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328

查看

10

回复
返回列表

go

菲利普.格拉斯、阿沃.帕特

1#
发表于 2016-9-17 15:12:5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9-19 19:03 编辑



二十世纪最勇於突破,也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Philip Glass(菲利普葛拉斯),作品极为大量且涵盖层面甚广,包括管弦乐作品、歌剧、电影配乐,因为脚步遍及环境音乐及新世纪音乐,所以对电子合成音效也有涉猎,并融入了世界各地的音乐精髓。


从八岁起接触长笛开始,Philip Glass便展现了对音乐的天份及兴趣,十五岁远赴芝加哥求学时,他花最多精力在钢琴上,接着还进茱莉亚音乐学院接受正统音乐教育,但是带给他最大启发的,却是印度西塔琴之王—Ravi Shankar,从此他的音乐是由心中浮现的旋律乐段来带领,而不是纸上谱出的符号。 1967年他到了纽约,发展出着名的极微主义乐派,由几个不断重覆的旋律主题构成整首乐曲,彻底打破了古典乐的成规,作法十分后现代,很快就受到艺文圈的注目。随着专属演奏团体的组成,以及几年下来的表演耕耘,1974他受英国Virgin唱片公司欣赏而签下,并逐渐获得国际声望,不过,直到1977年发行了专辑“North Star”,他的音乐才开始接触到普罗大众。


“North Star”原本是为了纪念一位艺术家的电影而作,经过一番改写重组后,才变成这张专辑。专辑中的乐曲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仍然互相连贯。别以为是电影配乐,就会听见叙事性强烈的主题乐章,在这里,只有意识流般的简短音调要你去感受,当然也蕴含了极微乐派的精神。彷佛从机器运转出的管风琴音色,被混入管弦乐的电子合成乐器,加上环绕的人声合音┅,整张专辑就像是末世纪的赞美诗,充满前瞻性的视野,同时瞄准现在与未来。


Philip Glass无疑是被称为简约派中名头最响的一位,这得益于他大量的戏剧、电影、舞蹈配乐创作。更内在的因素是他更加注重声音效果,通过借鉴印度音乐中的“循环节奏结构”,他在广泛应用重复原则,以一个简单音型的不断重复贯穿全曲的同时,通过不断扩展节奏、增强配器的修饰效果等手段使之变化。Glass作品和声的音响效果、音乐织体的丰富都远远超出了上述两位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五度的音乐》、《再看和声》等器乐作品。但影响更为广泛的则是由《爱因斯坦在海滩》、《不合作主义》(以甘地为主角)、《阿赫那吞》(Akhnaten,公元前14世纪的埃及国王)所组成的三联歌剧。它打破了歌剧讲故事的传统,而用富于冥思的音乐隐喻和象征刻画人物。


一九七五年的歌剧《沙滩上的爱因斯坦》。在长达四幕五个钟头的演出当中,不落幕也没有中场休息,观众可以任意地进出,整出作品没有以往人们熟悉的歌剧咏叹调与宣叙调,也没有剧情可言。此剧打破了传统歌剧的形式,葛拉斯与威尔逊宣称「沙」剧无需任何解释,他们希望人们以自己的眼睛与耳朵来感受,从中体会出属于自己的意义。随后葛拉斯又写了《真理坚固(Satyagraha)》《甘地在南非的故事》与《法老王Akhnaten》,此两者与《沙滩上的爱因斯坦》,合称为葛拉斯的歌剧三部曲。

而自歌剧三部曲后,葛拉斯又陆续写下数部歌剧作品,到了九○年代的考克多(Jean Cocteau)三部曲(《奥菲》、《美女与野兽》、《恐怖的小孩》),他完成的歌剧数量已经有十三部之多。歌剧之外,自八七年起他也开始谱写大型管弦乐曲,《低限交响曲(Low)》、《易太普水坝(Itapu)》都是这时期的杰作,同时他也替多部电影撰写配乐,包括《失衡生活》在内的Godfrey Reggio执导的纪录片三部曲、《三岛由纪夫传》以及马丁·斯科塞斯所导的《达赖的一生》是其代表作,他还同纪录片大师埃罗尔·莫里斯合作过有着长期合作,《细红线》、《时间简史》以及《战争之雾》三部纪录片经典的配乐都是他的作品。

作为极简主义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葛拉斯是一个不做电影配乐,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领袖级作曲家。不过,如果不是他为30多部电影配乐,大家遇到他作品的机会就要小得多,毕竟,我们总是宁愿看电影,而不会专门去听纯先锋音乐的。葛拉斯的音乐理论说起来似乎也“极简”:使用尽量少的音符循环重复层迭出丰富的音乐,但真正要弄懂就不容易了。好在我们不仅可以用耳朵去听音乐,还可以用电影去看葛拉斯的极简主义风格。看过导演Godfrey Reggio记录片《QATSI三部曲》影碟的人,就都感受过这位大师的音乐魅力。而更多的奥斯卡电影迷们,则可以通过获奖电影《时时刻刻》来聆听Philip Glass了。(以上为转帖)

试听(请大家购买正版唱片):

http://www.xiami.com/artist/31149?spm=0.0.0.0.mWNu4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6-9-17 20:45:01 | 只看该作者
听听那首《A Gentleman's Honor》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6-9-17 20:56:20 | 只看该作者
阿沃帕特的音乐也非常有意思的,都属于简约主义风格的。
下次我们再谈吧。

当代音乐家里,象古拜杜丽娜也值得关注的。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6-9-19 19:02:39 | 只看该作者
阿沃帕特



爱沙尼亚作曲家。1935年9月11日出生于派德(Paide),成长于塔林(Tallinn)。1954年进入塔林音乐中学,一年后因服兵役中断学习,在军乐队中吹奏单簧管、打边鼓。1957年进入塔林音乐学院随埃勒(Heino Eller)学习作曲,同时成为爱沙尼亚广播电台的录音工程师,还为广播电台和电影作曲。

在校时他即开始创作,早期作品如弦乐四重奏和一些非古典钢琴作品,显示了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影响。1962年,他的两部合唱作品,获得了在莫斯科举办的全苏青年作曲家作品比赛大奖。1963年他从学院毕业。1960年代早期,他作品即开始体现出了十二音体系和偶然音乐的特征。他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 Necrolog,是爱沙尼亚作曲家的第一部基于十二音体系的新实验音乐作品。此间创作了不少实验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受到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的评价。不久他停止创作,潜心于法国古典音乐和14-16世纪音乐的学习。1970年代初写了少量的基于欧洲早期复调音乐传统的作品。1976年后,他开始创作与先前绝然不同的作品,创造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 tintinnabuli (拉丁语:铃)的作曲法。他描述说:“我发现,一个音符演演得漂亮就足够了。这一个音符,或一个休止节拍,或者一个静止的瞬音,使我感到安慰。我使用很少的元素,一两个音符。我使用最原始的材料——三和音,一个特定的音调。三和音的三个音符就象铃声,所以我取名为‘ 铃声’。”这些原则下的作品在西方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在国内却受到冲击。这使他全家于1980移民国外,先定居于维也纳,并取得了奥地利公民资格,后定居西柏林。

离开爱沙尼亚后,他创作了许多宗教音乐,并在 ECM 录制了苏联以外的第一张唱片。希利尔(Paul Hillier)的希利亚德乐队(Hilliard Ensemble)和爱沙尼亚指挥家贾维,指挥演奏录制了他的许多作品。1996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会荣誉会员和瑞典皇家音乐学会会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6-9-19 19:08:37 | 只看该作者
念经兄经常说的《镜中镜》就出自阿沃帕特手笔,大家可以欣赏一下这个作品。

阿沃帕特唱片试听(请大家购买正版唱片):

http://www.xiami.com/artist/31835?spm=0.0.0.0.JJWWap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6-9-19 22:31:5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喜欢帕特多过格拉斯。帕氏有十分深刻的基督教艺术背景和人文情怀,能够听出巴赫和贝多芬的印迹。格氏则更多将作品指向工业化现实社会,创作手法中机械结构更加明显,发人深省但很难赏心悦耳。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6-9-20 00:03:28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9-19 22:31
个人喜欢帕特多过格拉斯。帕氏有十分深刻的基督教艺术背景和人文情怀,能够听出巴赫和贝多芬的印迹。格氏则 ...

帕特我也很喜欢,有他十几张专辑,重要作品基本全了。格拉斯其实有非常巴赫的作品,比如为八把大提琴所作的组曲,非常巴赫,当然也非常当代。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6-9-20 00:06:30 | 只看该作者
菲利普.格拉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很值得咀嚼,Telarc有录音,大牌如克莱默在DG也留下录音。他的电影原声《时时刻刻》我有,买这个就是冲他去的,后来才看的电影DVD。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6-9-23 10:1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9-23 11:10 编辑

勘个小误:
《细红线》是战争故事片,Hans Zimmer合成器配乐虽略显乏味,不过低频下潜及量感巨夸张,OST甚至还上了TAS榜;

Philip Glass为莫里斯写的叫《细蓝线》(The Thin Blue Line),一冤案推理纪实片。

不过,近来Hans Zimmer倒是挺爱在科幻片配乐里大刮极简风的,比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家园》啥的。估计也是Cliff Martinez在索德伯格2003年的《索拉里星》中超然、冥想、壮观的极简主义电子交响配乐大受欢迎引起的一股跟风。

此外,尽管大家都是玩儿极简的,总的来说,格拉斯常常带有极强的速度感,器乐形式也更多样化,一如生命、生活乃至世界本身的律动,即使时常茫然彷徨却永往直前一刻不曾停歇;而帕特玩的是静止永恒,尽管崇高圣洁,但有时难免陷入虚无。

点评

我倒是觉得帕特那些复风格的和拼贴风格的东西更出众  发表于 2016-9-23 16:38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6-9-23 16:37:38 | 只看该作者
帕特的信经是非常值得分析的,而且是多维度的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6-9-24 12:5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9-24 13:35 编辑

帕特的《信经》还不算极简主义作品,甚至连贝里奥那种纯粹的“音乐拼贴”都称不上,说白了那就是一“巴赫主题-巴托克和声序进”的风格混搭。

有些事儿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帕特最知名的作品(除“献给艾莲娜”外)其核心音乐主题几乎全是基于巴赫“C大调前奏”,而非其原创音乐动机。于是某些人便称其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作曲家”…… 真够有“说服力”的!只可惜,古诺真是生错了时代了。说句玩笑话,李泰祥给齐豫写的《走在雨中》还是基于“C大调前奏”呢~

中世纪的“三和弦平级行进”固然纯净,偶尔回归一下静静心就得了,一辈子跟它没完没了就未免偏执乏味了,尤其对于一位“最伟大作曲家”而言。

无论是帕特,还是塔文纳,毕竟只是“简约主义”在学院派中一种披上件宗教圣袍的流变而已。格拉斯怎么说也有着“简约派掌门人”之称嘛,其在当代音乐中的广泛影响有目共睹、无远弗界。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11:08, Processed in 0.026577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