 MHzdac-9018(re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4-11-28 08:08:1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瞎折腾也很久了,驸马兄的帖子坦诚磊落,技术实力听力水平均毋庸置疑。

想请教两个问题:
1. 为何绝大部分9018的dac听上去都没有什么感情?包括weiss的dac202,madea这样级别的?
2. 你对9018自身的那个似乎迄今仍未解决的bug怎么看?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4-11-28 11:5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Firenzer 的帖子
其实我觉得所谓“有感情的声音”是非常难定义的,每个人的听力,喜好都不一样,所以这是个很主观的感觉。另外我觉得大家在购买音响前是不是应该去医院测一下自己的听力情况?在某个频段如果有缺损,那是不是就要针对性地选择器材了呢?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4-11-30 14:38:35 | 只看该作者
发烧音响简单来说有两种,高保真派和艺术派,高保真派追求的是尽量高保真于录音,忠实还原录音,艺术派追求的是合理利用失真取得好的听感。按照附马的相关描述和两大版主的听感分析,附马应属于高保真派,并且是成功的。好的高保真系统确实没有特点就是最大的特点。没实际听过此机,上述仅限个人看法。

点评

我自认不属于上述两派,我对声音的判断是它的所有能感受到的方面究竟与现场的差距和分别大小。  发表于 2014-12-3 23:11
看来没有特点就是高保真!  发表于 2014-11-30 20:26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7 01:04, Processed in 0.046897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