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8798

查看

52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4-12-24 14:5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ower_king 的帖子
就是同样曲目的CD,DG版的比早期的飞利浦的好听

   

点评

可能是你更喜欢DG的演绎,和唱片制作可能也有关系。  发表于 2014-12-24 14:57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4-12-24 14:03:18 | 只看该作者
我淘了一些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飞利浦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CD,没我同样曲子的DG版的好听呢,是因为碟片制作工艺问题还是现在压片技术好了,加入了味精

点评

兄台啊:我看不明白你这句话。  发表于 2014-12-24 14:32

使用道具 TOP

黑胶,老版唱片和古董器材

3#
发表于 2014-12-24 08:13:0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1,先说老版的唱片,大多数人都说好,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说音质好。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老版唱片更能反映唱片制作人的音乐理念和音响理念。后来再版的很多唱片其实都是经过重制的了,比如加大动态,加重低音,严重的已经不能反映最早制作人的理念了。

2,再说比如有一张60年代的唱片,是用60年代的器材播放好还是90年代的器材播放好,这是有争议的。因为用60年代的器材有可能更符合制作人的理念。因为当时制作人用的就是60年代的器材,他的制作理念和音乐,音响美学思想也是60年代的。要欣赏60年代的唱片,了解其原貌,就有可能要回到60年代那个环境,这也可能是古董器材在今天仍然有市场的原因。如果用90年代的器材,当然也可以,但却不是当时的制作理念了。

3,音响器材无法完全还原现场,因此个性和味道就很重要,35A在物理指标方面不行,但因为有个性和特色,因此喜欢它的人还很多。音响器材是由客观物理指标和主管听感相结合的,而且这两者可能还没有绝对的联系。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4-12-26 19:05:47 | 只看该作者

38楼
火车技术和录音技术为何不能这样比较

点评

F18
比喻的非常好,和莫非兄聊天想来一定很过瘾。  发表于 2015-8-21 10:37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4-12-25 20:2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park 的帖子

片子要洗的干净,否则,一咪咪的小颗粒就无限放大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4-12-24 08:48:03 | 只看该作者
圣诞节快乐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4-12-24 09:08:33 | 只看该作者
老版唱片不仅记录了音乐还有很多当时的信息被记录在内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4-12-24 09:18:27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主的观点,个人也认为在上世纪50-60年代许多的录音都在处理全局和细节上彰显出不同录音师和录音场所的特点,对作品的创作和再创作形成良好的辅助场景,使得唱片的听者感觉到不同诠释的个性和音响特色。这点也是俺喜欢老唱片的原因之一!!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4-12-24 12:21:2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有没有反对意见啊?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4-12-24 12:56:1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可以想想,今天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喜欢古董器材(很多古董器材还很贵),有些甚至是老资格发烧友了。大家觉得他们喜欢古董器材,仅仅是好听吗?会不会因为这些老古董烧友喜欢那个逝去的时代,他们希望回到过去那个音乐和音响氛围。说到黑胶,古董器材这些,这个问题有点象古乐运动,回到巴赫那个时代。。。。

现代乐器演奏巴赫已经非常成熟,为什么还要搞古乐运动?同样,现代音响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为什么古董器材依然受欢迎?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12-24 16:15:3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楼上说的是飞利浦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全集版CD,那就对了,因为这是飞利浦再版的唱片,音效会不如DG正价的唱片感觉有力度和气场,但是DG的录音在数码转制中加大了对比和压制了音场的延伸,使得声音厚重,表现的细节不如飞利浦的录音,而且飞利浦正价版因为LP的发行量大,所以正价版比较少,反而更加难得!!

点评

在大多数情况下,Philips正相录音,DG/Decca/EMI/RCA/Sony反相录音(仅指立体声录音,单声道录音无相位说),如果一套系统无相位调节,那么必然无法同时播好PH和DG的立体声录音  发表于 2014-12-25 09:02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4-12-24 17: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主6楼的话:
尽管现代乐器无论从工艺和制作水平都比老乐器要精细,但是工业化的产品也造成音色单一,演奏缺乏个性的现象,加之演奏家的技巧和演奏水平不断提高,相互之间的差距越来越短,而老一辈的演奏家由于演奏风格独特,音色多数有特色,所以更彰显演绎优势。古乐运动兴起以来,诸多演奏家更是趋之若鹜,一阵风的现象让人大跌眼镜。
古董器材虽然在指标上完全没有优势,但是经过时间磨砺的系统大多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特音色和表现力,所谓味道者也如是。比如现在完全取代胶片的数码摄影,方便无可争议,但韵味和自己可以操控的手段却越来越少了,古董器材玩的就是特色和个性。个人拙见!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4:52, Processed in 0.11032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