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聊音响器材的客观评价。所谓“客观”就是让仪器说话、令设备表态。人们用一个信号发生器生成一段测试信号输入给音响器材,再测量音响器材输出的信号并将之与输入信号进行对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小,这件音响器材的“失真”就越小、“保真度”就越高。当然,不同的测试条件会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这就给厂家/枪手预留了打“埋伏”的回旋余地,毕竟信号发生器是掌控在“人”的手中)。问题的本质在于:用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测试信号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唱出的声音和演奏乐器发出的声音(否则的话,电子合成器早就让音乐家们下岗了)。既然人类目前掌握的技术还无法用“人工合成”的声音来彻底取代声乐和器乐,那么上述客观评价就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仅此而已。滑稽的是,人们在运用这个参考的时候很容易迷失自我,把客观评价当成封神演义中的法宝来用,遇到“强敌”挑战时,便祭出法宝、口念降魔咒,杀“敌”于无形之间。好吧,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拉大旗做虎皮,在此引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与各位分享: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再聊聊音响器材的主观评价。无论是听现场演出还是听“罐头”音乐,听众的评价都不会也不可能完全统一。这就充分暴露了人的“主观性”。无论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听周围发烧友发出的感慨,都有过天价“发烧”器材在播放某些录音时竟不象收音机或板砖录音机那样能打动自己。剔除掉“怀旧”的心理因素成分,我想这恰好给各位发烧友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你听音乐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不在本帖的讨论范围之中,暂不展开讨论)?你购买音响器材的目的何在?
如果你是为了追求HIFI效果,就不要抱怨“发烧器材”不能感动自己的内心,只要它能当场给你足够的感官刺激就应该算是称职的,至于你关机后是否头晕耳鸣、是否胸闷气短,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要怪器材。以电影为例,看过配有多声道伴音加超重低音的好莱坞3D大片的朋友不在少数,现场体验够逼真吧!够刺激吧!别慌别忙,请自己评估一下,10年之后你还能回忆起其中的几个情节、几句台词、几个角色的名字?以我自己的体验,能让我几十年来都念念不忘的电影恰恰是那几部经典的黑白电影,即使它们是无声或者是(以当今标准衡量)录音效果很差的单声道录音。而注重音效的现代大片,10年前看的大片,几乎忘得差不多了。
如果你是为了听音乐、为了叹人生如梦、看世态炎凉、赞一诺千金海枯石烂、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么就不必与别人攀比着去追求高、大、全式的器材;不妨等待自己喜爱的音乐家/乐队去听现场,也可选择自己中意的软件安心在家里慢慢地感受、仔细地品味。日本人把音响器材比喻成“唱片演奏家”挺有道理,就像同样的曲目交给中国爱乐和柏林爱乐演奏一样,同一张CD在不同的器材也能听出不同的味道。“音乐型”的发烧友需要做的就是寻觅和发现那个能让自己在乐句中听出弦外之音的器材、能让自己在聆听唱片时重温某种只有自己才知晓的、一段强烈的情感寄托的器材、能够让自己穿越时空体验另一次人生的器材。这个课题确实比衡量哪个喇叭能在20HZ唱出120DB的音压来要难得多、也比挑选哪个音箱能够给我“The orchestra was here!”幻象要复杂得多。
从恋人的角度观察自己,其实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一场自恋而已。所以说,有问题的往往是人,而非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