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3806

查看

6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旱天雷

37#
发表于 2010-10-20 18:45:51 | 只看该作者
一般人眼里的“发烧友”大都有“病”,呵呵呵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0-10-20 20:54:15 | 只看该作者
5K张还真不算多!也就3K多CD的时间。有友目前初步收集已经超过了40K。呵呵。
mm33 发表于 2010-10-20 18:29


一山(疯)还比一山(疯)高啊!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0-10-20 23:26:47 | 只看该作者
5K张还真不算多!也就3K多CD的时间。有友目前初步收集已经超过了40K。呵呵。
mm33 发表于 2010-10-20 18:29

呵呵,这不会就是33兄吧。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0-10-21 00:16:40 | 只看该作者
收藏没错的,但收藏癖就是一种病态。
主要要看收藏的东西是否有用?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0 17:50

与S版简单聊聊收藏吧。

对收藏的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没用,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对所收的东西喜爱有加。要是收的东西都有用那就不叫收藏者了,那叫消费者(购物狂不在此列)。至于收藏成家者,大概收的东西就更没用了,关键是即使有用也用不过来啊。世上大概还没有哪位收藏者收藏东西纯粹是为了有用的,书、碟、艺术品、家具、古玩字画、杂项各类、汽车、武器(窝草,这要有用那还了得)等等不一而足,我有一朋友甚至收藏老宅院呢。

但凡人有了收藏的瘾,在外人看来大概都属于“有病”之人了。至于病的层度,视收藏者痴迷层度不同而有轻重之分吧。咱这儿这些大侠高人们,经常现身的,潜水的,拥碟数千过万者大概不在少数,他们也都属于收藏癖患者吧,其实我也算一个!

收藏癖也没啥不好,全世界要没收藏癖,大概全世界也就没博物馆了。收藏,我以为那是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是自觉自愿的,大收藏家中很多都有千金散尽只为一件物事的故事,太多了,就不一一例举了。

不过,我赞成根据自己的打米碗量力而行,有钱随你咋疯;钱少,适可而止吧。否则,那就叫找死!这样的人,我身边就有一个活典型,就不在此说了。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0-10-21 00:25:48 | 只看该作者
似乎有点成就的往往都有点“病”,特别是在音乐界,呵呵呵。
mm33 发表于 2010-10-20 18:32

我以为是通病,不独音乐界。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0-10-22 02:0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10-22 11:18 编辑
我也表述一下值得商榷的观点:
收藏的东西对于任何收藏者来说,都是“有用”的。或是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或是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或是满足个人的某种特殊的需要;或是现在用不上,但以后会有用;或是等待藏品的升值;还有.......
旱天雷 发表于 2010-10-21 08:35

雷兄,收藏对于精神的满足我绝对认同!

有些东西,当藏品尚少时,大概主要还是实用的价值大一些,比如紫砂壶,但随着藏品越来越多,大概主要就是精神上的价值了,谁泡茶用得了几十上百把的壶呢。

有的东西收藏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其实用目的,比如国外很多枪支收藏家,其目的很显然。国内也很多专门收藏佩刀的藏家,中国的、西洋的以及日本的武士刀都有收藏,这玩意儿可也不是拿来用的。

至于艺术品以及古代字画真正的藏家纯粹就是精神满足(暂且不论投资价值)。

再专门说说我们感兴趣的领域吧:

就拿咱们喜欢的音乐来说。其实唱片单纯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就是载体而已。过去,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欣赏音乐。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仅仅是听,那唱片所记载的那些内容差不多已经完全可以转变成我们电脑上的一个或无数个文件夹的形式存在了,根本不需要实体了。而且从维护,保养以及使用上那都简单轻松得多。并且,只要你愿意,你只需花很小的代价就可以拥有数以万计的内容,远超我们实体的占有数量。

与之相同的大概还有书籍,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可以潜在拥有的有益的知识和信息(区别于垃圾知识和信息)都是宇宙般浩瀚的(Google图书馆计划如果真能实现,那将是个什么概念呢),如今,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电脑档案库中建立起远非托勒密王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可比的更为恢弘得多的资料储备。所以,基本上单纯从获取有用知识的角度出发,已经可以让纸本意义上的书籍寿终正寝了。

唱片和书籍都是信息载体,无论它们过去现在将来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单纯从用的角度,也就是仅仅调用其中所记载的信息出发,现在就已经可以不需要实体了,将来更不需要。但我相信会有网络时代的音乐和书籍的“虚拟藏家”存在,那大概也叫一种收藏吧。

对于唱片和书籍,无论是实体收藏还是虚拟,拥有一定数量方能谈得上收藏的概念。作为信息载体,它们的实用性毋庸置疑,你不用就没法获取其中的内容。但从时间意义上看,这又是一个悖论,藏品越多也就意味着单一藏品被调用的机率越小,别说上万的唱片数千的书籍了,就是一千张唱片,要每张听过来那也得花费相当时间了。当你一段时间内只关注某一张碟或者数张碟时,也就意味着其余的碟很长时间以内都处在事实上的闲置状态。这要是那些上万藏品的大侠们(还在乐此不疲地继续收藏中),从时间的意义上,基本上藏品的90%以上都处于相对恒定的“闲置”状态吧,绝大多数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也不会翻出来听一次,这样说,它们完全等于是“满足”另一种意义上的精神需求罢了。

关于唱片藏家的心态,好友尘克兄打过的比方很有趣,大意是:拥有大海不现实,但也不想仅仅在澡盆里扑腾,他需要一座游泳池能够在里面畅游!呵呵,我知道此话让他夫人也无话可说。

还有一点,我一直以来都感觉满屋的书籍和唱片那叫一个蓬荜生辉啊!即使不听不看,也足以让人处在文化和精神海洋的氛围中,那种满足感不是几个电脑硬盘以及其上无数的文件夹可以取代的。

最后与S版机雷兄分享一个幽默的真实故事:某日,一富豪造访一友人家(我的朋友),见友人客厅中一整壁的墙全被满架的书籍占据了。富豪说:你小子书房中已经全是书了,这面墙应该用高档的墙纸来装点,我客厅的一面墙光墙纸就花了数万,那看上去确实漂亮极了。朋友打趣说:你那墙纸才几万块,我这一面墙早数倍于你的价钱了。。。。。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0-10-21 02:56:29 | 只看该作者
与S版简单聊聊收藏吧。

对收藏的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没用,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对所收的东西喜爱有加。要是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0-21 00:16
大师说的不无道理。首先我说那句话并不针对任何人。我收集唱片都是拿来听的,小时候我喜欢收藏书画册,因为我喜欢这些书画册,是用来欣赏和临摹用的。后来喜欢收藏唱片,也是用来听的(当然不可能听完),我认为收藏的东西首先是自己喜爱的。我是这样理解自己收藏东西的。我比较认同您这句话:“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对所收的东西喜爱有加。”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0-10-21 08:35:48 | 只看该作者
与“狗儿念经 ”兄商榷——
特别赞同狗兄说的——对收藏的人来说,无一例外他们都对所收的东西喜爱有加;赞成根据自己的打米碗量力而行,有钱随你咋疯;钱少,适可而止吧。
我也表述一下值得商榷的观点:
收藏的东西对于任何收藏者来说,都是“有用”的。或是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或是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或是满足个人的某种特殊的需要;或是现在用不上,但以后会有用;或是等待藏品的升值;还有.......
不知说的对否?还望指正!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0-10-22 12:52:05 | 只看该作者
除了I Music之外,我还喜欢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他们在DG录制的那些唱片都是精品。
由鲍罗丁三重奏的创始人,大提琴家尤里.图洛夫斯基所创立的I Musici de Montreal(蒙特利尔音乐家小组)我也相当喜欢,那套亨德尔大协奏曲真好!
最近几年尤其喜欢克莱默创立的 Kremerata Baltica(波罗的海室内乐团)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0-10-22 11:57:2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狗兄言之有理。
话说回来,我就是能力在强,数量再多,那我还得要有这个钱和权啊!罢了罢了啊.... ...
旱天雷 发表于 2010-10-22 11:55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0-10-22 02:08:52 | 只看该作者
大师说的不无道理。首先我说那句话并不针对任何人。我收集唱片都是拿来听的,小时候我喜欢收藏书画册,因为 ...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1 02:56

S版随时提醒大伙适可而止,量力而行,足见其宅心仁厚!
可他自己唱片已经不少了,也堪当侠之一字了!再次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0-10-22 02:23:31 | 只看该作者
大师对唱片和书籍的收藏的看法基本同意。
但是唱片和书籍都不是用来摆设的。
唱片是用来听的,书籍是用来看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7 01:29, Processed in 0.032676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