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802

查看

5

回复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1-3-2 10:58:4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的音樂重播系統的目的不是讓你情感投入,那麼你為何不在希爾斯百貨買音響設備就好了呢?”

这句好啊,说得我头发根子发麻!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3-2 11:00:5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的音樂重播系統的目的不是讓你情感投入,那麼你為何不在希爾斯百貨買音響設備就好了呢?”

这句 ...
尘客 发表于 2011-3-2 10:58


这句话说得好...


使用道具 TOP

你正在往音響天国的路上嗎?

3#
发表于 2011-3-1 21:58:2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1-3-2 21:09 编辑

应郁兄要求,化悲痛为力量,标题改为“你正在往音響天国的路上嗎?”

以下为刘名振的原始译文

你正在往音響地獄的路上嗎?

Posted by 劉名振 on 上午4:19
譯註:這篇文章是Audio Note最重要的精神指標,你常會在Peter Qvortrup的言論中看到「Audio Hell」一詞,指的就是這篇文章了。由於我並不是專業翻譯,為了求文句通順,有些地方可能也不是那麼忠實,若有網友發現謬誤,請不吝指正。



問卷

我們音響迷總是想要精進我們評斷音響器材的能力。但我們用的方法卻可能造成完全相反的效果,甚至在我們還沒付清款項之前就已經覺得音響系統聽起來厭倦或讓人困惑。這就可算是音響地獄了。做做以下的測驗,看看你是否已經走上此途?

1. 你是否試著用短暫的音樂片段做立即A/B比較,好讓你保持鮮明記憶?
2. 你是否帶著同一批「測試片」到每個試聽場合,以便釐清音響各項的表現能力,避免任何你不熟悉的音樂所帶來的迷惘與困惑?
3. 你是否避免使用你特別喜愛的音樂來試聽,讓你可以保持客觀的分析,不至於被音樂的喜悅與熱情給干擾了?
4. 你是否認為音響系統的真正功能是重現現場,所以只有在你對現場音樂演出非常了解的狀況下,你才能正確的評斷音響重播優劣?
5. 你是否認為如果你對音響的評估包含了如頻寬、訊噪比、舞台尺寸與深度、樂器分離度與平衡性、音色、質地純淨度等項目,那麼純粹的音樂性自然就包含在其中,不必另外考慮了?
6. 你的經驗中,是否某些喇叭特別適合搖滾樂、某些特別適合古典樂,或者某些適合小型爵士樂?你如何解釋這現象?這是否不可避免呢?
7. 當你問自己:「什麼才是正確的參考,音樂現場演出的體驗還是錄音當時的現場?」時,你的結論是否會是其中一個?你對你的答案感到確定嗎?

如果三題以上你回答「是」,你可以放心了,因為你知道你跟許多其他音響迷一樣,正在通往音響地獄的列車上。如果大多數的回答都是「是」,你可能已經無可救藥,但我們就是來幫忙的,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如果第三題你回答「是」,你可能需要音響驅魔人來替你服務:如果你的音樂重播系統的目的不是讓你情感投入,那麼你為何不在希爾斯百貨買音響設備就好了呢?在更仔細的審視這些問題與你的答案所代表的意義前,我們不妨先倒回個幾年,看看我們是怎樣走到今天這個慘況的。

簡短的歷史

在1950年代音響工業萌芽、並在1960年代開始商業化時,當初為了試著將新技術的「測試優越性」與「較佳音質」的目標相結合的一種評估、評論的方法逐漸被大家接納。這種蓄意的陰謀似乎是由媒體與許多業界廠商一同推廣,這陰謀根基於技術上完美(測量某種被認為有用的特定規格,並得到正確的結果)就等於聲音完美的理論。這種理論有著只要靠某種測量就能決定性能競賽贏家的優點。就算在最不經意的聆聽狀況下,我們的耳朵都能提供完全相反的答案,但這種「證據」讓圓滑的行銷操弄手法至今仍然有效。到1970年代中期,這種理論的發展已經到了音響系統已經不可能再做出更多進步的階段。更低失真、更高的上升速率、更好的阻尼係數、更寬的頻率響應與更大的功率的賽跑被自己給絆倒了,終於暫告一段落。
就在此時,一些摒棄這種測量性能(某種技術完美)理論,而認同「透過器材聽音樂是效果更好的工具」這種更主觀方式的小型刊物出現了,而接近「現場音樂」成為最當紅的評斷標準。其中某些新「地下雜誌」更認為測量完全不重要,甚至可能對評估的過程有所損害,因為測量結果相同的器材可能聽起來完全不同。結果就是聆聽器材的方法變得更為複雜了,雜誌的評論員花上許多時間聆聽、比較不同的器材,以決定何者聽起來較佳。在這段期間內誕生了「金耳朵」,他們的評斷可讓許多消費者用自己的血汗錢投下信任票。每個月都會有新器材被捧為「當前最佳聲音表現」,而不同雜誌專家們的意見常常天差地遠。消費者可能會選擇一個他們認為可信賴的專家,或是變得越來越困惑,或是完全放棄,回歸到較安全可靠的測量評斷標準。

到1980年中葉,這個旋轉木馬已經停不下來,多數廠商只把努力用在誘人的廣告文案、圖片、高科技的外觀與小巧思上,不然要跟其他廠商競爭顯得十分困難。規則變成:如果器材與它的廣告看起來很昂貴,那麼它聽起來一定一樣棒。(讓音響界更加沉淪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是此時軟體由類比轉到數位,帶來一些顯然相當可笑的觀念,例如「數位友善」(digital ready)的喇叭與擴大機,而且還差點就成功重寫了「動態」一詞的定義。)

就我們所知,長久以來對於正確的作法(那個我們相信讓我們大多數人深陷音響地獄的作法)並沒有嚴苛的審視。現存的作法中沒有哪一種比較好:不管是測量、規格、盲目測試、雙重盲目測試、腳是否會跟著音樂打拍子,或是與「真實」的音樂比較,都沒辦法作準。也沒有任何有秩序的、合理的、能找出結論的方法可視為認真的選擇,讓我們能有效評估我們的器材與重播系統。這正是我們要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

我們認為這麼多人深陷音響地獄(或正在往它前進中)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對音響系統的目的感到困惑,所以使用的評估音響器材的方式常是具有反效果的。如果你同意你的音響系統的目標應該是要在情感上、生理上、理智上讓我們投入音樂,那我們對於其目的提供的描述如下:


理想的音響系統應要能重現對於唱片內容的精確聲音類比


既然如此,若我們對於唱片中的訊息有相當的了解,會有很大的幫助。不幸的是,那是不可能的。(這個聲明看起來有點武斷,但是以下的論點將可以證明這點,所以我 們必須提出最類似的作法。)即使我們身處每一個錄音現場,我們也無法把從麥克風到母帶(更別提CD或黑膠了) 之間的電氣訊號詮釋成可以感受得到的體驗,讓我們可用來評估音響系統。即使我們身處錄音師的鑑聽系統現場(假想的參考),我們也無法把這個體驗移植用來評估任何其他系統。就算我們能把這印象定格在腦中並以它作為評估任何變因的依據,這跟決定系統或器材的正確性也完全無關,因為鑑聽設備在一開始就不可能正確(後面會詳述)。如果上述為真,我們該如何評估任何重播系統或器材的正確性呢?

老方法:用參考軟體來比較

我們從檢驗當前常用的方法開始:一般的程序是使用一張或數張喜愛的軟體,在兩個系統(或同個系統中切換兩件器材)播放音樂片段,然後決定你較喜歡哪個系統(或器材),或是哪個系統與你心中的參考之音更接近,或哪個系統「告訴你更多」錄音中的音樂。這不管用!即使你用上一打參考軟體、即使你比較了舞台大小、頻率響應、暫態響應、音色正確性、樂器定位、純淨度等等項目、即使你比較你記憶中對兩個系統的情緒反應,它都沒啥差異。實際的結果都一樣:你得到的結論是哪一個系統(或器材)與你認為某個錄音「應該」聽起來的聲音更接近。而既然錄音或我們使用的器材都不是正確的,這個方法根本無法告訴我們哪個系統是更正確的!用不正確的工具來評估某件事情的正確性根本就是方法論上的背叛行為,更別提我們是用記憶中的聲音資訊來做判斷了。因此,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用這種方法而對一個系統有正面的反應,是一個由錄音、重播系統、經驗法則、記憶與期望所結合成的「愉悅的互補結果」;由於錄音方式存在著極巨大的差異,這結果不大可能被複製。(捫心自問,當你碰到一個器材或是系統能把你的「參考軟體」重播得很棒時,它是否能把你所有的唱片都重播得很棒?答案通常是「否」,而人們的解釋通常是去怪罪那些其他唱片,而不是音響系統。不,我們不是說所有的唱片都很棒,但是我得說所有的唱片比你所認為的都要好上許多。)

我知道許多人會認為這些言論是音響邪門歪道。我們希望你能記住我們的目標:避免厭倦與困惑,讓我們保持興趣,喜悅的朝著正確的路上升級我們的重播系統。既然這樣,我們就必須檢驗我們所相信的,依賴「錄音與音響系統聽起來應該是如何如何」的方法。我們現在應該可以了解,相信這種方法可確保我們會到達音響地獄。我們的論點是:即使唱片或重播系統都不是正確的,正確仍然是唯一重要的目標。因為當重播盡可能的正確時,還原唱片內容的機會也是最高的;當我們手邊(或耳邊)有越多唱片的時候,我們就大有機會可以深刻體驗唱片中的演出。現在只剩下敘述可能可以帶來改善的方法了(別急,馬上就來)。

至於那些宣稱有幸身處錄音現場的聆聽者,當他們報導錄音現場與重播結果有著明顯的相似處時,其實可能是不自覺的在反應某些其他的跡象。如之前所述,即使他們從錄音師的「參考」鑑聽系統中聽到了重播結果,沒有人可能知道母帶或最後的軟體中有些什麼東西。任何認為世間有「參考」重播系統聽起來就會像是現場的人,都是沒有仔細思考的,或者是根本不知道這一切是如何運作的。如果不是暗示的威力,高傳真音響早在幾十年前就會被譴責是個大騙局。回想起在五零年代由許多音響促銷者舉辦的實驗,大多數的聽眾「認為」他們在聽的是個現場演出,直到布幕拉開,法師的詭計現身。事實是,聽眾根本沒有這樣「認為」;他們只是順水推舟,沒有對他們所聽到的聲音做任何深入的思考。心理學中,我們會相信我們所看到的,並且會「聽到」我們期望聽到的東西。大概只有諷世者與偏執狂,才會在大家都很開心時還去明指出其敗筆。

另一個有關的誤解與「鑑聽器材」的正確功能有關。這類器材的目標是要讓我們知道錄下來的東西在音響系統上聽起來會怎樣,並依據它做出錄音方式的調整。即使錄音師是以他們的鑑聽重播做依據來決定錄音位置或使用哪些設備,錄音製作人或消費者也都不該就認為鑑聽系統是絕對的或正確的。無論如何他們都得使用某些器材,而頂尖的唱片公司會想盡辦法使用好的鑑聽器材,以盡可能聽出來他們做了些什麼。但是不管使用了什麼鑑聽器材,它們都不可能是最正確的;絕對可以用一套完全不同的重播系統(比方說,一套更正確的系統)來達到更接近真實的重播結果。請注意是「更正確」而非「正確」。沒有任何正確的系統、正確的器材、正確的錄音,這點值得我們一再強調。但就算每個音響迷們都知道這樣的主張是自明之理,當我們開始進行嚴格試聽的那一刻起,這論點卻立刻會被遺忘。

建議的方法:用差異對比來比較

當用一般的方法聆聽兩套重播系統時,我們起碼有百分之五十的機會可以選出較為正確的那一套。無論如何,評估單一器材是在亂七八糟的測試整個重播的環節;這麼一 來選擇更正確的器材的所有努力,都因為我們對系統中每一個相關的器材的同樣不確定性(因為這些器材都是用絕對充滿偏見的方法挑選出來的)給混淆了。用這樣的方法來挑選器材,我們要怎麼確信它不會誤導我們在播放系統中評估其他器材的行為呢?

要決定某個系統或器材更正確的方法是把測試行為顛倒過來。與其在兩套不同的系統上播放特定幾張唱片(你覺得是可靠的唱片)來決定哪套剛好聽起來較接近我們認為音樂該聽起來的模樣,不如在這兩個系統上播放一堆風格與錄音技巧大不相同的唱片,來聽聽看哪個系統可以表現出唱片與唱片之間的不同。這是每一個有耳朵的人都可以利用的方法,但這需要先摒棄一些我們習慣的方法和偏見。

更進一步的解釋如下:拿出兩打不同音樂形式的唱片﹣流行歌、管弦樂團、爵士樂、室內樂、民謠、搖滾、歌劇、鋼琴﹣只用你喜愛的音樂,但是是你不那麼熟悉的唱片(避開那些你最愛的、你認為可以告訴你某些性能表現的「測試」唱片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做只能檢驗那些基於你之前在其他系統或器材上所聽到的「特性」的優劣。請見後面詳述)。先用一個系統重播,然後用另外一個系統重播,在同一個位置上把這些唱片全都播完(兩個系統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也可以只有一個變因,例如線材、擴大機或喇叭)。

重播出較多差異的是比較正確的系統﹣在不同的唱片間可以顯出更大的對比。

舉個簡單的例子,想像一台1940年代的手搖留聲機播放艾爾強生演唱的「Swanee」一曲與費城管弦樂團演奏的貝多芬。這兩張唱片的重播會比在現代音響系統上聽這兩個錄音的LP版本更為相似,對吧?我們在追尋的是一個能將這些差異最大化的重播系統。比如說某些管弦樂的唱片會發出比喇叭之間的距離更寬廣的舞台,某些唱片舞台則會局限於兩個喇叭之間;某些唱片會把樂器定位在空間之中,某些唱片則會讓樂器混在一 起,好像在包廂聽到的音效;某些唱片會讓木管聽起來退到管弦樂團後方深處,某些唱片木管則會聽起來在前方;某些唱片會用強而有力的大鼓A我們,某些唱片則幾乎分辨不出定音鼓與大鼓間的音色差異。這些差異來自不同的演出方式或錄音方法,或許它們可能完全不算正確的演出,但這些因素都與我們使用的評估程序完全無關。舉例來說,當比較兩個喇叭系統時,認定不管播什麼唱片總是能表現出超過喇叭之間的舞台寬度者是較正確的,其實是大錯特錯。你可能較喜歡這樣的舞台表現方式,但是另一個喇叭,因為能夠表現出不同唱片間的差異,其實是比較正確的。較能表現出唱片與唱片之間的差異的,反而是那個較能接近演出實況的喇叭。

某些流行歌唱片呈現出有共鳴的嗓音,有些唱片則聲音較乾;某些唱片歌聲可能與樂器結構混在一起,某些唱片則讓我們把伴奏的樂器與和聲遠遠拋在背景中;某些唱片聽起來有鼻音、某些聽起來沙啞、某些聽起來有金屬味道、某些則溫暖。「用參考軟體來比較」的老方法會讓我們對播放「參考」軟體時在人聲表現、與樂器的相對大小、形狀、音量、重量感等項目聽起來較接近我們腦海中印象的系統有著較正面的評價。久而久之,我們會發現我們自己較喜歡某種流行歌曲特定的呈現方式(或是管弦樂團的平衡、搖滾樂的重拍、爵士的親暱感、鋼琴的敲擊感),而當聽到此類唱片時會認為這才是正確的。 我們於是錯誤的把這些唱片提昇為參考等級(追隨強生教授),之後在評估任何系統時都追求這種「正確呈現」;而如果我們沒聽到這樣的表現,我們就會把這系統列為是不正確的。這作法的問題在於,既然錄音或重播系統一開始就不可能是正確的,認為音響系統播放都要遵從這種表現是相當危險的。事實上,如果它持續重複類似的表現方式, 它一定是不正確的,因為沒有兩張唱片是完全一樣的。而且好的音響器材或系統還要符合其他重要的標準(最重要的是聽起來不能讓人感到疲倦),我們提議的新的比較方案則不大可能輕忽任何項目。

同質性的地獄

用參考軟體比較的方法一定會導致一套充滿相似性的音響系統,有著某種聲音上的特色,最終會導致厭倦,也就是音響地獄已經不遠。因為我們只能依靠重播系統的能力,來表現出唱片與唱片之間這些巨大的差異性。(這也是LP比CD更優秀的鐵證之一,因為CD與CD之間有一種無法測量但很明顯可聽出來的相似性、聲音的同質性,而LP卻沒有。)

CD吸引人很重要的一點是它有著聽感上完美、重複的同質性:性能上完美,錄音與重播的「噪訊」遠低於任何聆聽真實音樂演出場地的環境噪音(請不要認為這是相對於LP表面噪訊的酸葡萄心態言論)。我們都認識在評估音響時注意力全集中在噪音呈現或是在找尋重播之間絕對的相似性(而非音樂的播放)的聆聽者。他們一般的抱怨都是「這張唱片跟我上次聽的印象不一樣」。你有沒有想過, 追尋完美與對同質性的需求,其實是同個硬幣的正反兩面,深深被烙印在人性最糟的一部份中?這種「美德」不知不覺的影響我們,我們被它所利用,到頭來讓我們自己變棄不人性化(影集「星艦迷航記」早在第一代就探討過這些議題)。也許文明最大的敵人最終不是戰爭、疾病或壓力,而是厭倦!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得在日常生活中抽出時間來放鬆,以聆聽音樂來重新激勵自己(起碼對我們這些天份不夠無法自己演奏的人來說)。要讓聆聽音樂以求放鬆的行為變得有效,重播系統一定得確保每張唱片之間能有足夠的差異性,不然就會產生厭倦(厭倦與同質性關係密切,與染色、消毒處理過的聲音一脈相傳)。同質性很微妙,同時也很陰險;它永遠存在,等著我們與之搏鬥;而我們必須戰勝它,不然我們會像我們所聽的音樂一般,快速的變成提供鎮靜藥效的聲音壁紙(或甚至更糟)。

鼓勵是必要的

如果我們的方法與目標是要用參考軟體得到一種同質性,質的差異就很容易被忽略;而我們渴望聽到與參考軟體的同質性的惡習,會讓我們追尋對比差異性的路途異常艱苦。後者需要更全面的注意力,需要我們的智慧以及情感的連接,不能只用一兩張唱片而是非常多的唱片,不能只用同個類型的音樂而是要用差異很大的各種類型、各種錄音方式的音樂。

當我們的注意力被領到同質性上時(與等著被評估的系統之間、與我們對現場音樂的記憶之間、或是與「當代最佳」音響系統之間的同質性),我們很自然的就會專注在垂直的(頻率方面)或是靜態的(音場舞台)因素上。但是聲音特性的同質性不是只有在頻率方面(我們通常在追尋的目標,並試著在其中找出聲音的正確性)而還有在時間方面(動態對比就在其中)。當我們的注意力 被帶到對比差異性上時,我們會自然的專注在音樂的流動上、動態解析度上、以及樂器及聲音的相互作用上。當我們拿「用參考軟體比較」方式來比較那些我們自以為是聲音正確性的東西時,最後會得到的結果不是在唱片中的聲音樣貌,而是前述的一種多種因素互補的效果。如果一個系統因為不能一再重複的播放出寬大的舞台或溫暖的聲音而被認為是不夠優秀,我們最終會得到一個妥協其他正確性的因素的系統,因為不是每張唱片都會重播出寬大的舞台或溫暖的聲音。當一個系統重播某些唱片時會有巨大的舞台與溫暖的聲音,而重播某些唱片時會有萎縮的舞台或冷酷的聲音時,就證明了這樣的系統不會在呈現這些聲音特性時造成阻礙。

使用這樣的方式來評估音響系統需要一些時間,也得重新習慣;但我輩音響迷們會花上幾個小時找出電源處理或墊材的好處或壞處也是眾所皆知的事實。更重要的是,經過兩三個小時使用這種方法比較兩個器材後,我們可以斬釘截鐵的找出其中較優秀的那一個!如果我們認為兩者都不是絕對的優勝者,那我們可能可以說兩者都不夠正確,不必再花時間考慮。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得到一種確保能讓我們朝正確的方向升級、獲得更正確的系統的評估方式了。

細節與解析度

我們不妨來檢驗一個普遍存在音響評論中的有趣錯誤觀念。許多聆聽者在談到重播系統的解析實力時常用細節重現的能力來描述,例如說聽到之前沒聽到過的東西。這些聆聽者描述的比以前更多的「細節」,其實常是在頻率與時間領域中毫無關連的微型事件(這些事件被適當的連接起來後,可以產生正確的和聲結構、衝擊性以及連續演奏)。因為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是無比的短暫,在現實世界中絕對沒有這樣的東西,而現在卻因為他們音響系統純然的傑出特性而被表現了出來,這些聆聽者認為他們是第一次聽到這些東西,事實上也沒錯!也因為這樣,他們更容易被誤導而認為他們所聽到的東西是重要而正確的。這種觀念會被明顯的感知所影響而產生增強、煽動的作用。當然,這些「細節」絕對存在,只是它們的意義被誤用了。事實是我們只會從音響系統中感知到這種「細節」,但在現場音樂演出中卻從來不會。

另一方面,「解析度」則是這些微型事件連結後的結果,當事件如此微不足道時,應該是無法察覺細節的。當這些事件被正確的連結時,我們則會感受到更正確的音樂演出的感受。這跟我們感受視訊錄影(Video)與電影底片(Film)差異的方式是很接近的。視訊錄影似乎有更多細節、有著許多更明確的獨立影像事件;但是電影底片卻明顯的有更高的解析度。若了解視訊錄影中的「細節」其實是由粗的粒子所偽造的,就如音響中的微小事件一樣,我們可能就不會誤解了音響中的「細節」一詞,會用更適合它的名字稱之,那就是「顆粒」。顆粒造成了感覺上聽到更薯h的事件,特別是在較高的頻段,因為它們是刻意被獨立於音樂結構之外,製造出一種被強調過的不自然感。在真正高解析度的音響系統中,不存在顆粒感,而是為一種由許多音樂性的小細節連結而成的,天衣無縫的流動感 所取代。(請參考1993年秋季Postive Feedback雜誌Vol. 4, No. 4-5的「As Time Goes By」一文)

發展部

回到我們建議的方法﹣讓我們稱之為「用差異對比來比較」。我們強烈希望你能抗拒使用單一唱片來比較兩個系統的反射性動作。這可能需要做幾次練習,直到你能戒除這種A/B比較的惡習,這種惡習只會讓增長你對音樂垂直的而非線性的注意力。如果你只是分析式的聆聽短暫的音樂片段,前後跳躍,那是不可能得到流動的感覺與純然音樂性的感受的。音樂與它的演出(兩者應該視為無法分割的)主要是對於持續延長或突然停止的預期所發展的結果。對音樂的這種要素是不可能只用A/B比較做出結論的。也許你會訝異的發現,表達這種音樂戲劇性本質的能力,是辨別音響系統或器材特性最重要的單一元素。

使用「用差異對比來比較」的方式來評估器材,讓我們得以排除重播系統中其他的器材,即使在一套還沒經過這種方法測試挑選出器材的系統中,也能夠執行此一可靠的方法。一旦你找出了較準確的器材,接著會發生的通常就是某些聲音元素無法讓人全然滿意,因為器材越正確,整個重播環節的表現能力提高,錯誤也就更容易被凸顯出來。下一步則是要挑選系統中一個功能不同的器材(通常從訊源開始找會較簡單,效果也較顯著),然後重複用差異對比來比較的作法,一一檢視系統中的每項器材。這包括線材、電源處理器、RF濾波設備、墊材等等,也適用在擴大機、喇叭與訊源上。

「用參考軟體來比較」的方式的不足之處,讓我們面對無可避免的厭倦及困惑時毫無頭緒。「用差 異對比來比較」的方式與任何音響系統相同,也絕對會有其不完美之處,但因為它讓我們與唱片內容更為接近,總是提供了更多關於現場演出(畢竟這是最常被錄下來的東西) 的線索。而當使用「用差異對比來比較」的方式更換越多器材後,結果總是比起使用「用參考軟體來比較」要來得更為正面許多。順帶一提,以「用差異對比來比較」的方式來升級你系統的表現能力還會產生一個讓人欣喜的附帶結果,那就是你不但會為了這種方法而收集許多不熟悉的唱片來禮A音樂的收藏,你更會發現原來你的唱片庫中已經充斥著許多比你之前所評斷的還來得更棒的唱片。這樣下去,你不但會對你許多迄今仍擱置的唱片收藏更為熟悉,你還會發現有好多讓人興奮的音樂已經早已在你手邊立刻可供欣賞,這就是音響天堂的境界了。

錯誤的先知會帶領許多音響迷遠離通往音響天堂的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音響系統在呈現每種音樂類型時,無論使用的錄音方法為何,聽起來都要一樣。一套正確的重播系統會依照唱片被錄製的方式來重播音樂;它不會重新詮釋其中的訊息以符合某些「音樂透過音響系統聽起來應該是怎樣」的偏見。(這也解釋了為何許多人認為某些喇叭特別適合搖滾、某些適合古典。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兩者都是不正確的。)換句話說,你不可能只把蟾蜍變成王子, 而不把兔子變成老鼠。

只有當音響系統是盡可能正確的被架構時—也就是說,只有在它專注於呈現高度差異對比的重播時—,它才可能重現任何唱片中音樂表現的獨特性。只有這樣,它才可能讓聆聽者與每一張唱片進行情感上的連結,無論這音樂是器樂演奏或歌唱、無論這音樂帶有什麼訊息。走上歧途的結果則是厭倦與困惑。請各位深思。

作者
李昂納德諾維茲(Leonard Norwitz)
1993年一月至四月

彼得夸卓普(Peter Qvortrup)
1993年八月至十二月

翻譯
劉名振
2010年十月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3-1 22:0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1-3-1 23:20 编辑

归纳之,全文主旨在于认为以往的记忆对比法(A/B比较)以及采用熟悉的软件对比系统方法都不准确,和不公平。提出了一个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差异对比法

拿出兩打不同音樂形式的唱片﹣流行歌、管弦樂團、爵士樂、室內樂、民謠、搖滾、歌劇、鋼琴﹣只用你喜愛的音樂,但是是你不那麼熟悉的唱片(避開那些你最愛的、你認為可以告訴你某些性能表現的「測試」唱片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做只能檢驗那些基於你之前在其他系統或器材上所聽到的「特性」的優劣。)先用一個系統重播,然後用另外一個系統重播,在同一個位置上把這些唱片全都播完。

重播出較多差異的是比較正確的系統﹣在不同的唱片間可以顯出更大的對比。

但我还不能消化这个评判音响系统的方法,面对两打(至少24枚唱片吧)完全陌生的录音,还不能只听片段,而要听整段的音乐表现力,分别在两套系统上评价,有办法分辨么?一旦两套系统的表现很接近,那不是要命嘛?记得哪儿看到人的听觉记忆也就几秒钟的事情。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3-1 23:01:4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呵呵
好文章,分析的有一定道理。音响不存在完美的系统,“走上歧途的结果则是厌倦与困惑”,呵呵,音响和唱片发烧真的需要时时清醒清醒头脑,经常保持头脑清醒,才不会迷失方向。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3-2 18:04:3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作为一般论,颇有参考、借鉴和警示的作用。但由于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不必对号入座,盲目自贬。
这篇文章若与ROBIN兄日前发表于《器材讨论》栏的感想美文相比,我肯定喜欢原汁原味的ROBIN兄。因为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乐观主义情绪,能花“悲痛”为“力量”!这正是我等被称为发烧友之需要的!
因此,在内容不作任何改动的前提下,我愿意将题目改为“你正在往音響天国的路上嗎?”
共勉之。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5 19:32, Processed in 0.029319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