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0094

查看

33

回复
123
返回列表
楼主: 舒存

25#
发表于 2007-1-18 10:42:38 | 只看该作者

现场一定真实,一定好听?

现场一定真实,一定好听。为什么不可能不真实,不可能不好听?对这个问题我真是纳闷,是个问题么?!这么想的朋友也许是认为,真实只有在录音棚,好听只有在指挥台?如果说音乐厅声音好听,也许他还要反问,你怎么知道那家音乐厅的声音好听,那家声音是正确的,是真实的?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可以明白的告诉说,这种疑问和看法,是自我想当然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多,如果了解一些现场的情况,就不会有这种迷糊了。我们仅以钢琴为例来简单谈谈这个谬误在哪里。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07-1-18 10:45:2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环境聆听才是真实的好听的

首先要明白,钢琴这种原声乐器,是没有连音的。现代钢琴用了各种技法,如延音踏板等来改善声音,但是相对于弦乐器和管乐器,钢琴还是缺少连音的顿挫声音。我们可以利用钢琴的这个特性来衡量一个空间的音响效果究竟如何,是否适合“真实”的要求。

衡量一个场所空间是否有问题,或说是否让钢琴的声音真实而好听,除了演奏、调律等钢琴自身的问题之外,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条,就是钢琴的一个个琴声,要能连接起来。当然判断这个连接效果,是有讲究的,即所谓音乐厅的音响效果。在一个好声的音乐厅,钢琴未经过任何电声放大的本真演奏,琴声一定是非常悦耳的,是好听的。在这时演奏的琴声,谁能说是不真实的?!

我们还可以借助钢琴声来判断一个场所,究竟哪个区域、哪个位置是声音最好的。不适合钢琴演奏的音乐厅,声音不连的,或音量没有了的场所,或是空间太大,或是音效不好,那里的声音都是失真的琴声,都不能满足于现场演奏。也有例外的,如前面说到了场所结构不同,有的要另当别论。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07-1-18 10:59:34 | 只看该作者

你认为指挥台声音最佳吗

五、六年前,我曾经在国内一家网站有过一次发言,谈到过现场与聆听的话题,但没有把话题继续深入下去。事后我跟自文兄交流过个人看法。后来看到立体声的主人斑竹感言,他从现场聆听音乐会回来,对现场声音很有感慨,重新又引发了我对这个话题的兴趣。我只引了个头,没有把话题说完。当时说的是下面这些:

争论焦点:肯定指挥的位置如喇叭系统的皇帝位置,是现场声音最好的。这种观点最典型的说法是北京《爱乐》发表过的一个观点:音乐厅或歌剧院只有一个最佳的位置。那就是录音麦克风所处的位置,除了指挥以外,任何人都不可能在那个位置听音乐。详细的请看2001年第4期第37页“音乐的传播越来越依赖音响----访音响专家胡玉柱先生”据《爱乐》介绍,他有50多岁,职业是摄影家,任职于某国际著名的音响品牌代理公司,收藏有CD1500多张,LP200多张。

有的朋友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也有的认为是胡说八道。肯定这个观点最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胡玉柱最主要的观点,是他解释的这句话:“麦克风肯定比人耳敏感,它在那个位置收拾取的声音通过唱片和音响重放,应该是最真实的声音。”否定的一种观点:这是发烧人大胆想象与推测的结果。

音乐厅与歌剧院的声学特点果真是如此么?否定的认为,指挥台的位置,恰恰是音乐厅与歌剧院声音最差的位置。录音用的拾音麦克风等同指挥的耳朵、他们摆放的位置等同于指挥的位置么?录音用的拾音麦克风一般放在指挥台身后1米,高度约3米,2个麦克风间距有1米左右。试问,谁个子那么大,脑袋那么大,耳朵那么长?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07-1-18 11:25:37 | 只看该作者

指挥台声音不美妙

在一个声音正常的音乐厅,包括歌剧院,指挥台的位置并不是声音最好的。以著名的拜鲁依特节日剧院来说,他的声音今天已经得到普遍的肯定,但他的指挥台在地下,声音是最糟糕的。

有人要问,指挥台不是与乐手距离靠的更近,声音更清晰么?指挥台的声音确实更清晰,但乐队的声音,并不是一味追求清晰。距离太近,园号声音从后面传来,小号长号则对着耳朵响的。换个角度说,指挥台上听感是七零八落的。指挥的聆听追求与听众不同,指挥一个很大作用,就是启示乐手控制声音,听清楚是基本要求,但对听众而言,目的是不同的。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07-1-18 11:28:57 | 只看该作者

哪个区域位置好声

指挥家舒尔申、康德拉申等都谈过自己的体验。他们说自己在指挥台上,虽然不是要听到每个乐手的声音,但也不仅仅是每个声部首席的声音。以弦乐来说,小提琴第一声部整体上还需要能听到中排座小提琴的声音,平衡他与首席的关系。

钢琴要的是连音,交响乐的现场声音,则要的效果是整体的交融,以及所产生的层次,要的是音乐织体的变化。弦乐要的是群感,所谓著名的“德国之声”,讲究的是弦乐包裹着铜管的声音,这些都是指挥台不容易感觉到的,也可以说这种感觉最好的地方,是听众席位。所以我们能理解追求音响效果的斯托科夫斯基,他总是习惯到音乐厅听众席后面高一些的位置去聆听声音。有人说,他是坐在那个著名音乐厅的最高一层。

如果大部分座位聆听钢琴,琴声都能连音,声音都很顺,就是个好场所。这时聆听钢琴琴声最美的,就是声音最好的座位区域。当然有些音乐厅内部结构不同,如开放式的结构,每排座位声音差别很大,每种类型音乐效果差异也大,要另当别论。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07-1-21 16:22: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话题牵扯到多方面问题

说的是现场,是指挥台,其实是真实与好听,有几个方面牵扯,一个是空间,就是现场;一个是录音,制作录音;一个是系统,重播录音。现场有很多情况需要明晰,需要界定。总之,音响似乎是个很大的框架,要看我们讨论的角度是哪个。

很多问题是交叉的问题,显得复杂又凌乱。讨论问题之前,最好能把这些适当区分一下,不容易搞乱思维。不管从哪个角度,什么立场,关注声音是高保真最基本的,关注其他方面对高保真来说意义不大。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07-1-21 16:24:12 | 只看该作者

答疑一

问:演奏者和指挥家如何判断自己的发声是否“正确”?在不同的场所,如何调整自己的声音?练习、排练,都是为最后演出服务,三者场所不同,声学条件也不同。相同场所,空座与满座声音也不同,演奏者和指挥者如何知道最终演出时需要什么声音?一个演奏者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除了技巧,如何能知道自己发声是否正确?

答:1、凭借天赋判断。出色的指挥家,听感一定是灵敏的。2、乐手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才能融入乐团。3、好乐团都有个好声场所,好指挥强调排练与演出,尽可能在一个熟悉的空间。正式演出之前再练习,也是一种惯用的方法。4、音乐家凭借经验与感觉,判断声音。5、新人需要老师或老乐手帮助引导,培养正确的听感。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07-1-21 16:25:24 | 只看该作者

答疑二

问:现在一般都在台上安放几只麦克风拾音,再经过后期的混音灌制唱片?拾音的那些位置,基本上等于指挥的位置,为什么不在听众席找个“黄金位”拾音?堂音、残响、融合等等,不都齐全了吗?

答:古典音乐录音多是一次完成,尤其是大作品,后期制作与电声音乐不同。麦克风拾音位置很讲究,不同场所,常常花很多时间寻找最佳位置。听众席的“黄金位”至少是一块区域,寻找那个合适的“点”,也是困难的。古典音乐的本真乐器录音,多不适合近场拾音。一般立体声录音,拾音位置靠近指挥台,但不等于指挥台,即使单点录音,2只麦克风的间距、高度,都与指挥台有一定距离。因为麦克风的灵敏度、拾音方式等,不同于人耳的听觉。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07-1-21 16:27:27 | 只看该作者

答疑三

问:两个喇叭究竟有没有可能真实重放现场?既然Hi-end是不计成本,代表音响的最高境界,是否考虑过每个声部用一个喇叭播放,这样,一堆喇叭按乐团的布位放置,是否可能比现在的双声道要好?

答:多一些发声单元的系统,确实比现在的双声道系统声音要更好,这个效果,目前的多声道Hi-end系统已经证明了。但音响这种商品,还是讲究应用性的。日本NHK专门机构对多声道的研究认为,纯粹从听感来说,最理想的多声道系统是四周布满音箱,但这样会带来一系列问题,5.1多声道是最低标准。从音响的角度看,即使可以按一个声部一个喇叭来重播,录音方面的遗憾并不能补偿,所以音响终归还是难以达到音乐会的声效。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07-1-21 17:06:09 | 只看该作者

答疑四

问:为什么在现场,无论是乐团还是演奏者,甚至是作品,他们的不同是很容易分辨出的差别,而唱片相对就比较难?比起现场来,唱片到底损失了些什么东西?

答:普遍的说法,也是通俗的说法,认为是丢失了“细节”,如丢失了泛音。实际上,录音和重播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细节”丢失。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技术的局限,如录音各种设备、音频记录格式标准的问题等。以人声合唱来说,现场呈现的泛音很丰富,现在所用的麦克风似乎难以完整拾取。录音的第一个环节都难以保全,重播自然受到限制。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8 08:08, Processed in 0.073504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