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7880

查看

130

回复
返回列表

go

石井伸一郎倡导的音响空间处理

1#
发表于 2007-12-9 23:45:3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音响空间如何处理,有各种参考意见。从已知的几种观点看,美国人提出的观点影响很大。必须指出的是,美国人的观点,一些内容被港台化了,特别是一些基础的东西,被省略了,造成了我们在空间处理某些方面的迷惑。这是我们在接受和运用美国人观点时,首先要注意到的。关于港台化的问题,通俗说就是简单化、刻板化,具体的不多赘言。

日本人提出自己的观点,是近年的事。松下音响的石井伸一郎退休10年,潜心研究空间声学处理问题。中文版《Stereo Sound》(音响季刊)从2003年开始,长篇连载介绍他的听音空间处理做法。他提出的做法,相对于我们已经习惯的,可以说是全新的。

石井伸一郎倡导的空间处理做法,粗线条归纳,核心有几点,一,空间高度影响音效,公寓房高度决定音箱长边摆位好声。二,吸音面积不可无限扩大,所听音乐类型决定吸音面积多少。三,不搞强制扩散,注意反射,避免只用单一建材装修……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07-12-9 23:49:26 | 只看该作者

⑴内部结构很重要

长边的尺寸决定低频驻波的频率峰值。18平米房间约为50Hz,36平米约为33Hz。过去墙壁面与天花板之间,日本人多采用倾斜的作法并不妥。提倡采用矩形直角,夹角处可以选用不同材料处理,如墙壁面与天花板间用木材,做贴边处理。如果内部结构不可更改,可以非常细心地去尝试不同摆位。任何结构的民居空间,都有一个声音最佳的摆位。

【舒存解读】墙壁面与天花板之间,房间四个墙角如何处理,有不同的观点。有的朋友主张,墙壁面与天花板之间,采用阶梯式办法处理,或半吊顶处理;面积不大的房间,可以用木料处理夹角。有的朋友认为,房间四个墙角,至少音箱后面的要处理成半圆弧型。也有的认为,八条边,四个角都要作弯曲或曲折处理,作用是避免驻波,或可增加3D感。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07-12-9 23:50:48 | 只看该作者

⑵注意结构比例

最理想的长宽高比例是,1:0.845:0.725 。对于音响来说,天花板的高度最为重要。原则上说,18平米的高度不低于2.5米,30平米的不低于3米。特别强调,一般家居空间,高度往往不够,如果天花板的高度不够,音响忌讳短边摆放,要长边摆放。

【舒存解读】石井认为,短边摆放原则上好声,但一般公寓房不容易做到,根本原因是空间的高度不够,反射声的影响。为此,他大胆提出了高度低于3米左右的空间,音响还是采用长边摆位更好。如果新装修能改变结构比例,一定不要错失机遇。对于不可改变高度的空间,还是改变摆位为妥。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07-12-9 23:51:45 | 只看该作者

⑶自然材料更好声

根据实践经验,装修选用木材,音质最好,如樱桃木,山榉木,桧木等。如有必要,可以对木材表面涂层处理,如在木板面上刷泥灰等,但只适宜刷薄的涂层,太厚的涂层,会改变木材的特性。

【舒存解读】石井认为,并不是越高档的建材,就能保证好声。现在看来,还是多用几种已知好声的天然材料,更容易保证声音。泥灰、木材,布料等,这些廉价建材,被时间证明是好声材料。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07-12-9 23:53:06 | 只看该作者

⑷墙面处理避免单一

日本过去有二种观点,日式空间和水泥空间,他们都不好,即纯木材装修的空间与硬调空间,声音都不自然。只用任何一种建材,都是不明智的,如只用水泥,或只用木材等。一般可以搭配,樱桃木,山榉木等天然木材,他们的反射音都很美。有条件可以讲究一些,选用有等级的。

【舒存解读】言下之意,少用硬调子的建材,如水泥、玻璃、石料等。木材、布料也要适可而止,木材用的比较多时,也要注意变换手法,前面说到的,记住给木材的表面刷薄泥灰。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07-12-9 23:54:50 | 只看该作者

⑸墙面处理一:吸音比例

吸音比例,主要是强调吸音物的面积,与聆听音乐类别有直接关系,所谓聆听不同音乐类别,吸音比例要适当。古典音乐聆听为主,吸音占总面积20%;爵士乐为主的,占25%;家庭影院的,占30%以上。

【舒存解读】石井不强调无限扩大吸音面积,更反对把听音室都处理成短残响空间。我的理解,如果以聆听古典音乐为主,一般面积的家居,墙面可以不做特别的吸音面处理,甚至可用布艺、木家具等,作为吸音的替代品。此时要求配合铺厚木地板,墙面不做光滑处理,尽量保留墙体的糙面,挂挂些不同材料的装饰物,改变墙面单一性。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07-12-9 23:55:48 | 只看该作者

⑹墙面处理二,吸音面

吸音面的内部,选用玻璃纤维,密度是32公斤/立方米的。外面罩上带布料的护网。家居的四个墙面做吸音处理,最好不要对称,如音箱后面墙用2块吸音面,前面的则不要再用2块,可以改用1块;左侧的用3块,右侧的就用4块。

【舒存解读】耐人寻味的是,石井并没有介绍港台非常盛行的各种扩散板。他反对把四面墙都处理的一样,认为非常对称的墙面,对声音非常不利。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07-12-9 23:56:38 | 只看该作者

⑺墙面处理三,反射面

建议选用多层板材。反射面的处理,最好的还是选用板材,前面已经提到了好声。原则上说,选择的板材是越厚越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内材用12cm厚的,配上5cm厚的面材,组合而成。

【舒存解读】声音是需要反射的。我们所说的扩散,也包含在石井所说的反射之中。不同类型的音乐,对声音反射要求的指标不同。实践中,吸音太多而缺少反射的空间,声音缺乏光泽又呆板。对于这种不良效果,有人采用增加大面积吸顶灯等办法,但还是无法根本改变声音。空间处理,与其吸音过头,还不如多注意扩散,注意搞好反射。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07-12-9 23:58:23 | 只看该作者

⑻木地板是关键

也有朋友提到了木地板,还是具体说说。关键是要求铺厚木地板。一般处理的好处是,通过地板的共振,使得低音量感获得平衡。如果只是地板打造的坚固,没有做特别处理,低音恐难吸收,甚至会出问题。石井提出,标准的是做七次地面处理,1细小砂石,2耐热材,3防水胶,4水泥,5确保水平的细水泥,6夹板或五合板,7地板。这么处理的硬度非常高,可以清晰地再现低频。

【舒存解读】装修成硬调子空间,容易给声音带来大祸。改变硬调空间最有效果的一个办法,就是铺木地板,什么材质的板都行。地面处理可以灵活,有条件的做好一些;没条件的按一般家居装修处理,从实践来看,也能起很大作用。很多人试图用地毯来取代,再好的地毯,也无法与木地板的效果相比。要好声,请铺木地板。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07-12-10 00:00:03 | 只看该作者

⑼不搞强制扩散

石井提出的最惊人的观点是,注意反射,不搞强制扩散。他所倡导的听音室是直角型,墙壁为平面,非单一材料打造。反对采用扩散的方式处理,他解释是“随着频率的不同,扩散方式也将产生变化。”为了避免空间处理之后,声音产生建材固有的音质,建议采用木材改善反射,因为木材固有音质较美,如前面所列举的,终归不会有太大问题。

【舒存解读】石井认为自己提出的新办法,与过去教科书截然不同。扩散是目前广泛运用的处理手法,甚至是最主要的手法,但实际效果并不美妙,石井解释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其实石井也介绍过,仔细观察他所改造过的空间,墙壁与天花板的表面,其实都是凹凸不平的,这应该被看做是最好的扩散,因为他最接近自然状态。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07-12-10 00:02:57 | 只看该作者
很想听听您在学习石井伸一郎音响空间处理做法后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供大家学习.注意!.不是您的理解.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07-12-10 00:11:19 | 只看该作者

我对家居音响空间处理的观点

主张一般家庭听音室,能比较好的跟生活融合的风格。换句话说,不大喜欢那类过分“专业型”的空间,尤其是大量用扩散板的空间。 一般家居听音室装修的空间处理,既要好声靓声,也要体现生活。

我的偏见,空间与生活融合,好处很多,除了视觉上没有刻意为之的感觉,还有一点,即使处理时有些不妥的,满屋子的生活用品,可以自然改善声音。所以,与生活融合的空间,相对比那种“专业”型的更容易获得好声。

石井倡导的做法,简洁实用,美观大方,整体感比较好,没有过分夸张的感觉。由于板材做贴面处理,所以风格比较统一,还可以根据个人嗜好,选择不同色调。但我认为,他的处理还是多了一些“专业”味。

石井倡导的空间处理做法,对于大多数资深发烧友来说,可能都会感到惊诧。三年前我初次看到,第一感觉也是非常震惊,接着是非常兴奋,因为其中一些主要观点,是我在之前实际接触中感到纳闷而迷惑的,例如到处都是扩散板的空间。

这种精心打造的“扩散”空间,无论从听觉还是视觉的角度,都不美妙,为什么还是有很多朋友推崇呢?如果不搞扩散式的处理,还有什么处理办法给好呢?石井的空间处理做法,似乎给了我们出路。

http://lts.bbs.net/bbs/01/19776. ... E%C9%EC%D2%BB%C0%C9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5 06:18, Processed in 0.031958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