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593

查看

17

回复
12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13#
发表于 2011-2-14 11:09:20 | 只看该作者
The Brothers Four 四兄弟合唱团500 Miles



“四兄弟演唱组”(The Brothers Four)成军于1958年,是美国老牌民谣乐队之一,由四名华盛顿大学的学生Bob Flick、Mike Kirkland、John Paine 和 Richard Foley组成。那是单纯美好的校园时代,年轻人都沉浸在橄榄球和流行音乐的快乐之中,唱歌是每一个联谊会的必备节目,每个人都会热情地加入到那些优美的旋律当中。“四兄弟”的灵魂人物、贝司手Bob Flick回忆道:“当时正好我们四人都有乐器,于是就组成了乐队。”
“四兄弟演唱组”最初为爵士大师Dave Brubeck的经纪人发掘,进而推荐给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60年,他们以一曲“Greenfields”扬名歌坛,并在Billboard单曲榜上高居亚军席位长达4周之久。之后,他们的多首歌曲频频上榜,辉煌的业绩使他们成为六十年代深受欢迎的流行民谣演唱组。
至今,“四兄弟演唱组”已经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他们对民谣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自60年代起,美国的流行乐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民谣运动的兴起、The Beatles的登陆、以Paul Simon和Bob Dylan为代表的folk摇滚的诞生,以及后来Disco音乐的风靡,无不对以“四兄弟演唱组”为代表的传统民谣产生巨大的冲击,“四兄弟”简单、朴实的演唱风格曾被视为“落伍”,他们的唱片也一度受到冷落,销量一蹶不振,但四十多年来,“四兄弟”始终保持着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真诚地实践着自己对民谣的理想,在风云变幻的流行乐坛上确定了抒情民谣领域的领头军地位。他们的表演非常自然,以优美的旋律和琅琅上口的歌词取胜,乐团成员的默契极佳,和声更是优美,任何复杂的歌曲,他们唱来总能峰回路转,一气呵成,带给乐迷一种充满希望的未来憧憬。今天,经过岁月长河的沉淀,狂热的时代理想和张扬的青春热情逐渐冷却,人们重新认识到质朴情感的珍贵,重新回归到以吟咏纯洁和简单为唯一理想的抒情民谣的身边,重新认识到了像“The Brothers Four”及“Peter,Paul & Mary”这样的纯民谣乐队的价值,歌坛常青树“四兄弟演唱组”也再次在乐坛上掀起了对清新自然的抒情民谣的怀旧之风。
The Brothers Four 在很多年轻人心目中是陌生的,但他们的确是美国最有生命力的组合之一,从50年代至今,他们的音乐已经流传了40余年。去年他们刚刚举行了40周年的巡回纪念演唱会。他们的歌曲有的取材于美洲、爱尔兰、苏格兰甚至日本等地,有的取材于同时代流行的各种乐风的名曲,经过他们的民谣风格的演绎,组成了涵盖今古的庞大的曲库。
  在beatles登陆以前,50年代末的美国,没有媒体的大声宣扬,一个音乐时代已经安静的诞生——那就是民谣时代。一般人认为民谣运动是由左翼的流浪诗人和抗议歌手发起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当时美国的大部分学校里许多学生已经开始自组乐队创作并演奏他们的歌曲,带给小范围的听众好听的音乐并从中自娱自乐。 The Brothers Four正是站在这场运动的最前沿的乐队之一。当他们在学校音乐节上表演时,他们肯定不会想到他们从此会出50张唱片,并在世界各地巡回表演,这一合作就是40年!
  他们的生涯开始于1956年,这一年,Bob Flick,John Paine,Mike Kirkand,Dick Foley在华盛顿大学相遇了。当时的学校是很单纯的,人们沉浸在橄榄球,韩战的结束和流行音乐的快乐之中,唱歌是大家在各种联谊会中唯一可做的事,几乎人人都唱。Flick说:“只不过正好我们4个人都有乐器,所以我们成了乐队。”
  确实如此,由于他们都有丰富的乐理知识和弦乐器,四个人被经常邀请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终于有一天,一家西雅图最有名的俱乐部给他们打电话请他们去试音,四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带着乐器早早地到场,他们很快意识到这个电话对他们有多重要。
  他们很轻松就被录用了,在这家俱乐部唱到1959年。成为西雅图最有名的乐队。尽管没有挣到大钱,但意义不小,因为从这里他们走上了以音乐维生的道路。
  59年春假期间,The Brothers Four踏上了南下的货车,去旧金山寻找他们的梦想。他们之间具有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这是他们最可自信的资本,也因此幸运女神也似乎总是垂青于他们,很快他们就在旧金山最大的一家爵士乐俱乐部上演出了。 更值得庆幸的是:经过朋友的撮合,他们结识了Mort Lewis,爵士乐传奇人物Dave Brubeck的经理人。
  当时The Kingston 三重唱已经打开了民谣时代的大门,Mort Lewis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他也被The Brothers Four的表演打动,他让他们出一张样片,并保证把这张样片推荐到Columbia唱片公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左右音乐潮流的Columbia公司很爽快地同他们签了十年的合同。
  Flick 说“我们有人和,又有最好的天时与地利”,不错,有Columbia做他们的标签,有Mort Lewis做他们的经理人,想不成功都很难!
  1959年7月,The Brothers Four第一次到纽约。他们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便宜的快餐,每天步行到Columbia的录音间研究乐曲,排练,录唱片,1959年底,他们的第一张唱片《The Brothers Four》诞生了,第二年又诞生了他们的第一首单曲“Greenfields”,随着广播业的缓慢稳定的发展成第一媒体,这首歌也随之成为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


「四兄弟合唱团」的白金名曲有〈绿草地〉“Greenfields”,〈黄鹂鸟〉“Yellow Bird”,〈试忆〉“Try to Remember” 和〈穿越密苏里州〉“Across The Wide Missouri”。他们的畅销金曲专辑〈夏天的绿叶〉“The Green Leaves of Summer”获奥斯卡提名,而其现场演唱也随着奥斯卡颁奖典礼实时传送到世界各地。
500MILES现在听依然很有感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2-14 11:12:20 | 只看该作者
Gary Jules盖瑞 朱勒斯



被认为是90年代末崛起的最值得关注的创作人之一,甚至将他和Paul Simon、James Taylor、Cat Stevens和Nick Drake等人相提并论。他的风格是典型的soft rock(慢遥滚),跟Paul Simon(美国音乐名人保罗西蒙)一样,擅长发掘人们情感的细枝末节,不激亢不冲动,嗓音很soulful很柔和
金子总会发光,2002年他以同样的风格推出了第二张专辑"Trading Snakeoil for Wolftickets",主打曲Mad World广泛流行开来,出现在电影Donnie Darko的电影原声带里,甚至被目前大热的剧集Grey's Anatomy选为插曲。他终于获得了他早该拥有的成功,而第一张被忽略的专辑终于又在2004年重新正式发行。
Mad Worl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1-2-14 11:1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1-2-14 11:28 编辑



既然上面提到了Paul Simon保罗西蒙
那就回忆一下这位大师吧
1941年10月13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华克市,他首次与其伙伴Art Garfunkel以一种二人组合“Tom And Jerry”的形式进入音乐届。

  1957年,他们以一首颇有影响力的摇滚乐《Hey, Schoolgirl》冲击了美国金曲排行榜。在出过一部专辑后,他们分开了,主要是为了能返回学校学习。尽管后来,Simon主要还是为Carole King唱片公司工作,他还是没能再出唱片,直到60年代初。Simon曾使用更种不同的化名在1962至1963年期间出过一些在美国来说的二流歌曲,比如说以Tico And The Triumphs名义出的《Motorcycle》和以Jerry Landis名义出的《The Lone Teen-Ranger》。

  1964年,他移居欧洲后,开始在巴黎和英国伦敦各种民间俱尔部中演出。返回纽约后,他与CBS的唱片公司签约,制作人为Tom Wilson,并且重新与他的老搭档Garfunkel合作。他们在1964年录制的专辑《Wednesday Morning》,其中包括歌曲《The Sound Of Silence》的销量不是很好,使得Simon返回伦敦。同时,他制作了《Paul Simon歌曲集》,这是一个单独工作,他在预算几乎是零的情况下,对这些歌曲进行了录制工作。这其中包括一些现在已是众所周知的作品,如《I Am A Rock》、《A Most Peculiar Man》和《Kathy's Song》。他返回美国后,他与Garfunkel的事业得到了其制作人的支持,将他们的作品《Sound Of Silence》重新进行电子处理,并改名为《The Sounds Of Silence》,制作出了一部民间摇滚金曲,并使销量剧增到美国市场最高点。在1965年到1970年期间,Simon和Garfunkel成为美国流行乐坛历史上最成功的唱片二人组。他们的伙伴关系由于对音乐理解的不同,最终还是结束了。合作中止后,Simon开始在纽约从事写歌工作,准备发展一种不同形式的独奏专辑--Paul Simon专辑。他的工作融入了拉丁、瑞格和爵士舞曲的风格,代表作有《Mother And Child Reunion》和《Me And Julio Down By The Schoolyard》。

  一年后,Simon终于东山再起,他的专辑获得了很成功的销售,他的两支主打歌曲《Kodachrome》和《Take Me To The Mardi Gras》为他争得很高的商业收入。他举办的巡回演出音乐会“Live Rhymin音乐会”取得了很大成功,音乐会上的部分歌曲带有明显的Simon和Garfunkel合作的风格。1975年,他的艺术之路走到顶峰,其作品《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获得了两项格莱美大奖(当年的最佳唱片奖和最优秀的流行歌曲男歌手表演奖)。这部专辑里面的一首歌《50 Ways To Leave Your Lover》将Simon捧上美国单曲排行第一的宝座,同时,与Garfunkel合作的《My Little Town》也表现不俗。后来,Simon曾出现在Woody Allen公司的电影《Annie Hall》的制作过程中,他与Garfunkel以及James Taylor完成了一首杰出单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的制作,继而又推出了一部专辑颇受欢迎,其中还包括主打单曲《Slip Slidin' Away》。他还将唱片商标由CBS唱片公司改投华纳兄弟唱片公司门下。1980年,他又推出了专辑《One-Trick Pony》取材于他的同名电影。这部电影中包括两个由Lovin' Spoonfu和Tiny Tim出演的片段,但是这部专辑并没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于它还远不如一些“与摇滚有关的”的音乐形式。

  在明白这一点后,Simon下了很大力气也花了很多时间在写歌的问题上,并且他还推迟了他当时下一部专辑的推出。其间,Simon和Garfunkel合作的在中心公园录制的专辑销量却特别好。这明显说明了制作人之间的联合还是会出成果的,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马上得到应用。相反,Simon集中全力发展他的下一部专辑,这部专辑最终是于1983年推出的,题为《Hearts And Bones》。但它的销售情况并没有像想像之中那么好,尽管其中包括单曲《The Late Great Johnny Ace》(暗示昏暗的50年代及被杀害的披头士主唱John Lennon)。面对这部专辑销售不好以及面临诸多批评的情况,Simon感到惊慌失措,他觉得他已经处于创作失灵的边缘。这种情况到1984年就有了改变,当时有人向Simon介绍了充满活力的南非黑人音乐。

  在USA For Africa乐队录制了《We Are The World'》之后,Simon就完全沉浸了这种黑非洲音乐中了。此后,Simon出了一部专辑名为《Graceland》,成为80年代最迷人也是商业利益最好的专辑,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多人为它做出了贡献,有Ladysmith Black Mambazo, Los Lobos, Linda Ronstadt和Rockin' Dopsie以及The Twisters。这种音乐形式以及后来的巡回演出却引起了一些指控(美国反种族隔离委员会的误解),他们称Simon破坏了对南非文化的联合抵制行动。这部文化联合传统而形成的专辑获得的成功,是演员将自己的表演融入民间音乐的一个典型事例。Simon还将R&B、卡里普索曲和布鲁斯曲融入了他早期的节目中。这部专辑中包括几支著名的曲子《The Boy In The Bubble》(带有技术图片)和《You Can Call Me Al》(从一次有趣的认错人的事情中得到的灵感)。尽管《Graceland》在当时看起来再进行下去是不可能的了,但是Simon还是继续着他与Rhythm Of The Saints联合进行的神文化研究工作,这家公司主要研究非洲与巴西人音乐文化因素。

  1994年,Simon与Edie Brickell结婚。然后,他就开始进行他在百老汇的音乐专辑《The Capeman》的创作,其构思来源主要是基于一个发生在萨尔瓦多的真实故事,一个波多黎各的富人团伙成员因为在1959在纽约谋杀了两名白人少年而入狱。这部专辑在制作过程中也曾与诗人Derek Walcott和百老汇老艺人Jerry Zaks及Joey McKneely合作过,但是这部专辑歌曲在进行了59次预演和68次正式演出后,不得不于1998年3月28日停演。原因是涉及本案人员的亲属进行了不断的抗议。Simon和他手下的投资者据称损失了1100万美元的收入。这位歌手不得不重新进入工作室制作他十年以来的第一张专辑《You're The One》。在这部专辑中,Simon的歌曲结构有点像是他最熟悉的西方东向歌曲(不像《Graceland》,主要在形式上是非洲的)。感觉上的这种改变非常引人注目,受来自不同大陆的音乐家的影响,西方传统乐器正在用于这部专辑的制作。

放一首经典老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1-2-14 11:18:3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介绍一个组合



选自北欧丹麦乐坛新生代组合Nik&Jay专辑《Nik&Jay 2》中的一首RAP风格歌曲。Nik&Jay被誉为丹麦的国宝级组合,曾经获得过欧洲MTV音乐奖丹麦区提名,和大多数RAP风格歌曲近似,《En Dag Tilbage》刻意营造疾速说唱与火爆配乐不同的是,它那带着空灵气息、浅浅和唱的女声,简约舒缓迂回的电子鼓,流畅的钢琴伴奏让几乎所有听过它的人都能过耳不忘.本人对RAP风格歌曲一向来不感冒,不过对这个组合的音乐很有感觉!关于他们组合的资料也极其少,我找来一首他们的新歌<HOT>非常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1-2-14 11:20:39 | 只看该作者
应老友要求介绍这位已经七十岁的诗人歌手Leonard Cohen



是加拿大人,从创作辈分上来看,他算得上是“垮掉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的诗人,比迪伦、滚石和披头年长一整个世代--仔细算下来,他比猫王还大一岁。他比所有摇滚乐手都更早尝试迷幻药,并且把那样的经验写进了书里(Beautiful Losers堪称个中代表)。尽管Cohen十三岁就学过吉他,也玩过一阵子乐团,但他很早就放弃了这条路,专心写诗。早在五○ 年代,迪伦还在高中乐队翻唱Little Richard的歌,摇滚乐还在青少年你情我爱的世界打转的时候,Cohen已经在文坛卓然自成一家,甚至还有一出以诗人Cohen为题的纪录片Ladies & Gentlemen, Leonard Cohen。在他以歌手身份站上1967年新港民谣节的舞台之前,Cohen已经写了五册诗集、两本小说,并且被誉为“加拿大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父亲留下的遗产,加上版税和文学奖助金,让Cohen得以浪迹天涯,往来于故乡Montreal、纽约东村和爱琴海的岛屿之间, 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就像所有向往流浪又自认有才气的年轻男子所梦想的那样,他是个离不开女人的男子。Cohen早年的情史, 据说可以写成厚厚的百科全书。他在希腊一座名为Hydra的岛上拥有一间木屋,在那个年代,岛上聚集了许多自我放逐的欧美艺术家 ,他和其中一位挪威女子Marianne Jensen同居许多年,甚至还生了孩子。这段恋情最后以Marianne回到前夫身边作结,Cohen的名作So Long, Marianne,记录了这段感情的尾声:
我总以为自己是个吉普赛男孩/直到我让你带我回家
你知道我多么喜欢与你同住/但你让我彻底忘却了这些
我忘了为天使们祈祷/于是天使们也忘了为我们祈祷...
我俩相识的时候几乎还年轻/在郁郁葱葱的丁香园深处
你紧抱着我,彷佛我是一尊受难像/我俩跪着,渡过漫长黑暗的时光...
现在我多么需要你私藏的爱/我像一把簇新的剃刀那样冰冷...
所以再会,玛丽安/是时候了,我们又要为这样的事
发笑,哭泣,哭泣,发笑,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也是在Hydra岛上,刺眼的阳光里,Cohen用一台Olivetti打字机,眯着眼,赤裸着上身,敲出了一整本的Beautiful Losers。这部书问世时,波士顿地球报赞道:乔哀思(James Joyce)其实没死,他住在Montreal,化名Leonard Cohen。这部书于1966年上市迄今,在全球各地已经卖出超过一百万册,并且被誉为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前卫、最杰出的小说之一。写完这部书,Cohen便再也没有发表小说创作--次年他在新港音乐节的演出获得哥伦比亚唱片John Rammond的注意(此公慧眼发掘的奇才包括Billie Holiday, Bob Dylan, Aretha Franklin, Bruce Springsteen和Stevie Ray Vaughan等等),在Hammond穿针引线之下,Cohen的首张专辑在1968年发表,大受好评,从此“歌手Cohen ”的形象,便永远取代了“诗人Cohen”。
Cohen出版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已经三十四岁,对喊出“别相信三十岁以上的人”口号的嬉皮世代来说,Cohen简直就是个老头儿了。为什么要唱歌?根据Cohen自己的说法,他觉得闷头写诗迟早会饿死在阴沟里,灌唱片或许可以多赚点钱。他和纽约东村的民谣歌手厮混,也认识了不少摇滚青年。其中一段罗曼史发生在纽约著名的Chelsea Hotel--在旅馆电梯里,Cohen结识女歌手Janis Joplin,两人短暂地相恋,旋即分道扬镳。后来这故事被他写进了Chelsea Hotel #2:
你说你比较喜欢英俊的男人/但我可以是个例外......
无所谓,你说/我们都是丑陋的/然而我们拥有音乐
然后你便这么走了,不是吗宝贝......
Leonard Cohen从来就不是快乐的。从他的作品你可以清楚看到,他自怜、愤世、犬儒、沉溺,但从来都不快乐。就像他的一身黑,和嘴边那两道深深的、刀刻一样的法令纹。他很少笑,笑的时候也像是在自嘲,或者讥诮,那不是快乐的表情。他穿西装,黑色的。他穿羊毛套头衫,黑色的。他喝大量的咖啡,烟不离手。他的眼神灼灼逼人,像两口深井反射着阳光。
从1968年的Songs of Leonard Cohen开始,三十几年下来,他总共只出了十张录音室专辑,张张均非凡品。很多人都说Cohen首先是个诗人,然后才是歌手。 然而,谁能抗拒他那要死不活自怜低沉的嗓音呢。他的词即使脱离旋律,仍然有深邃动人的力量。然而,Cohen的旋律也是过耳难忘 的。作为音乐人的Cohen,仍然足以在乐史投下高大的身影。只是他的诗太好,光芒往往掩盖了他的音乐。无论和什么样的制作人合作,Cohen的诗句永远是压倒性的主角,即使是Philpector那样横征暴敛的制作人,也不得不臣服。
Cohen早年作品的编曲多半简洁至极,只有寥落的吉他和键琴,偶尔配上淡淡的弦乐跟和声。后来他开始尝试不同的乐器编制,一路听下来,惊奇不断,每张专辑几乎都是新的实验。比如1988年的I'm Your Man,电子合成乐的沉郁节奏成为专辑音色的主乾,加上妖娆的合音天使,风格极是强烈。在人欲横流、泡沫愈堆愈高的年代,Cohen找到了他和“当代”接轨的声腔。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大殿外,病菌和战火正在蔓延。从这个时期开始,Cohen的声嗓一路沉落下去,昔时自溺、忧郁、脆弱的歌声,变得粗砺迫人。这样的声音延续到1992年的The Future和2001年的Ten New Songs,那被酒浸过被烟熏过被火烧过被风吹过的声喉,在冷漠的表情底下,是一股岩浆般的撼人力量,照亮人心最深最暗的底层。
早在浪荡的青年时代,Cohen便已经对东方玄学大感兴趣。禅、道、佛学和中国古典诗,都是彼时“垮掉一代”苦闷精神的出口,这个脉络一直延续到Cohen的晚年。1995年,他六十一岁,竟然剃度出家,到洛杉矶市郊的禅寺去当和尚了。他透过网路把自己的手稿和画作交给一个歌迷网站发表,也没有中断写歌,但他已经完全跟音乐圈斩断了关系。唱片公司也无可奈何,只能等他修成正果、早日下山。我们都知道,Cohen是催不得的。1999年,Cohen终于结束禅僧生涯、重回人间,新专辑Ten New Songs却迟至2001年冬纔问世。这张专辑在他自家录制完成,仔细听完,你会同意,漫长的等待确实值得。放眼乐坛,Cohen仍然没有对手。法国人曾经说他是“二十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诗人”,未必是过誉之辞。
Cohen眼看就要七十岁了。他仍然穿一身黑西装,住在洛杉矶郊区,抽很多香烟,开一辆丰田4X4货卡,喜欢吃希腊菜。他用email十分顺手,并且自学计算机编曲和电脑绘图。其中一部份画作交给The Leonard Cohen Files网站发表,画得比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好。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那颗深不见底的脑袋还会带来哪些惊叹,作为歌迷,只能祈祷他长命百岁
做为一为老男人我选了这首I'm your ma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2-14 11:45:55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lene marlin,一听就会感到轻松的声音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4 05:46, Processed in 0.025139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