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161

查看

18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3-5-27 09:45:41 | 只看该作者
周六晚上看记录频道的一部纪录片,名字叫《旅行到宇宙边缘》,看的我很是震撼,在看的过程中,我脑海里出现 ...
zxh999 发表于 2013-5-27 09:09

我记得好象是史怀策尔说过:巴赫的音乐与宇宙有关。是宇宙中一种很难解释的现象,大意如此,我记不得了。有些科学家喜欢巴赫,也会联系到他的职业。至于大家是否觉得合理,就不好说了。因为也有人认为巴赫就是一个宽厚的长者,是一个普通的宫廷乐长。可能都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吧。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5-27 09:09:58 | 只看该作者
周六晚上看记录频道的一部纪录片,名字叫《旅行到宇宙边缘》,看的我很是震撼,在看的过程中,我脑海里出现赋格的艺术,感觉很奇妙,很有意思。时间从起点回到终点,发现终点就是起点。。。

使用道具 TOP

《赋格的艺术》“新解”

3#
发表于 2013-1-9 19:47:4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1-9 19:52:19 | 只看该作者
听巴赫《赋格的艺术》和《哥德堡变奏曲》总有类似的一个感受:巴赫长期被忽略是必然的。明明一个简单的主题,可以作成流行、讨巧的音乐,象莫扎特那样,象亨德尔那样,争取当时的种种回报,巴赫偏偏努力将其体系化,让演奏者下手为难,让聆听者开动脑筋。但这才是巴赫,并非视名利为粪土,却总是忍不住穷尽音乐的可能为乐事。

《赋格的艺术》比较《哥德堡变奏曲》一个不同之处是顺序。前者完全可以单独选听,或者按任何顺序听,演奏、录音一般会按照赋格的编号顺序再插入4首卡农;后者一头一尾的主题,夹杂30段变奏,有明确的脉络。另一个不同是演奏乐器,前者不固定,后者是键盘以及20世纪出现的弦乐三重奏版。两部作品都从单主题发展成篇幅巨大的复调音乐,但《赋格的艺术》从第8首开始多重赋格就不止一个主题,几乎模拟了一遍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音乐道路。

远离了巴洛克的夸张、对比、耀眼,《赋格的艺术》如同在海里遨游、嬉戏。具有文艺复兴合唱那种沉静的底色。因为不易有歌词相配,《赋格的艺术》目前没有出现声乐版本。别的方式,我会首选管风琴版,其次是钢琴版,然后是室内乐或乐队版,最后是羽管键琴版。这张唱片的钢琴独奏家艾玛尔(Pierre-Laurent Aimard)见解是,该作品是为键盘乐器写的,不过从表现力上,第2、9赋格和第1、3卡农适合羽管键琴,第1、3、5、10赋格适合管风琴,第4卡农适合拨弦古钢琴,第4赋格适合室内乐,第12赋格适合无伴奏合唱,第11赋格则非常接近戏剧化的受难乐。

总体上赋格随着编号,感情幅度与难度不断递增。艾玛尔的演奏具有直率、清晰的特色。他尽量发挥着钢琴断奏(staccato)的优势,这样一种“不连贯”,似乎更忠实于谱面的要求,只有多次聆听才觉出强大的个性,并且内在地响应了巴赫的意图。因为从职业的角度,《赋格的艺术》是本作曲教科书,也不带感情色彩,何以巴赫为此披阅十载直至终了?作为一个伟大作曲家的音乐遗嘱,背后必然隐藏着难以想象的激情。那一定是充满自信的使命感。这在第1到第7赋格非常突出,其中第6和第7均为4声部,令人想起巴赫的经文歌,艾玛尔在此特别有“指挥”的感觉,几个声部不论交替强弱,始终都各自积蓄着力量,呼号着巴赫的伤痛。

从第8赋格开始,巴赫进入了离自我越来越远的境界,开始使用多重赋格,将二重(第9、10)、三重(第8、11)以及人类唯一的四重赋格(第14)、正反赋格(第12)、镜像赋格(第13)独立成曲。这就是第8赋格的写作理由,由此的3个新主题和前7首赋格的主题最后实现4个主题。后7首赋格的情绪和前7首相反,速度加快,朝着一个明朗的方向前进。艾玛尔多使用柔和的连奏(legato),保持不同主题的过渡和衔接,因为不再有中心主题,线条感也更强调。

4首卡农的情绪介乎两部分赋格之间,它们的主题平静而单纯,感觉很像是平均律,也许巴赫想起过往,愿意用这些卡农作为小憩。艾玛尔可是“练习曲”专家,第1、3卡农弹得纯熟流畅,对第2、4卡农有些消沉的情绪依然用音乐说话,他所传递的专注最让我感动。作为钢琴家第一张巴赫录音,选择《赋格的艺术》是巨大的挑战,据说初衷来自1994年利盖蒂第14练习曲的首演,11年的练习,近27年的研究,艾玛尔的诠释我认为经得起听众的考验。

(本文转载自:http://www.douban.com/note/191537153/

点评

法国人弹得最后一首最后一个音很棒,听完后,心中声音还在延续.....  发表于 2013-1-12 00:43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1-9 20:22:16 | 只看该作者
赋格的艺术 如单用羽管键琴演绎的话,色彩太单调了。这也是某一向不喜欢古乐器的理由。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1-9 22:04:16 | 只看该作者
单调的多听才有无穷的味道,过于华美的常听会令人腻味。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1-9 23:00:2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保留不同的意见吧。

羽管键琴之所以被钢琴所取代,不仅因为音色变化层次不丰富,更缘于其音乐表现力远远不如后者。轻灵飘逸的风格仅能展现出巴赫博大精深赋格艺术中的一个层面而已。
以我的理解,这部乐曲更应为管风琴而作。以一个主题或数个主题通过复调变幻成广阔的大千世界,呈现出无穷的想象力,远非一件单薄的乐器所能胜任。况且音乐还能通过更多声部挖掘出连巴赫本人都可能没预见到的更深远意境。
我相信巴赫如果还在当世,更赞成用钢琴弹而非大键琴。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1-10 08:48:00 | 只看该作者
大键琴的版本我比较喜欢莱昂哈特和莫洛尼(HM)的版本。
莱昂哈特的大键琴版《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感觉比较单调乏味,不太成功。
但是《赋格的艺术》感觉比较灵动,睿智。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3-1-10 08:52:54 | 只看该作者
钢琴版的《赋格的艺术》,艾玛尔的版本就很好,尤其音色非常灵活多变,明暗光影变化丰富。
尼古拉耶娃的版本速度慢但演绎富于抒情性,较有个人特色。
柯奇什的版本整体结构好,坚实有力。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1-10 09:55:50 | 只看该作者
为何没有乐队和钢琴一起的版本呢?我觉得有些用乐队好,有些钢琴好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3-1-10 10:36:09 | 只看该作者
为何没有乐队和钢琴一起的版本呢?我觉得有些用乐队好,有些钢琴好
zxh999 发表于 2013-1-10 09:55
这就变成钢琴协奏曲了,《赋格的艺术》一般没有这样的演奏形式。
乐队版也很好听,明兴格尔和马里纳的版本最有名。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3-1-10 11:06:39 | 只看该作者
《赋格的艺术》通常有三种演出形式,一是键盘乐版,包括钢琴、大键琴或管风琴等,二是罗伊·哈里斯改编的弦乐四重奏版,第三种是由沃尔夫冈·雷格塞改编的乐队版。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18:16, Processed in 0.028727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