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4196

查看

12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转贴】1.3亿古琴 分析人士:游资炒作

1#
发表于 2010-12-8 21:37:2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12月5号晚,北宋宋徽宗制作、清乾隆铭字的古琴——“松石间意”,在北京保利秋拍得1.3664亿元,创造了世界古琴拍卖记录,同时也缔造了世界乐器的拍卖记录。有业内人士分析,是游资炒作造成了这个现象。

据大陆媒体报导,在5号的保利中国古董拍卖夜,“松石间意”琴受到收藏家的热烈追捧。这把古琴估价2000万至3000万元,起拍价为1600万,经过数十轮的竞价,最终有藏家以1.3664亿元囊入怀中,是底价的八倍以上。

据记载,“松石间意”琴是北宋宣和二年东京“官琴局”制造、清乾隆六年装匣,在宫内珍藏,后来从圆明园流出。1953年后,这把古琴被上海著名琴人樊伯炎重金购得,珍藏至今。

资料显示,中国买家今年积极热炒古玩艺术品,如,在11月北京嘉德秋拍卖会上,王羲之《平安帖》摹本以3.08亿元成交;11月英国伦敦一小型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折合约5.5亿元的天价,被一名中国买家拍走。

香港《明报》7号报导,中国收藏家唐炬说,他多年来出入拍卖市场,竞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一般是遊刃有馀。“但今年参加几场艺术品拍卖会后,突然发现自己被边缘化了,感觉有股神秘力量突然闯入艺术品领地,让普通收藏家和投资者难以抵挡!”

对于古玩热度高升,报导说,是游资炒热了内地书画古玩拍卖市场,所以艺术品成交价近期屡创新高。《明报》转述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宣家鑫的话说,这些天方夜谭般的价格暴涨背后,“很多是赤裸裸的炒作”。他认为,目前资金炒作的黑手已完全伸向收藏品市场,一些本身从事股票和基金投资的庄家把目光放向收藏品市场后,运用基金坐庄的手法炒作收藏品。

保利拍卖公司执行董事赵旭也表示,由于中国调控楼市且股市低迷,帮助推动了内地部分资金流入艺术品市场。《中新社》报导,今年有超过1000亿资金進入艺术品市场,导致艺术品价格以十倍的速度攀升。

不过,专家指出,这些游资慌不择路,很容易陷入庄家与炒家共筑的“投资陷阱”。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12-8 21:41:29 | 只看该作者
“松石间意”琴是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东京(今开封)“官琴局”御制,有“天府奇珍”之誉。该琴严格按照古琴制式制作,上板梧桐、下板梓木。外涂掺有鹿角粉、朱砂、金、银细粒的大漆。此琴通体极长大,项与腰皆作凹入半月形,相交处复作凸出半月形,池沼皆为长方。

保利拍卖公司介绍,该琴流传有序,历经北宋晚期内府宣和殿“万琴堂”藏;经明及清康雍乾三代,至清乾隆六年(1741年)装匣,内府珍藏;清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赏玩御铭;后该琴从圆明园流出,清晚期进入北平“蕉叶山房”被张莲舫秘藏;1953年后上海著名琴人樊伯炎重金购得,庋藏上海至今。

有消息称,目前国内肯花如此大手笔收藏古琴的不超过五人,其中包括步长集团总裁赵涛。这把“松石间意”琴究竟被何人拍得,保利工作人员称不便透露。



“松石间意”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12-9 00:01:34 | 只看该作者
“松石间意”琴是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东京(今开封)“官琴局”御制,有“天府奇珍”之誉。该琴严格按照古琴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2-8 21:41



哥对这个也感兴趣??

使用道具 TOP

FIM

4#
发表于 2010-12-9 00:04:43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此琴声音如何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12-9 02:37:48 | 只看该作者
哥对这个也感兴趣??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2-9 00:01

俺对古琴拍卖不感兴趣,对古琴有点兴趣,对古琴音乐很有兴趣。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12-9 12:21:51 | 只看该作者
嗨,不仅是古琴,已就当代名家(像马维衡、王鹏等)用古材斫的琴价格也非常了。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12-9 18:3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12-9 18:38 编辑

我一个学古琴很久的朋友开玩笑说:现在市场上一般的考试级别的钢琴,如上海的斯特劳斯牌,1-2万也可以搞定;而一把比较好的学习古琴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它,不用说王鹏等名家斫的琴了,两块拼接木头的价值胜过了钢筋铁骨的庞然大物,足可见我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了。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12-9 18:43:23 | 只看该作者
令人咂舌的成交价格不排除拍卖行自导自演抬高古琴的价格,等着下一拨“钱多人傻”的人接棒,但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古琴的知名度和它应有的地位。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12-9 18:54:36 | 只看该作者
也曾经听说过这把琴,这种东西很难用价格去衡量。不过有点高啊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12-9 19:43:49 | 只看该作者
别管它价格了,欣赏一把“松石间意”倒是不错,就再转一篇吧:

秘藏一甲子之宋徽宗御制 “松石间意”琴重现京城

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形容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历时一甲子之久秘藏后的重新面世最贴切不过了,在保利五周年秋拍紧锣密鼓的征集工作即将截止之际,突然传来此琴终于花落保利,扛鼎秋拍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保利拍卖再一次获得了牵手国宝,见证奇迹的天赐良机。



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凤势式(又名霹雳式),琴体阔大厚重,鹿角灰胎,栗壳色漆,面蛇腹纹间冰裂断,底细密牛毛断。琴背项间刻清乾隆题诗“古锦囊韬龙门琴,朱弦久歇霹雳音。安得伯牙移情手,为余一写山水心”。下题“乾隆壬戌御赏并题”及白文圆章“见天心”一方。龙池之下隶书题琴名“松石间意”。另附清乾隆御制琴匣一件。匣形与琴同。匣盖刻隶书“宋制松石间意大清乾隆辛酉年装”,下有“永宝用之” 四字小方印。内以泥金写八分书六行,云:“八音之最,弦克当之。众弦之首,舍琴孰为。静好在御,君子弗离。爰征其美,龙门高枝。文以青漆,缀以朱丝。尺寸中度,下滨上池。徽金轸玉,追琢是施。虚心静抚,鸿纤合宜。其声清穆,其德渊懿。昔人有云,调弦而治。匪惟邦邑,海宇重熙。猗欤休哉,南风之时”。诗左落“乾隆御题”红印一方。匣两端皆刻“头等二十二号”六字。



古琴名品,自古以来以传承有绪,名家递藏、整修得当和琴音不损者为贵。此北宋“松石间意”琴及琴匣,保存完好,堪称完璧,著录详尽,递藏脉络清晰,专家一致认定为北宋宣和二年(1120)宫廷御制官琴,乾隆辛酉年(1741)装匣、乾隆壬戌年(1742)御赏无疑,早已成为北宋官琴现存于世的唯一典型和清宫藏琴的标准参照:辽宁省博物馆藏“九霄环佩”琴的乾隆御制琴匣,据郑珉中考证认为是张莲舫父子按照“松石间意”琴的御制琴匣仿制而成的伪品;2006年故宫博物院披露其在院藏清理中发现的“音朗号钟”古琴御制第二十三号琴匣,即是依据“松石间意”琴匣对比确认。



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题“松石间意”琴,宋徽宗宣和二年御制官琴、清乾隆辛酉年装匣、壬戌年赏玩御铭的尊贵经历使其早在逸出清宫的民国时期,就已经“索价二千金……特以御制御藏十倍其价于寻常耳”。古琴艺术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众望所归之下,注定使其不仅仅代表古琴收藏的巅峰追求,更是精英收藏志在必得的标志界碑。



北宋 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

NORTHERN SONG

AN EXTREMELY RARE IMPERIALLY INSCRIBED ‘SONG SHI JIAN YI’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COMMISSIONED BY EMPEROR SONG HUIZONG

RMB:20,000,000—30,000,000

通长126cm  隐间115cm  肩宽21cm 尾宽13cm 厚4.7cm

款识:

腹款“宣和二年御制”、“康熙庚午王汉章重修”

琴盒刻款“宋制松石间意大清乾隆辛酉装”、“永宝用之”

琴背刻款“乾隆壬戌御赏并题”

递藏: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东京(今开封)“官琴局”御制

北宋晚期内府宣和殿“万琴堂”藏

清乾隆六年(1741年)装匣,内府珍藏

清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赏玩御铭

清晚期——1953年北平“蕉叶山房”张莲舫秘藏

1953年后上海著名琴人樊伯炎先生重金购得,庋藏上海至今





相关著录:

“厂肆有内府所藏宋琴一张,索价二千金,项与腰皆作凹入半月形,相交处复作凸出半月形,通体极长大,池沼皆长方,池内右刻‘宣和二年御制’,左制‘康熙庚午王汉章重修’,池外上刻行书三行云:‘古锦囊韬龙门琴,朱弦久歇霹雳音。安得伯牙移情手,为余一写山水心。’又小款字一行云:‘乾隆壬戌御赏并题’。下刻白文圆章‘见天心’三字,相传为张得天恭代御笔,甚肖张书。池下刻‘松石间意’八分四字。金徽玉珍足,小冰裂牛毛断纹,漆黑色中隐隐现红光,韬以极厚大明锦囊,护以退光漆匣,盖刻‘宋制松石间意大清乾隆辛酉装’,又小方印‘永宝用之’四字。内以泥金写八分六行云:‘八音之最,弦克当之。众弦之首,舍琴孰为。静好在御,君子弗离。爰征其美,龙门高枝。文以青漆,缀以朱丝。尺寸中度,下滨上池。徽金轸玉,追琢是施。虚心静抚,鸿纤合宜。其声清穆,其德渊懿。昔人有云,调弦而治。匪惟邦邑,海宇重熙。猗欤休哉,南风之时’。末刻一‘乾隆御题’印一方。匣两端皆刻‘头等二十二号’六字,制作之精,装璜之美,一见而知为天府珍奇,非凡庶所能伪托……特以御制御藏十倍其价于寻常耳。”

——1919年杨时百(民国一代古琴宗师)《琴学随笔》



“帝子当年席上珍,即今流落到淞滨。居奇未必终无主,且喜随时得暂亲。”注云:“宋徽宗松石间意琴,乾隆御用,琴流转至沪,索值颇昂,尚无受者,暂留琴社时得一抚。

——1953年蔡德允(民国古琴名家)《珍霞阁诗草.癸巳诗》





“御题诗见《御制诗文集》中,锦囊漆匣与清宫所藏者完全相同,益信杨氏的记述具体准确。……北宋晚期‘官琴’今存于世可以作为典型器者,仅有一张,为宣和御制的‘松石间意。’”《两宋古琴浅析》

“可见这张‘宋制九霄环佩大清乾隆辛酉年装’的御制琴匣,是张莲舫父子按照松石间意的御制琴匣仿制而成的伪品。”《漫谈〈中国古琴珍萃〉中的唐琴》



“‘音朗号钟’琴随形琴箱……早在雍正四年,即有为宫中藏琴制箱评级之事,……‘有等此琴’配黑退光漆套箱。乾隆年间续为之,此即‘有等次琴。’这些琴大部分在圆明园,已毁或被掠夺,仅故宫博物院仅此一件。……另外流落在外尚有上海一件(北宋“松石间意”琴)”。《故宫古琴》

——郑珉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查阜西先生藏《乾隆御题琴谱册》册页残本)与此书内容有关的实物现存有三,其中唯有上海樊伯炎先生藏宋‘松石间意’琴与乾隆御制琴盒与此册页完全吻合,其余两把存疑。……盒内题词的体例与册页完全相合。”

——吴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古琴珍萃》





“宋‘梅梢月’宣和式琴,……琴谱未见有此式。珉中兄以为与樊伯炎先生所藏宋琴‘松石间意’近似,惟此为方额而彼为圆头耳。‘松石间意’出清宫,有内府制盒,经蕉叶山房张莲舫送上海售出。杨时百先生《藏琴录》著录,名为宣和式,今从之。”

——王世襄《自珍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12-9 19:56:0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琴啊,希望能象“梅梢月”一样有录音唱片问世。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12-9 22:05:21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琴啊,希望能象“梅梢月”一样有录音唱片问世。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12-9 19:56

是啊。能驾驭此琴的人也不多了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09:45, Processed in 0.041066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