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7730

查看

69

回复
返回列表

go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1#
发表于 2010-4-6 03:29:0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贝多芬故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4-6 03:30:28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一七七零——一八二七),是世界音乐艺术史上的巨人中的巨人。他所处的年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进步思想给他深远影响。他终生奉共和为自己的理想。写出了许多富于反抗思想的英雄性作品。贝多芬的创作是他所处的那个暴风雨年代的集中反映。同时表现了他那巨人般的英雄性格。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外国人问起巨人的名字时,每个孩子童都能回答那是贝多芬。他们一定以为这是一个德国皇帝的名字........... 古往今来,历代钢琴家们奉为音乐圣经的作品只有两部,就是被称为钢琴的旧约全书的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新约全书的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继巴赫之后,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艺术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钢琴独奏在巴赫和贝多芬发展到颠峰,当然后世音乐家也有大量追随者。对于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追随者甚众,后来者肖斯塔科维奇和肖邦又创作了前奏曲,前奏曲这些钢琴独奏作品也是受了前人巴赫和贝多芬的启示。早期的前奏曲常在带有相同调性的其他乐曲之前演奏。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中叶,前奏曲常与赋格组成套曲。十九世纪以后的前奏曲成为独立的具有即兴特点的中小型器乐曲,并汇编成册。另外,德彪西和拉赫马尼诺夫等都作有这种前奏曲。钢琴诗人肖邦深受巴赫平均律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影响,他一共写了二十四首前奏曲,每一首前奏曲都比较短,音乐语言刻划入微,表现了内心的思想感情,极富诗意。巴赫和贝多芬之后,除了钢琴诗人肖邦和肖斯塔科维奇,还有一人对钢琴独奏影响深远,他就是舒伯特。而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比起贝多芬也毫不逊色,归根结底,所有这些后人的杰作衍生于巴赫和贝多芬两大巨匠。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我们就来聊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吧。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4-6 03:31:11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钢琴艺术中的高峰,并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者的必弹曲目。这三十二首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带有一定的自传意义,并成为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它的巨大价值在于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使作品超越了时代,成为人类宝贵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可分为三个时期:(1)1800年以前的作品,这些作品显示了贝多芬的古典传统。(2)1801年至1814年,这是乐圣的旺盛时期,展现了作曲家多姿多彩的风格,出现了不少有独创性的乐章。(3)1814年以后的作品,最后五首奏鸣曲,每一乐章都可看作一首经典曲目,复杂的感性和深刻的哲理在这些乐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是乐圣创作的巔峰...........历代钢琴家都对贝多芬的32 首钢琴奏鸣曲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对每一部奏鸣曲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曲体分析,每一乐章的演奏注释,从而揭示了这些乐章中复杂的感性和深刻的哲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具有自传性质,学习它们有利于我们认识贝多芬各个时期的思想并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非常浩瀚的,我也没有全部聆听过。所以对这些伟大作品的认识我也只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面,谈这些伟大的作品,确实是诚惶诚恐的。自从30年代施纳贝尔的第一套全集录音至今,70年过去了,出现过多少名版、多少“贝多芬专家”啊!早的如巴克豪斯、肯普夫、阿劳、吉列尔斯、里赫特、塞尔金、布伦德尔,近些的有波利尼、阿什肯纳齐、科瓦塞维奇、古德、扬多,各领一时风骚。不少钢琴家还录了不止一次。是贝多芬使钢琴成为乐器之王,今天我们回溯历史,重拾历史的点点滴滴,从而表达我们对贝多芬和无数的演奏者的无限敬意吧……..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4-6 03:3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4-6 04:16 编辑

施耐贝尔

大家都知道施耐贝尔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最佳代言人。其实除了乐圣,他的舒伯特也是漂亮之极,充满抒情和幻想。尤其是他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和即兴曲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历来为爱乐者喜爱和珍藏。当然,他是全世界第一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演录者,这是历史记住他的主要原因。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 1882.4.17-1951.8.15),1882年4月17日生于利普尼克一个犹太家庭。他7岁投师施密特学习钢琴与乐理,8岁举行了演奏会。9岁又随莱谢蒂茨基(Theodor Leschetizky)学钢琴,随曼迪切夫斯基(Eusebius Mandyczewski)学作曲与音乐理论。据说勃拉姆斯听过他的演奏后惊叹不已:“这位少年日后必能使世人震惊。” 除了从事演奏活动外,他还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克利福德?柯曾(Clifford Curzon)就是他的得意门生。1927年,在贝多芬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中,他在柏林演奏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1930年,他录制了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协奏曲、以及《狄阿贝利变奏曲》等唱片。后移居美国,晚年返回瑞士定居,于1951年8月15日卒于瑞士。施耐贝尔既是钢琴家,同时也是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施耐贝尔演绎的旋律是天才的,优美飘逸又意境深远。施耐贝尔的演绎是忠于原作的,但却带有许多令人叹为听止的自由节奏,非常符合贝多芬的原意而又有创新。在他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里,他的演绎发音清晰,弹出了许多优美而出彩的美妙段落,伴奏和织体的相互配合几乎是完美无暇的,琴声象珍珠一样晶莹。所以我称之为游吟诗人在歌唱…… 即使在今天,施耐贝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仍然是大多数爱乐者的首选。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4-6 03:4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4-6 04:17 编辑

安妮•菲舍尔

布莱斯•莫里森/海伦编译 摘自《爱乐》2001年11月号 Philips公司的《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中最令人不满的是漏掉了安妮•菲合尔(Annie Fischer),这种短视的偏见做法使其评选的公正性值得怀疑,也令人失望。很难想象还有谁比菲舍尔在音乐方面更加诚实正直,尽管暂时的乌云密布,我们不会忘记她的出色演奏所留给我们的感人至深的印象,我们记住了她那独特的充沛精力和超凡的表现力。即使菲舍尔不在最伟大的钢琴家之列,那么她也一定在那些最能够保持始终如一的钢琴家之内。与此同时,已出版的艺术大师们的唱片既令人感到迷惑,又令人畏惧,因而引起了轩然大波。霍罗维茨和阿格丽希不同程度的灼热情怀使评论界一片哗然,肯普夫让我们重新领略了他苦苦寻求的精神家园。而菲合尔则告诉我们她对由繁变简的音乐真谛之捷径的探索来自坚持不懈的努力。菲舍尔不像肯普夫等人一样会轻易忘记麦克风的冷酷无情,她总是为录音设备所带来的对大小失误的夸张而耿耿于怀。怎样得到完美的演奏,既能满足创作性,又有充分的自由空间,这是菲合尔关注的重心所在。 施纳贝尔(Schnabel)曾说过,Abbey Road的录音棚就像受刑室。梅拉•海斯(MyraHess)也说过:“我听自己的演奏就像参加自己的葬礼。”菲舍尔也像他们一样,对录音过程感到恐惧。大家都知道,她为Hungaroton录制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的唱片已经做了好几年,许多制片人因为她情绪的喜怒无常而失望地离开,由于顾此失彼,她会在理由并不充分的情况下放弃演奏。经过一再尝试,她已不再对机械的完美感兴趣,对于屡遭挫折的她来说,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对音乐的信念。菲舍尔在完成《奏鸣曲全集》之后又尝试着进入录音棚,试图平息来自她的布达佩斯同胞和其他评论界的喧哗。当然,这些年她已经有些理智了,最终同意履行她那些无休止拖延的合同。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4-6 03:42:49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是,菲舍尔是惟一一位录制了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的女钢琴家(达吉亚娜•尼古拉耶娃的Olympia版本是在莫斯科演出的现场录音),所以唱片的出版似乎比她个人的传奇般的形象更有价值。尽管这些演奏还有些粗糙和不甚完美,但它们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个性。把菲合尔录制的莫扎特音乐与贝多芬的相比较,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古典艺术之美与狂热激情特性的对比。早期的尊重与反叛,中期的过于强调与不懈努力,最后达到气质高雅和技艺卓越,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也是比较罕见的。事实上,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的确不同凡响,内在的激烈冲突与外表的有条不紊蕴含着巨大的自然之力。从这一方面来说,或许菲舍尔的演奏并不是非常权威性的贝多芬风格,但她演奏了所有的反复记号,既尊重过去的诠释,又富有新颖而独特的创新。 菲舍尔演奏的0p26中的《葬礼进行曲》十分冷峻,她的庄严与悲痛超越了泪水。而《悲怆奏鸣曲》又以激烈壮怀与不屈不挠的情绪为主。《第一奏鸣曲》中的“极快”(pres“ssimo)终曲乐章精确而富有动力感,被称作键盘乐之珠穆朗玛峰的《槌击琴奏鸣曲》的终曲乐章表现出英雄式的气质(人们不会忘记,她曾在伦敦的音乐会上把这首史诗般的赋格曲作为加演作品)。的确,对菲舍尔采说,音乐越是富有激情,她获得的成功越大。简直难以想象她演奏的《热情奏鸣曲》会是多么生动的超水平发挥。菲舍尔也非常善于把握慢速的音乐,在许多奏鸣曲的慢乐章中,她的演奏自然而深沉,富有探索性。她还沉醉于贝多芬的那些构思奇妙,情绪激昂的作品,《华尔斯坦奏鸣曲》多姿多彩,并保持着快速的律动感。Op54表现出贝多芬勇往直前的性格,托卡塔式的终曲与众不同,颇有挑战性。事实上,菲舍尔有时候也像施纳贝尔一样,要面对乐句和节奏处理方面的烦恼,但创作的冲动总是她不可预知的音乐演绎的组成部分。李斯特曾把贝多芬描述成“云与火的栋梁”,菲舍尔或许也是用革命的热情采演绎人类永恒的音乐。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4-6 03:43:43 | 只看该作者
安妮•菲舍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为EMI录制过莫扎特的协奏曲系列,取得了极大成功,她的艺术才能令世人瞩目。听了她演奏的作品K467和K482,评论界也陷入沉默。像所有的艺术大师一样,菲合尔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但当人们都认为她善于表现疾风暴雨式的热情时,她演绎的莫扎特协奏曲却能集生动活泼与静寂的平和于一体。K467的第二主题相当柔美,表现出莫扎特声乐与器乐创作理念不可分割的特性。终曲乐章条理清晰,且丰富多彩,简直无人能与之媲美。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她选择了Busoni的创作,似乎不太理想,而终曲的华彩乐段却是令人喜爱,织体明晰,节奏富有弹性,其感人的程度大有可遇而不可求之势。 看起来菲舍尔演奏的作品似乎是以维也纳的作曲大师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为主,其实她对其他作曲家作品的演绎也很出色。巴托克的《第三协奏曲》精巧而亮丽,是难得的佳作;李斯特的《第一协奏曲》恢弘而富有诗意。奥托•克莱姆佩利尔是菲舍尔这张唱片的合作者,他十分欣赏菲舍尔,邀请她一起合作录制了贝多芬的协奏曲全集和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她演奏的肖邦也同样闪烁出无限的才智和魅力,1949年在莫斯科演出的《g小调叙事曲》的现场录音即便不是她最好的演绎,也受到了她的同胞安德拉斯•希夫(Andras Schiff)的称赞,他曾把菲舍尔描述成自己音乐生活中的灯塔。 从前Columbia出版的贝多芬几部奏鸣曲和舒曼的《幻想曲》、《动物狂欢节》、《童年情景》和《克莱斯勒偶{己》等都是菲舍尔最值得纪念的佳作。所以,如果人们为她长时间不进录音棚感到遗憾的话,至少应该感谢那些已有的录音,而且它们现在被重新挖掘出采了(特别是《BBC传奇人物》系列)。 安妮•菲舍尔属于那种勇于探索又富有个性的钢琴家,她是否是最伟大的女钢琴家,这个问题还有待探讨,但无论如何,她都是少数几位在把握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方面取得极大成就的钢琴家之一,她的音乐正像施纳贝尔的不朽名言所说的“永远是最好的”,优秀的品格与真诚,条理清晰与充满激情,这一切都使她成为令人尊敬的艺术家。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4-6 05:19:15 | 只看该作者
巴克豪斯

巴克豪斯是在同年的6月29日在奥地利克拉钦费尔德的一场贝多芬奏鸣曲现场音乐会的演奏中由于突法性心脏麻痹症而倒地的。最终与一周后的7月5日离开人世的。‘未完成的音乐美’在这位本世纪最伟大的浪漫派钢琴演奏家身上也得以重复。人生中最后一场现场音乐会,曲目却又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即便是他在DECCA留下的这套最后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也是一个为完成的作品——根据巴克豪斯与DECCA的计划整套立体声录音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预定于70年的贝多芬诞辰200周年纪念日的前夕完成,并由DECCA作为纪念贝多芬200的纪念而向全世界发行的。遗憾的是由于巴克豪斯的意外他界最终成为‘未完成’的事业了。这套录音中未能完成的便是No.29(OP106,HAMMERKLAVER)。后来DECCA用了巴克豪斯在1952年录制的MONO版录音填补后最终与1970年贝多芬200纪念日之前将这套全集推出了。据说当初正好是STEREO刚开始流行并倍受关注的新技术,DECCA考虑到市场效果,将MONO版的OP106加工成模拟立体声版加入全集而首版发行了LP。而到了CD版再发时又将模拟立体声版取消,配以当初的MONO版而发行了。或许为了追求一种‘原版’的效果吧。遗憾的是鄙人没有听到过这个模拟立体声版本的OP106,然而全集中的MONO版OP106却让人感到异常清脆,无论是演奏效果和录音效果均是极其到位的。

  而二言兄所言及的那套贝协也是巴克豪斯在最后一套贝奏录音开始的年代(1958-59年)与VPO/汉斯.斯密特-伊赛尔施塔特在维也纳合作完成的。事实上,DECCA与巴克豪斯早在50年代初期便开始了贝多芬奏鸣曲、协奏曲的录音计划。这就是MONO录音版本的全集。奏鸣曲的录音是1950-54年期间在日内瓦进行的。1984年巴克豪斯逝世25周年纪念的时候由日本decca发行了cd版(pocl-3471~78)。94年纪念活动时鄙人恰巧在日本出差从当地的fm节目中听到了播放的‘月光’。给鄙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慢乐章的部分及其抒情缓慢,恰如低语叙述而又语句清晰,让人感到一种情感在慢慢流动……记得那是一个雨夜,透过饭店厚实的玻璃窗可以朦胧地看到雨夜的东京的闪闪灯光。……记得有一位音乐评论家对巴克豪斯的MONO版贝多芬奏鸣曲有过一句话,巴克豪斯演奏的贝奏全集与托马斯.曼的小说、保尔.克里的绘画作品一样已经成为了代表20世纪的里程碑式的杰作……。

  也是在MONO版录音的时代,巴克豪斯与那个时代(1950-53年)著名指挥家克莱门斯.克劳斯/VPO合作在DECCA门下录制了贝多芬协奏曲全集。唱片是LP的,也是由日本在94年发行了CD版(POCL3336-37)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巴克豪斯195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奏录音了。二次大战战后,巴克豪斯也和许多德奥音乐家一样被打上了纳粹音乐家的烙印,被许多国家政府敬而远之。旅美公演始终未能成行,直到54年3月30日这一天巴克豪斯总算是站在了卡内基音乐厅的台上,用他那20世纪唯一的演奏风格留下了世纪之演的一场音乐会。演奏的曲目有:

贝多芬:OP13(悲怆)、17(暴风雨)、81A(告别)、79、111
舒伯特:即兴曲D935-2
舒曼:幻想曲集OP12之三等(二言兄所言的那张卡内基音乐会该不会是54年3月30日的那场世纪音乐会吧)

有一段巴克豪斯与巴托克竞演钢琴的佳话说是1905年9月里在巴黎举行的鲁宾斯坦钢琴大赛上钢琴演奏赛部分有年仅20的巴克豪斯和23岁的巴托克参加,结果巴克豪斯夺取了第一名而获胜,为此巴托克愤愤不平编出了一首打油诗意为,获取第一的家伙是靠着眼前的钢琴节拍器走过巴赫的赋格曲的。……

  如果是希望听一听贝多芬这部现代圣经的话,毫无疑问巴克豪斯的演绎是应该听的一个版本。巴克豪斯严谨的艺术风范、演绎出的贝多芬的艺术空间无限之大、宏伟、富于情感在其后的音乐家们是没有达到过境界。在其后也有一些因贝多芬的奏鸣曲而引人注目,如吉列尔斯未完成的全集和布兰德尔的第三次全集的收录成功等等。通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作品 演奏者 听众理解’这么一个式子最终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解释。而那些未完成的东西或许更有完美期待则成为了一种‘未完成之美’……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4-6 07:01:01 | 只看该作者
肯普夫

德国的钢琴音乐史始自贝多芬,把这一传统的光辉在现代再现的正是伟大的钢琴家肯普夫。德国钢琴家肯普夫60年代中叶在汉诺威录制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DG廉价版)。他的演奏声音明亮,中期的奏鸣曲有一些柔弱,但不失明快、流畅的特点。肯普夫对于音乐的气氛与观点有不可思议的感受力,他的乐声总是风度翩翩,他的节奏、他对音乐的了解就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他的演奏有如脉膊跳动,音乐有坚硬的骨干,但是却也相当柔韧,即使在无声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它的生命力,从不压迫音乐或重击键盘。布兰德尔认为肯普夫也是个“认为音乐的本质在歌唱性,而这个观点已经被遗忘很久了”的音乐家。最后,肯普夫从来不会“过度妨碍音乐,这也似乎是现在已经失去的观念。肯普夫是演奏巨匠最好的典范,甚至连霍洛维兹都会喜欢他。当然,我也不想离他太远。” 无论是在录音室或音乐厅里,贝多芬当然是肯普夫的生命:他第一次录音的曲目就是贝多芬的钢琴小曲(现在似乎己经没有任何唱片存在),他在不同的时间陆续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两次)与五首钢琴协奏曲(也是两次),和傅尼埃、梅纽因也留下珍贵的室内乐录音。肯普夫的演奏爽朗明快而且抒情,每个音符都恰如其份,有人赞美他不在音乐里加入过多个人情感或物质上的负荷,他从生活与个性上得到灵感,让经常被忽略的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出现优美自然的音乐语言。肯普夫的演奏哲理性强,深沉严谨,含蓄细腻,自然流畅,亲切而高贵,洋溢着无限的表情。

  贝多芬的奏鸣曲跨越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从优雅的古典主义到充满戏剧性的浪漫主义,其晚期作品又有抽象神秘的特点。因此,即使那些最伟大的钢琴家也不能将每一部的演绎达到同样高的水准。可以说每一部全集录音都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的毛病。没有一个版本做到了首首精彩。但钢琴家们仍在进行不懈努力,一些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想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唱片的选择余地相当大,但任何人,即使是那些最铁杆的贝多芬迷,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这些录音听个遍。我所要推荐的只是我认为优秀的录音版本。

  音乐应该是能够给与人们以明确的精神力量的东西。无论是当你面对人生艰苦抉择,还是当你为生活的负担重压而觉得疲惫的时候……。贝多芬的音乐始终能够让你鼓足勇气面对你的人生。当你步履艰难人生,恰如克服重重艰难而登攀高峰的时候;当你站在自己的某个人生路途的点上,一如屹立于高高的山峰回首艰难路途、远眺迷茫前程的时候。我想,这就是听贝多芬最后三部钢琴奏鸣曲的心理感受。当然,其中确实也有一些无奈,这种无奈也显得相当清晰。正是有了这样的无奈,才会让你最终体会到面对人生百般无奈时的超然心态,让你振作精神上路,……这就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所孕育的高深境界。

  贝多芬所留下来的钢琴奏鸣曲包括小奏鸣曲,一共有36首,其中最重要的是附有作品编号的32首奏鸣曲。由Op.2的奏鸣曲开始,一直到Op.111的奏鸣曲止,这一过程不但形成了钢琴音乐的在发展史,同时也纵观了贝多芬的一生,构成了他的风格变化的缩影。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4-22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帖子!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4-23 00:47:26 | 只看该作者
立体声时期的贝多芬奏鸣曲集的演绎里,要关注古尔达的录音,MPS和PHILIPS都有出版。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4-23 06:31:48 |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立体声肯普夫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8 12:20, Processed in 0.027428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