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3801

查看

1069

回复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3-7-23 23:3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3 23:42 编辑




      夏夜听冬之旅,别有一番味道。苏哉号称男中音的吾德利希,以嗓音甜润著称。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他作为法国人的德文咬字,似乎比菲舍尔-迪斯考更有“念白”的韵味。

    (以下转自他处)法国低男中音歌唱家杰拉德·苏哉(Gerard Souzay)原名杰拉德·马塞尔·提色蓝(Gerard Marcel Tisserand),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八日诞生于法国安杰尔一个音乐世家,他在大学时主修哲学,所以他在成为职业歌唱家后还是广泛的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哲学系毕业后,去巴黎想继续深造哲学,但受到皮埃尔·贝纳克(Pierre Bernac)的赏识而学习声乐。他的老师还包括克罗查(Claire Croiza)﹑马库克斯(Varni Marcoux)与罗特·雷曼(Lotte Lehmann)。随后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940-1945)学习,是一个常常拿奖的学生。

  苏哉在1944年开始他的职业演唱生涯,1950年首度在纽约登台,歌剧的首演则是在1958年法国艾克桑·普罗旺斯音乐节上,演唱切马罗扎《秘婚记》及珀塞尔《狄多与埃涅阿斯》中的角色。从此他的歌剧演唱生涯与音乐会演唱平行发展。1960年受到名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的邀请到纽约市立歌剧院演唱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一角。1962年受安塞美之邀到罗马演唱戈洛德(德彪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一角。同年,苏哉也在巴黎喜歌剧院演唱这个角色庆祝德彪西一百周年诞辰。1963年在巴黎歌剧院首度饰演“唐·乔万尼”。1965年首度在大都会歌剧院登台,饰演《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他在这年也同时首次在维也纳国家剧院与慕尼黑歌剧院登台。苏哉非但以他惊人的语言能力著名,也因为他开的讲座而受到尊敬。

  苏哉灌制唱片共有四十三年之久,包括七百五十个不同曲目,用至少十五种语言歌唱。苏哉通常都是独唱,绝少与别人一起重唱,例外的二重唱录音是与他女高音的妹妹杜雷恩·鲁宾与阿美玲合作的。

  苏哉的歌声优美,给人高雅的感觉。他对音乐的诠释细腻,让人觉得很有深度。这可能与他钻研哲学、博览群书有关,他的法文歌曲成为演唱的典范,是所有后辈学习唱歌的学生学习的对象。至于如舒伯特与舒曼的德国艺术歌曲,有的乐评家评论苏哉的演唱,甚至超越菲舍尔-迪斯考。不管其真实性如何,他们一位在德国,另一位在法国分庭抗礼,在歌唱领域中分执牛耳亦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苏哉作古,但他留下的录音必将不断留传下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7-23 23:4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4 11:04 编辑



      下决心再从头到尾听一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选的是阿劳在PHILIPS的录音。
      贝多芬的9首交响曲、16首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仿佛杜甫的“秋兴八首”,有着内在的前后关联和发展,都可以当作一部“大”作品来听,听出人生的旅程、心性的成熟,这在乐史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勃拉姆斯的4首交响曲可以连着听,但其演进嬗变的进程远不如贝多芬明显易见,特别是缺少反映青年时代的昂扬朝气的一节。海顿、莫扎特的四重奏,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有年代变迁和技法变化的印迹,但似乎原地踏步的时候多,迈步前冲的瞬间少。马勒的交响曲可能是可以串着听的,但那伟大的第二让随后几首光彩暗淡许多,而且他在配器上的耍宝和音乐织体的繁复容易使人产生听觉疲劳。从长度讲,瓦格纳的指环也算是独自构成的一部“大”作品,但那必定是一部戏,有情节,有人物,还不好比对贝多芬的人生写照。
      上班族这么听上一遍,是件十分辛苦的事。照我现在的情形看,恐怕要两三个星期,对于连贯而深入地感知乐曲大大的不利。而且晚上经常不能自持,面对着唱机一阵阵堕入假寐,实在有负这么好的音乐。想起来还有肯普夫、巴伦伯伊姆、施纳贝尔(CD)的整套,以及巴克豪斯、古尔达、布伦德尔、里赫特、吉利尔斯、季雪金、鲁宾斯坦、塞金、霍夫曼、姆拉维奇等等等等的部分录音,只能长叹一口气,京畿居不易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想来上次错过巴伦博伊姆的DG全套两大盒耿耿于怀,很想领略青年巴伦博伊姆读贝多芬长书的心得是如何的。  发表于 2013-7-24 20:04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6-24 22:5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1 10:14 编辑

      上回书说道,前苏联和东欧唱片公司有不少演录俱佳的出品。MELODIYA这套里赫特演奏的巴赫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录音动态把握得很好,使里赫特不那么四平八稳的演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里赫特是另一位我一定向他要脱帽致敬的钢琴家,他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令人瞠目。不管作品好不好演奏,不管用的是哪架钢琴,不管乐队水平或现场观众反应如何,里赫特愣是能把所有过手的乐曲演奏成充满意趣的音乐诗篇。当然他的风格是偏向浪漫主义、有一定的夸张、注重旋律线塑造的,但他的演奏总是那么自然、流畅、讲道理,很少听到他为了炫技或取宠弹出什么矫情纵饰的曲调来。对比他和霍洛维兹演奏的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甚为有趣,老霍弹得钢筋铁骨,古灵精怪,我不得不把他想象成印象派绘画中那些粗重又鲜亮的笔触,而里赫特张弛有度、叙事性强,眼前浮现每一乐段的形象,要么是列宾的人物,要么是列维坦的风景。

      里赫特的巴赫,当然不是本真风格,而是去向本真的对立面,以自己长期形成的音乐素养和格调去诠释、再造。I think he's no less idiosyncratic than Glenn Gould. 他对某些段落的解释甚至带有浓郁的现代感,让我联想起Keith Jarrett在科隆音乐会上那种即兴、忘我和随心所欲。

      他在PHILIPS的同曲目录音太有名了,不知道MELODIYA这套与其有无关系?(7月1日补注:感谢纠正,确实是RC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李赫特的巴赫平均律,旋律出版的是在苏联的录音,和其他录音不是同一个。另外兄台说的PHILIPS平均律录音可能是笔误了,应该是RCA的平均律录音。  发表于 2013-7-1 10:01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6-24 21:0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4 23:26 编辑

      今晚听的是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非常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去看看北欧的峡湾,也没能去苏格兰高地体味荒原的肃杀。唯一能够算做见识自然灰冷的一面,是和妻一起,沿着阿莱奇冰川,从一侧的山谷向上溯源,来来回回走了近十个小时,赶上睛、雨、风、雾各种天气,浑身被雨水浸透,鞋子里一窝水。妻很了不起,能够吃得这份苦。跳上冰川那一刻,再次认识到人的渺小,那远远望去的每一个褶皱其实都庞大到能致人于死地。我在《旅欧杂记》“少女峰”一篇中略有记述。北欧的冬天,据同事讲,也是随时能够取人性命的。但熟稔造化、有备而来的话,雪原亦给人无尽的乐趣,那位同事曾每天越野滑雪30公里,内衣全部湿透,这次是汗水,呵呵。也许是这种爱恨交加的感情让西贝柳斯写下如此苍茫、雄浑、劲健、略带神秘、似有倾诉的交响曲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石楠根兄的这张唱片倒提醒了我:伯恩斯坦的全集是引领我西贝柳斯的敲门砖,但我一直没有得到这些录音的黑胶版。  发表于 2013-6-25 00:25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6-24 23:58:1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喜欢这样的文字!
感谢楼主!

点评

不敢当。请多指教。我也从大家的发言中受益良多。  发表于 2013-6-25 07:32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5-1-17 19:0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5-1-18 09:33 编辑



      罗津斯基指挥纽约爱乐演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Columbia Masterworks ML4068。
      这些蓝白标唱片是美国哥伦比亚1948年推出33转唱片后出版的最早一批唱片,因为比78转播放时间长很多,所以叫作Long Playing,是所谓LP的发端,又称密纹唱片。1954年RCA开始试验性录制立体声唱片,但大规模推向市场要到1958年了。罗津斯基1958年66岁英年早逝,只在他指挥生涯后期录制过少量立体声唱片,他的大多数唱片是单声道的,而且不少是协奏曲,在单声道唱片中很难展现他的指挥水平。

      罗津斯基是波兰裔指挥家,移民美国后先后担任洛杉矶爱乐、克里夫兰、纽约爱乐、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这份履历足以说明他的水平。他与纽约爱乐管理层不和,1947年愤而辞职。这竟成为当时轰动性新闻,他的照片因此上的《时代》周刊封面。

      在这张唱片里,罗氏对乐团掌握精准,虽然受单声道限制,但动态的起伏表现淋漓畅快,毫不拖泥带水。速度变化不明显,抒情乐句的歌唱性很强,末乐章结束部分干脆、有力,没有煽情的拖累。




      手里这张唱片经过60多年的辗转,从美国飘游到欧洲,又来到我们伟大祖国,曾经高居庙堂,也曾身陷地窖,还被商贩搬迁挪移,已是伤痕累累,播放是杂音袅袅不绝于耳。好在最早期的密纹唱片,不论是美产Columbia Masterworks,还是英产Columbia 33CX,以及Decca LXT,HMV ALP,荷兰PHILIPS microgroove等等,片基都十分厚实硬朗,真正是nonbreakable。单声道拾音方式受横向划纹干扰较小,因此尽管有些许嘈音,并不影响音乐主体再现效果。而今天听一张有着类似损伤的PHILIPS红银标,效果就十分丧气,没听到头就放弃了。



回复点评:单声道的协奏曲唱片通常突出主奏者,钢琴、小提琴表现得活灵活现,但乐队的声音“靠后”,音场小,且动态受限,因此对指挥对乐团的掌控调度展现不足。没说清楚,抱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受教了。  发表于 2015-1-19 12:08
我猜是说"在立体声唱片中很难展现他的水平"吧?  发表于 2015-1-18 01:52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7-6 12:57:47 | 只看该作者
巴克豪斯属于莱比锡学派。他的演绎追求理性和抒情性的结合。
他的作品大气磅礴、势不可挡。尤其擅长贝多芬和巴赫.......

点评

他那版八十多岁演奏、DECCA录音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苍劲质朴。虽然我也喜欢RCA里赫特那版,但如果我现在猝死,我希望我老婆在遗体告别仪式放巴克豪斯这版,替代哀乐,呵呵。  发表于 2013-7-7 08:52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4-10-6 16:5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0-6 17:55 编辑




      富特文格勒1944年12月19日(16至20日)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这个录音后来成为著名的“乌拉尼亚英雄“。但是据网上富氏爱好者所编目录看,其他多家公司也先后发行了该录音的LP和CD,且为数不少。上面两图中左边那张(正反面)是苏联Melodiya公司1992年出品(当年苏联解体了!),标明是1944年12月16日录制,制版者名叫Badenyan,编辑名叫Grunberg。右边那张是意大利小厂出品,标明是转录VOX公司(实际上Turnabout公司发行,后被VOX收购)的编号录音,但文字说明却写成是柏林爱乐,应该是一个乌龙吧。音效上来说,Melodiya比VOX转录的画面更清晰,动态更大。作为一个70年前的战时录音,能达到这样的音效真是令人赞叹,同时倍感幸运。
      关于这个录音,有太多的评论和解说了。今天第一次聆听Melodiya的录音,只能说除了感受到富氏战时录音特有的紧张感和略带夸张的戏剧性外,比如有时后一乐句在前一乐句未终了时抢拍进入,从而造成一浪追赶一浪、令人喘不过气的感觉,或是在有定音鼓的乐句前逐渐加速、使鼓声迸发的冲击力更加突出逼人等等,还特别感受到富氏在这部交响曲中营造的宏大气象以及声部的轻重变化,从而发现他对于贝多芬音乐及其代表的德意志文化充满自信和乐观,而不像他在指挥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时表现出的忧虑和激动。由于这张录音效果较佳,捕捉到了低音提琴的轰鸣和维也纳爱乐大厅的回响,使乐曲听上去气势恢宏,灿烂壮丽,呈现出壮士赴死之慷慨从容的古希腊悲剧气慨,而不是呼天抢地、自怨自艾的悲伶哀嚎。

      PS:感谢M兄上面的点评。希望能给这版卓越的录音一些更加精专的评论,毕竟我的版本知识和背景信息都十分有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4-10-6 00:3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0-6 00:37 编辑

   Lipatti's rendering of Bach's "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 was repeatedly admired, both on CD and by online audio clip.


   But tonight it was captured surprisingly touching and enchanting when played from a Columbia's 10-inch FC mono lp. The vocal part in the original cantata 147, which was played as incessant marching chords, was gloriously intoned and profoundly expressive, a powerful sound that was previously unheard on any other audio media.

   The supporting triplets flow forward in steady pace and soothing peace, so soft and delicate and a bit dark-hued that makes one wonder how Dinu managed to create such big contrast between two melodic lines on the same keyboard. Technique aside, the quality of such singing piano sound makes this transcription by Myra Hess no less religious than the eulogizing psalm presented by choir voices.

   Never underestimate vinyls. They are aesthetic magics if we treat them properly and in good fait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在利帕蒂这里,经常会有巨大的惊喜,他是二十世纪少数的可以称得上“音乐家”的钢琴家之一。  发表于 2014-10-6 08:54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4-10-5 08:1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10-5 20:33 编辑

      假期中终于得到半日闲空,拜访在使用LS3/5A的乐友,以及对发挥35A特色积累多年经验的器材前辈。

      爱音乐的人在听到音响等级的差别后,没有办法逃离所谓“发烧”的诱惑,因为大家都明后“音的素质决定乐的表现”这个道理,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系统更好地展现出音乐的本质。但大多爱乐者对电子技术一知半解,而且用可测量的、标准化的科学数据去分析和解释关乎人类情感的、概念模糊的音乐表现,更是一件令人头疼不已的事。因此“以耳收声”成为大多数爱乐人愿意接受的判断原则,而不必太过纠结技术指标和电学原理。

      对于音乐的本质是什么,则会有极为不同的理解。这和每个人接触音乐的机缘、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后天修为有联系。世界发展到今天,能够放到“音乐”这个概念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某一类音乐所必须的表现手法和音响特征极有可能成为另一类音乐所看轻甚至反对的。这就造成一个结果,即每个爱乐人对自己系统声音的特性多多少少会有些不同的要求。甚至一个人在不同生命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好在目前音响系统种类繁多,而且声音特色或说音响艺术特征千变万化,能够给声音取向各异的爱乐者提供很多可行的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音乐回放系统的世界里,因为有太多的罗马,因此就有了成倍多的通往罗马之路。这里面有的确能通向万神殿,给予听者终极的听觉和乐感的享受,但需要行旅者矢志不渝,坚持到底,不断探索新知,纠正偏差。有的则根本就走不通,或者达到目的地要走过许多弯路。

     35A赫赫威名,大烧、老烧都十分推崇,曾是我十分期许的音响系统构件。而且注定今后十几年还要漂泊良久,有一对便于携带、性能优异的音箱,便能走遍天涯不舍美声。无奈此前几次简短的接触都未留下深刻印象,两次出国旅居期间亚洲和欧洲玩音响的朋友都没有怎么搭理这对小家伙。大概中国人有独特的审美倾向,35A之平和中庸内敛均衡更讨中国人耳朵喜欢吧。

      这次往听,年兄的35A应该说玩到极尽了吧。本身Rogers之15欧金牌就是同类中之佼佼,DIY之胆机功放造价已是数倍于音箱,尤其难得的是古董西电元器件之可遇不可求。音源的设置是非常独特的,照例还是要为年兄保留些私密,不多讲了。整体的声音是令人惊讶的,中正、圆润、松弛,立体感强,像真度高,音场清晰,最重要的是乐感丰富,吸引人,禁得住长时间聆听。总体上音场线是在音箱线稍往后去的,因此容易营造舞台感,最适合听古典音乐、爵士、轻松的流行乐等等。

      年兄的听音环境还不是特意为35A打造的,如果限制在25平米左右,适当地加大房间阻尼,细心地调整音箱位置和皇帝位及座位高度,最终效果应该能再上层楼。

      这对35A的表现,证明其超值的音乐表现力,也证实了我此前一个想法。在合理大小的空间内,针对特定类别和风格的音乐,35A有能力达到音响系统表现力的某个极致。但这个极致一定是有限制条件的。而限制条件以外的东西一定是选择35A、喜欢35A的人所不大在乎的。

      比如包裹感,音波的震动感(不只是低频),音场的高度和宏大感,诸如此类。换句话说,35A的音乐是给人远观、静观的,是把听者慢慢揪向音箱线而不是猛窜出来拥抱听者的,即使音乐情感的表达能使人心灵震颤,物理上讲听者与演奏者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如果需要把交响乐队搬回家,又不满足于在二楼三排中间位置聆听的效果,非得要坐到楼下8排1号去,恐怕还得求助于那些上百万元的巨无霸系统。

      如要35A伴我走天涯,得付出好大的辛苦,经济上的和体力上的。一旦了解到它的终极实力,便一定不会满足半吊子的表现,而要让它展现终极实力,系统上游的代价实在是太大,而且是无法便携的。况且有了上游那样的潜能,有没有比35A更能展现系统综合实力的音箱选择呢,我不得而知。

     由此想到,音响系统优胜的判断标准,最终是音乐。音乐优胜的判断标准,最终是文化素养。文化优胜的判断标准,最终是信仰。谁能给人一个坚定的信仰,谁便能最终获胜。因为我们相信35A表现的声音是正确的、是美好的,我们才认定35A是好音箱。如果我们相信我们的梦是正确的、美好的,而且我们的朋友和敌人都这样认为,那么我们最终必将胜利。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5-11 18:0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4-5-12 07:23 编辑

      上星期是六天班,每天加班到很晚,有两天离开办公室已是十二点半。两点左右入睡,五点起来溜狗,做上班的准备。人生至此,生不如死。

      昨天周六又是大半天的加班,仰首问天,这是为什么?虽然工作近二十年,也承担一定的职责,但是从来不能够如同我的一些同事,在工作中获得人生的快乐。非不敬业也,只是人生的宽广令我无法将生命的全部放到工作上。

      昨晚去太庙准备下周一的活动,现场的表演还未准备好,一切乱糟糟的,临时搭建的舞台和看台泛着胶合板刺鼻的味道。上次进这个院子,大约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太庙正殿的彩绘是修复过的,黄色琉璃瓦似乎没有全换。它张狂、灿烂的样子,我很不喜欢。倒是对面的大门,似是未及修葺,仍是古旧的样子,看上去更有味道。正殿建筑的体量太大了,飞檐的比例不可能做得再大些,闹不好会垮下来,因此就没有了唐宋建筑的味道。整体上强调的是庄严恢宏,但是缺乏人性的亲切,也没有向上飞腾的气势。不能算我亲眼见过的古建中的佼佼者。

      临时设置的彩灯色彩班斓,加上院落内本已繁多细碎的颜色,造成一种乍乍乎乎、热热闹闹的氛围。也许这就是活动主办者想要的。演员们稀稀拉拉地走台,布景工人出出进进,搬运大大小小的球体和半球体以为装饰。来视察的领导在下属的围绕下指指点点,一群群临时凑在一起的工作组大声地讨论着各种事由。两小时后,在下的忍耐似乎到了极限,把余下的工作交给同事,带着若干人离开了。

     出了那中心庭院,入夜的公园里人影寥寥。合抱不过来的古柏、班驳的红墙、散落四下的石件,不远处端门黑漆漆的影子,一下子把人带到另一个世界。走至端门午门间,与同事聊起土木堡之役、庭杖案等等,再沿着宫墙走向东华门,看着稀稀拉拉的雨滴落入筒子河,打碎那几点灯光的倒影,这才仿佛回到自己的世界,那个二十多年前十分熟悉、十分亲切的世界。

      说这么多,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

      有的。向同事解释为什么我着急走,理由是我年纪大了,不再能忍受长时间的嘈杂。年轻的同事表示理解,虽然他们仍然向往着夜店和迪厅。还有一个原因,恐怕讲出来他们也无法理解。二十多年来,把听音乐当个正经事儿,对音响、诠释、演绎等等越来越挑剔,连带着对身边的声音也越来越敏感。比如,最近开车居然也很少听广播了,特别是音乐节目。北京能收到的音乐节目太烂了,本已无趣的音乐作品加上DJ们煞有介事的串词,简直就是污人心耳的垃圾。与其受这污染,不如什么也不听,落个耳根清静,虽然这样开车会很无聊。推之及远,对于各种劣质音乐及其声响,近来似乎愈发地没有宽容心,虽不致惹人嫌地胡乱发表评论,但能躲就躲,能藏就藏。
      推之及更远,由于一直对其他门类的艺术,还有富具传承的事理学说感兴趣,因而对以艺术之名行苟且之事的各种作为,以学说为掩盖追求私利的各类装点,也是愈发不能忍受。每天接触到的数万个汉字字符中,有意义、讲事理的寥寥数行数句而已,余者皆可称信息垃圾也。而我也在不停地制造着类似的垃圾,以之供养自己苟且的生命。朋友说,不要执迷,生活需要圆融,但当圆融的结果是感官与心灵的污浊时,执迷未必不是一件必需的好事。



      在听音乐,也只有执迷下去了。一定要把已经听到第10首的朱利亚四重奏的贝多芬四重奏全集全部听完。朱利亚的版本并不受推崇,vegh、busch、alban berg、budapest、italian等等名气更大,我也零星地听过。但手上只有这一套完整地盒装,演奏风格、录音质量整齐划一,从头听到尾,一定对理解贝多芬四重奏有好处,起码是增加一个理解的角度。

      进入第十首的最后乐章,大提琴有一小段宣叙调(注: 经R 兄指正,应该是中提琴的一段变奏),平缓地流淌在其他三把提琴断奏(注: 乐谱上是长音,听起来是断奏)之上,仿佛昨晚筒子河边撩动柳枝的清凉夜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好辛苦!身体是自己的啊。  发表于 2014-5-12 19:49
写得好  发表于 2014-5-12 14:35
石兄,文字中流露的情绪,我深以为然,多听听莫扎特,心情会好些,嘿嘿。  发表于 2014-5-11 20:10
手里只有不全的几张朱利亚演的贝多芬四重,挺喜欢,很有个性。  发表于 2014-5-11 20:07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3-8-7 16:48:5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念经兄东游的贴子,又有了一番感慨。国内高人真多,富人真多,大家辛苦积累的财富因为爱好音乐和音响,也有了一个健康身心的去处。我唯一觉得有些遗憾、或说略有迷惘的是,绝大多数朋友们的器材林林总总、密密实实地堆在音箱中间的器材架上,其后还有一团团的连结线,无论如何也难以让我觉得美观舒适,视觉审美上似乎要打些折扣。
      我的浅见是,一套发烧音响的终端就是一对音箱,它们应该出现在合适的位置,释放出美妙的音乐。其他器材,尽管有些外观设计精良,本身并不难看,但因为通常情况下诸多器材无法做到外观整合统一,再加上无数的接线,总还是看上去零乱、琐碎,最好还是隐藏在某个角落或放置在特制的家具或柜子里。我知道,大多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点,我本身也无法把前端器材的摆放与家居协调起来。
  
      现在的音箱外观很有特点,有些很传统,有些很现代,与适当的家私配合并不是难事。比如上图这张天朗的广告照片,音箱古朴的外观与沉稳温暖的内部装饰搭配得宜。再不济,也可以像FRANK SINATRA那样,把音响摆放得规整有序,不那么碍眼吧。我们要听的是音乐,如果代替电子器材的是一些艺术品,那不是更加愉悦身心么?朋友们可能有不同看法,也请指教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同!  发表于 2016-1-1 11:15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3 09:16, Processed in 0.035254 second(s), 2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