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2-3-29 00:26 编辑
三份伟大的录音
三位伟大的指挥家
威廉.门格尔贝格(Willem Mengelberg,1871-1951)
当年理查.斯特劳斯把“英雄生涯”题献给了年仅27岁的门格尔贝格,不知道27岁的门格尔贝格收到这份厚礼时做何感想。或者说,27岁的门格尔贝格是否意识到这将是一份伟大的“礼物”?
这份由TELDEC发行的录音是门格尔贝格与阿姆斯特丹室内管弦乐团在1941年合作完成的,当年门格尔贝格70岁,而理查.斯特劳斯时年77岁。与理查.斯特劳斯“同行”的门格尔贝格,是否得以更为真实的还原作曲者的意图;又或者说,历经数十载的岁月洗礼,这部作品是否早已融入门格尔贝格的血液之中,成为他诠释自我的一扇艺术之门。
答案很明显,70岁的门格尔贝格在诠释这部作品时,精确的把握住了——英雄,这一主导动机的精神。对人物的素描非常深刻,以一种既有英勇性,但更具有内在的侵入性与悲剧性的处理方式,来体现该人物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门格尔贝格采用了断奏的方式来处理弦乐组的表达,这样使得作品的细节更为突出,各个声部与细微的动机清晰可辩,也因此、使得整个诠释倾向于理性化,甚至稍有些克制,然而正是这份克制,为人物带来了深邃的表情,抱负与失意全部埋藏在一声声旧维也纳式的浪漫与嘲弄之中。而独奏小提琴,仍旧以老派而且克制(断奏)的方式,表征着“英雄”这一人物的“完美人生”,在面对世俗的嘲弄、面对欢愉、面对死亡、面对情与爱的幻灭,透露着~内心的坚忍与不屈、纯真与善良。
应该说,门格尔贝格指挥的“英雄生涯”至少可以认为是一种被作曲者认可的演绎方式,它虽然流露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但它其实更准确的向我传递了作曲家以及指挥家的意图与性格。
鲁道夫.肯培(Rudolf Kempe,1910-1976)
鲁道夫.肯培1910年出生于德累斯顿,而EMI发行的这份录音正是由肯培携手来自家乡的乐团德累斯顿与1973年合作完成。
德国著名指挥家肯培,本身即以指挥德奥作品而闻名于世,而其对于“英雄生涯”这部作品的诠释,则顺应自然的倾入了非常纯正的德奥之风。在该作品的处理上,虽然肯培仍旧采用了倾向于断奏的处理方式,但是很明显乐句的过渡与表情已与门格尔贝格有了明显的不同,此时的乐团更具有包容性与亲和力,音乐感受较为亲切,容易使人动容;然而,继续吸纳断奏的诠释方式,也使得对人物的刻画同时具有相当程度的渗透力。但因为乐团情绪的释然,显然此时的人物透露出一种世俗的温和情调。不过这里的世俗应该理解为一种回归与坦然,回归的是什么?回归的是情怀,人对人生的情怀、人对人生的宽容;坦然的是什么?坦然的是情义,人对事物的情义、人对事物的相持。也因此,这部作品在肯培的手下,散发出了一种纯粹的美,这种美使人面庞发红,使人几乎要落泪;而独奏小提琴的宣叙调,与乐团更为相容,似乎暗喻着英雄的生涯,是有着仁爱与情义,纵然骄妄自负,也是有着应有的风度与荣耀。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
赫伯特·冯·卡拉扬1908年出生于萨尔兹堡,是一位纯正的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的出现,引领了一场音响美学的改革,正如他的故乡萨尔兹堡一样,他是美与气质的统一。
而卡拉扬在EMI留下的这份珍贵录音,正是与亲兵柏林爱乐乐团联手,录制于1975年;卡拉扬留下的这份录音,则更倾向于运用类似诗篇的表达,弦乐组较为连贯,演绎上更加注重交响性的体现。同样的,也在着重挖掘“英雄”这一人物的性格。不同的是,卡拉扬是运用一种世故的对比,来定义英雄主义的特征和意义;宽广密集的弦乐群与定音鼓的敲击,让一切情绪得以迸发和释放,在这样浓郁壮烈的爆发中,英雄以自我的方式演绎着自信满满的一生。这份录音的完成度相当高,可以作为卡拉扬之声的代表。这份录音,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诠释理念的典范。
小结:三位伟大的指挥家,为我带来了三种不同特质的英雄、或者说三种不同审视角度下的理查.斯特劳斯;这种音乐体验本身是让人激动而幸福的,更何况是在这样一部伟大作品的支撑之下。
而“英雄”之于理查.斯特劳斯,究竟是幻灭~还是重生呢?
Mengelberg Kempe Karajan
(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