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440

查看

44

回复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2-1-2 14:3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2-1-2 19:51 编辑

图,看不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2-1-2 14:53: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2-1-2 15:00 编辑

以下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罗密·施奈德是奥、德演员夫妇玛格达·施奈德(Magda Schneider)和沃尔夫·艾伯茨-列蒂(Wolf Albach-Retty)的女儿,出生在维也纳。因当时奥地利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一部分,所以她获得的是德国国籍。罗密·施奈德出生后三周,在1938年10月全家从维也纳搬到了国王湖畔舍瑙(Schönau am Königssee),罗密·施奈德在祖父母的乡间别墅长大。1949年9月她的父母离婚7年后,罗密·施奈德转学到萨尔茨堡的戈尔登施泰因寄宿制学校,1953年中学毕业,她在自己的日记写到:“我无论如何要当演员。一定!!!”

罗密·施奈德的母亲在与第二任丈夫汉斯·赫贝特·布拉茨海姆(Hans Herbert Blatzheim)婚后共生育有3个孩子。罗密·施奈德与继父沟通得并不好,起初还称呼他为“Daddy”,不久便改称他为“我母亲的第二任丈夫”。

1953年罗密·施奈德首次出演德国电影《白丁香重开时》(德语:Wenn der weiße Flieder wieder blüht),其后在1955年通过电影《茜茜公主》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她在影片中扮演茜茜公主,并因此获得斑比奖。罗密·施奈德的母亲玛格达·施奈德与她一同出演了《茜茜公主》三部曲,她在剧中扮演茜茜公主的母亲、巴伐利亚公爵夫人卢多维卡。

1958年罗密·施奈德结识了著名的法国演员阿兰·德龙,不久便因此移居至巴黎,与他一同成功演出了多部戏剧如:Luchino Visconti编剧的《可惜她是妓女》。1962年在巴黎Théâtre Moderne剧院,由Sacha Pitoëff执导的安东·契诃夫作品《海鸥》(俄语:Чайка)中,罗密·施奈德出演Nina的角色。她曾拒绝了好莱坞提供的角色,继续出演Visconti和Orson Welles的欧洲电影。

1964年罗密·施奈德与阿兰·德龙分手,曾要为此自杀。1966年她与演员、戏剧导演哈里·迈恩(Harry Meyen)结婚,同年12月,儿子达维德·克里斯托弗降生。

1968年罗密·施奈德转而又与阿兰·德龙合作了在商业方面获得成功的法国影片《游泳池》(法语:La Piscine,1969年)。60年代末,施奈德几乎全身投入到法国电影旗下,到70年代已是法国银幕中最成功的女演员,经常与Michel Piccoli和Yves Montand合作演出。她凭借电影《Les Innocents aux mains sales》和1976年摄制的《一个简单的故事》(法语:Une histoire simple)荣获凯撒电影奖,1977年又因出演影片《与贵妇合影》(德语:Gruppenbild mit Dame)而被授予德国电影奖金胶片奖(Filmband in Gold)的最佳女主角。

在1971年6月6日出版的《明星》(Stern)杂志中,披露了曾经堕胎的371位女性,罗密·施奈德是其中之一。

1975年罗密·施奈德与哈里·迈恩分手,在离婚后的第二天便和比自己小11岁的秘书丹尼尔·比亚西尼结婚。1977年7月21日他们的女儿萨拉·玛格达莱妮降生到了这个世界。1979年4月14日施奈德的前夫哈里·迈恩在家中上吊自杀身亡。

1981年对罗密·施奈德来说是命运波折、人生坎坷的一年:首先与丈夫丹尼尔分手,之后5月她还要面对严重的肾脏手术。7月5日她唯一的儿子、14岁的达维德·克里斯托弗在攀爬一个尖篱笆时跌落身亡。

在她最后一部电影《无忧的过客》(法语:La passante du Sans-Souci)刚公演不久,1982年5月,罗密·施奈德的新男友劳伦特·佩廷(Laurent Petin)发现她死于巴黎的公寓中。罗密·施奈德的去世引起了公众的巨大震动,很大一部分媒体认为她是自杀身亡,而死亡证明上的死因是心力衰竭。

罗密·施奈德被安葬在靠近巴黎伊夫林省内的一个小村Boissy-sans-Avoir。阿兰·德龙也出席并一同组织了罗密·施奈德的丧礼,不久还将她的独生子大卫与她合葬在一起。1984年为纪念她生前的成就,法国创设了罗密·施奈德奖。1990年在维也纳也创设了奥地利电视界奖项罗密奖,金色奖杯是原自罗密·施奈德电影《游泳池》中的一个片断。

出演影片:

1953年《白丁香重开时》,又译《白丁香再度盛开》(Wenn der weiße Flieder wieder blüht)
1954年《烟花》(Feuerwerk)
1954年《一个皇后的幼年时期》(Mädchenjahre einer Königin)
1955年《德国师傅》(Die Deutschmeister)
1955年《微不足道的人》(Der letzte Mann)
1955年《茜茜公主》(Sissi)
1956年《茜茜公主2:年轻的皇后》(Sissi – Die junge Kaiserin)
1956年《基蒂和伟大的世界》(Kitty und die große Welt)
1956年《鲁滨逊不能死》(Robinson soll nicht sterben)
1957年《蒙普迪》(Monpti)
1957年《斯康波罗》,又译《零屑》(Scampolo)
1957年《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运》(Sissi - Schicksalsjahre einer Kaiserin)
1958年《穿制服的姑娘]]》(Mädchen in Uniform)
1958年《克丽斯蒂娜》(Christine)
1958年《半温柔的女人》(Die Halbzarte)
1959年《天使小姐》(Ein Engel auf Erden)
1959年《漂亮的说谎者》(Die schöne Lügnerin)
1959年《卡贾》(Katja - die ungekrönte Kaiserin)
1961年《利西斯特拉塔》(电视剧,Die Sendung der Lysistrata)
1961年《1970年的薄伽丘》(Boccaccio 70)
1961年《岛上纷争》(Le combat dans l'île)
1962年《诉讼案》(Der Prozess)
1962年《胜利者》(The Victors)
1963年《红衣主教》(The Cardinal)
1963年《借夫记》(Good Neighbour Sam)
1964年《地狱》(L'Enfer)
1964年《什么事,猫咪?》(What's New, Pussycat?)
1965年《夏夜10点半》(10:30 P.M. Summer)
1966年《女贼》(Schornstein Nr. 4)
1967年《两条战线之间的间谍》(Spion zwischen zwei Fronten)
1968年《奥特雷》(Otley)
1969年《游泳池》(Der Swimmingpool)
1969年《乱伦》(My Lover, My Son)
1970年《日常生活》(Les choses de la vie)
1970年《别人的情妇》(Qui)
1970年《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
1970年《哈里发》(La Califfa)
1971年《马克斯与决斗者》(Max et les ferrailleurs)
1971年《托洛茨基谋杀案》(L'Assassinat de Trotzki)
1972年《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1972年《塞扎尔与罗萨丽》(César und Rosalie)
1973年《火车》(Le Train)
1973年《雨中之爱》(Un amour de pluie)
1973年《突然发脾气的老好人》(Le mouton enragé)
1973年《凶恶的三人帮》(Le Trio infernal)
1974年《夜盲病人》,又译《重要的是爱》(Nachtblende)
1974年《脏手无辜者》(Die Unschuldigen mit den schmutzigen Händen)
1975年《老枪》(Das alte Gewehr)
1976年《窗边一妇人》(Die Frau am Fenster)
1976年《玛多》(Mado)
1977年《与贵妇合影》(Gruppenbild mit Dame)
1977年《一个简单的故事》,又译《普通的故事》(Eine einfache Geschichte)
1979年《血亲》(Bloodline)
1979年《女性之光》(Die Liebe einer Frau)
1979年《直观下的死亡》(La mort en direct)
1980年《女银行家》(La banquière)
1981年《审判》(Garde à vue)
1981年《一个女人两张脸》(Fantasma d'amore)
1981年《无忧的过客》(La passante du Sans-Souci)

奖项与提名:

德国斑比奖 1957年 提名-作品:《茜茜公主》
德国电影金像奖 1977年 获奖-最佳女主角:《淑女本色》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1963年 提名-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红衣主教》
法国电影凯撒奖 1975年 获奖-最佳女主角:《爱是最重要的事》
1976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窗边一妇人》
1978年 获奖-最佳女主角:《普通的故事》
1979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女人韵事》
1982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无忧的过客》
意大利电影金像奖 1979年 终身成就奖


使用道具 TOP

有熟悉罗密·施奈德的吗?

3#
发表于 2012-1-2 14:35:3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一个吉他的帖子,内中谈到了琉特琴,但不觉让我想起了影片《茜茜公主》中茜茜公主与奥皇弗兰茨在溪边桥下第一次邂逅时,茜茜弹奏的那种方盒形状的六弦琴。记忆的长廊,一下子让我回闪般地忆起著名演员罗密·施奈德的那如同卡拉斯般炽烈而悲剧的一生。罗密·施奈德,花一般的娇容,在短短的生命中尝尽了饱满的炽烈爱情和情爱的伤逝。罗密,阿兰·德龙私下唤她布蓓蕾,也已一种猝然死亡的方式告别了她的爱人、她的孩子和无数的影迷。她得的是和卡拉斯一样的心脏病,一种在激烈的痛苦中猝然而去的疾病,心肌梗死,一种死亡方式离奇地激烈的疾病。
然而,今天看到这张法国报纸上刊登的题头照片,竟然是说罗密死于“自杀”(suicidee)!实在是令人愤恨,无耻至极的造谣。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2-1-2 14:5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2-1-2 17:40 编辑
图,看不见。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2-1-2 14:36

图片上传功能似已恢复?特意上传几张俺磁盘里的Romy Schneider靓照!





清纯玉女Romy Schneide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2-1-2 15:0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2-1-2 17:27 编辑

八十年代过来之人,没有不熟悉荧幕上的Romy Schneider的,《茜茜公主》确实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我似乎尚有她另外几部电影DVD,但不知道放哪儿了?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2-1-2 15:44:00 | 只看该作者
别了,我的布蓓蕾
----阿兰·德隆

我凝视着你那长眠不醒的面容。我就在你的身边,你的床头。你身着一件黑红相间的长裙,上衣还绣着花。我觉得这好象是花,但这无关紧要。我来向你道别,永别了,我的布蓓蕾!以前我就是这样称呼你的。德语的意思是:“小娃娃”。我看的不是花而是你的面庞。我觉得你很美,可能你从来都没有象今天这样美。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你这样安详、从容(这对你来说也是第一次)。你是多么的恬静、清秀,你是多么美啊!就象有一只手,轻轻地拂去了你脸上由不幸带来的烦恼和忧伤的一切痕迹。 我凝视着你那长眠不醒的面容,别人告诉我,你已经与世长辞了。我在想你,想我,想我们的往事。

我有什么该受到谴责的地方吗?人们在自己曾经爱过和一直在爱着的人面前,总是这样扪心自问。这种想法涌上心头后,又消失了。我想自己是无可指责的,但是,他却是有责任的……是的,我有责任。

那天夜里,你的心脏是在巴黎停止跳动的。我有责任,因为25年前,我曾被选中在电影《克里斯蒂娜》中与你合作。那天你从维也纳来,我在巴黎等着,手捧一束鲜花,当时我都不知该怎样拿才好,制片人对我说:“当她走下飞机的时候,你就向她走去,把花献给她。”我就象个傻子一样,捧着这些花等待着,身旁围了许多摄影记者。你下了飞机,我迎上前去。你问你的母亲:“这年轻人是谁?”她答道:“大概他就是你的合作者阿兰·德隆吧……”后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我们并没有一见钟情,没有。
后来我去维也纳拍片子。在那儿,我疯狂地爱上了你,你也爱上了我。我们经常象恋人那样互相问道:“谁先爱上的,你还是我?”我们开始数数:“一、二、三!”然后回答:“不是你,不是我!我们俩!”上帝啊,我们当时是多么年轻、多么幸福!拍片结束后,我对你说:“和我一起到法国生活吧。”你以前已经向我表示过:“我愿意去法国生活在你身边。”你还记得吗?你的家庭、父母都很愤怒。整个奥地利、德国都把我看成是强盗、骗子,都谴责我夺走了“皇后”!我是一个不会讲德语的法国人,你呢,布蓓蕾,你一句法语也不会讲。

开始,我们无声地相爱着。我们互相看着,笑着。几个月后,我还是不会讲德语,你已经开始讲法语,而且讲得很好。我们一起在法国演出了戏剧。维斯孔迪当时是导演,他说我俩长得很象。当我们愤怒和苦恼的时候,当我们为生活担忧的时候,我们的眉宇间都有一个“V”字。他把这叫作“伦勃朗的V字”。他解释说,这位画家的自画像上都有这个“V”字。我凝视着你那长眠不醒的面容。“伦勃朗的V字”已经消失,你不用再担惊受怕提防别人了。没有人再打扰你,你可以安息了。
我看着你,看了又看。我对你是这样的熟悉和理解,我知道你的为人和你的死因,正象别人所说,我了解你的个性。我对别人说道,罗密的性格就是她本人的性格。你很粗暴,因为你很固执。你是一个很早成名甚至是过早成名的孩子。一方面。你显得孩子般地任性、易怒、变化无常,当然这总是有理由的,但你的情绪总是不可捉摸。另一方面,你是个业务上的权威。这点不错,但你却是一个不很懂得自己在玩什么、和谁玩、为什么玩的孩子。

在这种矛盾中,忧愁和不幸就顺着这个缺口乘虚而入。怎样对别人解释你曾经是怎样一个人,我们这些演员又是怎样的人呢?对别人该怎么讲,由于总是扮演、表现那些我们不一定熟悉的人物,我们变得失去理智、晕头转向了。怎样对别人解释,这是多么艰难。需要有多大的个性力量和精神平衡才能勉强有立足之地啊!……但是在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手技演员、丑角和空中杂技演员的马戏团里,聚光灯给我们打上了一层荣誉的光环,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这种精神平衡呢?

你曾说过:“我对生活一无所知,但演起电影来却得心应手。”不,“别人”是不会理解这点的。他们不懂得,一个演员越是伟大,他在生活中表现得越是笨拙……在你安息的时候,我在你身旁喊叫着、哭泣着,不、不、不,这种可怕的职业不是妇女所能干的,我很清楚这一点,因为作为一个男人,我对你最熟悉、最理解,因为我也是一个演员。我们是同一类人,讲同一种语言,只不过我是个男人罢了。别人不能理解我们。演员们能理解,“别人”不理解,这无法解释。别人不能理解象你这样的演员会死于这个这个职业。

布蓓蕾,你是这样的好强,你选择了演员这个职业并且热爱这个职业,但你从来不接受也不能理解这个职业中的人情世故。你不懂得你是个著名人物这一点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演员,你一直是光明正大的。你从来不得安宁,象一头被追逐的牝鹿走投无路。你感到个人生活受到了围攻、伤害和侵犯。你很清楚,命运对于你总是一手赐予,一手又收回。

你已经是那样的美丽、富有、著名,你还需要什么呢?你需要的是安静和一点点幸福。


〔阿兰·德隆并未参加罗密·施奈德的葬礼,而是单独向她告别,并亲手将罗密的儿子大卫和她葬在一起。阿兰·德隆这篇著名的悼文,情真意切,使我们不能相信罗密的早逝是由阿兰·德隆的离开造成的)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2-1-2 15:57:5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演员越是伟大,他在生活中表现得越是笨拙……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2-1-2 15:44
这句话不好听,但却是很有道理的。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2-1-2 16:09:22 | 只看该作者
当年很迷茜茜公主
还看过《游泳池》等几部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2-1-2 17:5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2-1-2 18:02 编辑
别了,我的布蓓蕾
----阿兰·德隆

我凝视着你那长眠不醒的面容。我就在你的身边,你的床头。你身着一件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2-1-2 15:44

非常非常情真意切,但又很节制的文字,因为节制才更加情真意切!

施莱德的墓园,祭奠一番!



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去描述俺见此墓园的心境呢?也许舒曼的“蝴蝶”?!此时此刻,俺脑子里就萦绕着这旋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2-1-2 17:59:34 | 只看该作者
在送上两张罗蜜不多见的照片,我上传的图片都足够打印标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2-1-2 19:54:52 | 只看该作者
一位德国(奥)艺术家在法国融合得很好,获得了法兰西的爱情,支持法兰西的电影艺术,真是奇妙的境界。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2-1-2 20:19:08 | 只看该作者
罗蜜·施耐德与阿兰·德隆的爱情故事是二十世纪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由于阿兰·德隆对此缄口不提,即便偶尔提及,也很含蓄隐讳,再加上罗蜜·施耐德已经死去,因此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人们编造出的。而长久掩盖的事实是:在罗蜜的生活中,这位法国影星,不仅是她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忠实的男人。他是少数几个不利用她,不掠夺她,不榨取她的人之一,至少在经济上如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5 14:58, Processed in 0.041256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