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IM 于 2012-5-6 23:00 编辑
很认真的从头到尾的看了6万6的帖子,原来一直心仪Andra3,刚开始对JBL D66000有了好感,楼主就结束了这段感情。稍微觉得有点遗憾。
看着楼主眼花缭乱的更换前端设备,也从中学习甚多。这么多的组合搭配測試,就是音响厂商也做不到的.
樓主的這些箱子,低頻都非常之好,高中低顰全面,平衡,如果不聽jazz,管風琴,低音提琴,實在是一大遺憾,呵呵。
有人喜欢搞一套音响,用来听各种各样的音乐,有人喜欢玩硬件,在不断更换硬件的过程中寻找快感。二者皆可在没有终点的过程中寻找快乐。快乐无极限。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音响买到家里之后,那种快乐的感觉就慢慢消失了。我的快乐是整个音响的采购过程。每个周末背着一套CD去音响城,
把自己能听到的箱子都反复的听了很多遍。其中,有ATC,PMC,单拿,B&w, JBL S143,世霸。。。。。
其中ATC的入门系列基本听过了,7,19,40,JBL的 S143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原来大尺寸的低音听Jazz是如此的舒服。
最终还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ATC19,功放的选择也费了一番功夫。最终是运气好,碰了个基本满意。
后来,又发现低音不足。由于喜欢听Jazz和一些低音乐器,低音提琴,管风琴,钢琴,总想着钱包鼓了能换个全频段没有缺陷的,主要是低音好的。
其实,只要钱不成问题,很多烧友都有着想不断更换硬件设备,听到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声音。音响器材厂一般都是小企业,百花齐放,风格众多,
也给了烧友们成千上万种不同的选择的可能。 所以,硬件的更换其实也是没有终点的。
进器材后的这几年,一直不停的买入CD。如今CD已经占了半面墙。有人家里是藏书,我是收藏CD。不知道哪天会不会也成为古董。
由于听音喜好多样,一直再朝多样化,求异发展,比如各种风格的Jazz:西城秋色,凌户智慧,女低音,哥德堡变奏的各种版本:jazz版,管风琴版,弦乐版,手风琴版;
四季的各种版本:古筝版,Jazz版,竖琴版,钢琴版,竖琴版。。。。 ;图画展览会的管风琴版
每每想起这些不同版本的收藏,犹如摄影一般,变化无限,其乐无穷。
以笔者的财力不妨家里放几家大厂的前端器材,CD,LP,功放,然后不断的更换音箱名厂的旗舰,老二,老三可以不必考虑。
旗舰一般凝聚了设计师的全部心血,用料也考究,如:JBL DD6万6,Eggleston 的Ivy,西湖的SM1,单拿的大证据,至尊等等。。。。。。。。
关于号角箱子,想说2句。从听过的JBL44系列,S143,杰士的号角皇,发现这些号角箱子如果用胆机推 (功率在30-50瓦的EL34,KT88), 投入不大,但是可以推的有模有样,唯一不足的就是动态,也就是低音的速度比较慢,VTL,Jadis,Octave的那些大功率膽機未有機會嘗試。可是如果用晶体管的功放,又容易高音偏亮,刺耳。对于晶体管,功率大又声音细腻,味道甜美如胆机,成本实在太高了。
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号角皇实在是值得拥有的,高中低频都是号角设计,灵敏度高,声音大气,舒服,有剧场效果。
生活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JBL DD6万6,随着楼主的更换也告一段落。期盼楼主另起新帖,更換標題,等待“威信亚力山大”的聽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