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2441

查看

52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听古典音乐和发烧器材有关吗?

1#
发表于 2010-6-20 09:28:5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在这里问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哦。近几年来一直在不停地升级器材,升级不久新鲜感持续不了多久,又想着升级了,难道要一直到HIEND才行吗?即使到了HIEND会不会也不会满足呢?想起在大学时代。一个WALKMAN能够听一整天。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多爱乐者只是用1、2000元的台式小组合。很多爱乐者为了节省,都是下载音乐来听。我也认识一些音乐学院的老师,他们有很多不用发烧器材的,但唱片就很多,甚至D版、刻录、录像带、LD都有。难道听古典音乐一定要用发烧器材吗?而对于使用发烧器材的朋友,也有许多不听古典音乐的。当然用发烧器材来听古典音乐的爱乐者也很多。即使是在今天,以上各种情况都存在,难道听古典音乐一定要用发烧器材吗?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6-20 10:13:44 | 只看该作者
两者不是必然,也不应该对立。看你更在乎哪个啦。
对发烧器材,我承认有“酸葡萄”心态,哈哈。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6-20 10:20:4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要搞清楚关系还不是很容易哦。有点类似发烧友和爱乐者。两者之间有关系但又有不同。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6-20 11:03:5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重播器材不重要的话,那录音器材也同样不重要,用一支MP3录音笔或者手机就能代替唱片公司动辄上百上千万的录音器材么?

曾有本地一位弹钢琴的专业人士,指责我们这些业余人士在一次音乐会现场计较一位英国小提琴家使用的一把新琴音色不佳。在上海持这样的观点的音乐专业人士为数不少。我不够格从专业的角度来辩解。大家不妨找本卡尔弗莱什的回忆录《弦歌生涯》来,看看小提琴一代宗师对其所用乐器音色的一贯追求吧。

古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听古典音乐使用高级的重播器材,也是这个道理,好工具是好音乐的保障。用MP3和耳塞与用全套柏林之声旗舰来听布鲁克纳交响曲,你得到的是一样的体验?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6-20 12:51:11 | 只看该作者
先谈谈什么叫“发烧友”,发烧友这个雅号在几十年前起源于香港。
当时大家都用胆机,因为胆机发热很厉害,
玩音响的朋友往往玩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
“发烧友”这个称呼就是这样来的。
到了后来,扩展开来,就把狂热喜欢某一样爱好都称为发烧友。
像汽车发烧友、摄影发烧友,当然也有音响发烧友。
我认为发烧友只与“是否狂热”有关,和使用器材的档次无关。
发烧都有一个过程的,有时烧得厉害和“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关。
发烧过后很可能回归平静的。
对于为何“发烧”,好像没有统一的答案。
比如一些音乐老师,他听音乐就不是很计较器材的。
说到对音乐的理解和听力,
音乐老师肯定强于我们,他们大部分只对软件有比较大的兴趣。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老师他是专门收集小提琴唱片的。
这些老师他们经济能力也很好,但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器材很感兴趣的。
是他们对器材知识缺乏吗?应该不会,音乐老师也经常上发烧论坛的。
但喜欢高档器材的音乐老师也有。
是否喜欢发烧好像是“天生”的,可能最终要从生理学上去解释。
我的一位朋友在我影响下,也购买了发烧器材,但他不懂古典音乐的,都是听流行音乐的。
问题很复杂,大家慢慢讨论,哈哈。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6-20 13:34:24 | 只看该作者
我有几位同事,
他们唱卡拉OK唱得很专业的。
每到公司搞娱乐晚会,
他们都会尽情表演的。
他们也在我家里听过音乐,
他们也一致认为声音好于一般台式小组合。
但无论我怎样鼓动,他们都不想买发烧器材的。
我感觉他们更享受参与音乐晚会,
而不是躲在家里听音乐。哈哈。
大家不妨谈谈。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6-20 14:30:5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其实不那么复杂,讲究的很讲究,不讲究的很不讲究;懂器材的不一定精音乐,精音乐的很多搞不懂器材;两者并非总是水涨船高,相互推波助澜发展的。当然,对于真正有品位的人来讲,两者总是平行发展的。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6-20 14:34:02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与音响息息相关;而古典音乐与发烧音响(器材)断无必然联系的。前者是物理性,没有发音装置如何听到声音?而后者则更多是精神层面的玩意。发烧器材本来是为了更好的还原音乐的真实而存在,却越来越被当作奢侈品用来炫耀,这仅仅是器材的不幸么?
在某个网站看到一则老烧在清理出售一批古董器材的帖子,一大批器材件件皆是其精心收集的杰作。正如本人所写,只进不出,经济上已经很难支撑。我完全理解他的复杂心情(事实上很少有真正的富豪级发烧友),赞赏他是个真正的发烧友。而接着看到的很多跟贴让我颇多感慨:如果主人当年将钱投到房地产,肯定发财。。。。。。云云。
发烧除了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一定的经济实力,更需要文化底蕴呀。
同意版主的观点:凡事皆有过程。玩HIFI,听HIFI,一字之差,已经相距千里!而对能修到听音乐正果的,建议版主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哈哈。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6-20 14:39:1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版主的观点:凡事皆有过程。玩HIFI,听HIFI,一字之差,已经相距千里!而对能修到听音乐正果的,建议版主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哈哈。
ikushi 发表于 2010-6-20 14:34


奖励的话,的算上您一个!哈哈。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6-20 15:23:0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讨论问题很好啊!
希望大家多参与。我之所以也写了一段,
那时因为我和LZ有同感啊。
其实这个帖子谈的的是发烧的根源问题,
不管器材还是唱片,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痴迷,根源在哪里?
器材和唱片的关系其实谁都懂。
因为我有一位朋友,说他是资深爱乐者一点都不夸张。
和他交流,收获很大。他写的谈音乐的文章也极好。
他也理解器材和唱片的关系,但他几年来一直用一套3000元的台式音响。
他完全有能力买发烧器材,但他说无所谓。
他对音乐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但是他对器材就是不发烧。
我自己其实是非常发烧的,在90年代。
我就倾我所有买了发烧器材,基本上一文不剩。
很多朋友都不理解,他们説可以买一辆进口摩托车了,哈哈。
我曾经思考过:为什么我对器材这么热衷了,
而别人更喜欢进口摩托车呢?哈哈。
是什么驱使我那样做呢?为什么会发烧呢?
再回到前面,我的那位使用3000元台式音响的朋友为什么对器材不感冒呢?
而我和他的听乐口味很接近的,都喜欢巴赫。
我们的区别在哪里呢?这种情况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也就是:发烧的根源在哪里呢?哈哈。
简单概括两句:我和他对软件都很喜欢,我也喜欢器材,但他不喜欢。
他也很明白器材的作用但他对器材不发烧。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根源又在哪里呢?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6-20 16:31:53 | 只看该作者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器材是情人的话,音乐就是老婆,从一而终者虽平淡却乐在其中,不离不弃;“沾花惹草”者虽快乐代价也不小!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6-20 16:59:1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老兄:比喻用得不错,但好像还没触及发烧的根源问题啊?
好像看过这样的统计:发烧是很小众的,
一般100个人中就只有一个人是发烧友(大概是这样,可能还没有那么多)。
君不见著名的几个论坛,
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人。
为什么在这100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发烧呢?
难道是其他人不够聪明吗?显然不是哦。
这是为什么呢?发烧友在很多人眼里其实并不是很高尚的,
可能是怪物呢?哈哈。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8 00:37, Processed in 0.078811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