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9055

查看

29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0-9-30 22:29:45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的话,也请m兄多聊聊戴留斯的录音。
毕勤的那个emi的cd双张挺让我满足的,我就一直没动力去寻找别的录音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请大家推荐emi录音师Christopher Parker的录音

2#
发表于 2010-9-29 14:09:2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大家能否介绍emi录音师帕克的录音,我听过几张,很是自然而真实呀!

最好图文!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9-29 14:1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0-9-29 14:20 编辑

当然有杜普雷的不朽名曲埃尔加大提琴协奏啦

当年DECCA的威尔金森
RCA的路易斯莱顿
EMI的双克里斯托弗可都是台柱子呀……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9-29 21:47:32 | 只看该作者
普列文指挥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和HOLST的《行星组曲》录音是其代表作。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9-29 21:57:01 | 只看该作者
    录音的黄金年代在60/70年代。帕克的录音基本上都是精品,TAS榜好多EMI唱片出自此公之手。是啊当年DECCA的威尔金森,RCA的路易斯莱顿,EMI的双克里斯托弗的录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录音界的艺术泰斗。(比为卡拉扬录音的海曼何止胜9条街)。科技进步,在录音行业没有体现出来。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9-29 23:03:46 | 只看该作者
指挥:Sir Thomas Beecham
乐团: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录音日期:1956~1957年
录音地点:伦敦Abbey Road录音室
录音师:Christopher Parker
制作人:Lawrance Collingwood
比彻姆是本世纪诠释戴留斯作品的绝对权威。比彻姆认为戴留斯的音乐具有与众不同的魔力,而且容易引人入迷。这个录音是戴留斯重要作品的大集合,包括了“春日初闻杜鹃啼”、“河上夏夜”、交响诗“遥远山头的彼方”等。除了大提琴协奏曲之外,可说皆尽收录。虽然年代久远,不过良好的录音仍然保持着迷人魅力。
    在那个时代,戴留斯是保守的,不合潮流的,却也是颇有灵气,极富个性的。与大多数现代作品不同,戴留斯的音乐执着地崇尚自然,不仅广泛表现了在各种自然境况下人的内心情感和生存态度,并且曲调的基础也是自然音的,真切而磊落大方的。作品在结构上并不刻意于严谨,而更接近浪漫派的随想风格。虽有浓密的意境,效果却常常是水彩画一般的透明。这些都使得戴留斯作品听起来相当亲切、自然,有时也相当粗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9-29 23:08:48 | 只看该作者
指挥:Herbert von Karajan
演出:
Philharmonia Orcheatra & Chorus
演唱:Elisabeth Schwarzkopf, Christa Ludwig...
录音年代:1956年12月
录音地点:伦敦Kinsway Hall
录音师:Christopher Parker
制作人:Walter Legge
这是卡拉扬与爱乐管弦乐团合作录制的歌剧录音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套。由施瓦茨科普夫所饰唱的元帅夫人,具有何等的华贵气质!而这是卡拉扬二次录音时的托莫娃-辛托所缺乏的。年轻的路德维希也展现了迷人的年轻气息,艾德曼的男爵也令人称赞。录音当时采单声与立体声同时进行,单声道纪念版本目前也已经发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9-29 23:21:30 | 只看该作者
Messiaen: Turangalila-Symphonie
Michel Beroff (piano)
Jeanne Loriod (ondes martenot)
Rec. 11 – 13.VII.1977, No. 1 Studio, Abbey Road, London
Producer: Christopher Bishop
Balance engineer: Christopher Parke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9-29 23:32:00 | 只看该作者
Orff: Carmina Burana
Sheila Armstrong (soprano), Gerald English (tenor)
Thomas Allen (baritone)
St. Clement Danes Grammar School Boys’ Choir
(chorus director Audrey Clifford)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horus
(chorus master Arthur Oldham)
Rec. 25 – 27.XI.1974, Kingsway Hall, London
Producer: Christopher Bishop
Balance engineer: Christopher Parke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9-29 23:57: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m兄。由上可见m兄处事之严谨细腻。
在英国乡村居住的经历使我某种程度上喜欢戴留斯的作品,而比彻姆指挥的戴留斯是我的最爱之一,遗憾的是戴留斯的作品录音很少。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9-30 09:44: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m兄。由上可见m兄处事之严谨细腻。
在英国乡村居住的经历使我某种程度上喜欢戴留斯的作品,而比彻姆指 ...
vifone 发表于 2010-9-29 23:57


兄弟的这番话我喜欢,哈哈,这不是正好论证了我所谓: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往往就会倾向某种类型音乐的说法嘛?我一向以为音乐的复杂性和人类心态的复杂性是有类似轨道相沟通的。用杨燕迪的语意,这就是作曲家把人生本真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段了吧,我们看着他们用音乐书写的历程——只要我们能体会到——就不能不会有所感慨,这大概就是好音乐的作用之一。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9-30 10:41:07 | 只看该作者
共鸣喔。

不知喜欢梅西安的作品的人是否都是去过热带雨林?因为那里鸟多。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7:26, Processed in 0.034709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