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826

查看

13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85#
发表于 2011-1-7 12:27:58 | 只看该作者
《与风景的对话》也写了东山魁仪的坎坷求学经历的。
如何成为一个大画家?如何应对生活的苦难。
shinelb 发表于 2011-1-7 12:06

哦,是这样;我网上再找找

使用道具 TOP

86#
发表于 2011-1-7 09:57:4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骑士兄总是带给我们清新。

年轻就是最大的财富,我也是前段时间和一位朋友打球时的感慨。
shinelb 发表于 2011-1-6 14:43

经历也是无价的财富

使用道具 TOP

87#
发表于 2011-1-7 12:12:35 | 只看该作者
八缸前辈您收藏的好东西比我多得多,不客气。
shinelb 发表于 2011-1-7 07:39


看到大伙多格鲁米欧评价很高已经锁定了一套飞利浦的头版,希望年前能到手
说实话,从S版的文章中学到了很多,非常感谢。更敬佩你对这个版块的投入!作为一个新人理应为论坛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今年我将以此为据点慢慢的把自己这么些年来把玩LP的心得和一些对软件的认识发上来和一众好友分享,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使用道具 TOP

88#
发表于 2011-1-7 10:48:38 | 只看该作者
经历也是无价的财富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1-7 09:57
我们没吃过什么苦。
读读《苦难辉煌》吧。


使用道具 TOP

89#
发表于 2011-1-7 11:01:3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没吃过什么苦。
读读《苦难辉煌》吧。
shinelb 发表于 2011-1-7 10:48

《苦难辉煌》
没有了解过的书,我刚刚搜索了一下,我不是很喜欢这类文集。
倒是S兄再推荐我一本书如何?是这样的我表妹月底要远赴法国学时装设计,她真叫没吃过苦,心理素质也不好,这次一去3年,我挺担心她的;我主要担心的就是她没吃过苦。
我作为哥哥,已经准备好了一套围巾送给她;但我还想找本书,是打算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但我担心这样长的巨著她是否会有耐心看,所以还想是否另有合适的书籍带给她。

使用道具 TOP

90#
发表于 2011-1-7 11:08:25 | 只看该作者
我推荐两本。一本是东山魁仪的《与风景的对话》。
一本是《罗丹艺术论》。
您可以查查,我就不重复再谈了。这是我很喜欢的艺术书籍。
你表妹是搞时装设计的,这两本书都合适。

使用道具 TOP

91#
发表于 2011-1-7 11:59:32 | 只看该作者
真巧,《罗丹艺术论》我有的,是傅雷译的,当时正好对罗丹的艺术发生兴趣,就买了这本书,但是这本书太含蓄。
《与风景的对话》书名很好听,我在当当网找不到,日本人我不太喜欢,哈哈,不过他好像蛮有情调。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1-1-7 12:01: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主要不是教表妹如何审美,修养到位审美自然有分寸。这类书不是我想带给她的,谢谢S兄推荐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1-1-7 12:06:17 | 只看该作者
《与风景的对话》也写了东山魁仪的坎坷求学经历的。
如何成为一个大画家?如何应对生活的苦难。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1-1-7 20:18:59 | 只看该作者
21.约翰威廉姆斯的版本

只有一首吉他版《夏空》,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里的第二帕蒂塔的最后一首《夏空》是很多大师的珍贵保留曲目,也是很多爱乐者的最爱。

22.迪莫尼的版本

只有第二帕蒂塔,但录音出奇的好。迪莫尼是帕尔曼的同学,他的小提琴天碟《妈妈教我的歌》发烧友人手一张。

23.帕尔曼的版本

帕尔曼这个版本是非常出色的,层次清晰,有血有肉。但与最顶尖的版本相比可能内涵稍欠深刻。

24.海菲兹的《夏空》,古朴苍劲,令人感叹。他好象有三版夏空,不能证实。

25.伟大的告别

海菲兹在他的告别演奏会上再拉巴赫,只有第三帕蒂塔是个遗憾。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1-1-8 14:35:24 | 只看该作者
26.舒曼改编加入了钢琴伴奏的版本.

带钢琴伴奏的处理方式一直是有争议的。这张唱片来自德国名厂MDG,这个公司声誉很高,出品过很多精品.这张唱片很迷人,听来让人心旷神怡.小提琴声不夸张,非常轻松自然.有别于以上几位大师的演绎.这里没有暴风骤雨般的激昂和争鸣.钢琴在轻声细雨地与小提琴交谈,绝不喧宾夺主,控制拿捏得恰到好处.录音不追求发烧,是一种自然和轻松的风格。我对这个舒曼改编的版本的喜爱之情难予言表.它比较自然地表达了巴赫的崇高境界,温馨恬淡,气质高雅,与世无争,宽容理解和爱..........向喜欢巴赫的朋友推荐这个版本,它会给你带来新鲜和美感........

27.小提琴演奏家寺神户亮, 1985年在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师从库依肯。1989年毕业,他也是著名的“库依肯小乐队”的小提琴首席。同时任职于东京巴赫莫扎特管弦乐团和欣欣向荣艺术合奏团。在日本和古乐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寺神户亮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比较优秀。比较《小无》,听听《第二帕蒂塔》就很明白了。《吉格》和《夏空》都非常出色。

28.很多优秀的立体声巴赫小无的琴声是不会干涩刺耳的,可能和播放器材的风格也有关系。象这版东德苏斯克的版本就是很优美的,费拉斯的版本也是这样。巴赫小无穷尽了小提琴的一切可能,是小提琴艺术的颠峰,值得细细品味。karl suske这版小无优雅,清峻而带点遒劲。线条,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整体风格有点中国古诗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属于一流演绎之列。他的《夏空》果敢决断,清晰明了。而整首曲子又不紧不慢,控制得恰到好处。

29.一般人对于布什的印象多停留在他的四重奏团。其实这位德国出生的演奏家可是一位顶尖的独奏者。布什是在科隆音乐学院接受的音乐教育,1912年因在伦敦演出了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而被称为"除克莱斯勒外无人可比的纯净与美感"。21岁就担任维也纳音乐会协会管弦乐团的首席,他也借此机会组成以自己命名的四重奏团(目前保留的录音,几乎都是与此团合作的)。之后的一连串演出更是令该团誉满全球。因为到美国演出而结识托斯卡尼尼,两人私交甚密,不过并未留下合作录音。梅纽因曾经拜布什为师,并从他那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布什的录音留下来的不多,他的演奏被认为是不为技巧而演出,只想表达音乐的美感。布什还经常同他的兄弟Hermann Busch(大提琴家)和女婿Rudolf Serkin(钢琴家)演出三重奏。布什的巴赫仿佛来自远古的荒漠旷野,舒缓悠扬,美得令人伤感,美得令人不可救药。这是在现代任何一位演奏家所无法企及的,一种可以听死人的美妙琴声。久违了:令人永世难忘又似曾相识的巴赫之声!!

30.希吉斯瓦德·库依肯(Sigiswald Kuijken)是比利时著名的当代乐器演奏大师家族里面最著名的一位。他详细地研究了早期乐器演奏技巧和作品诠释。并由此提出,小提琴的最正确的演奏方式,不是将琴夹在下巴下,而是自如地搁在肩膀上。这种方式在其失传了二百余年后,被库依肯发掘并倡导,这对所有小提琴音乐作品的真实演绎和完美体验起了极巨大的影响。这种演奏方式从70年代初开始为越来越多的演奏家所接受。苦一肯一共录了两版小无。普遍评论都说旧版胜过新版。但我比较后我认为新版更好。其实新版价钱很贵。旧版其实已经很好,但它有个问题:在一般器材播放,高频会有毛刺感,令人不快。但很奇怪,在高档器材播放就不会有这个问题。高频显得很幼细。旧版的整体性是很统一完整的。每一首都很动听,值得拥有,相信很多朋友都已收藏,不知是否有同感?新版与旧版比较优势在哪里呢?首先录音远远超越,其次各声部更清晰。若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拥有旧版已经足已,新版是高消费,但物有所值。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1-1-8 18:38:38 | 只看该作者
31.AGES RECORDS公司今年有超级大手笔!

我要说的是两点,第一他49年才拜在ENESCU门下,其时他已经薄有名声了,以他当时年纪来说技巧已经完全定型,不可能有多少改变,再说ENESCU的技术自己也够戗。所以说他的技巧和ENESCU没有一点渊源,最多ENESCU只是指导一些理解作品的方法(我看这也是唯一原因,因为要是想补足技巧当时比ENESCU牛的人多了去了)。第二,这个家伙82年9月14号晚上在灌下N多威士忌后从楼上一跃而下,一会就翘掉了。事实上他晚年生活一直很郁闷,好象和感情有关系.最后几年更是抵制录音,抵制演出。而这个77年12月21号的无伴奏演出是他在消失录音室几年后的唯一一次录音。我们可以想象,6首无伴奏在一天之类录完,这样的情况在录音史上我看找不到第二个了,好象也是说经济比较拮据,为了赚钱就在法国一家小公司卖艺了(这点和他老师的无伴奏很象,不过他老师是在美国卖艺,而且同样也是最后一次在录音室录音)演奏这次无伴奏的时候他用的是一把1728年制的"Dragonetti, Milanollo" Stradivari名琴。这把琴是VIOTTI赠给他的,而赠给VIOTTI的人就不知道了,反正PAGANINI用过一段时间。从70年82年,他极少录音,而这部无伴奏算是最大部头的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在艺术生涯最晚期录下这套经典曲目,对自己对后人也算是一个告慰了。这套LP现在已是天价,而且一直没有CD化过,看有日本网友有幸听过的说是一种“微熏了的BACH”。这次我们也能一闻他琴声中的“淡淡威士忌香味了”.

32.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版本:

大卫没录小无全集据说是技术问题。只有一首,很遗憾,其实听起来还是不错的。

33.美籍匈牙利小提琴家,布达佩斯音乐学院胡鲍伊的得意门生,1917-1924年继马尔托任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1925年,应斯托科夫斯基之邀,到美国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同年又应邀赴伦敦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均获巨大成功.西盖蒂的演奏,是一种充满情感倾诉,内里又隐藏着极强的热力的演奏,他善于将各种方法巧妙配合,强调各种层次的情感,被称为"小提琴中的思想家",他演奏的巴赫,贝多芬、布拉姆斯,其表现的深度至今令人赞叹.西盖蒂演奏的黄金时段是三四十年代,50年代晚期的作品,技巧已见衰退.他的小无拉得很慢,但很有味道,琴声有点干涩,但非常耐听。很古朴的风格,速度处理比较自由,饱含了演奏家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真实情感。

34.Ilya Gringolts Plays Bach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之1002;1003;1006
他是帕尔曼的学生,试图尝试标新立异,结果适得其反。很多段落处理得很快,很多地方含糊其辞。也不知道他是否在追求本真?连第二帕蒂塔都没录,可见信心不足。比较令人失望的一版。

35.穆洛娃,1959年出生于莫斯科的郊外。3岁开始学琴,聪颖的天资和她对小提琴的早熟,使她9岁便进入了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命运给予了她最好的机遇:得以在柯岗和布朗宁两位大师的指导下深造,使她的演奏趋于成熟。1976年16岁时便在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一举夺魁。之后,1981年和1982年又连续在芬兰西贝柳斯和苏联柴可夫斯基两项世界顶尖级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大奖。穆罗娃的名字轰动了世界乐坛。体现了俄罗斯小提琴教学体系,仍处世界领先的地位。穆洛娃的巴赫表面常常藏而不露、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乐句,但仔细听去,却让人可以触摸到内心深处不可抑制的激动。冷漠的外表与炽热的情感不期而遇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她与众不同的演奏特色。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6:18, Processed in 0.032321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