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eiling30 于 2013-8-13 19:15 编辑
文‧郭漢丞 圖‧林治宇 號角喇叭可說是最原始的喇叭形態,由於工作效率高,在喇叭設計的領域歷久不衰。經過百年演變的號角喇叭,不僅有傳統,同時有創新,德國Acapella擅長設計號角喇叭,但創新地加入了離子高音,成就了數十年傳唱的美聲。這次來到台中全茂試聽Acapella旗下中大型喇叭High Violoncello II,不僅經驗難得,更是印象深刻,那輕鬆揮灑音樂色彩的藝術性格,表現出充滿魅力的音樂流動感。
全茂試聽 說起Acapella,引進台灣已有多年時間,但我實際上可以親耳聽到的機會並不多,原因之一是Acapella的產量很少,幾乎都需要預定,既然有人預定,貨到了自然儘快交付客戶,也不容易找到機會試聽。另一個原因是Acapella銷量好的產品大多是配備離子高音的中大型喇叭,安裝不易,識貨者早就請代理商或店家直接到府安裝,要在音響店組好全套系統試聽機會也不多,所以即便Acapella引進台灣多年,我能親炙其魅力的機會也不多。不過這兩年代理商全茂對Acapella的經營越來越積極,尤其是大型Acapella系統的引進,更是不遺餘力,2010年台中音響展就推出了超大型的Triolon喇叭,而高階型號也一一引進,實地展示,這款High Violoncello II雖然尺寸比不上Triolon那麼龐大,設計感也不如Triolon那麼驚世駭俗,但典雅的造型與設計感十足的圓號角,似乎更合乎擺在家中的想像,畢竟要迎娶Triolon喇叭,不僅房子要夠大,整體設計也要配合,才能前衛登對,而High Violoncello II外觀相對保守些,尺寸合理些,一般家庭擺放比起Triolon要容易得多。
圓形號角的創始者 從照片上看到High Violoncello II,本來不覺得大,但是來到全茂見識本尊,這High Violoncello II還真是不小,也可能是全茂的場地採寬邊擺放,聆聽距離較近,更覺得High Violoncello II身形龐大。視覺效果龐大的原因之一,和大紅色的圓號角很有關係,即使High Violoncello II底部的箱體還是方方正正,但上半部的紅色號角搶盡了風頭,怎麼看都很有前衛感。全世界做圓號角最出名的公司有兩家,都在德國,一家是Acapella,另一家則是Avantgarde,Acapella在自家網站和宣傳手冊上都寫說他們是圓形號角的創始者,顯然有意和同是來自德國的Avantgarde互別苗頭,但這兩家公司僅有大尺寸圓形號角旨趣相同,設計上的邏輯卻大有不同。
離子高音 對我而言,High Violoncello II最大的吸引力在於離子高音,這款稱為Ion TW1S的離子高音,已經揚威國際數十年,至今我僅看過另外一家廠商Lansche的Corona離子高音,產品成熟度可以和Acapella相提並論。什麼是離子高音?就是利用離子產生電弧,作為高音單體的振膜,因為電弧本身沒有質量,所以反應速度非常快,遠遠勝過目前我們看得到的任何高音振膜材料。第一次聽到離子高音的讀者可能會覺得這項科技很新穎,但實際上離子高音的理論早在1900年就已經提出,那時候在英國有位先生叫做William Duddells,他發現如果把碳弧燈(早年沒有鎢絲,用的是碳棒)本身的噪訊降低,在利用電壓的變化,碳弧竟然會「唱歌」。當時僅是噪訊的變化,還不算是真正的唱歌,但這項在1900年於倫敦發表的新技術,成為後來離子高音的理論基礎。
不過離子高音的發展並沒有很快,一直要到1946年時才有另一位先生Siegfried Klein提出一系列的專利申請,研究主題就是離子高音,他在1954年把一系列專利搭配起來,發現透過小型的石英管搭配號角,可以有效地控制電弧,設計出實用的離子高音或離子麥克風,而Siegfried Klein的研究引起了許多發燒友的興趣,資深發燒友一定記得Magnat Plasma,以前大家戲稱為噴火龍,不過後來卻銷聲匿跡,我印象中Magnat Plasma在台灣銷路很好,卻怎麼也想不起來這家公司怎麼就不見了。不過往者已矣,Acapella的Ion離子高音倒是一支獨秀,一路從70年代挺過來,成熟度之高可見一斑。
發聲透過「電弧」震動 因為離子高音發聲透過「電弧」震動,電弧本身沒有質量,所以理論上是速度最快的高音單體。此外因為電弧不是一種材料,所以也沒有一般單體振膜材料的諧振問題。離子高音發聲的原理是先產生穩定的電弧,然後藉由溫度的變化施加正離子,讓電弧產生波動,藉以發聲。因為離子高音需要電弧,所以必須要插電。Acapella的Ion離子高音頻率響應是多少?答案是5kHz~50kHz,看起來比鑽石高音或鈹高音的高頻延伸似乎低了一些,但離子高音的電弧沒有質量,相較之下,鑽石或鈹都太重了。此外,雖然Ion離子高音本身的頻率響應可達50kHz,但搭載在High Violoncello II上面時,這對喇叭的高頻延伸則為40kHz,比Ion本身的規格稍微低一點,應是搭配分音器所致。 雖然離子高音有那麼多令人著迷的聲學物理特性,但我一直覺得很奇怪,這麼棒的高音為什麼很少人使用?現在想想道理其實不難懂,看看Ion離子高音就知道了,Ion需要裝在獨立的箱體,需要插電產生電弧,裡面有石英管作為離子產生器,製作成本絕對比任何高音單體還要貴,願意採用的廠家自然少,從這裡也可以看出Acapella追求頂尖音響的態度。High Violoncello II所使用的Ion離子高音位於火紅號角的下方,那個黃銅號角就是離子高音的開口,尺寸雖小,但黃澄澄的鏡面同樣是吸睛的焦點。
三音路喇叭 以Ion離子高音為中心,High Violoncello II上面搭載高音號角,底下則是低音單體,構成了三音路喇叭。為何要強調三音路?因為大多數號角喇叭採用兩音路設計,可是兩音路設計容易在中高頻產生凹陷,如果要補上這一段,常常會犧牲高音號角的延伸,造成頻寬不足。頂尖的號角設計早就已經注意到兩音路號角的難題,因而走向更複雜的分頻,像是JBL晚近的旗艦號角喇叭,也多採用三音路,而且是追加超高音號角。High Violoncello II的設計方向約莫相同,但是Acapella有更厲害的武器,就是Ion離子高音,以其優秀的高頻延伸擔當超高音,並且補足高音號角的能量,如此一來高音號角可以專注在中高音向下的頻段,以High Violoncello II的設計來說,大尺寸的號角其實應該叫做中高音號角,它所負責的頻段是800Hz~5kHz。 仔細觀察High Violoncello II,中高音號角其實連在一個獨立的箱體上,尺寸方正,但其中一個立面向上,所以從背面看起來好像是一個菱形立在低音喇叭箱體上面,並且在正面形成一個漂亮的V字形。圓形號角裡面藏著2吋絲質軟半球單體,這個尺寸有些特別,以高音單體來說,似乎尺寸太大了,但當作中音單體,似乎又太小了,總之,Acapella的設計確實有獨到之處,雖然感覺上2吋高音負責中頻段有點不足,但因為負責的頻率只到800 Hz,應該也足夠,況且有大尺寸號角強化能量,兩兩相加,這些參數應當都在Acapella的計算當中。
低音密閉式設計 接下來要談High Violoncello II的低音部份。照片中讀者們看到的低音箱體有網罩,這個網罩還有螺絲釘固定,所以試聽當天沒請溫老闆幫我們把網罩卸下來,不過High Violoncello II的低音確實有內容。技術規格上寫著High Violoncello II搭載3只11吋低音單體,可是外觀上我們只看得到2個11吋低音,那第3個低音單體跑到哪裡去了?原來藏在箱體裡面,和外露的兩個11吋低音做Isobaric配製,前後等壓連動。因為採用Isobaric等壓箱體,所以High Violoncello II並不是低音反射式音箱,而是密閉式設計。光看設計就讓人覺得有趣,一般號角喇叭具備高效率,也多採用效率較高的低音反射式音箱,但Acapella卻刻意採用比較複雜的Isobaric,不僅難做,理論上還比低音反射式喇叭難推,這不是相對抹殺號角喇叭高效率的優點嗎?從設計上來看應該會影響效率,但數據規格卻是不錯的,原廠標示High Violoncello II的效率有93dB,雖然沒有像老號角動輒上百dB超高效率,但也是相對高效率的喇叭。
搭配全套Kondo系統 關於High Violoncello II的設計,我大概簡介到此,說實在的,從設計上來看High Violoncello II已經滿複雜的,但實地看到全茂搭配起來,還真有得玩。全茂搭配全套Kondo系統驅動,包括Kondo M1000 MK II SE前級與Kondo Ongaku後級,訊號線也全都是Kondo銀線,不過喇叭現則搭配Acapella自家產品,訊源則是Weiss Jason轉盤/Medea數類轉換器。 說High Violoncello II是有道理的,它的高低頻量感可以調整,可以微調出自己想要的音質音色,圖像看起來是-- - o + ++。這部份的調整似乎不是量感的調整,而是高音單體效率的調整,或者說是離子高音的效率變化,產生高頻延伸的音色差異。我來全茂試聽之前,溫老闆已經調整妥當,實際試聽效果很好,我也就沒有現場試試看微調的效果。
在全茂試聽High Violoncello II,坦白說空間不夠大,雖然這間透天厝縱深很深,但寬度不夠,而且為了在店面擺放夠多的器材展示,只好採取寬邊擺放,我聆聽的位置大約離喇叭兩、三公尺而已。溫先生說他一直在尋覓格局更大、更寬闊的展示場地,但卻苦無適當的空間出現,只好盡可能在現有空間把聲音調整到最好。我才坐下來聽,在沙發椅上左移右挪,管事左邊的位置或右邊的位置都沒辦法「居中」,溫先生看我找不到皇帝位,馬上跟我提示:「試著坐在兩張沙發中間的扶手上。」位置一挪,定位馬上「校準」,雖然坐得很高,坐扶手也沒那麼舒服,但確實是最好聽的位置,也就入境隨俗坐高高聽音響了。
Kondo搭配號角 我必須承認自己是個號角迷,自己用號角喇叭很多年,但是號角喇叭確實有一些先天的問題存在,必須使用者努力去克服,其中一項問題就是號角的效率比低音單體高得多,設計不良的號角很容易飆出高音,或缺乏豐潤的中低頻支撐。可是High Violoncello II採用三音路設計,搭配獨家離子高音,還可以調整效率,這些設計都是傳統號角喇叭所缺乏者,善加調整自可經營出好聲。全茂溫先生搞Hi End音響多年,確實懂得音響調校之道,即便空間多所限制,全頻段音樂再生卻是相當均衡。High Violoncello II具備93dB效率,搭配27瓦的Ongaku後級,本來以為功率會不太夠,但經過全茂精心調整,就算我用力催音量,也不至於讓音樂場面崩潰。當然,我那天也問了溫先生,如果搭配大功率晶體機如何?他說驅動力當然會更好,但音質音色的表現則是Kondo的長處,其他晶體機很難與之相提並論。
輕鬆中帶著甜美
以全套Kondo驅動High Violoncello II的聲音如何?簡單講是輕鬆中帶著甜美,不論音樂場面大小,High Violoncello II總是能散發出輕鬆自在的神情,聽起來一點都沒有壓力。那是離子高音的魅力嗎?我猜是的,因為離子高音本身沒有質量,也沒有材料先天的諧振,速度很快,再生出來的音樂當然表情很自然。我想舉芭托的「Grace」專輯為例,這是一張藝術歌曲集,每一首曲子都很美,譬如一開始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的「Rejoice Greatly」,巴洛克音樂的輕盈姿態,來自大鍵琴與弦樂的配器,加上芭托厚實又甜美的嗓音,在High Violoncello II上聽來竟是那麼地自然,樂團編制並不大,弦樂的重量相對輕,搭配大鍵琴的骨幹,音樂自然地流露出高貴感,由於調校準確,加上坐對位置(坐在沙發扶手上),即便High Violoncello II身軀龐大,音場卻漂亮地延伸,喇叭幾乎消失在空間當中,芭托的歌聲在音場中央漂亮地凝聚,尺寸精緻中帶著些許的龐大感,讓人感覺更貼近演唱者。漂亮甜美又溫潤的人聲或許和Kondo有關,但寬闊又深遠的音場,應當是High Violoncello II的功勞。
杜普雷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 坦白說,我很少有機會聆聽離子高音,也很難直接說哪些聲響的特性是來自離子高音的好處,可是High Violoncello II那種輕鬆、自在、開闊、爽朗的音樂表情,真的把音樂唱活了。想多聽一些音樂,但我帶來的CD太少了,於是拿出Mac Book外接KingRex DD轉換器,以AES/EBU連接Weiss Medea DAC,聽電腦裡面儲存的音樂。挑選了杜普雷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這不僅是杜普雷的成名曲,我聽過不下八個版本的艾爾加,或許有些錄音比較好、比較乾淨,但音樂的詮釋卻是杜普雷最為深刻,甚至每次聽其他演奏者的版本時,都會直覺想起杜普雷的詮釋表情。用High Violoncello II來聽杜普雷演奏的艾爾加,全然是享受,High Violoncello II的低頻量感當然不錯,配上3只11吋低音單體Isobaric發聲,當然要有足夠的量,但High Violoncello II的低頻最漂亮的地方在於聲音的密度,大提琴啦奏時能收得緊,收斂出漂亮的線條,但又不能顯得太緊,那樣聲音會有壓力,High Violoncello II的低頻能收束緊密,卻又沒有繃起來的沈重感,輕鬆地把杜普雷的演奏表情刻畫出來,那大提琴每一個音符的起落之間,銜接得漂漂亮亮,密不透風,串起低頻鮮活的流動感。
大音量聆聽,還維持漂亮的輕鬆感
麥斯基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 聽完杜普雷,對這首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意猶未盡,換上麥斯基演奏的DG版,這位當代大提琴大師詮釋也有獨到之處。以速度來說,沈重憂鬱的第一樂章其實速度很自由,非常仰賴演奏者賦予每一個音符適當的表情,杜普雷帶著深沈又戲劇性的張力,彷彿全身每一個細胞都跟著釋放憂鬱的氣氛,但麥斯基則顯得內斂,音樂是憂鬱,但那隱藏的熱情卻是一點一滴的累積,從細微的節拍速度變化,從低而高地累積情緒的壓力,越往後面,越具張力。聽杜普雷,第一秒鐘就屏氣凝神,隨之緊張,但聽麥斯基卻是一開始不那麼重,越來越沈、越來越暗、越來越緊張。我不是在講版本比較,我是在High Violoncello II享受這兩張唱片,因為High Violoncello II可以用大音量聆聽,還維持漂亮的輕鬆感,所以我更能盡情享受藏在錄音當中的細微表情,杜普雷是如何火力全開,一路熱力四射到樂章結束,而麥斯基如何一點一滴累積能量,到最後面爆開,這些豐富的音樂面貌,全都藉由High Violoncello II釋放出來了。 頻段的下潛很難盡情釋放,但還是聽得出潛力。我試著播放大編制的馬勒,選擇阿巴多的「馬勒第六號交響曲」,一開始龐大而沈重的弦樂群,帶出緊張的場面,一層又一層地拉高音樂的氣勢,Ongaku雖然僅有27瓦,但是低頻段控制得很好,但因為聆聽距離稍短,很難表現出那低音大提琴群一片又一片往下鑽的力道。High Violoncello II可以發出夠低、夠沈的低頻量感與延伸嗎?肯定可以,但聆聽距離要更長,只少要和聆聽者拉開5公尺的距離。我怎麼會這麼說?在我的聆聽位置上,那低頻似乎鑽不太下去,但我走到全茂試聽室後面的空間,那低頻就出來了,畢竟低頻的波長比較長,需要距離重現。但就算我的聆聽位置沒辦法聽見很沈的低頻,可是馬勒交響曲的氣勢依然壯闊,弦樂群的張力與銅管輝映,揮灑出亮麗的音樂色彩,慢板時那弦樂的細膩光澤,散發出如絲綢般的柔和輝度,展現出又美又真實的音樂。
唱得出藏在錄音中的情感 聆聽High Violoncello II,當然也靠Kondo加持。全頻段均衡、有重量感、有密度的音樂,應當是High Violoncello II的功勞,但那絲絲入扣的音樂光澤,綿密又溫潤,那應當為Kondo計上一筆。High Violoncello II確實是一對好喇叭,而且聲音有著獨特的魅力。它的高效率可以讓我們放心地搭配中小功率的後級,只要計較擴大機的質,而不需要刻意追求大功率,加上號角充沛的能量,以及離子高音的飄逸氣氛,我很難說High Violoncello II走的是中性路線,它不是清清如水的類型,卻容納了生動的音樂表情,在鮮活的音樂刻畫中帶著適度的濃郁感,我不禁要說:High Violoncello II唱得出藏在錄音中的情感,感染每一位聆聽者。
器材規格
型式:三音路密閉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離子高音x1、2吋絲質軟半球高音搭配18.5吋圓號角、11吋紙盆低音x3 頻率響應:26Hz~40kHz 阻抗:8歐姆 效率:93 dB 分頻點:800Hz、5kHz 尺寸:154 x 40 x 55 cm 重量:140 kg 實際售價:2,800,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