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Sonata for Piano No.2 in B flat minor,op. 35)是肖邦较为大型的创作里最为强而有力的一部作品。尽管由于作品里那毫无目的的愤怒而使之无法成为一部催人向上、激励人的思想情操的作品,然而,这部创作里却的确蕴涵着一股巨人般的,强烈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一乐章最先由四个低沉的音节引入了一声饱含哀痛的呻吟;接着,带着一种令人难以喘息的急促和不安,作曲家将自己的情绪不断地推进,推进,一直到了宁静而又迷人的第二主题(in D flat major,降D大调),这个主题不断成长并逐渐充满了热情,终于在第一部分的最后完全超越了适度的限制,变成了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不谐和音。从第一部分结尾的重复过渡到第二部分所使用的降A和降D延留六度的属七和弦,显得非常引人注目。而风格奇特的第二片段——在此处,第一主题已经耗尽——给人的感觉则更象是一种即兴创作,而不是经由深思熟虑之后写成的作品。此后,一些6/4拍的音节(stretto,紧急段)从最初的狂野切入到逐渐消失,将乐曲引向第二主题的降B大调的复奏部分——在原作里,第一主题在这里已经不再出现。和第一部分(6/4)相应的片段一样,结束之处增加了一个介绍第一主题的典型的结尾(2/2)。作为乐曲的高潮同时也是最为壮丽的一个乐章,在谐谑曲里,阴郁和威胁不断上升,变得异常怪异并最终演变成为对神秘宿命的恐惧;它就象笼罩在人们头顶的乌云,伴随着隆隆作响的雷鸣和呼啸的狂风。稍慢的乐段(piu lento)显然应该算是肖邦概念上最象谐谑曲的一段,表面是轻快而欢乐的宁静而底下却暗藏险涛。在完成了第一片段的复奏以后,当乐曲重新回到这个乐段的时候,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新纯净,就好象在经历了一场风暴之后,大自然又一次恢复了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